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第三百九十四章 仙人恐被我斩去、鬼神不敢直视于我!

姜先时与陆景同行数十日。

只觉得杀出了太玄京的陆景先生与之前有了颇多变化。

之前的陆景先生温文尔雅,脸上大多数时候都带着温和笑意,身上自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气性。

如今再看,陆景先生腰佩刀剑。

斩草刀、杀西楼俱都是天下名器,往日里这两把刀剑平平无奇,可自从映照帝星荧惑之后,便是这两柄刀剑时常带出一缕缕若有似无的寒气。

姜先时知道,这寒气中就来源于昔日的景国公陆景。

狂风卷动修身塔,二人一路前行。

遇到荒山野岭,陆景往往操弄风雨,直去平川。

遇到人烟之处,陆景却又总会落地,与姜先时一同看一看大伏天下的光景。

大伏天下自然有繁华之处,但朝去西北,离开角神山,度过西川道、华清道、安宁道,到了西北道,光景就已经与繁华无关了。

西北道一片破败,就连官道也被毁坏,行路上的驿站有些已经被重建了,有些却成了废墟。

姜先时偶尔也能感知到一些妖鬼出没,只是那些妖鬼往往也畏惧人烟,隐藏在高山流水中并不曾现身。

“二三年以前,西北道十一位各地主官,包括西北道御使俱都被斩去头颅。

后来朝廷任命安槐知命钟于柏前来西北道任主官,查清杀人者乃是……萤火。”

姜先时娓娓道来。

陆景远望着一片凋敝,还在休养生息的西北道颔首。

他也知萤火二字代表着什么。

重安王率领八万骑虎军,手持一杆天戟连灭周边七座大国、十三座小国,造就了如今疆域辽阔的大伏天下。

而这些被灭去的国祚里,有些人归降大伏成了顺民,有些人出海,有些人去了齐国、西域,极少数人去了大秦,亦有人登天或是去了百鬼地山。

可其中尚且有气血坚韧之辈,便如同黎夏国的伏无道,始终潜伏在大伏疆域,不服大伏崇天帝统领天下。

这些人中有人自称为萤火,想要以羸弱的火光,烧遍大伏天下。

只是在西北道大变之前,这些萤火被朝廷追索,无法聚拢起来,始终都是一片散沙,不成什么气候。

可西北道之事却震惊天下,钟于柏与楚神愁入西北道查清此事之后,却也只是抓到了几只萤火,真正动手的几只大萤火却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钟大家来了西北道之后,先是连斩十六只称乱为祸天下的妖孽,又整顿西北道世家、商贾,惩处他们囤货居奇。

最重要的是他颇有识人之明,起用了十余位在西北道政局倾轧中落败被贬的官员,不再一味任用世家子,迅速填补了实职空缺,不过仅仅一年有余,就已经将西北道治理的井井有条。”

姜先时似乎颇为敬佩钟于柏,称赞道:“如今西北道看似破败,但是多地的良田都已经被治理出来,决堤的黄滔河也被钟大家强令世家出资、招募良工良匠以及大批青壮劳力救灾补上。

如今西北道已经趋于正轨,只要不是新来的主官太过昏庸,想来西北道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陆景若有所思,他一路走到一处断崖前张目看去。

却见满目所及,俱都是一片黄土。

铺天盖地的苍茫感、壮阔感令人心生战栗。

黄滔河自远处的漫天黄土荒山中望蜿蜒流淌而来,远处西北道屹立在黄滔河河畔。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那里便是甘州城,是西北道的主府。

陆景抬眼看去,即便是甘州城周遭也是一片荒凉景象。

“哪怕是重归正轨,西北道与苏南苏北、河东河中、水川北川这些富饶之地相比,依然太过贫瘠。”

