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乱国之人

第三百四十一章 乱国之人

书名: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1:44:55

“事情越来越难收拾了,下面的人闹得厉害……”

京城、明时坊内,当施凤来头疼的对姚宗文说时,姚宗文却皱着眉道:

“让他们别闹非不听,闹起来了,给朱由检抓到把柄,到时候又是一场大案!”

说着、他把手中的茶盏放到了旁边的桌上,同时也道:

“那魏忠贤果然胆小如鼠,崔呈秀这段时间去司礼监不下三次了吧?”

“去了五次,但每次都是败兴而归,我早说过,阉宦少有有胆气者,那魏忠贤不敢背叛万岁,更不敢直面朱由检。”施凤来端起了茶杯,浅浅抿了一口。

“汤宾尹等人都上了辞疏,万岁尽数批准,眼下便只有你我在庙堂只上了。”

姚宗文说着,心里也莫名的有些打鼓,毕竟他当年只是方从哲等人的马前卒,眼下却要对付连方从哲等人都对付不了的朱由检,这其中落差,让人畏惧也正常。

“朱由检没有进京,想来是准备看看京中的局势。”施凤来抚了抚须,放下茶杯后继续道:

“他倒是清楚,若是他回京,那百官都得俯首,事情自然就闹不大。”

“眼下他在保定停住,间隔京城二百余里,可以随时疾驰而来,也可作壁上观。”

“只是,这有些不太符合他过往的风格,以他的风格,应该不会把压力给到万岁这边。”

施凤来有些不解,而这种时候倒是有人走进了会厅,而施凤来抬头后却忽的皱眉看向姚宗文:“你邀来的?”

“是我邀来的……”姚宗文回应之后,抬头看向了来人便道:

“冯伯衡,你若没有正事,别怪老夫逐客!”

姚宗文的话,揭开了来人的身份,而随着他的话,这人也缓缓走进会厅,对二人作揖道:

“伯衡见过二位先生……”

当这人作揖抬头,露出的是一张三十出头的年轻面貌,而面对他,施凤来不善道:

“伱不去找你家魏公公,怎么来找我们了?”

施凤来之所以分你我,也是因为他们这段日子对于崔呈秀的召见基本视而不见,文华殿中对于崔呈秀的提议也顾若罔闻。

这分道扬镳的态度很明显,甚至连崔呈秀都多次被气得回府摔砸东西。

这种局面下,作为魏忠贤头号军师的冯栓本不应该出现在这种地方。

冯栓,对于不熟悉明末党争的人来说,他或许不太出名。

但如果仔细去查,这人可以说堪称明末党争的搅屎棍。

在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斗争最激烈之时,他纵横其间,排击东林党人及其他朝臣。

在党争白热化的时候,他更是致书魏忠贤之侄魏良卿,转告魏忠贤在外廷的力量可以保证,并教唆魏忠贤“行廷杖,兴大狱”以立威。

在冯铨和魏忠贤的其他心腹策划下,杨涟等多人相继惨死。

之后在魏忠贤的扶持下,他巧舌如簧的哄骗天启,然后以三十的年纪担任内阁首辅。

崔呈秀的地位被他顶替,他直接成为了阉党在外廷最高官职的存在。

崇祯继位后,他又笼络周延儒、魏德藻等人为他复起做准备,好在崇祯也不傻,没有启用他。

最后他的选择也证明了崇祯没启用他是正确的,因为在清军入关之际,他果断选择了投靠清朝,并进入内三院佐理机务。

诸如多尔衮,顺治等人都被他巧舌如簧的哄骗,一生侍奉明清五位帝王的他,最后在康熙十一年寿终正寝,被赐谥文敏。

如果不是几十年后,乾隆将其列入《贰臣传》乙编,并追夺其谥,说不定这老小子能名利双收。

做人能左右横跳到如此地步,并且还寿终正寝,享受名利,冯栓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自然是活不过明末诸多党争的。

事实也证明,眼下三十二岁的他,面对姚宗文和施凤来都无法处理的局面,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意见。

“魏厂公首尾两端,我虽然感激他对我的恩情,但却不能一昧的顺从他。”

“眼下前来寻找二位先生,无非是为了《官吏定禄》这一件事。”

“《官员定禄》这事,万岁和齐王已经有了主意,老夫等人便不再出言了……”施凤来看出了冯栓的小心思,并没有暴露他们的焦虑。

不过面对他的话,冯栓却含笑作揖道:

