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苟在山里搞五行阴阳 > 第二章 陷害

第二章 陷害

书名:苟在山里搞五行阴阳 作者:七孔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15:49:15

看到那官差隔空取物的手段,沈岳明白自己穿越来的地方也有类似小说描述的奇妙术法。但他现在可没什么好兴奋的,提心吊胆地应对让他汗流浃背,汗水流入伤口,全身都在火辣辣的疼。

放眼望去,这破牢房只有铺在地上的干草和便溺用的破桶。幸好此时天气凉爽,身上的汗渐渐消了下去,疼痛虽始终如影随形,倒也勉强能够忍受了。

沈岳找了又找,总算发现一块稍微干净点的墙壁,抓了些干草铺在下面,缓缓靠墙坐下。

他必须好好思考如何面对复核进行申诉,但他却很不幸的并未共享这具身体原主人的任何记忆。

他只能分析刚才官差提供的信息。那人说自己是苏庆的亲卫,还是四个可能亲耳听到三个将军密谋反叛的亲卫之一,这细想之下很有逻辑问题。

既然是反叛这么要命的事,那有资格在现场的肯定是亲信中的亲信,要不是亲信,就算不小心听到都会被灭口。

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人韩元全程都在反叛密谋现场,还替苏庆传了导致全军覆没的将令。既然他是亲信中的亲信,肯定早就下决心紧跟苏庆投敌了,敌方也不可能不善待。

可为什么包括韩元在内的四个亲卫最后都没有跟随苏庆呢?另外三人更是死在了乱军之中。这就说明官差所说的四名亲卫知晓反叛密谋并不成立。要不这四人不都成大傻子了?

此外,苏庆要是密谋反叛,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临时起意,肯定会先安置好家人,绝不会任由朝廷摆布。

所有不合逻辑的情节串联起来能够说明:苏庆、吕义、吴达三人当时根本没有讨论投敌叛变,不管三人说了什么,所说之事都肯定是非常正常的军中事务。在场的四名亲卫也仅仅是在正常执勤而已。

栽赃陷害!沈岳瞬间明晰那些官差的行为,他们就是要把全军覆没的罪责推到苏庆等人头上。他们这么做很好理解,沈岳作为一个考古人,以前就看过不少史书记载的类似阴谋事件。

他分析这要么是苏庆等人的政敌或是皇帝借机清算异己,要么就是投敌卖国的另有其人,这人企图将罪责推给苏庆等人以掩护自身。不管哪种局面,反正自己离死都很近很近,逃出生天的难度堪比带着四个摆烂队友在王者逆风翻盘。

沈岳正全神贯注地盘算自救计划,突然听到有人咳嗽,这把他吓了一跳,凝神细听,发现声音来自隔壁。应该是另一个牢房的犯人发出的。

现在沈岳最需要的就是向他人了解更多情况,他强忍疼痛,挪到与隔壁公用的墙边,轻声问道:“隔壁有人吗?”

“艹,这不废话嘛。”隔壁那人又咳嗽几声后嘿然道:“我他妈虽然现在关在这个鬼地方,但还算人吧?”

沈岳连忙说道:“请问您是谁?”

“你这人怎么总说废话,”隔壁那人有点恼火的道,“我当然跟你一样,也是囚犯了。”

沈岳真想抽这孙子一巴掌,心想:我他么能不知道你是犯人吗。

强忍着揍他的冲动,沈岳无奈细问道:“我是问您高姓大名,怎么被关到这里?”

那人沉默一会儿,低声道:“我是兴平王麾下校尉孟军,被这群狗杂碎诬陷偷了军中粮饷,关到这里已经一年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你先前跟个哑巴似的,我跟你说话也不理我,今天这是真不记事了,倒主动跟我说起话来。”

他顿了顿接着道:“你以前脾性倒是够硬的,我原来关在下面拷问室旁边的牢房,听到你结结实实挨了七八顿打,却咬着牙一直不认罪。呵呵,不过终究还是按照这群人渣的意思招供了,不知又有多少人要被他们冤死。”

他叹了口气,仿佛自言自语道:“我虽也违心招了供,但家中本就剩我一人,倒也没牵连别人。”