姜先时说到这里,忽然舔了舔嘴唇,有些感慨的说道:“途经甘州府,再过鸣沙山才是远山道。

远山道比起西北道还要更荒凉一些,先生……远山道没有不知几时休的歌舞,没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没有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姜先时脸上还带着些不好意思:“太华山上太华城同样如此,倒是要让先生失望了。”

陆景始终握着斩草刀,脸上并不在意。

他正要说话,姜先时却忽然皱起眉头,看向断崖下的风沙。

那风沙涌动间,数十铁骑急奔而来。

壮硕的甘州马上,一位位背负着斩马刀的披甲汉子簇拥着一位身穿朝服、头戴高冠的中年男子朝着断崖而来。

陆景神色不变,姜先时摇了摇头,正想要骂几句这些人不长眼,不怕死。

却忽然又想起眼前这位背对着他的少年,乃是名动天下的陆景。

无论西北道新任的主官是谁,都不应当认不出陆景先生才是。

既然认出了陆景先生,若想要揽一揽捉拿朝廷通缉要犯的功劳,来的不应当是这么几十位的披甲儿郎,起码要来一支军伍才是。

“这些人是来做什么?”姜先时心中暗想。

陆景却好似没有看到他们,皱眉看着远处的一座荒山。

那荒山上,亦有人辛勤劳作。

时值秋日,许多人头上蒙布,弯腰翻土,从其中翻出细碎、稀少的甘暑。

西北道少雨水,除了黄滔河流经之地,其余大多数土地不适合耕种。

身在荒山中的百姓们开垦出田地,也只能够种一种甘薯,种一种苞米。

这两种作物成活率极高,即便是在荒山中种植也能有所收获。

可若想要获得产量,却又要耗费大量的水。

漫天黄土的西北道大山里,靠人力又哪里有足够的水?

于是这些百姓勤恳一年,也只能获得极少的产量,交去了税粮之后也就所剩无几,家中有青壮劳力还可去做工赚些钱粮,没有青壮劳力就只能等死。

只可惜近些年来,朝廷的粮税连年上涨,富庶之地倒也罢了,如西北到这样的贫瘠之地,再交去了税粮,百姓确实过得太艰难了些。

陆景摇了摇头,再看天上烈日高照,热浪滚滚,在漫天的黄土中无一处阴影,周遭甚至一丝风都没有。

这里就像是一座熔炉,火辣辣的太阳撕开了大地的皮。

姜先时还在望着那裹挟着滚滚尘土而来的几十铁甲。

忽然间,他似有所觉抬头望向天空。

不知何时天上飘来了一大片云雾,云雾遮住烈日,周遭也刮起风来。

可却并非是西北的大风,而是一阵怡人的微风,既送来清凉,也不曾卷起风沙。

姜先时反应过来。

此时那几十甲士已经连夜几座黄土山川,来到近前。

陆景转过头来看向他们。

姜先时就看到陆景眉头那一道风雨印记正闪出微弱的光。

“天时权柄。”

姜先时脸上不由露出笑容来。

而那数十位铁甲中有人下马。

“西北道御使黄奇安参见景国公。”

那身穿朝服的带头主官下了马,鞠躬到地向陆景行礼。

姜先时咪了咪眼睛,眼中闪过些兴趣来。

“黄奇安?”

陆景转过头去,平白直述道:“我已不是大伏景国公。”

黄奇安依然行礼,语气里却有些惊讶:“景国公何出此言?”

陆景并不开口解释。

姜先时也笑眯眯地看着黄奇安。

黄奇安直起身来,他三角眼、八字胡,看起来精瘦却又有些精明。

“令不达,在西北道中景国公依然是景国公。

不远处便是甘州府,还请景国公下榻甘州府,品一品甘州祁地酒,尝一尝沙枣、贡羊。”

听到此言,姜先时越发诧异了,他笑问道:“御使大人,你就不怕掉脑袋?”

