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杀生菩萨法,无慈悲之泽,无恩万物之象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陆景眼里并无愤慨,也并无埋怨世道不公的神色。

他只是觉得眼前这些孩童似乎不该如此可怜。

四个孩童最大者只有**岁,那最小的女孩不过只有四五岁。

可此时那女童眨着眼睛,脸上污渍仍然挡不住她眼中的希冀和期待。

她也许觉得自己的娘亲不过是生病了,不过是睡着了。

如今有了吃食,只需叫醒她,让她好好吃上一顿,娘亲就可以醒过来,就可以与她继续说话。

可是世上的生死,哪有这么容易逆转?

陆景朝着那小女孩笑了笑,轻声道:“你赶紧吃吧,这里还有这许多,便都留给你们,等你娘亲睡醒了再吃也不迟,伱现在叫她,反而打扰了他。”

小女童懵懵懂懂的看着陆景,就因为长久的流离失所,而不知恩谢,只是蹲下身去,继续吃着油纸上的吃食。

陆景就这般看着,他现代人的灵魂和记忆作祟之下,总觉得这样的世道其实并不算繁华,也并不算兴盛。

可陆景却也同样理智。

他并不认为以自己如今的能力能够让这番世道变得更好些,也不认为凭借自己,便可行天下大同之事。

只是路遇此事,自己送一些贵人们不吃的残羹剩饭,却也算力所能及。

就在陆景思索的时候。

那年龄最大的孩子手中拿着一块白肉,仔细看了看,又将陆景脚下的两块油纸推了推。

那两块油纸距离陆景极近,这些孩子也许是怯生,并不曾吃其上的吃食。

那小男孩声音如同蚊喃:“大……大人,你也吃上些。”

陆景侧过头来,仔细看了那男孩一眼。

极难、极饿时,还不忘身前的施舍者,心性也算不错。

于是他点了点头,拿起油纸上的一块煨鹿筋,放入嘴中,咀嚼两下才说道:“你们尽管吃吧,我都已吃过了,不饿的。”

陆景话语落下。

那小男孩连忙站起身来,朝陆景深深鞠了一躬,继而继续埋头吃着眼前的东西。

大约过去十几息时间,男孩转过头去看了看槐树后的妇人,眼中浸满泪水却不曾哭出来,还偷偷瞧着身旁的阿妹。

也许是怕自己哭会吓到那小女童。

正是在此刻,陆景却好像听到了什么,他皱了皱眉头,缓缓站起身来。

几个孩子抬头看他。

陆景拿起身旁那装了玉稻清酒的玉石酒壶,对那几个孩子说道:“你们包好这些吃食赶紧离去吧,有宿卫郎来了。”

此话一出,那几个孩子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匆匆忙忙包好眼前的油纸。

那小女孩还惦记着槐树下的妇人,小男孩却在女童耳畔仔细说了几句。

女童眼睛一亮,声音稚嫩问道:“这槐树下真的有神仙吗?”

男孩重重的点了点头:“有的,娘亲只需要在这里睡上两三天,便能好起来了。

可是树上的神仙不希望有其他人打扰……”

……

陆景耳畔,还传来女童与男孩的声音。

他已然转身,提着那壶酒走出了这幽静小巷。

拐过弯去,又在养鹿街走了十余步。

便见到有三个红差服,高差帽的宿卫郎腰配官刀,正朝前走着。

大伏太玄京并不行宵禁。

可却同样有宿卫郎夜中巡逻,维持秩序。

陆景虽然并不知这些宿卫郎发现那些孩童,又究竟会如何。

可是光看那些孩子惧怕的模样,便知道结果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陆景向前走着,手里还拿着那酒壶。

