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穿越之享受似锦年华 > 第二十三章 重建西街

第二十三章 重建西街

书名:穿越之享受似锦年华 作者:被窝赏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15:42:17

锦渻刚到上京,只在户部领个闲职,如今在锦潼的怂恿下,领下西街重建这个苦差。

户部尚书张宪忠因地震赈灾一事,忙得焦头烂额的,巴不得多来几个锦渻这样、身份高贵、手头有钱的冤大头,帮他分担压力。户部而今人手欠缺,他只随便拨给锦渻四个杂役,锦渻也不计较什么,只向张宪忠表态他必定将西街重建齐整。

张宪忠在赈银这一块倒不克扣,四王十三候第一时间捐出的六十万两银子,一分不少让锦渻领取使用。

张宪忠出身微寒,是靠自身能力与努力,从个八品小官一步一步爬到如今这个位置的,眼力自是不差。他琢磨着六十万重建西街,八成不够,估计锦渻是要自掏腰包补充,好卖个好名气在上京立足,所以给钱给得特别大方。

虽然张宪忠只派了四个人,但锦渻毫不介意。锦潼派了公孙先生,武安兄弟和二十个家丁贴身协助他呢。再说了,靖北侯府再落魄,当初他父亲和三位兄弟用命搏下来的底子多少还剩有一些。他此次进京,也带了百来个忠心耿耿的护卫,人手足够了。

原来的西街混乱无比,棚屋都是随意乱搭建,用现代语言形容,就叫违章建筑。

公孙先生先让户部文书火速清出西街的户籍,一户一户核对,如果握有西街正经地契屋契的良民,到时候西街重建,可以用老地契屋契换取同等大小的住宅。如此一清算,西街才不到十分之一的房屋是真正有主的,其混乱可见一斑。

接下来,公孙先生让几十个手下派出消息,西街所有身强力壮的男女皆可暂时为安济坊干活,然后按工钱折成房子和每日三餐,于是安济坊临时搭建的棚屋,天天人满为患。

锦渻早就吩咐人用粗麻袋装了十袋大米,每袋装一石米,前来报名的人,按照自己能力,扛大米绕西街一圈就好。然后根据各人力量大小,先挑出四百多个力气最大的,去帮忙运物料沙石,夯实西街地面。

工部那边派了二十个梓人过来帮忙,锦渻又帖榜从民间招了几十个懂建屋的匠人,不过十天功夫,整个西街便轰轰烈烈开始建起来了。

所有帮忙的西街百姓,每日三餐均由安济坊提供,管饱。每天另计工钱,以竹筹为计,凑足一定数目的竹筹,到时候西街房子建好了,可按数目换房。

西街百姓可亲眼看到了,那运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砖瓦木料啊!也就是说等这些砖瓦房盖起来了,他们都有可能去住。砖瓦房啊,他们是做梦也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顿时整个西街沸腾起来,人人听从锦渻等人的安排,分成十六个小组,登记好花名册,由工部派出的梓人和民间匠人带头指导,轰轰烈烈开始建房。

每天日落之前,由各组梓人检查,不合格便推倒,不计工钱,合格的便根据各人工作量发放竹筹。如此不过三天,便无人存着摸鱼偷懒的心,个个皆下死力做活。

也有那些个好吃懒做的,或是四处造谣,或是伺机偷取物料。公孙无忌早有防备,为防偷窃,每天晚上都是有几队人轮流巡逻的。抓到那些个小贼,先套上30斤重枷锁,枷上三天示众后再送往衙门论罪。这样一来,无人敢再浑水摸鱼。

鲁氏六兄弟是最先凑齐竹筹的,他们是江南人士,本是做的走镖生意,江南富庶,也算小有家财。八年前由于失手被山匪劫了一趟镖,虽说后来帮着官府将那伙山匪给剿灭了,可是货物损失近半,赔了不少银子。又失了名声,渐渐生意便做不起来。

鲁父在帮忙剿匪的时候便受了伤,看着家境日落,忧思郁结,旧伤复发去世。

鲁家六兄弟自幼习武,胃口皆大,又不懂经营,不过几年家里便败落了。几兄弟无法,背着老母亲,带家眷结伴到上京讨活计,岂料刚刚安置下来不到半年,便遇上地动。

他们几兄弟住的小破屋在坍塌中央,家里什么物事都被压得粉碎,老母和鲁大媳妇在家,挖出来的时候早就冷透了!

亏得地动时几兄弟和鲁二媳妇都在外边扛活,只留下鲁大媳妇照顾病重老母,要不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锦渻招人去搬运物料的时候,他们是最先去报名的。几兄弟自幼习武,力能扛鼎,一人双肩各顶一麻袋米,又横放一袋在上,脚下如飞。几兄弟接力赛似的六个来回,气定神闲连汗都没出多少,那体弱扛一袋大米的还没回来呢。

锦渻见他们神力,便第一批安排他们去帮忙。他们干活实在,不耍奸偷懒,什么重活都冲前头主动做,一人能顶两三人。监工颇为公平,每天六兄弟合起来最少能得十根竹筹,西街头几间房子完工时,他们就已经凑了上百根竹筹了。

鲁大和几个弟弟商量:“眼下我们有137竹筹,我昨夜和武大人打了招呼,跟在巡逻队后面去看了,近西门边的,房子小,要差不多三间才顶得上东边一间。我琢磨着我们干脆换间大的,你们怎么看?”