沈岳听他言及曾听到自己受刑,急忙问道:“这位大哥,能跟我说说我以前受刑时说了什么吗?我可能被打坏了脑袋,全都忘了。”

孟军闻言叹了口气道:“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毕竟每天受刑的人不少,你要不是每次都又喊又叫,我还不一定记得你。”

他回忆了一会儿接着道:“他们总要你承认,苏庆当时下令队伍前往代国埋伏圈。可你一直不认,喊得最多的就是,‘都督肯定被骗了’,‘你们内靖司不是好东西’,其他的我记不得了。哦,对了,他们打你打的最狠的就是第一次,你说了一句‘都督去...借兵了’,借兵的地名我当时没太听清,好像是青上郡,也好像是青北郡。你一说完他们就玩命抽你,还特意把里面隔音的阵法发动了,这阵法他们平时可都懒得用。”

沈岳听罢仔细思索起来:如果是苏庆下令连夜让队伍开拔,前往敌军包围圈。为什么这韩元会喊“都督去借兵了”。难道当时队伍开拔之时,苏庆根本不在军中,是有人传了苏庆的命令调动了队伍?

从韩元的表现来看,要是苏庆真的叛国投敌,韩元没有硬扛着为苏庆洗地的必要,所以他说的应是实话。

而这锦衣卫,哦,不,这里叫内靖司,他们不准韩元喊“都督去...借兵了”,说明他们八成被打过招呼,不准韩元这么招供。那苏庆真可能去了某个地方借兵,但那个地方对打招呼的人来说是个忌讳。

经过分析,沈岳脑中逐渐有了一些眉目,他觉得苏庆很可能为了某个目的,在当夜跟吕义、吴达商量了借兵事宜,敲定之后自己前往协调,但因某个原因滞留在借兵处,最后有人假传苏庆命令把大军骗到了包围圈,导致全军覆没。

这样看来,整件事情的突破口很可能就是苏庆前往借兵的青上郡或者青北郡,找到这个地方好好调查,翻盘的可能性很大。

他又向隔壁问道:“大哥,您知道苏庆,啊,不,苏都督的大军集结在哪吗?”

“小子挺聪明的,看来是发现问题关键在于那个借兵的地方了,我虽不知道具体的大军集结地,但以往朝廷与北境代国交战,都是通过三处集结:一是出凤玲关打击代国西翼的白楼王,二是出虎踞关直接打击代国皇帝所在的中央势力,三是出青木关打击代国东翼的灵月王。”

孟军思考了一会儿,接着道:“你喊出的青上郡或是青北郡都是东部的边郡,所以出青木关集结部队打击灵月王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青北郡离青木关较远,青上郡离青木关更近,先帝在位时就此直接把青木关交由青上郡管辖。”

他突然嘿嘿笑了两声,询问道:“小子,我也说了不少了,考你个问题,你觉得苏庆如果去借兵,会去哪借呢?”

沈岳闻言思索片刻道:“青北郡的可能性最大。”孟军咦了一声,颇为惊奇的问:“为什么呢?那里距离大军集结地可是更远啊。”

沈岳心想:我要是这点事想不明白,就白看那么多遍《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了。

沈岳道:“因为不符合常理。按大哥的描述,苏都督应是从东线出青木关集结队伍,如果苏庆是借兵,说明要么是现有的兵力不够,要么是现有的出兵方向无法达到某个作战目的。兵力不够是不可能的,出兵规模肯定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敲定的,正面对敌肯定没有问题。那最大可能就是苏都督希望从后侧包抄代国正面对阵的部队,所以要前往青北郡,因为那里距离出关集结地远,我虽不知这个郡的具体位置,但如果想要包抄,只有青北郡处在合理的位置。”

他顿了一下,干笑道:“我手头没有地图,只能这样瞎猜了。”

孟军沉默了会儿,叹息道:“你这可不算瞎猜,小子,你倒是个人才,唉,大概实情跟你说的**不离十了。”

他随即又自嘲地笑笑:“可惜你也得跟我一样死在这儿,军人无法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这群宵小手中,做了鬼也要受老弟兄们的嘲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