随着体内气血涌动,他眼神有些恍惚,面容上也带起几分红晕。

三名宿卫郎看到有酒醉之人走过,下意识便想要询问。

又看到陆景不吵不闹,身上衣着虽称不上十分华贵,却也值许多银子。

再加上陆景一身少年书生气,面容俊逸非常,宿卫郎们便也不愿理会了。

夜晚的太玄京,饮酒作乐者太多,当街醉酒的也不少,若是所有人都要管,莫说是这些宿卫郎,便是值守的巡逻军伍也管不过来。

可就在他们与这少年擦肩而过时,陆景手中的玉石酒壶突然间从他手上坠落。

玉石酒壶落在地上。

咔嚓……

随着一声脆响,玉石瞬间四分五裂。

其中那名贵的玉稻清酒也洒落在地上,清酒香气扑鼻而来。

这些宿卫郎也都是修行过武道的,虽不曾修成气血,可当他们闻到这酒香的那一瞬间,便觉得脑中清明了许多!

“此酒不凡……”

为首的宿卫郎立刻停下脚步,朝陆景而去,恭敬行礼道:“不知是哪府的公子?可是迷了路?”

这位年约四十岁的宿卫郎半躬着身子,朝陆景笑着。

陆景眯着眼睛道:“我住在京尹街,只是……寻了一遭,反而找不到京尹街在哪里了。”

那宿卫郎听到京尹街二字,立刻便招呼另外两个同僚。

“你们扶着这位公子,这养鹿街人少,不必太过在意,我们且先送这位公子回去……”

其余两个宿卫郎立刻上前来,扶住陆景朝着回头走向养鹿街口。

其实早先的陆景,不过只是想要拖延些时候。

几个孩子带着几大包吃食,跑起来快不了。

可他也没想到这些宿卫郎竟然如此热情。

陆景就这般在宿卫郎的簇拥下,朝着京尹街而去。

诸人渐行渐远。

可就在刚才那幽静巷子的房舍屋顶上。

一位穿着白色碧霞罗,上身一袭紧灰短衣,长发束落,发色纯黑的少女,就这般肆无忌惮的坐在屋顶上。

这少女罗衣飘飘,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她看了一眼几位孩童消失的方向,又看着那陆景和那几个宿卫郎的身影。

这少女眼神清澈,在微弱月光下,都有几分光芒透露出来。

她似乎一直坐在那房顶上。

可无论是那路过的行人,还是那几位孩童、几位宿卫郎,甚至是陆景,都不曾看到她。

少女皱了皱鼻子,又好像是闻到了街上的酒香。

“掺了血生草的珍酒……因为这几个流浪的孩儿,就这般摔碎了?”

——

陆景终是在那几位宿卫郎的“护持”下,回了京尹街。

几位宿卫郎也如愿以偿地等来了这位年少贵公子的赏赐。

三两银子虽然称不上多。

但他们横竖不过是多走一遭,能有这份进账,也已然是喜出望外。

这种事平日里可无法天天遇到。

正因如此,当陆景摇摇摆摆走入京尹街,其他两位宿卫郎分了银子,对领头者倒是由衷敬佩。

陆景入了京尹街,又回了古月楼,入了厢房。

却发现青玥慌里慌张地在收拾些什么。

仔细一看,青玥却买了许多针线回来,不知在绣些什么东西。

陆景还想着今日的事,不曾敲门便进了房中。

青玥眼里也并无埋怨,陆景看她藏得慌忙,也就只装着看不见,也并没有询问。

“少爷,晚上你不在房中,竟有好多人托小二来问,有些是这古月楼中的住客,有些是外面的客人,都是说要请你一叙的。

他们还送了名帖过来。”

青玥指着桌上一沓名帖,眼睛发亮:“少爷,这些名帖我都不敢动,你且赶紧看看。”

这时的陆景脸上哪里又有什么恍惚之色,他随意点头,上前仔细翻看那些名帖。

却发现这些名帖中,确实有几位人物。

“当朝宣威将军、宁远将军……还有玄都几个颇负盛名的家族请帖。”

“这些人,大致是想要招我为门客的。”

陆景这般想着,又觉得有些头痛。

这般多的请帖,他又如何去得过来?若是不去,他人递了请帖,也总要回应一二,否则反而失了礼数。

陆景想到这里,看了看百无聊赖的青玥,脸上突然露出些笑容来。

“青玥,我记得你往日里不是最喜欢练小楷?如今怎么不练了?”