黄奇安呵呵一笑:“西北道已经不是以前的西北道,钟大家手持松柏、岁寒两把宝剑,自上而下洗净了西北道污秽,无人会告密。”

“而且……甘州府中尚且还有一位客人正在等待国公。”

姜先时询问道:“什么身份?”

黄奇安摇头:“不知身份,但却有一身八境修为,身后插着一杆大旗,旗帜上写着平等二字,手里还有一根金铁禅杖。”

“金铁禅杖,平等大旗?你不知此人是谁?”姜先时不由一笑,点头认同道:“御使大人是真不怕掉脑袋,竟然敢在甘州府中接待平等乡补天大将军这等人物。”

黄奇安正色,道:“国公、姜城主,平等乡作恶不在少数,可并非是什么人间良药。

下官之所以在甘州府中迎他,也不过是因为国公将要来此,也许会对这位补天大将军感兴趣。

况且……”

黄奇安说到这里,脸上不由露出一抹苦笑了:“况且,如今的西北道也确实惹不起这么一尊大佛。”

平等乡补天大将军之前乃是大雷音寺大金刚,替大雷音寺行走天下。

后来,因为这位大雷音寺人间行走行事太过激进,妄图均分天下富庶,使天下平等。

为了这等理念,他借用大雷音寺大金刚身份,聚拢天下豪杰,聚拢难民,硬生生在东山道凿出一座平等乡。

期间,大雷音寺得知大金刚作为,就将其逐出大雷音寺,他叩谢大雷音寺三千次,叩断了几座山川,起身后自封为补天大将军,要以手中禅杖补天。

声势一度传遍天下,后来,朝廷派人清剿。

平等乡不得不退出东山道,远去天山之后,在蛮夷之处落脚,又不知与朝廷达成了什么约定,朝廷这才不曾围剿。

可今时今日……这位补天大将军却居然来了西北道,要见陆景,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陆景先生杀出太玄京,朝廷欲要杀他,崇天帝恨陆景不入他掌中。

陆景先生周遭看似危机四伏,可他却也在归自由身。

天下不知多少人觊觎这样一位天纵之才。”

姜先时眼中隐有些担忧。

“平等乡远在天山之后,其中强者无算,补天大将军与均天大天王,俱都是盖世的强者。

陆景先生身在远山道,尚且有危险。

若是去了平等乡,朝廷再想要追索于他,也就难了。”

姜先时思绪及此,忽然又想起陆景先生与平等乡之间的恩怨。

“补天大将军亲自前来见陆景先生,想来是颇为看重陆景先生。

可平等乡那位大天王麾下,却有一位明光天王死于先生手中,又有一位诛恶天王死于九先生手中。

平等乡内部亦有不合,陆景先生……大约不至于去那平等乡中冒险。”

这位太华城城主正在暗暗思索。

西北道主官却再度向陆景先生行礼,又指了指这漫天的黄土。

“国公河中道呼风唤雨之事已经传遍天下。

天上西楼要杀国公,西北道本欲遣人相助国公,这可是碍于天上与人间的规则,不曾前来……”

“你想要让我在西北道呼风唤雨?”一直未曾开口的陆景突然说话,直截了当。

黄奇安与陆景对视,只觉得陆景眼中有一丝血光极为刺目,令他的元神都不由为之一颤。

他连忙低下头,收拾心绪,坚定颔首。

“西北道贫弱,唯一能卖些钱粮的数十座矿山,都由朝廷直接管辖。

玄都中的大人们只知道西北道并无多少出产,除了令他们一饱口福之欲的贡羊之外,再无人在意西北道百姓死活。

尤其是灵潮之后,西北道越发贫弱,人口连年减少,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如今……能相助西北道的便只有国公。”

“伱不怕掉脑袋?”陆景又问。

一模一样的问题,刚才姜先时问过,只是黄奇安回答姜先时的时候,听起来便如同玩笑一般。

可现在陆景再问,黄奇安却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他才幽然抬头看着一望无际的黄土。

“总有人要去做……天下人皆知先生持心而为,俱都知晓景国公有良善之心能见天下困苦。

今日黄奇安请先生相助,若下官被拿问斩首,还请先生莫要理会,往后只呼风唤雨便是。”

陆景仔细看了这位继钟于柏之后的西北道主官:“你是何地人士?”

