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第三百零二章 龙君岂能直呼我名?

第三百零二章 龙君岂能直呼我名?

书名: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作者:南瞻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5-28 08:19:45

太华之脉在陆景躯体中,留下了一道氤氲之气。

那一道气息虚无缥缈,但却似乎勾连着极遥远的远山道太华城。

太华城下太华之脉令陆景能够在这广阔的天地中,接触到一种更加独特的气息。

那也是元气,但比起寻常元气却来得更加精纯,来得更加玄妙。

接连四五日过去,陆景甚至不曾出门,始终在房中打坐,以太华山河帝子图录为导引,接引着自遥远的太华之脉流淌而至的玄妙力量。太华之脉几乎成了陆景元神、气血修行之核心,与此同时,人间元星闪耀下,呼啸而至的元气几乎化作一重重风暴,在太华山河弟子图录导引下,成为太华之脉的养料。

自陆景归来后,太玄京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看着养鹿街空山巷。

其中不凡有修行强横之辈。

当正神念横空、玄功运转,总能看到空山巷陆景小院上空,几乎汇聚成为风暴的元气。

青云街上见素府。

七皇子禹玄楼手中那一本无字典籍被他越翻越薄。

一头稀疏白发,面容老朽的法家先生申不疑比起一年以前,看起来更加苍老。

他手里拿着一只黑色符笔,正在一张符纸上仔细勾勒。

禹玄楼看了一阵那无字典籍,继而又不自觉的转过头去,看向养鹿街方向。

他重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轻易便捕捉到了空山巷中那如若风暴一般的元气。

「陆景映照的第三颗神秘星辰,究竟是哪一颗元星?

七皇子声音平静,就好像是提起了一个无关的人。

「勾陈元星御天下之雷,鲲鹏元星可隐入南冥,可吞龙成道。

我熟读百家典籍,自认为天下神通武道都可以看一个真切,唯独陆景这第三颗星辰,我却根本无从揣测。

只是寻常主星根本无法召来这浪潮一半的元气。」

禹玄楼说到这里,眼中重瞳微动,摇头对申不疑笑道:「说来也算本皇子走了霉运,却不想原以为能够轻易握在手中的少年天才,现在却与我成了大敌,甚至成了当朝景国公,朝堂上能与我平起平坐。

申不疑并不抬头,仍然专心致志地勾勒符文,声音却缓缓传来:「殿下倒也不必多虑。

过往的国公,除了立下大功之外,本就是大伏绝顶的府邸,或是一军将军,或是势力盘踢诸多道府的世家之主,他们成为国公是锦上添花,威势更上一层楼。

可陆景靠的却仅仅只是呼风唤雨这般天大的功劳,他虽有国公之位,可封地却在极遥远的远山道,再加如今的大伏国公多是虚衔,南老国公、褚国公终其一生也许都不曾去过自己的封地几次。

正因如此,陆景其实依然是以前的陆景,仍然是孤家喜人。

哪怕圣君赐他黄金二十万两,赐他可以招收门客、招收甲士的权柄,他想要在短时间聚拔起三百上得了台面的甲士,招来二十位国公府门客,其实并无那般容易。」

「申师……这些我都晓得。

禹玄楼重隆归于寻常,压低自己的声音:「可他终究是大伏国公,他麾下门客可入大伏持神楼、铸武楼,每月可自大伏府库中领受天材地宝。

再加上陆景呼风唤雨,解河中道厄难的名声已传遍天下,很快使会有众多修行者来太玄京中,投身于景国公府。

「昔日那出身低贱的庶子,已经成势了,太子端坐于东宫,我与他尚且不曾抹开脸面争锋,我就已然败了他一头,甚至我麾下八百玄冰甲士,尽死于陆景手中!」

禹玄楼每每想起此事,原本平静如水的眼中就会泛起波澜。

申不疑听出禹玄楼话语中

的怒意,他原本勾画着符文的毛笔停了下来。

这白发披散的老者抬起头来,对禹玄楼道:「殿下,你生具重瞳,可观天上仙境,可见天上十二楼五城。今日乃是春日晴空,万里无云,不如你抬头看一看那天上仙境?」

禹玄楼听到申不疑的话,略有些诧异,但也未曾多想,将手中无字典籍放于桌案上,就此抬头。却只见他那一对重瞳中,似飘然云气弥漫开来,直接天穹。

刹那间,禹玄楼重幢中便倒映出许多景象。

那些景象或清晰或朦胧。

其中有仙人散发观素月。

有仙境朦胧,可见湖山十里。

亦有剑仙立于剑峰,剑随风动,剑光满池!