青玥不曾想陆景会说到此处,脸色也有些晦暗起来,只说道:“没人教我了。”

青玥并不曾明说,可陆景却立刻想到她是在说什么。

陆景娘亲还在时,曾教他和青玥读书识字,也曾教她们书法笔墨。

可后来,陆姐娘亲因病痛而亡。

青玥就再也不曾练过字,开始一心一意侍奉陆景。

毕竟练字还需笔墨纸砚,每月二三两银子的月俸,光是供陆景一人练字读书,供二人日常饮食就已经捉襟见肘。

哪怕陆景娘亲生前对青玥极好,可是青玥却始终知晓自己的身份,并不曾恃宠而骄。

“我再来教你,往后再有这样的请帖,我看过之后,你就帮我用小楷回复了去。

等后日我们那小院拾掇好了,还会有许多请帖过来,你就当院中的管家,仔细打理着些。”

陆景一边说着,一边将放在客房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拿了过来。

亲自磨墨、铺纸。

青玥有些发愣,她那身粉色衣衫映衬之下,容貌越发显得娇美。

“快过来。”

直到陆景催促一声,青玥才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来,来到陆景身旁。

“就从这个宣威将军的回信开始。”

“我知道一种小楷写法,名叫簪花小楷,我也只知些皮毛,你仔细学一学,也许还能将其发扬光大……”

“知道了少爷……”青玥仔细看着。

陆景落笔,那簪花小楷映入纸上。

青玥眼睛一亮,这一手小楷柔美清丽,婉然若树,穆若清风。

许多笔墨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竟然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

“这一手簪花小楷若是让许多闺中的女子看了去,只怕是会极喜欢。”

青玥这般想着。

陆景写完两三行字,又在纸上解构三五字,横竖撇捺钩点……一笔一画,认真而又细致。

良久之后,他才将手中的笔递给青玥。

“来,你来写一写自己的名字。”

青玥接过笔,仔细在那纸上写出一个“青”字。

中规中矩的小楷,并无多少美观,也无簪花之意。

陆景摇了摇头,走到青玥身后,右手握住青玥持笔的手。

“簪花小楷要有筋骨,要有筋劲,讲究一个多力丰筋,求得则是一个风骨,看似柔美,实际上落笔不可飘忽。”

他仔细讲解,又仔仔细细握着青玥的手,在纸上写下青玥二字。

接连写了三五次。

陆景这才放下青玥的手,询问道:“感受到如何发力了?可曾有些心得?”

青玥红着脸,低着头。

她想了想,摇头道:“青玥太笨了,不曾有什么心得。”

陆景仍然有耐心,继续握住青玥的右手。

青玥感知着而看少爷的鼻息,有些恍惚。

窗外一轮残月升空。

青玥却觉得月亮虽有圆缺,人间也有不足,可今夜的这一幕,却已经可以弥补这些圆缺与不足了。

——

朝阳破晓,陆景就早早来了翰墨书院。

他进了九先生给他安排的那间房舍。

房舍中,他的几样东西仍在其中。

比如那几本他精心抄录的典籍,比如观棋先生送给他的持心笔,还有那一株奇怪的瑰仙。

花盆中的瑰仙依然盛开,鲜红欲滴,没有丝毫衰败的模样。

其中还隐隐约约散发着妖气。

陆景将这株瑰仙放在书楼中,却也十分放心。

书楼中早已有许多妖怪存在。

观棋先生、九先生也必然早已知晓这一株刺玫有些古怪。

可他们却并不多言,自然是因为这株刺玫是陆景带来的。

若是寻常刺玫,陆景也自然不会移植到花盆中,到处带着。

陆景之所以将刺玫带到书楼也有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南雪虎一事事发之后,就不能再将瑰仙放在陆府小院中了,否则京尹府派人来查,很有可能会发现瑰仙中的大妖。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

陆景的洞妖命格发现,这瑰仙大妖散发出来的妖气越发浓郁了。

再加上其中的大妖好像并没有恢复力量,不能驾驭隐藏这些妖气。

若是陆景随身带着,很有可能会被太玄京中某些强者发现。

那么哪里又是最安全的?