“二位先生不担心,但下面的人可是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若是他们做出了什么联合上疏的事情,恐怕最后牵连的,还是二位先生……”

“……”冯栓的话让施凤来和姚宗文皱眉,他们确实怕被浙党的一些蠢货官员牵连,不过这不代表他们就要对冯栓服软。

不过、冯栓这样善舞长袖的人,自然不会用威胁人这种得罪人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因此他彬彬有礼的作揖道:

“要想解决这件事情很简单,二位完全可以借助崔呈秀的手,将在京的一些官员调往地方。”

“反正眼下齐王兴大案,下诏狱,各地衙门都有缺漏,想要安置一些人并不困难。”

“唯一困难的就是,他们被安置后,必然会被锦衣卫所注意,而一旦他们在地方贪污,必然会牵连整个浙东子弟……”

“不过这一点,二位先生应该要比学生更懂得怎么警告他们。”

冯栓说话点到为止,而姚宗文听后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说的很简单,但他们外派后,依旧可以上疏给万岁。”施凤来一句话给姚宗文浇了一盆冷水,但冯栓却笑道:

“这也很简单,给他们找些事情做,让他们没有心思上疏就行了。”

“找事做?”施凤来皱眉,而冯栓继续道:

“浙江遭遇海水倒灌而受灾的地方不是一处两处,让出京官的位置给燕山官员,去争夺浙江,把浙江经营的固若金汤才是道理。”

“浙江有我大明五分之一的百姓,有我大明四分之一的学子。”

“一旦把浙江笼络,日后即便齐王想要拿捏二位,也需要考虑考虑浙江百姓的想法……”

“他会考虑百姓的想法?”施凤来轻嗤,在他看来、古往今来诸多枭雄嘴上说着“爱民”,但实际上都只是喊喊口号罢了。

今日爱民,明日屠城,皆是如此,只有寥寥数人约束军纪,但对百姓也就那样。

朱由检喊爱民口号,还是减免田赋杂项,不过都是为了他朱家的统治罢了。

不过事实证明,施凤来一点都不了解朱由检,论对朱由检的了解,他甚至不如冯栓。

“呵呵……”面对施凤来的话,冯栓轻声笑道:

“古往今来,但凡有帝王之心的,确实都不在意百姓的看法,但请问二位先生,你们认为齐王殿下有称帝之心吗?”

“这……”冯栓一句话,瞬间问住了姚宗文和施凤来。

朱由检有称帝之心吗?这个问题实际上他们早有答案,只是他们自己不愿意相信罢了。

人总是把对手往最坏的方向去想,尽管他们从条理上来说,朱由检似乎并没有称帝的心思,但姚宗文他们还是不愿意承认。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他们都认为换做自己是朱由检,必然会在某种时机成熟时把朱由校赶下皇位,自己君临天下。

朱由检有没有这个实力?没有人怀疑……

“朱由检若是有称帝之心,万岁早就被赶下皇位,被囚禁南宫了……”

冯栓侃侃而谈道:“眼下万岁有什么筹码?百官不在他那边,武将不在他那边,便是赋税大权,也是齐王殿下提拔的王承恩、曹化淳、毕自严三人在管理。”

“五军都督府的那群人,还有燕山官员,可是做梦都想万岁暴毙,然后以幼主无法节制天下而推他们的齐王殿下上位呢。”

“只要齐王殿下稍微表露出一点对皇位感兴趣的心思,都不用他开口,万岁的头颅就高挂大明门上了……”

冯栓这话说的大逆不道,但谁都知道朱由检和朱由校的地位实际上已经转变过来了。

倘若说天启四年以前,朱由检所做之事还需要依托朱由校,还需要朱由校为他托底,那天启四年以后,实际上就是朱由检在为朱由校托底了。

“皇城三卫、大汉将军……”

“这些真的能为万岁所掌控?恐怕便是那五千净军,万岁都掌控不了吧?”

冯栓细数着朱由校的尴尬局面,而姚宗文和施凤来的表情也耐人寻味。

不过对此,冯栓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说道:“眼下的局面,如果不是齐王重情义,他早就坐上那皇位了。”

“学生并不否认齐王殿下雄才大略,猛锐盖世,也不否认齐王殿下善于治国,步步为营……”

“当然,这些只是齐王殿下的一部分特质,然而这些特质终究无法压住下面人的心思。”

“二位认为,齐王殿下能压住五军都督府那群骄兵悍将的原因是什么……”

不给姚宗文二人思考的机会,冯栓竖起两根手指:

“齐王殿下所善者,无非两个字……能打!”