无数景象倒映在禹玄楼重瞳里面,禹玄楼眼底深处透露出几分向往……

「仙境……便是仙境,要远胜于这纷乱人间。」

禹玄楼心中这般想着。

可当他那重睡中云气渐盛,原本朦胧的景象越发清晰起来。

他见到一座披着星光,卷积着**的青色楼阁就屹立在云中。

那云雾之外是极美的景色。

溪云初起日沉阁,**欲来风满楼!

禹玄楼一时之间有些沉迷其中。

可当他回过神来,仔细再看,却见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玉镜、冰盘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辉,刺入云气中,也刺入天上虚空,融入于天阙,照出一片满是风雨的道路。

「天上西楼要落人间。

申不疑打断禹玄楼的思绪:「陆景执掌呼风唤雨的天时权柄,西楼水云君,西楼诸仙,乃至西楼治下数十座仙境绝不会善罢甘休。不论是那玉镜、还是那冰盘,都在越过天阙,凿出一座通往人间的风雨路。」

「我们也当早做准备。」

他说到此处,手中那只毛笔陡然落下,添上最后一笔。

明黄色的符纸上散发出一道流光,符纸上的符文彼此勾连,自纸上飞起,彼此勾连如龙,飞入云端消失不见。

「殿下在河中道之时,曾去与陆景求和,却酝怒而归,陆景已经成了大患,趁他羽翼未丰,还要多做考虑。」

申不疑开口。

七皇子禹玄楼看了天上仙境许久,这才闭起眼睛,足足十几息时间之后,他才睁开眼睛,对申不疑道:「申师,陆景已经今非昔比,他得了白玉螭虎朝服,受封太华景国公,已然再非是往日那位无官职傍身的寻常庶子。

天上仙人想要杀他,我见素府胡乱谋划,只怕会适得其反。

「不得不承认,碍于这诸多太玄京中的规则,也碍于昔日的小觑,我与陆景的交锋已然落了下风,再想要对他出手,限制也就更多了。韩君言,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哪怕我是禹玄楼,是当朝七皇子,也必须承认,世上总有我办不到的事。

就比如……取这陆景的性命。

禹玄楼话语刚落。

一旁的申不疑道:「我法家以为,故势不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当形势不变,绝不可逞强。

陆景现在有了泼天的身份,太玄京中无人不敬他,见素府再出手已经不便,可西楼将落人间的消息,却并非人人皆知。

「我那符文将远去河东,远去太冲海,甚至远去北秦。ъiqugetv

告知河东八大家、告知太冲龙君,告知齐国、而我那师兄秦相韩辛台,也许早已看到天上西楼那玉镜、冰盘!」

「亚圣不出,河东八大家已经腐朽,自以为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以为儒道不朽,河东便不朽。」

「太冲龙君乃是五方海领袖,是大伏天龙,太冲海大太子应玄光死在陆景手中,西云海龙王同样如是,便是那西云海龙宫也被陆景屠杀一空。

「齐渊王以杀孽成道。」

「而我那写下韩君书的师兄……心中无情无性,只在乎北秦崛起,只在乎人间起烽烟,连天照五城!