自然是书楼。

书楼居然不理俗世,也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凡的权柄。

可大伏朝中也同样不会对书楼指手画脚。

书楼中强者也不在少数,只要观棋先生、九先生默认了这株瑰仙的存在,并不会有人说些什么。

此刻陆景就低着头,元神沟通鹿山观神玉,低头看着瑰仙中的大妖。

陆景用来盖住大妖躯体的金叶纸,因为来回搬动有些偏了。

露出这只大妖修长、白皙的双腿。

这大妖气色明显好了许多,眼中的恍惚也逐渐消退,她也抬头看着陆景,却好像仍然说不出来话,也无法掌控神念。

陆景看到瑰仙大妖的气色,不由点了点头:“看来你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瑰仙大妖双眸似水注视着陆景。

她脸上自然不施粉黛,却仍然是一副绝色面容。

锁骨清冽,肌肤雪白,美眸流转间神情淡漠,就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陆景想了想,缓缓将两只手指伸入刺玫中摆正金叶纸,遮住瑰仙大妖的浑圆**,继而又仔细为她浇水。

那瑰仙大妖眼中不由闪过些感激之色,不过陆景并未看到。

做了这许多事,陆景才静下心神来,先是观想大明王焱天大圣。

继而修行无夜山呵斥术、酝酿日月剑光、修行小风雷术。

直至足足过了一个时辰,陆景也不曾休息。

参悟命格触发,陆景脑海中浮现出许许多多关于【梵日法身】的咒言和印决。

“梵日法身来自烂陀寺《法灭尽经》,是一道不凡佛秘,元神修行此法,便可显化梵日金刚、梵日菩萨、梵日佛陀!

威能可怕,与人争斗胜算能够急剧提升。”

陆景元神如今是日照的境界,而且元神积累越来越深厚。

过几日有了梵日法身加持,又有那【斗星之芒】命格加持下,他总觉得自己若是再和南雪虎争斗一次,完全可以不必凭借出其不意,也可击败他。

当然,南雪虎若是穿上他的宝甲,带来他的饮雪宝刀,又或者骑上那一匹越龙山,人马气血辉映,结果也许会有几分不同。

可无论如何,这大约十日时间,陆景的修为提升只能用极快来形容。

“修行奇才命格,加上参悟命格……我修行起这诸多神通也并无力不从心……”

陆景想到这里,元神出窍间,就已然落入玄檀木剑。

却见玄檀木剑上日月剑光凛然闪动,锋芒毕露。

隐约之间,还可见一道道风雷流转于玄檀木剑,正是小风雷术的威能。

即便日月剑光和小风雷术不可相融,却也有各自的威能。

“日月剑光、小风雷术这等神通也属不凡,可是与梵日法身这等佛秘比起来,却还有诸多差距。

相应的,梵日法身修行起来难度极高,咒言、印决十分复杂,所需的元气也堪称厚重,元气流通元神的速度也要奇快……”

“即便是有参悟命格和修行奇才命格,只怕我也需要许多时日,才能够修成。”

陆景这般想着,心念却落入脑海中,看到脑海中诸多白色的命格元气正在不断缠结,不断流动,萦绕在那趋吉避凶命格周遭。

这些命格元气共计累积有三百八十八道。

距离修行奇才命格所需的五百道已然不远。

“明黄级别的修行奇才,就已然能让我在日照、气血境界一日千里,若提升到璨绿级别,我是否能在几日时间里掌握梵日法身这道佛秘?

我修行的速度,是否也能更快?”

陆景这般猜测,心念又落在昨日命格触发之下,得到的那一件奇物上。

“行运符……”

【乾:元,亨,利,贞。

佩戴此符,周天八卦之气笼罩,可得大吉,可获大利,行运紫气降临,运道提升。】

“竟然还有这样的奇物?”