黄奇安道:“下官是西北道胭脂山人士,若先生愿意相助,西北道必将倾尽全力,搜罗……”

“行了。”陆景摆了摆手:“风雨有时,此地黄土连天,太多风雨只会害了寻常人家。

等此地秋收之后,春夏二时,西北道自会有风雨来。”

“此地掌雨的龙王是谁?”

黄奇安不曾想过入侵这般轻易便答应了,还有些恍惚,却也始终不敢怠慢陆景,回答道:“得天地之真授命,代行雨水的乃是大夏河龙王。”

“让他来见我。”陆景轻声开口。

黄奇安脸色有些奇怪:“先生,你朝着西北道而来,那大夏河龙王便招来云雾,想来是……”

“逃了?”姜先时并不意外:“天下人皆知陆景先生与龙属有缘,死在陆景先生手上的龙属只怕有数千上万之多。

更何况陆景先生的凶名只怕已传遍天下。

大夏河龙王这是避难去了。”

黄奇安讪讪。

陆景白衣飘动,随意道:“等到了雨期他总会回来,否则天地之真的劫雷自会等他。

你便与他说,此地还需要他呼风唤雨,让他前来见我。”

“若不来见我,我便让敖九疑先去寻他。”

陆景说话时,又随意指了指远方的乌云。

黄奇安看上乌云,却见到乌云中,有一条狰狞黑龙探出头来,数条龙须随风飘荡,粗壮的龙角似乎要刺破天空。

难以想象这等残暴、威严的龙王,竟会降服于人。

黄奇安深吸一口气,点头答应下来:“那……甘州府那位补天大将军?”

陆景摇头,他转身归去,数十甲士连忙下马,向他行礼。

姜先时背着行囊愿跟在他的身后。

一路远去。

黄奇安牵着马远远相送,直至走出数十里。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陆景先生连补天大将军都不去见,实在是太狂了些。”姜先时眼中有清亮的光,他跟在陆景身后悄悄询问。

陆景道:“我不去见他,他自然也会来见我,何必去那甘州府上,令那黄奇安难做?”

姜先时听到这番话,顿时明白过来,他仔细思索一番,又道:“若先生想去那平等乡……”

“平等乡中不平等,权力倾压,又有人争夺各大天王之位……

百万人的平等乡尚且不平等,就算平等乡真成了气候,不过又是一处太玄京。”

陆景迈步朝前。

恰在此时,天上有惊雷划过,有人如同陨星坠落,直落在陆景面前。

一时之间,陆景面前山岳生裂,正中央砸出了一座长约十丈的深坑。

随着弥漫的黄土散去,有人自那深坑中走出。

一面大旗被那人绑在身后。

大旗上,正是“平等”二字。

“天下纷乱,平等乡要弹灭着万载奴气,需要召强人,许以重权重势。

等到人间的天被补全,等到天下王侯权贵俱成尘埃,权势也成云烟,自然能够迎来真正的平等。”

那声音清冽,便如同流水击石,清脆非常。

陆景与姜先时看去,却见一位留着长发,面容秀气,身着一身僧袍的男儿自黄土中走出。

他手持一根禅杖,那禅杖似乎半金半铁,看起来却并不蠢笨,到如同一根棍子一般。

“这便是平等乡补天大将军?”姜先时有些惊讶。

这位补天大将军这番形象,与陆景、姜先时心中所想差别甚大。

“陆景,你可知今日的你与昔日的你有何差别?”

