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 第一百二十三章这冤鼓放在了三米的高台上,鼓锤也有两百斤

百香镇的县衙,威风凛凛,修建得相当气派,城墙起码都有三四米高,说是县衙,倒像是一个碉堡。

这也是灵州县衙的特色。

经过多年的拉锯,血战,朝廷统治的核心都是军事堡垒。

最初朝廷修建这些要塞,就是希望每一个官员都能尽忠职责,哪怕领土沦陷了,也能像是钉子一样,阻滞大夏的攻势,甚至扎在敌人的后方。

至于官员会不会尽忠职责嘛。

神武朝廷在这里有一套严格的设计,如果官员敢投降或者跑路,那官员的直系血亲就打入贱籍,世世代代不得做官。

这比杀了他们还要严重,直接记录在家族档案里面。

如果领土沦陷了,官员战死或者自杀了,那朝廷还会给你点抚恤,以后家族成员科举还有优待。

换而言之,神武朝对于守土的官员,就一个要求。

领地如果沦陷,请你自己体面一些,如果你自己不体面的话,那朝廷就帮你体面。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条法律相当残酷,当年神武朝与大夏拉锯战的时候,官员死了一批又一批,战死的没有几个,都是沦陷后选择自杀的。

「我朝忠义之士,乃为历代之冠。」神武朝廷无不自得地夸奖自家殉职的官员数量,但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教化,而是因为连坐制度。

其中一些官员其实很倒霉,面对大夏的精锐,他们一个小小的堡垒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但朝廷始终不肯修改这条法律。

因为这条规则出自三百年前的萧太祖之手,据说他在打天下的时候,发现愿意保存有用之身的官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每一个投降的官员,都说自己是为天下苍生,保存有用之身,如今见了真龙,所以才来归顺天命。

一开始萧太祖还觉得很爽,招降纳叛嘛。

金鹏王朝不得人心,说明自己天命所归。

等萧太祖坐了天下,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你们今天这么对我,将来我的子孙后代,是不是也这样?

你们难道不是读圣贤书出身的,为什么不知道忠义二字?

屁股坐的位置不同了,想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想到这里,萧太祖大笔一挥,就定下了这条规定。

哪怕我的子孙后代也失败了,也绝不允许你们直接调转枪头,换了主子,继续荣华富贵,都给朕死战到底。

至于这效果如何,要看朝廷还能不能坐稳这江山,如果还能坐稳,官员自然会选择去死,至少要装死。

如果你坐不稳这江山,还指望官员去死,是不可能的。

所以灵州的县衙官员大多具有两个特质。

第一,他们大多是寒门出身,或者背景不够深厚,大世家子弟很少会选择来灵州做官,因为风险过高。

第二,他们大多都有不错的内功修为,靠着***赚的钱,只要肯砸钱,修炼到蓄气大成并不困难。

百香镇的知县,赛包公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虽然他名字取得不错,却不是什么清廉的官员,最大的特质就是捞钱。

毕竟赛包公寒窗苦读十多年,好不容易中了举人,却在会试上接连失利,又蹉跎了十余年,只好以举人的身份做官。

神武朝的举人比不得前世明朝,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特权。

因为各路豪强们比他们强势,在占有民间财富这一块,武者占了大头,普通的读书人,哪怕当了举人,也只能混个中产之家,难以横行乡里。

只有做了官,依附了朝廷,有了权柄,才能真正发家致富。

所以赛包公考不上进士,那就不考了,冒了绝大的风险,来这灵州做官。

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科举,冒了杀头的风险,才有机会大把地捞钱,你让他为民做主的,那可能吗?