他不同于大烛王,他想杀尽大伏强者,杀尽大伏天骄,令大秦燃火的战车早日焚烧天下。

申不疑娓娓道来。

禹玄楼低头思索片刻,他这才明白过来,眼前这位法家名士堂而皇之写下符文,将天上西楼落人间的消息告知河东八大世家、告知太冲海、齐国,再加上秦相韩辛台……

陆景的仇敌,并非只有天上西楼。

「这是阳谋。

禹玄楼站起身来:「申师符文至,无论是河东八大世家,太冲海、齐国俱都知晓我见素府所图。

只是……对于太初海,对于河东八大世家而言,这确确实实是极难得的机会。

距离禹玄楼不远处,正坐在小池旁低头观赏着池中金鱼的李雾凰也同样站起身来。

头顶金步摇摇曳生辉,这位皇子正妃心中陡然生出了一丝希望来。

她不明白天上仙境为何要落凡,她只知道仇人陆景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景国公。

李雾凰原以为有陆景国公身份在,李雨师的仇只怕会搁浅入太玄京阴影处,成为一桩昔日的往事,再也难见天日。可今日听殿下与申师之言……

「也好。」

李雾凰心中再度升起一些希望来。

此时此刻,她已经不期望陆景死在殿下或者兄长手中。

只要陆景死了,就够了。

锦葵姑娘小心翼翼的看着养鹿街上翻涌的烟尘。

数十座已经空置许久的商人宅地,连同养鹿街后几座官属商肆已然彻底被夷为平地。

不知有多少人在其中忙碌着,还可见神通修士的身影,在其中搬运巨大的砖石、沉重的木料。

来来往往的匠人们,正在打造地基。

他们要在极短暂的时间里,造出一座国公府。

哪怕这国公府不能与产业遍布天下的南国公府媲美,也要和褚国公府比一比庄严华贵。

大伏工部匠造司司主亲自驻扎于此处,此时据说正在向景国公询问国公府细节之处。

锦葵姑娘咽了咽口水。

她侧头看向出深的空山巷,这空山巷倒是一如既往,青砖绿瓦。

甚至被工部神通修士施加的神通,一应嘈杂之音,连同漫天的烟尘都难以入着空山巷。

徐无鬼和濯耀罗就坐在陆景小院门前,正把玩着手中的弹珠。

而他们身前,还有很多低眉顺眼,弯腰作揖的人递上名帖,大概是想要参见陆景这位炙手可热的少年国公。

只可惜徐无鬼和濯耀罗往往只是收下名帖,就将人支使离去,无人能入那小院里。

锦葵看得出来,这些前来递上名帖的人物,绝非是什么贵人府上的小厮,也绝非是管家一流。

他们往往衣着华贵,体态雍容,便是身上的坠饰都颇有讲究。

而就在距离锦葵不远处,还有很多管家、下人正在躬身等待这些去递名帖的人。

很明显,这些人物俱都是大府上的少爷公子,甚至是府中的老爷。

于是锦葵就更加紧张了。

「老太君和几位夫人可真是……支使不动蓄小姐、漪小姐,便强要我来。

我又如何能请得动三公子。」

锦葵想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

「呸呸呸,早已不是什么三公子了,陆景少爷现在可是真正的大人物。

锦葵一想起国公二字,脑海中就不由一阵阵发昏。

国公这一身份带给锦葵姑娘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哪怕是自家的老爷,锦葵眼里绝顶的大人物和国公这一身份比起来,都显得渺小不堪,显得黯淡无光。

「不过仔细想来,陆景少爷还在府中时,宁老太君和钟夫人没少苛待于他,现在陆景少爷熬出了头,老太君与钟夫人有求于他,又因为过往那些哥待,不敢亲自来说,也就只能派我前来探一探陆景少爷的口风了。

锦葵深吸一口气,壮了壮胆子,这才走向空山巷。

她刚刚来到那小院门口还。

旁边摆着大堆名帖,手里正玩着弹珠的徐无鬼忽然抬头。

他仔细看了锦葵一眼,咧嘴一笑道:「可是锦葵姐姐?」

锦葵愣了愣。

徐无鬼站起身来,推开小院门庭道:「陆景先生让姐姐请进去。

锦葵忽然惊醒过来,陡然松了一口气,旋即又想起将要见到陆景,心中也就更加紧张了。

「弟弟,少……国公大人院里,可有其他客人?不如等那些贵客离去,我再进去?」

「不必。」徐无鬼摇头:「院里就只有十三皇子在,姐姐莫要拘束,进去便是。

「十三皇子?」

锦葵沉默下来,怔然间点了点头,不知怎么就迈步进了小院里。

今日,春阳高照。

院里的花花草草中,有些已然盛开,有些正在萌芽。

锦葵走入院中,却看到一位头戴高冠,身穿明黄色长服,约莫十一二岁的孩童正手持水壶,仔仔细细给院中的花草浇水。不远处桌案前。

陆景正手持毛笔,在一张草纸上写着什么。

「十三皇子在哪里?」锦葵有些诧异。

「大姑娘来了?」陆景的声音打断了锦葵的思绪。

原本正埋头写字的陆景抬起头来,脸上带着几分笑容,缓缓开口。

锦葵身躯一下子僵硬起来。

她站在远处看向陆景,此时的陆景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身姿越发挺拔,脸上似乎散发着某种独特的光,价值连城的珠玉,令锦葵出神了。不知为何,锦葵的思绪一下被拉回了许久之前。

