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上天关,刀气如龙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上天关,刀气如龙

书名: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作者:南瞻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15:41:36

星辉酒落。

哪怕此时人在深夜,养鹿街、空山巷上都闪着微弱的光芒。

满天星辰,便如同悬空的暴雨,在某种神秘光芒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辉。

盛姿就站在这样的星光下。

许多日不见,这位向来神采飞扬的女子,竟有些消瘦,哪怕在星光里,她眼神中也并无多少光彩。

盛姿听到陆景轻声呼唤,似乎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僵硬的转过头。

今日的陆景难得穿了一身白衣,腰间配着玄色长剑,配上他随意束在背后的黑色长发,配上深邃的眼眸,便如同黑夜中发光的玉。

盛姿看着陆景,张了张红艳欲滴的嘴唇,一时之间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陆景走到盛姿身旁,脸上露出笑容来:“这几日你没有好好吃东西?看起来竟有些消瘦了。”

盛姿两弯似蹙非蹙的柳叶眉稍稍舒展开来,她迟疑一番,望向空山巷前的马车:“若是你赶着进宫,我也可以去宫前等你,等你结了十三皇子的课业……”

“不必。”陆景朝那马车轻轻摆手,那辆皇家马车便悄无声息的前行,驶出养鹿街。

“时间其实还早,而且就是去的晚些了也无妨,十三皇子自行练一练笔墨也就是了。”

“那我…………送送你。”盛姿低声说着。

二人并肩行走在街上。

昨日的雪还未消去,青砖万瓦上雪花参差,陆景和盛姿便这般安静的走着。

平日里颇为温和,也懂照顾他人感受的陆景,现在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盛姿也始终低着头,只任凭寒风吹过,吹得她衣衫翩翩摆动。

他们走了许久,走过数条街道,太玄宫已然遥遥在望。

盛姿脚步越来越缓慢,仿佛惧怕太玄宫到来,她就再无流连的借口。

良久,这位平日里始终一身红衣,盛气非常的女子终于按捺不住了,她正要开口却听到一路上也只是沉默的陆景,竟然远远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宫阙,缓缓开口。

“其实我一直想与你道歉。”陆景这般说道:“那一夜在烟雨桥下,我其实不该那般问你,我只顾虑到自己希望被人相信的心绪,却不曾想过当时跪在我剑下的,是你自小的玩伴,是你颇为信任的好友。”

“若是换做我,想来我必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冲动下的一问,应该也让你心。乱如麻,让你不知所措。

现在想起来,我想要索取的,同样是我无法给予的,比如不顾一切的信任,或者不顾一切的体谅。”

陆景就行走在盛姿旁边,道出这些纯粹的话语。

刚刚想要说话的盛姿,有些不知所措的转过头,凝望着陆景那动人心魄的侧脸。

此时陆景转也过头来,脸上带着笑意道:“你看,人心中其实都埋藏着自私,就比如我。

天下哪里又能有全美的,绝不犯错的人?”

他坦然向盛姿承认自己的不足。

盛姿不由站在原地,就这般望着陆景,眼神中终于融化了许多星光,变得晶莹而又璀琛。

“我今日前来,其实也是想向你道歉的。”

盛姿据了据嘴唇:“这许多事都令我心乱如麻,我想了许久,不知该如何应对。

后来,我每每坐在院中总会想起那些景象,也总会想起那日我在空山巷小院中,与你说的话…………”

“正因这些,几日前我突然想通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需要多想些什么,既然与你说了那些话,哪怕很多事没有答案,我也只需来见你。

若你心中有气,我就与你道歉。

若你不愿见我,我就等在你每日必经的道路旁。

若你不愿与我说话,我就给你写信。”

“这件事中的你我,都

无对错。

既然因此事而感到辛苦,不如揭过此篇,我愿意因此道歉,也愿意因此讨好你。”

原本沉默的盛姿,突然变得大胆起来,就这般直视着陆景。

陆景面对盛姿炽热的眼神也并不躲避,他低头想了想,又抬头问道:“我其实记。得,明日便是你的生辰。”

盛姿脸上的笑容越发娇美:“是啊,转眼间就二十岁了,若是其他人家,只怕早已成婚。”