这位清秀的大将军缓缓走来,长发被他束在脑后,僧袍上还有许多补丁。

“以往的你,背靠书楼,又是大伏天骄,后来又成了大伏景国公,地位非凡。

那时,天下不知有多少目光落在你身上,绝大多数目光却也只能看你一看。

北秦、齐国、西域、百鬼地山、海上妖国……

除此之外,尚且有与你仇怨颇深的烂陀山、天下龙属,有与你交好的邪道宗,也有与你关系复杂的平等乡!”

清冽的声音传来,直入陆景耳畔:“那时,这些人的目光于你而言算不得什么。

可是今时今日,你已是孤家寡人。

观棋先生已死,你那父亲修了长生法很快便要来取你气机,观之见长生。

大秦国师必要派人拉拢你,可秦国与你道不合,你若答应便失了本心,你若不应,大秦也要杀你。

齐国更不必多言,你杀了古辰嚣,齐渊王想要成为阎罗,恨不得将你扒皮抽筋、挫骨扬灰。”

“陆景,你身在远山道,看似靠近重安三州、又靠近西域,甚至能远去大荒山,远去神关,大伏朝廷捉不了你。

可你的敌人太多,有人敬佩于你却想要杀你,有人想要招揽你,你若不应也想要杀你。

更有人与你有深仇大恨,不愿见你直登乾坤乃至真君之境,想要尽早斩了你的前路。”

那人一边走近,一边娓娓道来。

“这般境况之下,你入我平等乡,成了平等乡东王,往后我会助你,那大天王也会摒弃前嫌相助于你。

三百万平等乡百姓会助你。

十八万平等军也是你的盾牌,天下无人能杀你。

哪怕那条老烛龙亲来,在他向天上索回生机之前,也杀不得你!”

“仔细想一想,大雷音寺也好、真武山也罢,终究不敢招惹朝廷。

去了大秦国,你就成了秦国干薪,自此要不断攀爬……也许爬到大公孙、爬到韩辛台那种地步,才能见昏暗天空下的一缕光。

去西域,若不归长公主掌控,第一个出手杀你的,是尚在西域的中山侯。”

“除去他们,难道你要去那齐国成为恶孽帮凶,要去那百鬼地山成为活着的鬼神?

陆景,此时细数天下,就只有天山之后的平等乡能容你,你入我平等乡,一朝得成东王,便是除我与大天王之外,平等乡中最高之人。

你与我等一同补天,岂不更好?”

补天大将军声音逐渐变得掷地有声,他走到距离陆景两丈之地,轻轻用禅杖扣地。

地上黄土渐去露出山石,山石裂开,化作一把宝座。

那石头宝座被补天大将军背在身后。

陆景目光一动。

姜先时不由握了握拳,神色动容。

补天大将军修为不知道了何等境界,他就在陆景面前,陆景都看不穿他的修为。

可这等人物此刻却转过身去,蹲下身来。

“陆景,你坐上这东王宝座,我负你回平等乡!

自此之后,我生,你不死!”

补天大将军原本清冽的声音变得掷地有声,并不宽阔的肩膀上,那一把石椅却稳如泰山。

姜先时叹了一口气。

如同景国公这样的人物,不论去到何处,都太过耀眼。

有人想要杀他不假,却也有人想将他收至麾下。

这位大雷音寺弃徒,平等乡补天大将军亲自前来,不惜自折身份,也要让陆景任那东王!

“与此相比,我太华城又有什么?”

姜先时摸了摸随身包袱,那里只有一块天柱石,承载着太华之脉些许灵韵。

“陆景先生修行太华山河帝子图录,哪怕他不在太华山,也可食脉而修行。

太华山也并不富饶,也并无有强者护持。”

这位太华城城主不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恰在此时,又见沉默的陆景终于迈步向前,朝着补天大将军走去,姜先时心里不由一阵颓丧。

“步入太华山,不观天柱,天柱又如何能被扶正?”