那是一个秋日,她受了老太君之命,前去陆府西苑那小院里请陆景前往琉光水榭。

锦葵还记得那时的陆景十分消瘦,身上那一身灰袍洗的发白。

「仔细想起来,陆景少爷的眼神与那时几无变化,无波无澜又深邃万分。」

锦葵看得有些出神,还记得那时,陆景少爷就站在屋前称呼了她一声「大姑娘。」

这少女忽然间觉得有些恍如隔世。

世事在变,昔日那备受冷眼的少年……已经是国公的身份了。

「大姑娘?」

陆景看到锦葵发呆,侧着头又喊了一声。

锦葵这才惊醒过来,连忙躬身行礼:「国……国公……」

「大姑娘何须客气?」陆景随意开口。

自院中主屋里,魏惊垫提了一把椅子走出,放在锦葵身前,又一语不发回了主屋,不知在做些什么。

锦葵看着眼前的椅子蹄躇不定。

陆景看着犹豫的少女,忽然失笑道:「还记得陆府的锦葵姑娘向来精明能干、聪悟绝人,宁老太君时常称赞你百伶百俐,目达耳通。陆府中,也唯独大姑娘在许多事上还可以与宁老太君说一说话,劝一劝宁老太君,怎么年余不见,锦瑟姑娘反而变得这船拘道了?」

「陆景还记得以往的陆府时,大姑娘曾对我多有照拂,几次传信于我,令我不至于那般被动·

陆景一边说着,一边又揭开一张新的草纸,在其上落笔。

「国公大人竟然还记得往日那些项碎小事……」

锦葵听到陆景的话,眼神中的拘谨之色消散了许多,她又向陆景行了一礼,却也不曾入座,而是左右看了看:「青明不在院中吗?「青明去了书楼。」陆景笑着回答。

锦葵姑娘眼底深处闪过一抹羡慕之色,脸上又有些犹豫起来。

「先生,这些花花草草都已浇过水了。

那身穿明黄色长服的孩童放下水壶走来,又从桌案上拿出一本典籍,就坐在陆景不远处仔细看了起来。

陆景朝他微微一笑。

锦葵酝酿良久,终于叹了一口气,道出前来空山巷的原因。

「陆琼兄长想要出家?」

陆景有些诧异。

锦葵哭丧的脸道:「这些日子以来,琼少爷不知着了什么魔,终日读些佛经,流连于经中庙宇,时常有些大和尚被他请来府中。宁老太君与钟夫人因为此事不知责罚了他几次,琼少爷却始终不改。

后来老太君与钟夫人便想给琼少爷说一门亲事,说中了参知中书家里的小姐,那小姐不论是样貌还是人品都称得上一等一,可偏偏琼少爷看不上,钟夫人强逼他相亲,他便拿刀在额头上画出了一个一字,留下了极长的疤,吓的那参知中书家的小姐泪水连连……

如今太玄京中都在盛传,神霄伯府遭了妖怪,府上的大少爷中了魔……

「便是这一原因,宁老太君和钟夫人都说国公身上自有国势护持,可镇压鬼神,想让你帮着琼少爷看一看。

其次便是……」

锦葵似乎不敢再说了。

陆景接过锦葵的话,继续道:「其次便是宁老太君与钟夫人想要我以国公身份,举荐陆琼,给他一官半职?」

锦葵点头。

陆景似乎写完了草纸上的字,收起毛笔。

他站起身来,低头打量着自己的笔墨,又抬头看向锦葵,嘴角露出些许笑容:「宁老太君、钟夫人倒也真是……太可笑了些。陆景徐徐摇头。

「但凡换一个聪眦之辈,我成了国公,在朝堂上有议事之权,必然会因为那诸多过往责问陆家,甚至令陆家大难临头。这宁老太君和钟夫人倒好,竟然还敢央我做事?」

陆景语气平和,只是话语中却隐含着冰冷。

锦葵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道:「国公大人……老太君与钟夫人说了,往日里是她们被女子气性迷了心窍,行下的诸多腌臜之事。如今再回想,她们也深觉后悔。