“不过,晚些成婚也好,就如玄都其它少爷小姐,可以多见些旁人见不到的风景可以不必顾虑更多。

只是唯一不好的是…………我还比你大上三岁。”

陆景浑不在意,主动摇头笑道:“既如此,我想来祝你的生辰,这些天我也准备了礼物,虽不算贵重,却也花了些心思。

想着若是你不愿请我,我就想着让陆漪转交。”

盛姿双频微红,可不知为何,她眼眸也有些红了。

于是她慌忙转过身去,朝陆景摆了摆手:“既然明日还能见,你赶紧进太玄宫去吧,如果让十三皇子等了太久,难免失了礼数。”

“好,明日再见。”陆景也朝着盛姿摆手,原本压积在心中的阴云,消散了不少。

早在陆府时,盛姿就助他良多,那时陆景身无长物,身份还是卑弱的庶子以及受人议论的赘婿。

哪怕是陆府中的同族,也不愿多给他些善意,就只有这位太枢阁次辅府上的小姐,第一次见面便是平等相交,毫无颐指气使。

而陆景之所以能够踏上修行的道路,也是因为盛姿。

当时虽然只是一桩交易,可盛姿当时却也不曾计较交易的得失,直言想交陆景这么一位朋友。

在真正意义上,盛姿是陆景前来这一座大伏天下,交到的第一位朋友。也正因为如此,陆景心中也极为珍视与盛姿的感情。

二人就这般道别。

陆景向着太玄宫而去。

盛姿则朝着长宁街走去,这是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时的盛姿眼里再无麻木,脸上也多了些笑意,就连脚步都变得雀跃起来。

她强忍住不去看陆景的背影,可走出数十步,盛姿终究按捺不住,撩了撩背后的长发,就这般“自然”的往身后看去。

陆景已经走到太玄宫前,守门的宫前侍卫也向陆景行礼。

修长挺立的躯体,少年英姿都让盛姿有些恍惚。

三个多月以前,谁又能知道在假山罅隙中读书的寒衣少年,能成长至此?

“我的眼光不错。”

盛姿在情窦初开时的少女心绪作崇,眨着眼睛这般想着。

——

陆景杀了一位神火修士,拖着尸体去了舞龙街这件事,很明显传到了十三皇子耳中。

今日陆景授课时,十三皇子稚嫩的眼神中,闪烁着更加崇敬的光彩,紧紧望着眼前的陆景。

直至休息时,十三皇子才兴致勃勃地询问道:“先生今年真的只有十七岁吗?”

陆景还未回答。

十三皇子兴奋的拍了拍桌子:“十七岁就能斩去一位神火修士,真是令人惊讶。”

“先生,你说什么时候,我也能登临神火之境,以神火御剑,日行数千里?”

陆景望着眼前这唇红齿白,微笑时嘴角还有两个小酒窝的十三皇子,并没有多少犹豫,笑道:“你是圣君血脉,倒也不必担心太多,你的天资自然不会差,想来已经有人蕴养你的精神,熬炼你的体魄。

往后等你成人,最低都是一位神火修士。

十三皇子兴奋点头,旋即脸上又带出些钦佩来:“论及天赋,大皇兄、七皇兄最为不凡,大皇兄年岁尚轻,就已经修持了一身神相修为,又修行了玄妙的杀生菩萨法,往后也许能够成为天府人仙…………

七皇

兄平日里苦苦读书,虽然不曾如先生一般养出一腔浩然之气,可我前些日子去看他,他眼眸轻动,我却看到一重重仙境景象,就好像他重瞳中倒映着一座古老的仙人栖居之地。

我的修行天赋若能有他们的一半,就算是极好。”

陆景听到十三皇子的话,略微思索一番,继而执笔。

笔墨落于纸上,十三皇子仔细看去,竟看到那金页纸就好似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闪耀着火焰光芒,仿若要吞噬一切。

十三皇子看得出神,直至数息时间逝去,他才反应过来,继而揉了揉眼睛。

那火焰、那光芒也在顷刻间消退而去,细看之下,纸上竟然以草书写就了“猛烈”二字。

陆景此时已经放下手中的笔,将那张金页纸轻轻往前一推。

“我身为十三皇子少师,总要教授给皇子一些道理。”