陆景嘴角露出笑容:“只是可惜,只能使用一次。”

旋即陆景回过神来。

“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

“有此行运符,已是不错,若是再贪心,不仅对事无益,反而徒令自己的念头不通达。”

陆景这般告诫自己,这才继续钻研梵日法身。

距离晌午尚且有半个时辰,陆景只觉心神有些疲累,便也不再修行,又拿出自己带来的基本典籍,仔细通读。

一直到晌午时分,陆景正专心致志地诵读典籍。

门前却有一位矮矮胖胖的少年前来,他敲响陆景房门,高声说道:“先生,其余先生让你前往书院饭堂。”

陆景回过神来,应答一声,放下典籍,走出房舍。

那少年正在等候,他看似憨厚,眼中却闪着些狡黠。

他向陆景行礼,道:“先生。”

陆景朝他点头,并不曾回礼。

自今日开始,他就是翰墨书院的先生,只要在书院中,他的地位自然尊贵,也不须向学生行礼。

“先生,你就是那陆家的陆景先生吗……”

二人这般走着,那矮矮胖胖的少年道:“我叫江湖……”

这少年跟在陆景身后道出名姓。

陆景听到少年的名字,不由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不知为何,他这几日碰上的人,名字都这般奇怪。

少年尴尬地笑了笑,却并不曾解释这名字的由来。

陆景只是颔首,他想了想,又仔细解释说道:“如今我已不再是九湖陆家的子弟了。”

江湖连忙向陆景行礼:“还请先生见谅,我心里太好奇了些,不曾多想就问出来了,失礼。”

陆景随意一笑:“无妨。”

他确实是无妨。

因为陆景知道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谈论他,会说他是年少的书楼先生,会说他是少年奇才,自然也会用九湖陆家的庶子来代指。

当然,每每提到九湖陆家,许多人还会耻笑一番。

因为这样的可笑谈资,对于很多达官贵人而言,其实并不多的。

二人继续前行,去了饭堂。

翰墨书院有独立的饭堂。

陆景步入饭堂中,便看到一张张桌案上已经摆上了吃食。

这些吃食看起来并不华贵,都是些家常小菜,闻起来却香味扑鼻。

一位位翰墨书院的学生就坐着桌案前,并不动筷。

陆景走入饭堂时,许多学生立刻站起身来,向陆景行礼。

这些学生中有老有少,有贵府子弟,也有清寒出身,陆景的洞妖命格发现其中还有妖怪,五花八门,称得上一句有教无类。

他们并不称呼陆景,只是无声中朝陆景行学生礼。

陆景再度颔首,他们才就此入座。

而坐在最前方一排桌案上的,则是翰墨书院中的七八位先生。

九先生并不在,却有一位长了长髯,眼神清亮,面容英武俊朗的先生站起身来,迎向陆景。

他脸上带笑,对陆景道:“景先生,还请入座,今日九先生无暇,便让我来为你介绍。”

“我名为关长生,原本是东河国人,后来辗转到了大伏,也就成了一位书楼先生。”

陆景仔细看去,却见这一位名叫关长生的先生,眉目之间英武气洒然,明明是一身儒生打扮,又有颇为俊朗的面容,但他站在那里似乎是一座高耸山岳,带给人厚重的压迫感。

陆景知道书楼中卧虎藏龙,也并不觉得惊异,向眼前关长生,以及远处翰墨书楼中其余先生行礼。

那些先生也同样行礼。

陆景就此入座,饮食。

关长生介绍了其它先生,又介绍了陆景。

陆景一一见礼,其它先生眼里也有感慨,自然是在感慨陆景的年轻。

关长生也向其余先生做了一个相请的手势,其余先生动筷,书楼中其他学生才开始饮食。

吃饭时,饭堂中并无说话声。

“书楼中也有许多礼数,可这些礼数却也并不令我厌烦,不像是陆家那些腌臜礼法。”

陆景一边这般想着,一边饮食,不过盏茶时间,桌案上的菜肴俱都一空。

众人又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筷前去洗漱。

几位先生也同样如此。

关长生和陆景蹲在木桶前,仔细的洗漱着自己的碗筷。

关长生性情也似乎并不冷清,对陆景笑道:“下午便是景先生的第一堂课,我与几位先生打算前来旁听,草书一道若能精通,落笔自带风雷,起笔有龙舞、凤起,以后著文章,也能多出几分洒脱气、锋锐气来。”