“冯伯衡,你莫不是说笑吧?”姚宗文好歹也做过兵科的给事中,在他看来朱由检打仗都是以量取胜,以势压人罢了。

只是他的自以为在冯栓看来却错的一塌糊涂,冯栓面对姚宗文的质疑摇头轻笑道:

“沈辽之战尚可以说是齐王殿下凭借运气,复辽之战也能说是以量压人,但二位莫不是忘了天启二年的镇压白莲教叛乱,以及之后的复套之战,第二次扫北之役?”

“白莲教叛乱,虽说上直四骑卫精锐,但齐王不到半月便连破二十万叛军,若不是要用叛军来胁迫诸藩接受革新,恐怕十五日的时间都足够那二十万叛军被杀两次了。”

“古往今来,但凡叛乱数量超过十万之众,又有谁能在短短半个月,凭借不到三万人,将诸多贼首纷纷生擒?”

“仅这一战,齐王殿下便可称得上‘势’,并且这一年,齐王殿下不过十三岁……”

“再说第二战的复套之战,名义是我大明十五万大军围剿套虏三大部十万铁骑,但实际上二位应该都知道吧?”

冯栓似乎是觉得累了,自顾自的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继续说道:

“孙传庭虽未复套经略,然而他只负责拦截了西套的套虏,真正击败素囊、火落赤的,是齐王殿下所率的那三万铁骑。”

“以三万击垮套虏九万铁骑,并且时间不过十七天,这样的速度,即便韩白卫霍也打不出。”

“这一战,齐王殿下便可称得上‘谋’,而这一年,齐王殿下不过十六岁……”

“再说第二次扫北之役,主力虽说有八卫四万余人,而北虏南下兵马不过四万不足,但问题是这过程中,满桂的那四卫兵马都在保护补给线,真正和北虏交手的只有四万两万余兵马。”

“从小来说,这一战打赢很正常,但如果从大来说,殿下是在同时指挥辽东东军都督府,和上直都督府的情况下,同时和建虏、北虏开战。”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对方的时候,殿下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先击退虎兔墩,再翻越哈剌温山脉击溃奥巴,让黄台吉无功而返。”

“加上东边的熊廷弼等人拿下亦东河城,这一战便可称得上“阴阳”,而殿下不过十七岁。”

“兵家有四派,为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而殿下仅三战就打出了三派。”

说到这里、冯栓继续说道:“甲胄,骑铳、步铳,后勤,燕山大将军炮,这些便是兵技巧……”

“也就是说,齐王殿下对兵家四派都信手拈来,而这才是五军都督府诸将能被压住的原因。”

“人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从外人眼中来看,似乎都是殿下人多其人少,但实际上,但凡齐王殿下亲自领兵,都是以少击多。”

“每一战都打得毫无阻碍,却每一战都能打赢,关键的是每一战打下来,都让人看不到齐王殿下的深浅。”

“即便熊廷弼、洪承畴、孙传庭面对建虏时,尚且有窘迫之时,但殿下亲征三次,每次都没有出现辎重、先锋、行军上的问题,每次都能以雷霆之势扫灭敌军。”

“老奴尚且有复辽被围之惨败,可殿下窘迫的时候,有过吗?”

冯栓一句话道出了朱由检的关键,那就是每一战都觉得朱由检打的很吃力,但实际上朱由检从没有身陷囹吾的那种惊险经历。

这就很容易给知兵的人造成一种错觉,或者说忌惮,那就是朱由检至今没有认真的对付过任何一仗。

这实际上也是事实,因为即便不算这几仗,而把复辽之战算上,那也可以清楚的让人回忆起来,朱由检明明人在前线,心思和手段却一直用在京城和庙堂之上。

这是什么样的存在?

一个在前线指挥打仗,却还能在打仗之余留有余力来左右朝堂,操控庙堂。

这点、眼下的大明朝找不出任何一个人有这能力,放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这一点,也是朱由检从熊廷弼几人身上吸取的教训。

光打仗打的好不行,要先把身后的政治搞定。

复辽之战时,朱由检手段尚且稚嫩,被文官调动了一下军粮和火药,但当时的局面依旧在他掌控中。

到了复套、扫北时,几乎就看不到任何一个人能给他捣乱了,因为在出征前,朱由检就埋下了让他们党争的伏笔。

只要开始党争,他们就没有时间来阻碍朱由检,而朱由检也可以专心打仗,甚至分心来左右朝堂。

想透了这点,姚宗文等人的面色就不太好看了,而冯栓也继续说道:

“五军都督府内尽是知兵之人,除了黄龙反叛会让齐王殿下觉得棘手一些外,其余几位都督胆敢反叛,也不过就是旬月之间便会被平定。”

“想要帮人黄袍加身,还是一个不想批黄袍的人,除非能做出一些让这人反应不及的事情,不然所有的密谋都会被这人破解。”

“五军都督府和燕山官员想要推齐王殿下做皇位的事情,齐王殿下真的不知道?”