陆景声音沉稳,凝望着十三皇子的眼眸道:“我上次为你写下一个‘剑”字,令你仔细观摩,你也已有所得。

今日这‘猛烈”二字,你也要时时临摹,其中的意气也许并不适合你,可皇子你闻之习之,也可多一种选择。

十三皇子小小年龄,望着纸上的字出神,过去许久,十三皇子才站起身来,向陆景行礼,道:“还请先生教我。”

陆景随意一笑:“我修为尚浅,不过元神化真的境界,尚且教不了你高深的法门。

可我修行元神,心中始终秉持一念,那便是“求道需猛烈,酝酿胸中意气,养出自信的精神。”

“太子、七皇子修行天赋自然惊人,这些倒是无可置疑。

可是修行之人,不可自大,却也不能以修行天赋望断往后的道路,反而当养一口吞万里的气魄,切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自认为弱于他人。”

“猛烈二字,便是此解,既要以猛烈之心求道,也要以猛烈之心进精,仰视身前高山时,万不可觉得这些高山无法翻越。”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只猛烈求道便是…………十三皇子,你觉得如何?”

十三皇子低着头,脸上沉吟,眼眸落在那纸上的字上。

他尚且年幼,国子监的先生们就已经开始教授他四书五经。

可这些先生终究不是皇子少师,只教授属于自己的课业,并不曾过多延展。

陆景这些道理,只有十岁不到的十三皇子,自然也曾在书上见过。

可当眼前的陆景亲笔写下“猛烈”二字,又仔细讲解,十三皇子凝视陆景草书笔墨,心中感触比起平日读书不知要澎湃上多少。

“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求道需猛烈,不可妄自菲薄”

年幼的十三皇子越看那猛烈二字,越觉得心潮澎湃,越觉得自信万丈。

就好像眼前高耸万丈的山岳,也因他踏云飞天,而被他就此翻越!

他深深吸气,看向陆景,再度向陆景行礼。

“先生,您是我之少师,往后只需直呼我名便可,往后路途漫长,还请先生教我。”

经过这十几天的相处,因为陆景许多事迹,再加上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子少师确有真材实料。

对于四书五经的见解往往十分独到,说话也不如其他先生那般古板,这些都让十三皇子对于陆景这位少师极为满意。

而今,区区猛烈二字,却好像有种独特的力量,令他未曾定型的心智更加坚定许多......

十三皇子虽然年龄尚小,却也知一位合格的皇子少师对于他的成长而言,究竟有多么重要。

正因如此种种,他以皇子之身,对陆景却越发的尊敬起来。

陆景并不曾拒绝他,却也没有真就直呼其名,认真道:“炎序皇子,细细临摹这两个字,对你自

然有所椑益。”

炎序皇子:“受教。”

——

陆景舞龙街一行,不过区区一日时间,就已经传遍了书楼。

所以当陆景踏着门外的白雪,走入四季如春的书楼,不知有多少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即便隔了遥远的距离也有书楼弟子停下脚步,向陆景恭恭敬敬行礼,口中唤一声:“景先生。”

陆景一如既往的温和点头,独身漫步在书楼道路中。

绝大多数书楼弟子看到他,眼中也大多都是崇敬之色。

陆景刚入书楼时,书楼中的弟子听闻他的年纪,即便相信书楼的选择,也总会生出些迟疑。

可后来……

这位十七岁的书楼先生在短短数月中,扬名太玄京草书造诣自不必说,据说又在蔚花夜上画龙点睛,异象顿生。

蔚花夜上的真龙,就是从陆景画中飞出。

执笔画真龙,胸中竟然又养出了浩然之气,足见其学问的深厚。

又有神火修士刺杀他,他携尸而去舞龙街,面对诸多凶气滔天的将军展露凶威也毫不畏惧,毅然将那一道尸体扔在玄都李家门前。

少柱国李观龙功绩非常,自是受到许多人的敬重,绝大多数人都不曾起疑。

可书楼里也有人觉得,陆景先生是在以此行明志,是在以送礼为名,质问玄都李家......

其中所需的胆魄,自然不必多提。

换做寻常人,光是看到玄都李家门庭上铸刻的天龙,胆气就要弱上五分,若是见到李家门前那些凶悍的武夫,哪怕是厚重如同山岳般的胆气也要见底......