陆景并不紧张,反而点头笑道:“陆景不足之处颇多,唯有草书一道还有些自信。

今日几位先生前来看我落笔,今日之后也请几位先生不吝赐教陆景所学不足之处。”

关长生洗完碗筷,捋了捋长髯,心道:“怪不得观棋先生称赞景先生,少年得道,养了风骨,却不曾养出自傲来,殊为不易。”

——

书楼七先生已然满头白发。

他面容苍老,眼眸中也已经没有几分光彩,就连走起路来,也都蹒跚踉跄,不得不拄着拐杖而行。

再加上他那一身如若丧服一般的素色麻衣,越发透露出一种死气来。

七先生便这般走在二层楼中。

身旁有一位男子仔细搀扶着他。

这男子相貌堂堂,身躯凛凛,一双眼眸射天上斗牛之星,顾盼之间就好像有万夫不敌的威风!

他随意走着,一举一动却带着凌厉的霸势,高大身躯周遭,就好像有几尊尊贵神明庇护,便是空中的寒风,也要为之避让。

如此霸气绝伦的男子,此刻却扶着七先生,缓步走在二层楼里。

他眼神里,还带着许多对七先生的崇敬……以及不舍。

男子一言不发,反倒是老朽的七先生颤颤巍对不对巍,开口说道:“涿仙,那杀生菩萨法威能确实当世绝伦,可总归是一道杀生大术,虽然出自佛门,可却无慈悲之泽,无恩万物之象,浅尝辄止便可,不需太过深入。”

七先生话语道来,在教导那男子。

自他话语中,这男子的身份就已昭然若揭。

他正是不久之前前往大雷音寺,受人间大佛传杀生菩萨法的当朝太子禹涿仙。

禹涿仙不同于大伏其他少年,他并不留长发,反而一头寸许短发。

眉眼中也并无深邃、温润,反而充斥着绝伦气势,随意皱起眉头,便如若有雷霆酝酿,直落天地。

七先生这般说话,气息孱弱,有气无力。

禹涿仙为表尊敬,也侧过耳朵,靠近七先生仔细倾听。

旋即点头说道:“先生之教导,这些年来涿仙自然始终谨记,我既然在这太子之位,可借杀生菩萨法养我气魄,却也要养一颗慈悲之心。

其中的道理,涿仙自然懂得。”

太子说起话来,明明十分平静,可喉咙中似乎有天龙展动,带起阵阵雷鸣之音。

七先生长长吐出一口气,一边走着,一边缓缓摇头说道:“你只称呼我七先生便是,你虽是我的弟子,可也与书楼中许多其他弟子一般。

大伏之事,书楼不能插手,也不会插手。

你称我为先生,反而会令圣君不喜。”

禹涿仙听闻这番话,眼里却无丝毫其它神色,只是道:“涿仙从来不曾想过让书楼四层楼插手朝中之事,可先生始终是我的先生,也曾是太子太师,教我读书习武。

既然有师徒之实,我若是畏惧朝中之人的口舌不敢称您为先生,又有何脸面叫这‘涿仙’之名?”

他这般说着,眼神却也十分坚定。

七先生听到这番话,也不再说什么。

他走一阵停一阵,气喘吁吁,似乎已经很累。

禹涿仙不急不躁,七先生停下休息,他就在旁等着,七先生继续行路,他便继续搀扶。

二人走走停停,终于来到翰墨书院前。

“你来看我,扶我逛上这么一遭,倒是解了我些许孤寂。”

七先生看着翰墨书院的牌匾,道:“老九今日不在,不知不觉间,你扶着我来这里,大概是为了陆景先生?”