姜先时已为陆景终究要坐上了东王宝座,心中正这般想着。

却忽然又见陆景来到补天大将军身后,却并没有坐上宝座,而是绕行到大将军前方。

他探出手来,扶起补天大将军。

“将军曾经派遣威光天王前来助我抗击天上西楼。

这件事陆景始终记得。”

陆景扶起补天大将军,补天大将军略微思索,又轻轻敲了敲手中的禅杖。

铿锵……

清脆的金铁交际之音传来。

补天大将军身后那一把宝座霎时间化为尘埃,消失在天地中。

“只是陆景深觉与其寄人篱下,还不如逍遥于荒芜贫瘠之处。

而便如我方才所言,平等乡与我道不同,我强入平等乡任那东王,大将军敬我,总有人不服我,往后还会有诸多争端。”

陆景声音平静,所表之意却十分坚定、清晰。

哪怕补天大将军亲自前来,屈身负他,他也不愿去那天山以外平等乡。

补天大将军眯起眼睛凝视着陆景,良久之后忽然问道:“陆景先生以为,我平等乡所谋之事不可成?”

陆景道:“平等乡所谋甚大,可终究人皆有欲,**就如同深不见底的沟壑,太难填平。

不可平欲,便有利益之争。

既有利益二字,这又何言天下生灵皆平等?”

补天大将军思索着陆景的话,又抬眼与陆景对视,眼中闪过一缕精光,道:“你不怕拒绝了我,我便在这西北道中杀了你?”

陆景摇头笑道:“将军,我若不答应你你便要杀我,那一开始你便不会屈身敬我。

更何况……平等乡中已经有人要杀我,又何须你亲自动手。”

补天大将军自然知道平等乡中与陆景有仇怨的,自然是大天王一脉。

“我平等乡大天王不容小视,天下群雄亦不容小视,陆景……你真要去那远山道,等待天下豪杰前去杀你?”

陆景想了想,忽然拔出斩草刀来。

那斩草刀上照出几缕血色星光。

“我与姜城主离开太玄京时,曾经将这把斩草刀留在东城上,想要归还于南国公府。

只可惜斩草刀太久未曾饮血,东城中,我杀大伏将臣上百人,斩草刀上也染了强者血。

我走出太玄京不过十里,斩草刀便飞驰而至入我腰间。

一路上,自有朝廷修行者见此,却无人胆敢阻拦。”

陆景抚摸着斩草刀刀身,道:“染血之后,虽然看起来更加凶戮了些,可却能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饮血之后,对于杀戮一事也就再也不排斥了。

平等乡那位大天王想要杀我,他首先要带着杀念翻越天山,过楼兰、渡冰河,直入远山道。

而我也想要会一会天下群雄。”

“想来杀我,就要做好人头落地的准备。”

补天大将军神色微变,他侧过头去仔仔细细看着陆景:“世人皆说你承四先生剑道,可你的气性与四先生相比,却有大不同!”

陆景道:“四先生能够登天而上,觉天上无趣,又斩开天关、越过天阙再回人间。

偏偏一场河中道大旱,一座鹦鹉洲,一次天地之真的责罚就能令他持心而亡。

观棋先生亦是不得不死。

可陆景偏偏不想死,所以在太玄京时就已经发下宏愿……

我持刀剑而行,有人想要杀我,我便杀他。”

补天大将军听到陆景平实却又杀气凛然的话语,突然间想起了什么。

“帝星荧惑飘摇,你杀一人,便得一人之气。

也许等你杀了一尊大龙象,又或者八境乾坤,你也许便会招来纯阳雷劫,真正踏入纯阳之境。

所以……你也在等人杀你?”

补天大将军心中默想,又见到手持斩草刀的陆景白衣飘然,颇有几分大宗师气象。

心中又起了爱才之心,便有劝道:“你哪怕天资再盛,如今也不过独身一人。

剑甲也好、神通魁首也罢,仅此一战,他们终究无法再护你。

下一次你面临死劫,只凭你手中刀剑又如何自救?”

