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生子不养,养而不公,薄情寡义也

南老国公坐在山涧小亭中,看着眼前的白衣少年。

释怒主持正在为二人斟茶。

陆景眉心中那一道金色的火焰印记若隐若现,其中还散发出澎湃的力量,便如若是将那一面三品大幡,印入陆景躯体中。

陆景坐而饮茶,偶尔转过头去看一下远处的风景。

冬日的大昭山别有一番美景,绿树与白雪在其中相映成趣,明明是一片洁白中却又点缀着绿意,这里……不失为喝茶参禅的好地方。

陆景此来大昭寺,除了在年关将至时前来拜会重山叔父以外,第二个原因就是想要见一见大昭寺的释怒主持。

释怒主持慈眉善目,洁白的须发随着微风微动。

陆景前来见他,而释怒主持正好与南老国公叙旧,于是也就有了小亭中的情景。南老国公身姿并不高大,面容看起来也有些苍老,只是身上却穿金戴银,多有一派华贵的气象。

他望着眼前的陆景若有所思。

而陆景则是正望向释怒主持。

「陆景先生是想要将亡母尸骨迁到大昭山?」

释怒主持声音中仿佛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力量,那声音入耳,可令人心中安稳几分陆景朝着释怒主持行礼,礼数颇为周全,道:「太玄京中太过嘈杂,角神山上又常有妖物出没,家母在世之时曾在月光下自言自语,想找寻一处清静的地方埋身。」「正因如此,陆景才特意前来拜会释怒主持,希望能够在连绵的大昭山为母亲找一处清静之地。」

陆景并不隐瞒,旋即又坦然道:「家母在世时并不曾吃斋礼佛,若是大昭寺中有这等规定,陆景自不会强求。」

释怒主持摇了摇头,又将自己亲自泡的茶递给南老国公和陆景。

「大昭山连绵广大,也并非是大昭寺所有,此处的青山与流水乃至其中的林木,都只是这清静凡间的点缀。

陆景先生若是想要将亡母葬在此处,只要不葬在大昭寺山门中,倒也不必前来问我,随意便是。」

陆景向释怒主持行礼,道:「大昭山虽然并非大昭寺所有,可这许多年来大昭寺一直在打理着这处清静之地。

打理者并非主人,却终究熟知这座山岳,来询问一番,也是陆景的礼。」

释怒主持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他望着陆景眉心的祝纹,眼中闪过些赞叹之色。「一点浩然气,凝聚万千魂灵心愿,又融合那一面三品大幡中残留的力量,化作这一道祝纹,倒是令我叹为观止。」

「在某种程度上,这祝纹便宛如一条性命。」

「大师可以看透这祝纹?」陆景思索片刻道:「这祝纹代表着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他们以自身之念祝愿陆景,是陆景的幸事。」

释怒主持道:「我久读佛经,恰好看到过一些记载,这祝纹颇为奇异,知其然者就算是这太玄京中也不算多。」

陆景颔首。

他今日前来大昭寺,能够遇到莲厄佛子,莲厄又恰好感知到陆景元神中镇压的那一抹黑雾。

黑雾脱出大幡……陆景以扶光剑意、浩然气、春雷精神让那些无辜魂灵归于清明,让他们不必负着恶孽消散于这天空中。

这对于那些魂灵而言,是一种机缘。

对于陆景而言,更是一种大机缘。

陆景自律法雷霆之试中获得的那一道璨绿机缘,也就应在此处。

一旁的老国公始终沉默,直至此时此刻他的目光也落在陆景眉心,又低头看了一眼他腰间的呼风唤雨两件宝物。

足足看了几息时间。

南老国公终于开口道:「陆景,你夺了殿前试三试魁首,又有着一身天资,为何不像朝中要上一官半

职?