禹涿仙并不隐瞒,点头说道:“今日我前来书楼,其一便是想要来看一看先生。

其次我也并不隐瞒,那日我看到陆景,我的杀生菩萨法竟隐隐震动,仿若他那孱弱元神里自有强横处。

我心中好奇,正好今日有暇,便想着顺便去看一看这陆景。”

禹涿仙话语坦然,并不曾掩饰什么。

七先生抬起头来,看着这翰墨书院的牌匾,道:“这牌匾乃是夫子亲笔题下,翰墨者,原本是说九先生。

他一手妙笔,文章妙、书法妙、画作妙。

夫子希望九先生能够传下他宝贵翰墨,只是后来九先生断臂,翰墨书院反而如院中其他书院一般,开始教授寻常典籍。”

“观棋先生和九先生让那陆景来此,其实是带着很高的期许。”

禹涿仙眼中多出些认同来,说道:“陆景的草书笔墨之名我已然听闻,据说他在玄都莳花阁中,也留下画作。

画技并不出彩,却有异象丛生。

这等少年,观棋先生和九先生有些期许也是应当的。”

“可是……四层楼的门庭自四先生身死之后,便已然关上。

陆景只要不入四层楼,我与他见上几遭,请这少年入世,想来也并不逾矩。”

禹涿仙眼中自信凛然。

他远望天上的云朵,道:“天下奇才并不多,我并不贪多,只想得其中一二,先生觉得是否太过分了些?”

七先生浑浊的眼眸丝毫不变,他似乎并不曾听到禹涿仙的话,尽力侧着头,高声询问道:“你说什么?”

禹涿仙笑了笑。

他自然明白这是七先生不愿回答,而非不曾听到。

二人就这般入了翰墨书院。

却看到在翰墨书院中,许许多多学生都挤在一处教阁中。

那教阁并不大,此时却人满为患。

最前排坐着几位先生。

其余所在,俱都是些书院弟子。

他们眼中闪着惊叹之色,望着站在教阁台上的少年先生。

“陆景……”

禹涿仙嘴角露出些笑容,便这般站在正门口,远远望着那教阁。

七先生浑浊眼眸也仔仔细细注视着陆景。

陆景执笔,正在纸上书写着什么。

桌案之前,也依然有几张他的笔墨。

禹涿仙目光落在那笔墨上,不由缓缓点头。

陆景草书确实不俗!

一行行文字遒劲郁勃,笔力浑厚,其中有筋骨,亦有锋芒。

飘逸、洒脱之间,竟然还带着许多大气磅礴,带着诸多兴盛气象!

就连此时的陆景也不曾发现,这许多日练笔练字。

他的草书从最初临摹草圣张旭笔体,已然有了些许变化,似乎正在与他的心性契合。

连七先生看到陆景的草书,眼眸中都露出些赞叹来。

“怪不得观棋先生要让他来翰墨书院,这陆景虽然只是少年之身,但笔墨中却有几分意直气壮,还有许多端正锋芒。

不曾那般直摄人心,反而底蕴厚重……”

七先生又看了两眼,神色忽然有些变化。

他颤颤巍巍朝前走了两步,眯着眼睛仔细瞧着:“那是四先生的……持心笔?”

禹涿仙听到七先生的话,眉头微挑,又看向陆景手中的笔。

那笔看似平平无奇,笔身甚至已然褪色,并不值得多看两眼。

可禹涿仙面色却又有变化。

他想了想,开口道:“景先生,我少时求学,志向却因外物而不坚,还请问景先生,如何才能始终持求学之心?”

此时的陆景正好写完一纸笔墨,供人传阅,众人还在惊叹之余,又听到其后的声音。

他们转过头去,便看到七先生。

许多先生、弟子纷纷色变,正要起身向七先生行礼。

却见七先生轻轻摆手,道:“尚在课堂上,道理、学问贵于我。”

课堂上的先生、弟子连忙坐下,望向陆景。

陆景想了想,持笔、落笔,又拿起那一张草纸。

众人定神看去,却见其上写着一行字。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

(三合一章节)当前加更(16/33),多出的三章加更是5500、6000、6500的月票加更,大家这个月票速度真的太快……这个月还不到二十号,不得加到下个月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