倘若国公大人心头仍然有气,老太君与钟夫人愿意亲自前来着空山巷,亲自向国公大人请罪。」

「大姑娘不必紧张。」陆景直起身躯,道:「大府行恶并非在于我一人之身,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许多事不必陆景亲自出手,世事的浪潮自然会清算。

可这确实看在宁蕾、陆漪、陆琼,乃至锦葵姑娘的面子上。

你回去告诉宁太君、钟夫人,陆琼未曾着魔,他想要出家便是他的选择,陆景不仅不会干预,甚至还会给他送去三两本珍贵的佛经。至于官职一事……

「陆家已然走到尽头,要官职何用?

更何况陆琼不愿做官,也不必将自身的念想强加在他的身上?

陆琼有一颗赤子之心,与府中的诸多腌膜比起来,陆琼错便错在显得太干净了些,与宁老太君、钟夫人,乃至神霄伯相比都显得格格不入。

「陆家……已然走到尽头!」

琉光水榭中,宁老太君听到锦葵姑娘支支吾吾的说出这番话,顿时一口气涌上心头,令她头脑发昏,站都站不稳。

一旁钟夫人早已维持不住雍容庄严了。

「陆景……景国公这是何意?他难道想要……」钟夫人大惊失色。

一旁的宁老太君嘴唇发白,很想要狠狠骂几句陆景,但她又想起如今陆景的身份,心中的惧怕顿时胜过惊怒。

「看来陆景仍然记得过往的事。,

宁老太君深吸一口气,又敲了敲手中的鹿首拐杖,叹息声对钟夫人道:「你去准备一番,你与我亲自上门,过往既然是你我亏待了他,他如今想要出气,便让他出一番气……」

「老太君,陆景……国公说了,不需请罪,只让宁老太君、钟夫人逢年过节,便以大礼祭拜国公母亲一番……

「祭拜那……」宁老太君退后几步,坐在那贵妃椅上,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拄着膝盖,长久不语。

过去二三息时间,宁老太君又站起身来,道:「既如此,就让周管事准备一番,明日便去祠堂祭拜。」

锦葵姑娘双手拢在袖中,低头站在水榭堂中。

她右手摩挲着陆景给她的一张草纸,纸上有陆景的笔墨,说是让她随身带着,往后也许会起到大用。

「那孩童竟然是十三皇子,就连皇子的身份都在陆景少爷院里浇花……」

锦葵深吸一口气,又偷眼看了看宁老太君与钟夫人。

这两位昔日作威作福的大府贵人,今天遭了这么大的气,又在自家府中,却连骂都不敢骂一句。

陆景少爷让她们逢年过节前去祭拜,这还未曾遇到什么节日,宁老太君和钟夫人就不辞辛苦,要去祠堂祭拜了。

「不过陆景少爷说陆家已经走到尽头,却不知究竟是在说些什么。

空山巷小院里。

魏惊蛰站在陆景身后,探出头,认认真真看着陆景草纸上的笔墨。

他眼中带着景仰、羡慕,看着飞舞在草纸上的草书。

又趁着陆景休息的空档,魏惊蛰有些好奇的询问道:「先生,陆府早年间苛待于你,便是种下的因。

以先生如今的身份,想要让那往日的因开花结果,其实不难。

先生刚才说,陆家也能走到尽头,是先生想要清算陆家?」

陆景一边写字一边摇头:「陆家不过剩余一帮小肚鸡肠的妇人,宁老太君越老越糊涂,钟夫人自从娘家破落,也就愈发小气,这般的陆家又何须我亲自出手?