如此种种。

一时间陆景在书楼弟子中的声望,几乎达到了某种顶峰。

许多书楼弟子乃至书楼先生也都觉得,陆景也许应当入三层楼。

遍观其中典籍,看一看这世界表象下,究竟隐藏着些什么,想一想自身的道路,想一想学问的真谛。

陆景就顶着这些目光,去了翰墨书院,上完了一堂草书课又与关长生为首的几位先生一同用过午饭,这才走出饭堂,想要回自己的房舍中。

直至他走到翰墨书院中的清池旁,却看到不远处,单臂的九先生,正吃力的清洗着一柄大刀。

那一柄大刀颇为宽大,足有一人高。

陆景仔细看去,那大刀上泛着银色的冷光,寒气逼人,可刀身却有斑斑锈迹,看起来已经陈旧、破败。

“这把刀大约就是风眠前辈口中的斩青山?”

陆景思绪轻动,朝着池边的九先生而去。

九先生一只手臂不知因何而断,他将这口大刀放在岸上,左手亲自留出清池中的水,酒落在大刀上,手中并无他物,只是单纯以手掌摩擦,想要擦去刀上的锈迹。

陆景走到近前,却惊讶的发现一一当九先生一手擦拭大刀,大刀上的锈迹就在顷刻间消失不见。

可每当九先生拿开左手,那些锈迹便会缓缓浮现出来,一如之前那般。

“可曾吃好了?”九先生似乎察觉到身后来人是陆景,语气还是那般和煦:“院里饭堂做出的餐食,比起翰墨书院以外,还要更好吃上一些。”

“吃过了,九先生,我来帮你?”陆景走到九先生身旁,未曾多想,便撩了撩衣,摆,也如他一般坐在九先生身旁。

九先生摇头,有些遗憾的笑道:“我这把刀自始至终只认我,旁人动它不得。

只是这把刀却因我而腐朽,其中的刀意精神也因此而沉睡,刀身上的斑斑锈迹也,是因此而来。

如今我在池水旁清洗也不过是些执念,想要洗干净刀上的锈迹,靠些凡间清水,实际上是无望的。”

陆景听这九先生的话,心中虽然好奇,却也知晓礼仪,他人之事,有时候也不能多

问。

九先生倒是颇为豁达,看向身旁的陆景,笑道:“我这把刀曾经名为青山,自我故土青城山中孕育而出,后来发生了一桩事,那青城山惹了天怒,受到了上天的责罚。

而我年少时,也觉得上天有命,不可驳斥,也就以此刀斩青山,在那一桩上天劫难中,我成为了行刑者。”

九先生说话时眼中带笑,可不是为何,当这些话落入陆景的耳中,陆景却觉得九先生心中含着莫大的悲哀。

“其中应当还有些隐情,否则九先生必然不会每日描摹青山。”陆景心中暗暗思索。

果不其然,九先生说到这里微微一转,又转过身去,继续执着而又无谓的清洗着斩青山上的锈迹。

“可是后来啊,夫子告诉我,无论是天上的星辰,还是俯视人间的仙人,有时候也会犯错,有时候也会生出恶念。

我以青山斩青山,斩去我自小生活的故土,又犯下了滔天的杀念,以往锋锐的本心其实已然消亡。”

“心中如若山岳般厚重的信念,也早已崩塌殆尽,正因如此,自从观棋先生救下我的性命之后,我就再也无法画青山了。”

九先生仿佛在说旁人的故事,自始至终,脸上笑意如故。

陆景沉默地听着,并不曾多说什么。

九先生忽然话锋一转道:“陆景,如今观棋先生肩头打着你我难以想象的重担,他颇为欣赏你……

这些,你可曾知晓?”

陆景神色微怔,继而轻轻点头。

九先生看到陆景的神色,脸上笑容更加温厚了些:“观棋先生是真正的君子,我濒死时,他将我从青山墓葬中拉了出来,夫子不在人间已然四十八年。

这四十八年时间,观棋先生始终默默打着重担,这天下,这凡间与天上,乃至着大伏太玄都,都远不如我等见到的这般平静。

他心中有些理想,少年时也曾驳斥天下名士,想让他的理想在这凡间大地上,在凡俗而又可贵的生灵中开出花来!