“非也……依学生之间,殿下一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一直在装傻罢了。”

“事情若是揭穿了,那对谁都没有好处,许多人都要因此而致仕。”

“眼下五军都督府还拉不出那么多人来顶替都督和总兵的位置,殿下的装傻,实际上是为了稳定朝堂。”

“话说到这里,二位先生还觉得齐王殿下想要坐那皇位吗……”

“哼!”姚宗文冷哼道:“有的事情不是想不想,而是形式对不对。”

“先生这话没有说错……”冯栓笑呵呵的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道:

“齐王殿下是爱民之人,而想要爱民,就必须要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朝堂。”

“眼下稳定朝堂的人,表面是齐王,但是实际上是万岁……”

“若是万岁先一步而去,那齐王殿下就不可能以摄政的身份监国,而万岁也不可能让齐王殿下摄政监国。”

冯栓给出了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被姚宗文二人听到后,他们二人都纷纷皱起了眉头。

朱由校如果死了,朱由检不可能摄政监国,而朱由校也不可能让朱由检摄政监国。

这句话有些拗口,但并不难理解。

首先,朱由检不可能摄政监国和朱由校不让他摄政监国,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朱由校的骨血。

朱由校如果死了,那么五军都督府和燕山官员,还有皇店,天下百姓都会闹起来,因为朱慈燃太年轻,而年轻往往代表了不稳定。

在百官们看来,眼下的朱由校,全靠朱由检给他打下的赫赫功绩,实则没有什么能威慑百官的手段。

可是在百姓看来,那是圣天子指挥得当,应用贤王才打下了这样的赫赫战绩。

百姓们以为眼下的治世局面,是朱由校创造的,而朱由检不过是打下手的人。

但在百官看来,眼下的治世如果要分功,那功劳一石,朱由检一人独占七斗,燕山官吏一斗,五军都督府一斗,皇帝一斗。

朱由检杀朱由校,弑兄篡位的名头绝对跑不了,而且百姓都会怀念,惋惜朱由校。

可如果朱由校是正常病逝了,而局面剩下朱由检和朱慈燃的时候,朱慈燃的正统性就成了放屁。

五军都督府的骄兵悍将,燕山官吏的骄傲学子可不想让一个辈分不如朱由检,能力和威望还不如朱由检的人骑在他们头上。

最后的结局就是,只要朱由检不是皇帝,那么下面的人就有一群办法来让朱由检变成皇帝。

正统性?只要先皇的子嗣全都夭折,那正统性不就在齐王这边了吗?

朱由校和朱由检都能看出这一点,因此如果朱由校病逝,那么他首要做的就是把正统性赋予到朱由检身上,也就是“兄终弟及”。

只有将正统性赋予了朱由检,那他的几个子嗣才会没有威胁朱由检的机会,五军都督府和燕山官员才会放任他们存活。

冯栓能提出这一点,确实超出了姚宗文和施凤来的想象,不过他们还有一点不解。

“即便朱由检在意民心,但他自知弱点,怎么可能让我们抓住机会?”

施凤来问出了不解,即便冯栓证明了朱由检很在意百姓的民心,但他们也不可能能轻轻松松的把人安插回浙江。

以朱由检的聪明程度来看,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弱点是什么,那么他就不可能让浙党抓住这个机会。

“想要抓住机会,就必须制造一件让朱由检乱了心神的事情……”

冯栓看着二人,而二人也紧锁眉头。

一件能让朱由检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脸色不变之人乱了心神的事情,这种事情他们二人想不出来……

“这事情却是很难……”看着姚宗文二人的脸色,冯栓站了起来,整理了自己的道袍,随后走向二人:

“这事情,便是学生,也花了许多时间才想到,而这件事说起来,还得多亏了齐王殿下自己……”

说罢、冯栓将一本书放在了二人中间的桌上,二人下意识看了过去,只见那书封面用隶书写着四个大字。

《燕山医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