“孤胆的侠客可活不长,时值天下动荡,距离远山道不远的重安三州,必将面临一场大劫。

重安王身死,灵潮再起,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便会再临人间。

一半西楼之强横,想来你已有了然。

可天上有十二楼五城,又有仙境四百八十座。

到了那时,凭你一人……至多再加一位九先生,你又能如何自救?”

“入我平等乡……”

“将军!”陆景突然打断补天大将军的话,却见他轻拂衣袖。

天上风波直去,吹散云雾,露出那云雾中的一座高塔。

“修身塔在,书楼就在,我又怎么会是一个人?”

陆景说这番话时,眼神里甚至还略带着些诧异。

他一缕神念流转,天上太微垣三公神通化作三道天目,直视人间。

人间流淌的元气也送来消息。

补天大将军察觉到了什么,他手持禅杖,武道气机勃发,眼如神鹰眼眸,看到了极为遥远天地间的一幕。

他看到有一位朴素灰衣的清瘦男子,独自站在一处辉煌的建筑之前。

数十座高雅建筑配上清雅的竹林,配上怡人山水,再配上朗朗读书声,便如同一座隐于山野中的宫殿群落。

建筑群落最前方一根华表上,上书一字。

“杜!”

这里乃是栖霞山,正是河东八大世家之一杜家所在。

此时此刻,那灰衣先生张开双臂,一阵阵元气夹杂着丝丝缕缕的雷霆,带动一阵阵山川微风,卷动而来。

眨眼间,元气、雷霆、山川微风俱都凝聚起来,化作一只……如同山岳般大小的鲸鱼。

这庞然大物气势惊人,又好像是刚刚冲海而出。

然后……鲸落栖霞山!

一万两千八百道神念操控巨鲸,砸落在数十座建筑上。

一时之间,天地间烟尘弥漫,杜家上千年故地毁于一旦。

而那灰衣人悠然转身,身后衣袍之上还有一道青鸟印记,十分妖异。

“六先生。”补天大将军若有所思。

陆景看着修身塔,道:“修身塔在此,书楼就在此。”

将军问道:“所以你如今是书楼楼主?”

陆景回答:“我只是执剑先生,愿意在修身塔旁立起执剑山,护持这一座新的书楼。

倘若这书楼能够收拢一批读书人,能够将这修身塔中的学问继续传承于天下,就不负我执剑先生的身份。”

补天大将军终于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说不动陆景。

他轻敲禅杖转身而去,走出几步,大约又觉好奇,问道:“先生曾言杀西楼只是你那宝剑之号。

现在西楼已经被你杀退,这柄剑甚至助你自太玄京中杀出一条血路,挡下了必死的灾劫。

时至如今,杀西楼这三个字已经不与宝剑相配,那么这天下第七的名剑可有了名讳?”

“有。”

陆景将斩草刀送归刀鞘,又拔出那银白长剑,长剑锋锐无比,偶然可见一抹血光流转。

“在我的故乡有一位神明,名叫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我称这柄剑为司命,手持此剑,陆景以后要更凶一些。

虽持心而行,却要如同那大司命一般,以此剑督查人间善恶,也握一握那生杀大权!”

补天大将军一愣:“督察人间善恶?陆景,你这气魄未免太大了些。”

陆景深吸一口气,忽然抬头看天,倏忽弹指。

一瞬间,一道元气化为剑光直冲虚空,冲上了乌云,飞上九万丈,叩击天阙,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响。

锵……

天阙运转,有仙人落目,隔着天阙怒声呵斥:“陆景,大胆!”

陆景却不理会那尊仙人,只是低下头来对补天大将军道:“我见人间之真,可谓人间大圣!

天上仙人见我,都要恐被我斩去。

百鬼地山鬼神不敢直视于我。

如何不能督察人间善恶?”

(本章完)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