如今虽然你执律法雷霆,有不凡权柄,可仔细想来你终究不过孤身一人。

大理寺、刑部、各地道府不因为这律法雷霆,而受你号令……你尚且年少,修为精进的速度令人赞叹,可终究无法以一己之身执律天下。」

南老国公眼睑低垂,似乎有些不解。

陆景转过头来,朝南老国公一笑,道:「国公,这天下权柄自有无数,可若是入了朝堂,入了那深不见底的漩涡,也就没有这般自由了。

律法雷霆之下,我尚且可以配刀剑行天下,身入漩涡也许就只能够被诸多规则裹挟,不得自由。」

陆景神色一如既往,望着南老国公的眼神也同样如此。

南老国公将释怒主持的茶一饮而尽,突元道:「你与我之间,这是第一次交谈,我原以为你心中对南国公府之人,或多或少会有些怨气。

不曾想你到了我的面前,都这般平静。」

陆景道:「既为凡俗之人心中自然不免有贪嗔痴恨,陆景又如何能够免俗?

只是如今再看前路,南国公府绝大多数人与陆景不过陌路,若心里始终执着于此事,又如何能够时时精进?」

陆景说话时,目光并不躲闪,直直望着南老国公的眼睛。

南老国公似有所悟……

只有弱者仰望时,才会对诸多事耿耿于怀。

而当强者足以平视云端时,就会变得大度许多。

陆景虽然年少……但他心中的气魄竟已然能平视南国公府。

与此同时,南老国公也知晓陆景浴达的原因。

南国公府因为之前屡次推迟婚约,早已沦为玄都笑柄。

如今陆景出彩一分,南国公府就要难堪一分。

即便是在街上的酒肆中,也有许多人在茶余饭后说起这桩往事。

再加上南国公府南风眠与陆景交好,才会有陆景如今的心念。

「也许这是一件好事。」

南老国公心中想起南风眠:「心怀怒意的强者一旦崛起,总要清算往日的细枝末节。

如今……陆景看似轻视南国公府,觉得南国公府与他陌路,可这样也好。」南老国公思绪及此,一阵寒风吹过……他突然无法抑制,咳嗽了几声。

年老者……心中多烦忧,在许多事上也会变得畏首畏尾。

昔日的南老国公乃是大伏巨岳,曾经出使海上妖国,扛来一座海上山岳,若他年轻气盛之时,哪怕陆景是这等天骄,也绝不会做此想。

而现在他垂垂老矣,心中却总想着南国公府的一番家业,有时候反而变得如寻常人家的暮年老人一般。

可是……眼前这位大伏巨岳周身气血依旧昂扬,他随意端坐在小亭中,哪怕身材并不高大,却也如同一座不动山岳。

随意看陆景一眼,都令陆景元神有些是震颤。

陆景并没有在这处小亭中久留,他得了释怒主持的承诺,道别离去。

他身上白衣在寒风中飘动。

释怒主持、南老国公远远望着陆景的背影。

足足过了几息时间,释怒主持道了一声佛号:「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光明正大。

陆景先生能够燃起大明王神火,养出浩然之气,再加上的扶光春雷,若能……不死,终究会有一番大气象。

也许正如许多人传言中那般,大伏会多一处得意。

天下九甲九魁首也将会有第十人。」

南老国公默不作声。

释怒主持却叹息一声:「如今横立于天地的强者,无不是在杀孽中走出。陆景先生天

资纵横,可在我眼中,他却危机重重。

七皇子有重瞳之象,李观龙沉默寡言,无声中却总起惊雷,一身气血可压真龙,武道之心又坚定非常,寻常心念也如若钢铁一般。

陆景已与玄都李家有怨,少柱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如若天灾,不知这陆景先生……是否能渡过去。」