西街为防偷窃,亥初起所有百姓便不得随意走动,必须呆在安济坊安排的棚屋里,违者皆处罚。

鲁四:“大哥,朝廷真有可能白白就把房子给我们?昨儿个贾屠还嘲笑我们几兄弟傻,白白给朝廷出力。”

鲁六年纪小,却是心眼最活的:“四哥,那贾屠好吃懒做,地动那天还跟着刘刀疤起哄闹事呢!要不是那家伙跑得快,早被官差抓了!这种无赖说的话你也信?再说了,我们竹筹到了,明天去换一换不就知道真假了?”

“你们别岔开话题,我们本来打算的,先换两间小屋,然后二弟你带他们继续给安济坊干活换竹筹,我和六弟去置办些日常物品。可是这么一看,还不如直接先换间大房来得划算。那大房我看了,里面足足八间屋子,够我们兄弟几个住了。”

“大哥,说好的凑个三百根竹筹,到时候我们一人一间,三弟他们几个娶妻生子便不用愁。怎么又改主意了?”鲁二有媳妇的人,他媳妇素来抱怨被几个幼弟拖了后腿,自然是想独住了。

一番讨论下来,兄弟几个大多都喊着要大房,鲁二想着他们几兄弟有的是力气,换大房子后再换小房也不是没有可能,便也不再反对。

第二天一早,鲁大便顶着两个黑眼圈(昨夜他胡思乱想的,几乎一夜未眠)揣着120根竹筹去找锦渻。

锦渻一般都是卯中去户部点个卯,巳初过来西街,直到酉中才回府。鲁大心里头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地等锦渻。

有人要换房子的消息一传出,安济坊临时点那边,围了一圈看热闹的。好巧不巧,昨天南山营那边运来一批木料堆在城外,一大早锦渻便带人去清点运回西街,人并不在。

鲁大越等心越焦急,围观的人窃窃私语。

那贾屠更是无风起浪地煽风点火:“啧啧啧!骗我们平头百姓出死力干活,如今来换房人影不见!黑了心肝噢!”

“贾屠你可闭嘴吧!官老爷们好歹每天给吃饱饭,三不五时还有肉吃,大家伙就知足吧!”有百姓反驳。

但也有几个百姓附和着贾屠说着风凉话,鲁大越听越是心慌,满脑门沁出汗来。

李六听得火大,叉腰出来骂街:“锦大人是何等人,怎会欺骗你们?”他杀气腾腾撸着衣袖:“刚刚哪个不长眼的在喷粪!出来给爷瞧瞧!”正口沫飞溅地和百姓争辩,一个半大孩子跑过来喊:“锦大人来了!拉着好几车木料呢!”

“瞧瞧瞧瞧,锦大人为了你们操碎心,你们倒来嚼舌根!别跑,我看看是哪一家的!到时候不给你们换房子,救济粮也别吃了!”几个挑拨离间的赶紧跑了。

忙乱间,锦渻领着南山营的兵将拉着十几车木料过来。李六赶紧叫上几个人跑过去帮忙,鲁大也跟在后头主动搭把手。

锦渻笑着对鲁大说:“我就想着,你们家肯定是第一个来换的,果然如此啊,你且随我进来。”

鲁大点头哈腰和锦渻请安,然后抖着手将120根竹筹奉上,锦渻接过来让李六去清点,那竹筹为了预防那些个地痞流氓浑水作假,都是有暗标的,李六仔细地一根根察看。鲁大忐忑不安地搓着手,锦渻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看上哪间房子了?”

鲁大不好意思地憨笑:“锦大人,我昨夜和武大人打了招呼,偷偷去看了,想先换间东边儿靠近感恩亭的大房。”

“你倒是聪明得紧!”锦渻拿了早就备好的契书,让鲁大签名画押。

鲁大却是个实诚的:“锦大人,这不能只写我一人名字啊!我们兄弟说好了,这屋子我和五弟六弟三人先住,要签我们三人名字的。”

锦渻派人去将鲁五鲁六请过来,兄弟三人兴高采烈地签字画押。那些围观的百姓看到,一哄而散去各自家里报信了。

锦渻对着几兄弟印象极好,又知道他们的老母,鲁大的妻子均在地动中丧生,更是同情。瞧着四周无人,悄悄的塞了一张20两的银票给鲁大,他不敢给多,20银子置办些简单家具什么的差不多刚好。“那房子什么都没有,这钱你拿着,多少可以贴补买点什么。”

鲁大无功不受禄,只推辞不要:“锦大人,小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就好,这房子够好了,又大又新,实在不敢再收大人的钱了。”

锦渻笑着对鲁大说:“快收下吧!再这么推来推去的,被人看到不好。”

鲁大将银票藏好,和鲁五鲁六三人齐齐跪下,砰砰砰嗑了三个响头:“锦大人,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六兄弟铭记于心。”

见鲁家果真换了房子,且有户部那边登记了的房契,西街百姓更是热情高涨,天天忙得热火朝天,不到两月,整个西街焕然一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