那当然是要一车一车的银子往家里搬,能搬多少搬多少。

「宋师爷,最近这徭役的钱,好像少了许多啊。」

「是城里的活计少了吗?王老爷不是还要再建几栋别院,谁能出价比我们还低?」

赛包公坐在案头上算账,发现最近的收入不如以往了,很是苦恼。

「大人,镇外的刁民越来越多了,宁可给地主老财打工,也要逃掉那徭役,生意就难做了。」宋师爷心中暗骂,最近为啥生意难做,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宋师爷,此话怎讲?」

「交皇粮,服徭役,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赛包公挠了挠头,有些想不明白。

「诶,我的大人,这服徭役是没钱可拿的,只管两顿饭,谁肯卖力干活?自然都是偷女干耍滑之辈。」

宋师爷心中腹诽,嘴上却不得不解释两句。

「看来还是吃得太饱了,家里还有饭吃,就不肯卖力干活。」

「从今天开始,不肯卖力干活的,就不给饭吃。」

「换成其他县里的官员,都得自带干粮,饭都不管,百姓苦不堪言。」

「听说风州那边,今年遭了饥荒,都已经卖儿卖女了。」

「本官听了也是于心不忍,这才特意花了府库的银子,给他们管了两顿饭。」

「风州的百姓都已经吃土了,本官还给治下的小民饭吃,这里里外外亏了多少银子?」

「结果倒好,他们都能吃上饭了,居然还敢偷女干耍滑,看来这世间的刁民都是给惯出来的。」

赛包公愤愤不平地说道,仿佛自己有一座金山让这些刁民给偷了。

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来的?

明明你是用官府的权力,发动徭役,让农户们给你免费干活啊。

那赛包公不过是举人出身的知县,没有雄厚的背景,没有强大的恩师,同窗虽然也有几个好友,但在灵州这地盘上,是不好使的。

所以百香镇的巨头们,王家、百香阁、元阳派、法华寺、讲武堂,他是一个都不敢动,商税也不敢多收,只敢刮穷鬼的钱。

虽然百姓们都成穷鬼了,但不代表没有油水可捞。

会这么想的人,还是太善良了。

因为百姓还可以干活,服徭役,这徭役的部分知县是自由量裁的。

所以赛包公做了百香镇附近最大的包工头,以朝廷的名义派发杂役,让百姓们免费干活。

赛包公混成了包工头,也算是一种人间幽默了。

宋师爷听得是目瞪口呆,却也知道这大人的脾气,对豪强自然客客气气,非常讲道理的,对于斗升小民,那就是另外一张嘴脸了。

于是他赶紧附和道:

「可不是吗?这底下的小民,懂得什么叫做感恩?」

「像赛大人这样的好官,已经是不多见了,得让宣教司的人宣扬宣扬,让百姓们多多知道一点风州的情况。」

赛包公一听,颔首称赞:

「宋师爷言之有理,只是风州的事情,不宜宣扬,事关朝廷的脸面。」

「让宣教司给百姓多讲讲本官是多么的宽宏大量,即可。」

「大人英明,小人这就去办。」

宋师爷见到总算是把赛大人给忽悠过去了,连忙应诺道。

就在这时候,县衙外传来了冤鼓声大作!

咚!咚!咚!

赛包公与宋师爷闻之色变。

他们不是普通的斗升小民,听着冤鼓的力度,就能判断出来者的下限。

「是谁在敲冤鼓?」

「至少是蓄气大成。」

「来人,升堂!」

与此同时,楚千秋带着赵凌云来到了县衙门口。

「凌云,你看这冤鼓挺有意思的,放在三米的高台上,让谁去敲?」楚千秋找到了那冤鼓,位置放到很高,建了一座三米的高台,然后放了上去。

四周却连一个梯子都没有,意思也很明显,普通人就别想敲了,朝廷实际上只对武者服务。

「千秋,我们离蓄气小成还有段距离,这冤鼓是敲不动的。」

「上面那个鼓锤,都有两百斤呢。」赵凌云有些无奈地说道,却没有想到楚千秋会这样直接,真的就来衙门敲冤鼓。

赵凌云倒是不怕衙门,他们两个都是武官之子,怕什么衙门?

只是他觉得没有意义。

「那我更要敲一敲了。」

还没等赵凌云反应过来,楚千秋便跳上了高台,拿起那两百斤的鼓锤,猛地砸了起来。

咚咚咚!

「蓄气大成?」赵凌云瞠目结舌。

我不就比你晚了一天生出真气来。

至于弄出这么大的差距吗?

你以前到现在,不会都是在演我吧。

(注:121章内容有修改,怕一些朋友没看到,这里说明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