释怒主持本就慈悲,不忍见杀戮之事。

尤其是这般出彩的少年,可因为这太玄京中的漩涡,就要承受杀身之劫,让他心中也多了些感慨。

南老国公眼皮一动,他忽然想起自己那极为仗义的第六子与陆景走的极近。倘若陆景遭遇危机,以南风眠的性子……

南老国公想起七皇子,又想起李观龙,只是这次……这位老国公却也不再多想什公

「风眠既有此念,就让他去做

一味揣测,一味算计反而落了下乘。」

「走错了一步,就要回头看一看,以免走错第二步。」

陆重山难得离开大藏佛雕之下小屋。

他一路送陆景来到大昭寺山门,盛姿正在那里等他。

「没想到我九湖陆家的血脉中,竟然还能出一位佩剑白衣。」

陆重山一身青衣,走在陆景身旁:「我平日里偶尔也会洒扫大昭寺,也听许多香客谈论过你。

这数月以来发生了许多事,你也经历了许多。

我自己在这大昭寺中倒也清闲,每日只读一读佛经,参一参佛,你倒也不必特意来看我。」

陆景并未隐瞒,道:「叔父,今日我要去一趟长宁街。」

陆重山似有不解。

陆景直言道:「圣君已经允我之请……我执律法雷霆,不曾受朝中官职,又有三试优胜……

我母亲为大伏育才,朝中愿意赐她诰命。

而她如今还埋在陆府太玄京中的墓葬里,终归有些不妥。」

那一位始终慈爱,又身有傲骨的母亲,确实值得躺在青山绿水间。

若非自己身患重病,又不放心于年幼的陆景,这一位母亲想来绝不会前来太玄京,寄人篱下,受到诸多折辱。

「今日…」陆重山低头思索一番又抬头道:「此事是陆府欠你们母子,生子不养,养而不公,在陆府偌大家业之下,甚至还苛刻对待你们,是陆家的不是。」陆重山话语至此,忽然停下脚步:「叔父也许已经命不久矣,但还是替九湖陆家为你道一声歉。」

「叔父不必如此。」

陆景道:「自我八岁时前来太玄京,进了九湖陆家,叔父就已不在,终日在这大昭寺中,又何须代替九湖陆家向我道歉?」

他神色漠然,道:「在我眼中九湖陆家里能令我注目者已然不多。

可是……母亲终究诞下了我,终究养我为人,我尚且还记得老太君、钟夫人对母亲的苛待,便如温水煮青蛙……

母亲虽然是画舫女子,却是一位花芙书寓,平日里也不曾受苦,出入都有丫鬟侍奉,同样精通琴棋书画,也自有些气性,也曾教导我不食嗟来之食。」

「可后来,她身染重病,不得不为我谋求一条生路。

她不愿寄人篱下,最终却不得不去陆府。

她不愿受人冷眼,但因为老太君与钟夫人的原因,府上的丫鬟青衣都不曾正眼看她一眼。

她躲着府中许多人,却可以因为我喜欢马儿,就为我去求钟夫人……

她是一位母亲,她为陆神远诞下血脉,也并未期盼什么,只是想要在临死前,为自己的孩儿谋一口饭吃。

这与天下间的母亲一样,朴素而又崇高。

正因如此……他不该被

那般对待。」

陆景脑海里,关于母亲的一幕幕景象不断浮现。

尽管陆景心中知晓,他是从异世到来的灵魂,那一位倔强的女子,实质上与他并无关联。

可是……当那些景象不断浮现,陆景不由想起另一处世界,想起那里的亲人。「无论是哪里的母亲,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极为相似的。」

陆景深吸一口气,心中默默自语:「我应下了与你的约定,今日……是我履约之时。」

长宁街神霄伯府!

