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且入玄都拜我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且入玄都拜我

书名: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作者:南瞻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5-28 08:19:45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正文卷第三百一十四章且入玄都拜我满天的星又细又密,却又声息全无。

当观棋先生出现在九楚山,他只是站在陆景身旁,周遭那些际遇太冲龙君尸首的神念与目光纷纷退去了。

十几年里,观棋先生从不显山露水,只是独身坐在修身塔中,似乎只是一位平凡的书楼先生。

可这些神念与目光的主人却仍然记得十余年前,那位与四先生纪沉安一同倒却鹦鹉洲的大伏最风流。

十几年过去,有人见观棋先生越发苍老,越发疲惫。

可今日在这漫天的星辰下,观棋先生却似乎重归意气风发之年岁,鬓角的皱纹已经消失不见了,脸上笑容除却温和之外又多了几分生机。天下人皆知陆景自那河中道中得了一道天脉。

天脉中蕴含着磅礴无比的生机。

也许正是那生机让观棋先生再复风流。

观棋先生似乎并不理会那些神念与目光是否消逝,他就坐在陆景身旁,抬头仰望着深邃的天空,目光却好像又穿越遥远的距离,穿越天关、穿越天阙,落在那天上仙境。

「神相、照星之境对于修士而言极为重要,元神映照帝星,气血显化帝相对于八境以后的裨益,也足以称道一番。

只是,在这天上地下,能缺照帝星,显化帝相者少之又少。

且不提天上,在这人间,当世人物能触及帝星、帝相者不过寥寥。」

「两座朝堂中,大伏有重安王、大柱国、魏玄君、中山侯、河东亚圣等极少人,以及深宫中那几位早已舍弃了名讳的人物。

北秦则有北泰国师韩辛台以及三位大上将。」

「除了两座朝堂,其余诸如齐国、南召、西域三十六国等诸多小国,举国都难找出一位映照帝星者。

仔细想来,那身染恶孽的齐课王也许是其中之一。」

「至于大伏庙堂之下,映照帝星显化帝相者,数量更加稀少。

无非是那几位名门之主,又或者隐藏在草野中的那些神秘的盖世人物。

观棋先生娓娓道来。

他道出这些人的名讳,不知为何,天上的星光都不在那般璀璨。

就仿佛这些人的名讳太过闪耀,哪怕是天上的星光都无法盖过这些名讳。

这些人物也确确实实是当今天下位居巅峰者。

陆景想起能够以鲜血化身镇压太冲龙君的重安王,语气中不又多了几分感慨。

观棋先生瞥了他一眼,道:

陆景听到观棋先生的话,都难免咬了咬牙。

观棋先生看到陆景眼中的惊讶,嘴角不由露出些许笑容:「你以为这广阔天下,就只有你是天骄?

「不过……这天下间能够映照元星者就已经少而又少,称得上一句盖世奇才。

如重安王这般的人物……终究只是少数。

在武道一途上,他若站在山巅,天下间其他武道盖世之辈,都不过只能站在山麓,难以望其项背。

就连曾经是天上清都君的观棋先生提及巅峰之时的重安王,语气中都带着难言的崇敬。

直至这一日,陆景这才察觉到昔日那位纵横天下,率领八万骑虎军连

灭七国,也曾经独守神关,独拒北秦六万大军的武道魁首,战力究竟何其恐怖。

可便是这等人物,如今却以气血枯竭,昏睡于床榻间,不省于人事。

也许不久之后,这一位武道魁首将会彻底陨落。

「不知那一场曾经震惊天下的围杀,声势究竟何其浩大,天上天官降世,那位太帝城之主,也参与了那一场围杀。

……除了天上仙境之外,更有许多人间的强者对重安王出手。

陆景心中思索。

可他旋即又想起当今天下,威势最为厚重的二人。

观棋先生脸上温和的笑容逐渐消失,他看着陆景,回答说道:

观棋先生话语至此,明显不想多谈崇天帝、大烛王。

他抬起头来,随意指点虚空。

却见一道霞光来临,元气凝聚之下化为一座山岳。

山岳盖压而下,顷刻间震碎一道阴暗的鬼魂神念,对陆景说道:「你且吞龙,这里自有我在。

等你有所得,我再带你登一遭天空。

「天下映照元星者虽然有那么些人,可是能够绕过天阙,映照人间九颗元星以外的二十七颗元星者却并不多。

陆景侧头想了想,忽然询问观棋先生:

观棋先生见到陆景不死心,便也微微思索一番,这才道:「你可知人间有一位刀客,曾是人间刀中魁首。

他的名讳早已被世人忘却,只留下跋扈将军四字。

陆景自然知道此人。

观棋先生见到陆景点头,又继续道:「跋扈将军身骑瘦马,手持他那柄天下有名的长刀,独身斩开天关,过明玉京而不入,直入混沌,观相修行。

那时,他本就显化九道元相,登临人仙之境。

他在帝相之前,重塑自身底蕴,不知有显化了几道帝相。

观棋先生颔首,继而又道:「又有大雷音寺人间大佛,映照帝星倒是颇为容易。

大雷音寺自有传承,身上有了大雷音寺的传承,握紧了雷音寺住持禅杖,便可映照人间四帝星之一的大佛帝星。

大佛帝星……在禅门中被称之为帝舍利。

观棋先生说出容易二字。

陆景却也知这不过是观棋先生随口一语。

大雷音寺是佛门圣地,其中不只有多少禅门强者。

能够成为大雷音寺主持就已经难过登天,这等人物,就算没有大雷音寺传承,也许……也可以映照帝星。

「我之所以道出跋扈将军与人间大佛的帝星渊源,是因为天下广大,机缘无数。

若有机缘,映照帝星会容易许多。

若无机缘,还需要以自身修为叩门。

「陆景,你已映照三颗元星,一身修为比起寻常修士已然强过太多,哪怕是太玄京中能胜你者,也已经少之又少。

可若要映照帝星,首先还要见帝星才是。

陆景闻言,立刻抬头看去。

却见今夜的天空星光如雨,哪怕有天阙遮掩,天上的繁星也数不胜数。

陆景躯体中元神睁开眼眸,

元神目光透过他肉眼,仔细注视天弯,却见其中最为闪耀的两颗星辰,当为勾陈、经鹏二星。除此之外,其余星辰并无什么玄妙之处。

陆景心里难免有些失望。

观棋先生看到陆景的眼神,只是微微拂袖,道:「如同重安王那等存在,古往今来细数千年,也出不了几位。

你如今照星三重却映照三颗元星,一身修为甚至直逼照星七八重的修行者,这般修持毋庸自疑,也不需心急,等再往前走出二三步,且看天穹,也许自有帝星显现。」

「人间帝星只有四颗,若无合适的,到时候便想法子再登天关,仔细找一找,也许便可捉住机缘。

陆景认真点头,又对观棋先生笑道:

观棋先生脸上笑意不改,却不曾多言,只是默默点头。

陆景闭目修行。

观棋先生就坐在陆景的身旁,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一夜,陆景与观棋先生谈及天下群雄。

眼见陆景吞龙修行。

观棋先生眼中却好像带着一种确信。

「莫要心急,帝星已离你不远。

「天上凡间能够照出帝星者不多,我的弟子自然也可以身列其中。

观棋先生思绪及此,又缓缓闭起眼眸,脑海中思索着那诸多残谱。

恰在此时。

天上玉镜、冰壶忽然间闪出一缕光芒。

观棋先生元神中,骤然间多出一股思绪来。

那一道思绪原本极为微弱,瞬息之间又变得壮大起来。

观棋先生眉头一皱,仍然紧紧闭着眼眸,深吸一口气。

他似乎在与那一道思绪纠缠,他的身上一滴滴冷汗滑落,就好像眼前这具**属于那一道思绪,并不属于观棋先生。

陆景却因为观棋先生在旁,全部心神都沉入吞龙神通,吞噬身躯之下这一条天龙的底蕴。

这神妙的元星神通下,陆景元神也在不断壮大,他的元神能够清楚的感知到,天上不知有多少颗星辰正在进发出一阵奇异的悸动,似乎想要与他的元神联通,映照他的元神。

陆景将要登天,不由想起在天上仙境结庐而居的夫子。

「夫子尚在人间,十二位四层楼先生皆在书楼时,书楼乃是天下最强的所在。

一位夫子,压胜一座人间……

想来他应当不弱于崇天帝、大烛王。」

陆景并未察觉观棋先生的一样,只是奋力吞龙。

漫天的星光伴随着这师徒二人,周遭显得寂静无比。

而这寂静之外,却又是一场场漫天的喧器。

南海风住壑站在一座悬空的岛屿上。

她身上白衣飘动,眉头也紧锁着。

身为一海龙王,位高权重,乃是一方龙属领袖。

可此时此刻,风住壑呼吸时,气息都紊乱非常,眼中时不时闪过惊恐之色。

太冲龙君之死,对于天下龙属而言甚至称得上四字。

这一日,南海龙王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这一消息。

她初听到这一消息,只觉天下再无比这荒谬之事。

一尊存

活了千年的天龙,曾经历经三次灵潮之争而仍在人间,数遍天下群雄,也无多少人能够压过他。可便是这等天龙,却被一个十八岁的小儿斩去了纯阳元神!

重伤的重安王鲜血化身镇压太冲龙君,虽然令人感到惊异,可却称不上难以理解。

毕竟重安王乃是天下武道魁首。

可既便是太冲龙君重伤,照星三重的陆景斩去天龙……也难免太过荒谬了。

就好比一头伤重的大象,被一只刚刚才出了蚁穴的蚂蚁夺去了性命。

风住壑低头想了很久,始终想不到陆景如何才能杀太冲龙君。

直至天上一团凝聚的云雾散开。

风住壑才猛然惊醒过来。

他抬眼看去,原本被云雾笼罩的所在,一只巨大的龙首显现出来。

那只龙首苍老而又威势无双。

当龙首上两只龙目徐徐睁开,风住壑眼中的惊慌与惊惧也在刹那间消失了。

风住壑抿了抿嘴后:

南海龙王心中这般想着。

也正是在此刻,却见远处天空中一道龙吟声传来。

紧接着,一条赤色真龙口衔龙珠,盘身而至。

当老烛龙漠然将目光落在那赤色真龙身上。

那条赤龙却张开龙口,龙口中那颗龙珠缓缓飞出,照出一道玄光。

玄光落于虚空中,照出一行文字。

那文字霸气绝伦,仿佛囊括天上地下的笔墨之理。

南海龙王抬头看去……

风住壑身躯一震,她难以置信的侧头看向老烛龙。

她知道,大伏圣君写下的这六字,并非是写给她这位南海龙王,而是写给这次天上落凡的老烛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