更何况,陆家其实尚且有几位好人,重山叔父为我引荐观棋先生,宁蕾、陆游、陆琼俱都为人善良,我若亲自动手,宁蔷和陆漪只怕就活不成了。」

魏惊蛰侧头思索一番,道:「人生在世,或为财宝,或为权势,或为修为。

先生现在是国公的身份,食邑太华城,财宝必会源源不绝,朝堂上也有议事之权,每月府库中有很多丹药宝物功法任由国公挑选。

这对很多当朝大臣、修士而言有着天大的吸引力。

到了现在,很多事不必先生亲自出手,只需放出消息,自然会有人为了亲近先生,为先生办妥。

陆景抬起毛笔,等待纸上墨干。

他目光深邃,脑海中闪过陆神远那无情无性的元神。

陆家当朝两位家主一位潜心修佛,一位心中只怕已无了世俗,各种原因想来还在那长生法上。

便是这般的情况下,陆景才觉得陆家只剩下了一帮目光短浅的妇人。

「陆神远心里已无宗族之念、血脉之亲,陆家已经走到尽头了

也许再过数年,只需一番小小的变故,陆府百年积累下来的家业、建起的楼阁便会就此崩塌,尘归尘、土归土,只剩一片白茫茫大地。」

「让我来静观楼阁崩塌。」

陆景沉默不语。

自那主屋中,炎序皇子与徐无鬼探出头来。

灌耀罗盘坐在徐无鬼肩膀上。

炎序皇子看了看天色,眼里有些失落。

久在槐时宫中,炎序皇子从未有同龄的玩伴,这两日因为少师陆景成了当朝景国公,炎序皇子奏请出宫前来空山巷中拜见先生,这才能够短暂出宫。

到了这空山巷,又多了濯耀罗、徐无鬼两个玩伴,于是这位十一岁的少年皇子也就越发不想回到那清冷的宫中了。

陆景看出炎序皇子眼里的不舍,他转头对炎序皇子一笑,道:「我与殿下许久不见,这两日难得重逢,不如今日殿下就住在我这院里,与我促膝而谈?」

炎序皇子一怔,旋即眼神中满是惊喜。

陆景既是他的少师,又是国公身份,再加上师徒二人确实许久未见,由陆景留炎序皇子在院中过夜,促膝长谈,却也十分合乎情理。宫中自然会答应下来。

陆景脸上带笑,看着炎序皇子与徐无鬼去了隔壁院中寻含采。

「既是孩童,就在那深宫中孤身一人,难免心念不全,无法体会世间苦乐。

陆景心中这般想着,继而又低头看向草纸。

那草纸上的草书龙章凤姿,几乎已然达到笔墨之美的极限。

就在陆景出神时,他忽然觉得那蕴空纹中,有一种莫名的气息涌动。

陆景神念微动,那蕴空文中忽然跳出一枚龙珠。

龙珠沾染着龙血,正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陆景神情平静,一点龙珠。

那龙珠上顿时有滚滚的血色雾气奔涌而出,悬在半空中。

陆景看着那血色雾气。

他身后的魏惊蛰眼神有些诧异,同样望着那血色雾气。

大约过去二三息时间。

那血色雾气上逐渐浮现出一道朦胧的影子。

那影子身穿长袍,头生双角,正低下头来看着那染血的龙珠。

陆景认出了这影子的身份,却仍然一动不动,端坐在那桌案前。

「上一次灵潮前,我本有二十八龙子,可他们大多数都亡于灵潮,只剩下年龄尚幼的四个龙子。其中以应玄光年龄最长,是我太冲海的大太子。

一道平静的声音缓缓传来。

陆景眼神沉静,开口道:「龙君何须担忧?以龙君的天龙命格与修为、以龙属的寿命,还能活漫长的年岁。

「大太子死了,再生几个龙子便是。」

魏惊蛰听到「龙君」二字,顿时如临大敌,身上涌起气血。

而那血色雾气中的太冲龙君化身却沉默下来。

过去了许久,他这才凝视着陆景,道:「陆景,你对龙属有怨?」

「不是怨,是怒。」陆景道:「龙君,论及位格你与我同秩,岂能……直呼我名?」

ps:大家有票投一投喔,不想投月票可以投下推荐票,推荐票虽然没用,但也是对作者的鼓励,哈哈。作者这个月尽量保持多更,下一段**很快就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