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 第五百二十九章打了皇室的脸,他还得给钱

楚千秋来到上京的第五天,他邀请了宰相大人前来一叙。

本来宰相大人应该避嫌的,但最终同意了邀请。

这些日子里面,上京可谓是人仰马翻,药王宗的弟子,与典太医有往来的人,天机阁相关的掮客们,纷纷被捕。

六扇门就算想要做样子也不行,因为万寿寺直接派出了高僧协助调查。

庙堂之上,文官们的弹劾奏折更是像雪花一样纷纷飘来,互相攻讦。

有的骂楚千秋沽名钓誉,恶意公布秘术,心怀不轨。

有的指责六扇门督查不力,让天机阁联合典太医制造血丹。

还有的认为这件事有碍朝廷体面,不宜大肆宣扬,应该尽可能回避讨论。

有的则是丢锅出去,认为天机阁属于道门,所以这是属于道门的阴谋,不能算作神武朝的错误。

等等,不一而足。

整个庙堂上的高官们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立场。

朝廷这架机器的强大与虚弱尽显无疑。

奇妙的是,楚千秋这个始作俑者,在朝廷赏赐以前,由于官职太小,反倒是没有机会领略庙堂的风采。

当然也有提议给楚千秋升职加薪,甚至永远留在上京,不要让他返回灵州的建议。

无奈现在局势过于混乱了。

一众官员对于楚千秋的赏赐问题,也分出各种不同的意见。

有建议把他留在兵部,有建议让他去神策军任职,还有唯恐天不乱的,建议让楚千秋去做按察使,巡查天下,吓得其他官员连忙把他嘴巴捂住。

庙堂之上鸡飞狗跳,但在太后娘娘处置下,还是拿出了一套方案。

首先,朝廷已经决定了,让天机阁背了黑锅,反正他们的名声本来就不怎么样。

然后由万寿寺监督六扇门,彻查血丹一案,算是给武道圣地一个交代。

至于楚千秋,他分别立下了揭发典太医,击杀天机阁首恶等功劳,必须大大的嘉奖。

小太监曹吉利由于之前混了一个脸熟,还特地被叫来宣旨,兴奋地喊道

“……特封忠武将军,世袭下万户,赐宝兵一件,灵兵五件,宝甲五件,黄金千两……”

“臣,谢主隆恩。”

可以说楚千秋是抽了皇室的脸,皇室还得给他钱,还得含着泪送出宝贝。

当然朝廷的封赏也很有趣。

忠武将军是散官,正三品,没什么卵用,连俸禄都没有的。(注1)

只表示楚千秋正式踏入神武国的高官行列。

什么叫做高官,三品及以上就算高官。

这意味着楚千秋能享受一些更高级的礼器,礼法。

例如楚千秋可以穿紫袍,与宰相大人相同,同时楚家大院可以修建得更高一点,原本只能修5米高的围墙,现在可以修8米高,诸如之类的。

更有意思的是,忠武将军这个名号它不仅仅是散官,【忠武】两个字还是一种谥号,是武将中的最高荣誉。

在楚千秋的前世,被封这个谥号的人,能拉出一大堆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名留青史的大人物,像是诸葛丞相,岳元帅,郭子仪,常遇春等等。

在神武朝当中,一样有无数的知名武将,在死后被封这个谥号。

太后娘娘给出这个散官,就是希望楚千秋好好报效朝廷。

当然忠武将军的品级,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这意味着楚千秋的儿子,达到了至善学院入学的门票。

三品及以上的高官后代,可以免试入学。

第二个赏赐也很有趣,世袭下万户。

楚千秋一场仗没打,就把自己祖传的百户连升好几级,直接超越了黄岳父职位,变成了下万户。

合理吗?

很合理,易道人可是显形境界的高手,封下万户都算朝廷小气了,来个上万户都不过分,更狠一点,在战场上击杀这样的强者,可以直接封到国公。

但易道人毕竟不是战场击杀,加上朝廷不想过多宣扬此事,所以就给了一个下万户,已经很小气了。

那下万户值多少钱呢?

这里就要先提到一户有多少钱了,神武朝的一户是50文钱。(注3)

楚家以前是百户,所以一个百户一个月的津贴是5两银子。

现在楚千秋是下万户,朝廷实际给了5000户的待遇,意味着一个月的津贴从5两银子,变成了250两,有了质的飞跃,真是可喜可贺。

这意味着小小以后生下的孩子,一个可以继承万户,另一个则可以继承千户,如果楚千秋博爱一点,把下万户拆成5个千户,让孩子们继承,朝廷也是认可的,只不过没人这么干。

令人惊讶的是,楚千秋真正的职位,黎人营的守备,没动。

“朝廷指挥不动神威军的体系,便是给你换了一个新职位,你也可以请辞拒绝。”

“所以朝廷干脆就不动你职务。”

“让神威军安心一些。”

“血丹一案还有许多的后续要处理,就连陛下的大婚都可能要受到波及。”

“眼下没有什么精力来对付神威军了。”

亚相崔太华是第一个来贺喜的人物。

他怕楚千秋不能理解朝廷的深意,便过来解释了一番。

“亚相放心,我对这赏赐并无不满。”

“太后娘娘赏罚有度,乃是女中尧舜。”

楚千秋笑了笑,反正是白捡的东西,一鱼多吃,能多挖朝廷几块墙角,他怎么可能不满意呢。

但这个态度倒让崔太华奇怪了起来,直接开口说道:

“贤侄,老夫有点不太明白。听说伱邀请了老家伙,说是有要是相谈?”

崔太华能稳坐亚相之位,自然也是消息灵通之辈,听到楚千秋邀请对方,心中就在嘀咕,没想到楚千秋直接派人邀请他过来一叙。

“正是。”

“虽然与王吉宰相有些误会,但同朝为官,冤家宜解不宜结。”

“便邀请王大人来访,冰释前嫌。”

楚千秋笑呵呵地说道,毕竟在崔太华的推动下,宰相大人在乱葬岗上拂袖而去,已经家喻户晓。

“老夫,倒是有些不明白了。”

不明白楚千秋为什么要冰释前嫌。

“亚相,难道您不希望牛僧宰相再做宰执吗?”楚千秋依然笑呵呵地说道,让崔太华恍然大悟。

他要让牛僧宰相回来,让王吉宰相上台。

可能崔太华也没有想到,这是楚千秋为了调虎离山,使用的障眼法。

不过,这也是为了岳父大人好。

你该休息了。

注1:唐宋的时期,这其实是正四品,但我比较喜欢这个称呼,就改成正三品了。

注2:如果忘记神武朝的官员体系,可以看一下369章

注3:一户多少钱,是用了宋朝的食实封

南宋理宗以前,每食实封一户,月俸增加25文钱,比如司马光曾加食封200户,每个月加5贯的俸禄。

我这里参考以后,给了一户50文钱,比宋朝多一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