可是…………战乱、杀戮、野心、诸多灾祸接踵而至,将这一方天下搅得民不聊生……

后来四先生死了,观棋先生沉默一夜,便再也不会说话,他也借此修了闭口戒,神念亦不语,直至你入了书楼。”

“他也许在你身上,看到了某种希望。

”九先生娓娓道来。

陆景始终沉默的听着。

他想起自己初见观棋先生时,观棋先生其实便以弟子待他。

最初他入书楼时,除了一手笔墨之外,以他的学问尚且不足以成为书楼二层楼先生。

然后…………观棋先生只让他摘录典籍,养心中静气,也让他从那些典籍中读出些道理来。

如今想起来…………这其实是观棋先生的用心良苦。

九先生朝他一笑:“其实没有夫子,其余几位先生都四散于天下的书楼,虽然有极厚重的底蕴,可若想实现书楼的理想,也有沉重的压力。”

“可你却不必承受什么压力,一切顺其自然如果往后你若是觉得这世间不该如此,愿意真正成为书楼的一员,自然最好。”

“如果你觉得攀登高处或者闲坐钓鱼更适合你,书楼也绝不会强加什么理想在你身上。

你且只管成长,只管读遍书楼中的典籍便是,俱都无碍。

本身这一处所在,就是读书育人之地。”

他说完这句话,这才站起身来,手中斩青山依旧锈迹斑斑。

九先生单手持刀,轻轻放下。

名刀斩青山便刺入池边的泥土中,消失不见了。

陆景还在沉思,九先生也并不多说什么,正要转身,却听陆景迟疑间询问道:书楼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九先生转过身来,身上一身青衣飘飘而动,他并不正面回答

而是询问陆景:陆景,你可知道除却少数的繁盛之地,这天下,又是怎样的天下?”

陆景摇头。

九先生脸上温和笑容逐渐收敛而去,他抬头看了看天,又环顾四周,声音幽然传来......

“天上有仙人俯视人间,自以为天关洞开,天门开阖,便可定人间之事。”

“地上元气浩浩荡荡,却以血脉分之,凡俗生灵不曾受半分好处,反受其累。”

“四座天柱屡次断绝,天下灾祸连连,民不聊生,许多所在人相食,菜人盛行。“

“繁华之地莺歌燕舞,豪盛到了极致…..“

“这天下有的是血泪,有的是森森白骨!

弱肉强食,从古有之,强者占据更多资源本无可厚非,可终究要给这绝大多数的生灵一条生路。

不求天下之人皆平等,可人命终究不是草芥,不能让那些俯视天下的仙人、那些天生血脉强盛,身具大野心之辈…………太过轻视人命。”

九先生表情淡漠:“我今日与你所说的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等你走出太玄京等你见证天下的恶孽,等你真正看清天上与凡间,你心中也许会有答案。

到时候,你再做选择便是。“

“陆景仍然在沉思。

九先生看了沉默的陆景一眼,转身而去。

可当九先生不过走出数步。

忽然间,天空中猛然响起一阵炸雷之声。

那雷声轰鸣,恐怖无比。

九先生皱起眉头,抬眼望上天空。

却见天空中,一道光芒闪耀而起,隐约间可见一座天关屹立于天穹,天关上正有仙人俯视,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那等景象,寻常人不可见。

可恰在此时,原本低着头的陆景身上,突然又有一道震雷之气肆意而出!

原本正在疑惑的的九先生,神色骤然变化……

他低下头。

只觉地上泥土开始松动。

刹那间刀光乍现,名刀斩青山破土而出,融合陆景身上进发出来的震雷之气……

陆景似有所觉,他握住名刀斩青山,从中生出浩大刀意,完全笼罩陆景。

刀意恐怖无匹,陆景周身气血昂扬,同时又有雷音从陆景身上鸣响!

九先生仔细看去。

却发现此时此刻,陆景手中的斩青山上,原本的斑斑锈迹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青光闪动,刀气如龙,陆景也如刀意天龙一般!

修身塔中。

原本正望着天空的观棋先生,脸上露出些笑容来。

他看到…………天上天关,已然消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