今日好时节,豪奢陆府中净庭户、换天官画像、贴对联、钉桃符。

一大清早,府中的下人们就开始忙碌。

他们挂上花灯,拆洗被褥,清洗各种器具。

其中用意,自然是要将一切晦气,一切穷运,乃至诸多灾祸邪气俱都驱逐出去,祈求新年好运。

钟夫人、朱夫人带着丫鬟在各个院里穿行,指挥着下人们彻彻底底扫清这一座屋子。

宁蔷扶着宁老太君,锦葵站在二人身后,远远望着观古松院中焕然一新的气象。早在十几日以前,陆景就已经请教十一先生,为宁蔷求了一份药方,。

那药方上都是些寻常药物,看似并不如何出奇,可因为这一贴药方,宁蔷气色竟然真就变好了许多,原本苍白的面色上也带起了些许红晕。

只是今日的宁蔷却有些魂不守舍,频频望向观古松院的门庭,眼里有些担忧,又有些矛盾。

宁老太君望着观古松院中,由太子妃赐下的古松,脸上也满是笑意:「也许是这古松的原因,我陆府真是越来越好了。

今年大老爷回了府,朝中传言圣君要重用他,江南的生意也有回暖的迹象,比起往昔几年,真是好了太多。」

她正在说话,指挥下人洒扫庭院的钟夫人与朱夫人,带着各自的丫鬟,带着其余几位二府的夫人,来了这观古松院中。

钟夫人眼里带着笑意,应和宁老太君道:「常言道家中福老镇家宅,老太君是陆府的泰山,有你在,福星自然高照陆府门楣。」

钟夫人这边说着。

二府朱夫人却低着头,兴致并不算高昂。

大府神霄伯已经归来,陆琼也在家中。

可是二府朱夫人院里,陆烽已然去了边关,渺无音讯,前几日去大昭寺请了几次重山老爷,重山老爷也不愿意回府。

对于朱夫人而言,这一处年关比起往年还要更加冷清。

「我陆府真是越来越好了。」

宁老太君拄着鹿首拐杖,落目之处都可见陆府豪奢,她这般感叹,旋即又想到了什么,冷哼一声道,「前些日子,太玄京中诰命夫人一同入宫,朝见皇后娘娘。之后饮宴,与我一处庭院中的几位诰命,竟然以那陆景耻笑我陆家,被我无意中听了去。」

宁老太君这几日都因此事耿耿于怀。

钟夫人、朱夫人低着头,只是认真听着。

宁老太君从宫里归返之后,极为气恼,接连念叨了此事好几天。

宫里那几位诰命夫人,交头接耳谈论之时,竟然直言陆府家门不幸,当家的人不在,老太君年老昏聩,钟夫人又不修家门之德性。

正因如此,天降麒麟子,都无德受之,要将其赶出家门。

而现在……陆景已名动太玄京,不仅是书楼先生,而且据说已经是神火境界的元神修士,三试优胜之下,圣君甚至亲自赐他极大的权利,让他有执律之权……太玄京中不知有多少大府,对陆景垂涎到了极致,那些夫人都说若是他们家门里面,出了这样一位出彩的子弟,都要去大昭寺、东王观中还愿才可。

毕竟在这大伏中,一人登

天,整个家门都要因此而腾飞。

「陆府长了翅膀,却又被府中的昏聩之辈折断了,尤为可笑。」

「老人昏庸,掌家的妇人又目光短浅,发生这样的事倒也并不奇怪。」

「最可笑的是那一纸诀书,麒麟子前脚遭灾,陆府就忙着撇清关系,薄情寡义,现在倒好…」

当日那些言语,如今还回荡在宁老太君脑海中。

令宁老太君想起来,心中就怒意大盛。

一旁的钟夫人一如之前那般雍容端庄,眼神中却同样含着气恼。

宁老太君一敲拐杖:「现在时日尚早,太玄京中都说陆景是麒麟子,他离开陆府是我陆府的损失。

可我却觉得……我们逐他离去,是古松庇佑,是我们的幸事。

他得罪了少柱国,杀了李家三公子,那李家三公子又是七皇子的谋士,往后还能有他的好?」

宁老太君冷哼一声:「我们就过我们的好日子,好好看一看就所谓的少年魁首,究竟能不能插上翅膀飞上天空。」

大庭广众之下,钟夫人并不显露出什么心中恼怒,只是朝宁老太君柔声笑道:「老太君莫要气坏了身子。

这陆景……现在已经与陆家毫无关系,可也不至于闹得那般难看。

我已派人修缮了他母亲的墓葬,也算是我陆家的恩情……」

钟夫人正在说话。

远处却有一位青衣小厮匆匆前来报门。

宁老太君、钟夫人、朱夫人、宁蔷……神色骤然变化。

宁老太君冷哼一声:「如今重安王妃不在了,这陆景又来我陆府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