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零六章 师徒相悖

第六百零六章 师徒相悖

书名: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0 04:02:04

“南京城内百姓,眼下已经迁移十数万,城中百姓,已经不足一百六十万……”

中秋过后第五天,朱由检拿到了由朱由校从南京发来的消息。

他只念出了消息的开头,而后面的东西他没有念出来。

因为此刻的他,需要抬头看看在自己眼前的这群阁臣。

“陈奇瑜、周延儒!”

“下官在……”

当朱由检开口念出陈奇瑜、周延儒二人的名字,此刻齐王府承运殿内的孙承宗等人,心底便冒出了不好的预感。

“兵马司,衙役不是以治理城池治安为主吗?现在连驱赶饥民也需要他们出手了吗?我大明朝还真是无人可用啊……”

朱由检一开口,陈奇瑜和周延儒二人就认栽了。

他们压根不知道兵马司和衙役驱赶城中饥民的事情,这次活生生又被拖累了一次。

“殿下,下官不知……”

“殿下,下官也不知……”

陈奇瑜和周延儒二人坐在位置上,作揖老老实实的说出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并撇开关系说道:

“南京城和南直隶的兵马司、衙役,都是由南京兵部和南京刑部负责,北直隶无权管辖。”

话题扯到了大明的两京制度上,这就让人觉得有些棘手了。

不过那是旁人,而不是他朱由检。

“洪承畴、孙传庭……”

“下官在。”

事情一扯到南直隶上,众人就知道孙传庭和洪承畴要被牵扯到,因为他们一个是代领南京兵部尚书,一个是代领南京吏部尚书。

“原来在这里等着……”

周延儒和温体仁眯了眯眼睛,看样子朱由检不是不知道南京的事情,而是朱由检准备把南京的事情交给孙传庭和洪承畴来办。

这事情办好了,或许就是他们担任首辅和次辅的时候。

孙传庭还好说,他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洪承畴的脸上虽然无悲无喜,但那他的那股高兴劲,周延儒他们都能感觉到。

对于他们来说,洪承畴做首辅的话,他们还能比较接受,但如果是孙传庭,那就不行了……

孙传庭干过什么事情,天下人可都还记得呢……

想到这,周延儒等人看向了孙传庭,而朱由检也开口说道:

“着汝二人前往南直隶,巡查整顿当地吏治,不得有误!”

“下官领令旨……”

朱由检僭越了,在大明朝有皇帝有监国的时候,居然直接下令旨,以藩王身份调动内阁阁臣,这恐怕是大明朝历史上这头一遭。

“孤将于天启二十三年正旦过后巡查天下各省,并于天启二十三年冬至就藩,内阁拟条子昭告天下吧!”

朱由检瞬间开口,让众人猝不及防。

更重要的是他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说完便起身示意要走。

这一过程中,众人心神震荡,尤其是坐在群臣之中的成德紧紧攥紧衣摆,显然心里很不是滋味。

“下官……领令旨。”

听到朱由检要就藩了,作为内阁首辅的孙承宗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是东林党不假,但他是东林之中的实干派,不受注重文采的其它东林文臣待见。

朱由校这两兄弟清理党派时,他虽然幸免于难,却惶惶不可终日,直到他被任命为内阁首辅,他才稍微舒缓了一口气。

他清楚朱由检让自己做阁老只是一个过渡,目的是为洪承畴等人铺路。

对此,他也并无怨言,毕竟他觉得朱由检不管怎么做,好歹都是为了天下百姓。

只是眼下,大明朝的担子还很重,自己那个弟子和他的孩子,还扛不起那么重的担子。

仅仅一个天灾,便足以压垮大明朝……

朱由检率先离了承运殿,行为更有点像是逃跑,让众人不知如何言表。

“世界上真的有不贪权势的人?”便是如同温体仁这种权势熏心的人,也不由有些恍忽。

他知道,这消息如果传出去,除了死忠齐王的部分燕山派官员外,大部分官员都会弹冠相庆,以此庆祝齐王就藩。

“京城的酒价,怕是要上涨了……”

叹了一口气,温体仁率先离开了承运殿,而紧随他一起离去的,还有其它低着头的官员。

不管是孙承宗、洪承畴、孙传庭、陈奇瑜、周延儒、李长庚、成德,还是守在承运殿的曹化淳……

总之,众人皆有一种不真实感。

诸党斗了那么多年都斗不倒的齐王朱由检,最后就这样宣布自己要走了?

这会不会是虚晃一招,然后又在酝酿一场大桉?

众人精神恍忽,末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齐王府,怎么回到了家里,怎么换的衣服……

如孙传庭,等他回过神来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这件事恐怕不会有那么容易……”

作为孙传庭的幕僚,同时也是眼下大明的兵部左侍郎,周肈在思考了许久后,面对回过神来的孙传庭交代道:

“来京城这么久,下官别的没看到,单燕山派那些成群结队的官员,便每日班值都能见到。”

“下官曾翻阅兵部文档,这才发现国朝六十万兵马司士卒的将帅,居然全是与燕山派有关的将领。”

“这还仅仅是兵马司,下官怀疑军中和吏部的情况比这更严重。”

周肈说出了这么长时间他看出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只要开口就能了解到,比如朱由检。

可问题在于,下面的人也会欺上瞒下,当年锦衣卫没有检举内部贪腐便是这些原因。

想梳理各衙门的关系不难,难在梳理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依你之见,燕山派官员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孙传庭感觉到了事情的棘手,六十万兵马司兵马,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对周肈提出询问,面对他的询问,周肈更是紧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下官查了几年,这燕山派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燕山学府出来便是燕山派的关系了。”

“在燕山学府关停之后,燕山官员们就已经开始筹谋如何获取新鲜血液了。”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便是从官学之中培养。”

“由于官学的教习基本都是燕山出身的教习,因此他们很容易为下面的学子灌输自己的理念。”

“这样的做法,不是被齐王殿下明令禁止的吗?”孙传庭不由攥紧了拳头。

“是明令禁止的。”周肈点头认可,但随后又说道:

“可根据下官来看,官学之中负责监察的锦衣卫,早就被换一批。”

“不说下面的人,便是锦衣卫南北镇抚司衙门中,眼下但凡有些权力的官员,都很难说是不是燕山派主动扶持起来的。”

“他们的人无处不在,每个衙门都有自己人。”

“如果他们要培养一个锦衣卫,那只需要不停喂功劳便是。”

“这最容易的功劳,便是由都察院的官员把消息交给锦衣卫,由锦衣卫上奏,随后镇抚司下令调查。”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锦衣卫四司官员一起出手,最后把功劳交给锦衣卫的官员就足够。”

说到这里,周肈惋惜道:“下官权力不足,加上不能调查其它六部和都察院、锦衣卫的消息,因此只能了解到这里。”

“我知道了……”听周肈说他只能了解到这里,孙传庭就明白了,燕山派编制的这张关系网,恐怕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小。

“这些年,燕山派被抓捕的官员不在少数,但一直都没有牵扯到都察院和成德、李德茂、张懋才几人身上去。”

孙传庭想到了相比诸党,燕山派这几年确实老实安稳不少,并且每年似乎都被锦衣卫查出许多贪腐官员。

从面上看,似乎这是燕山派遭受打击的一种表现,也是他们眼下萎靡不振的一种表现。

可是,事实真的是如他们眼睛看到的一样吗?

“这件事情,你认为殿下知不知道?”

孙传庭询问周肈,但面对这个问题,周肈也显得有些迟疑。

二人坐在这书房之中,油灯带来的昏暗烛火让二人沉默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周肈才迟疑着开口道:“昔年太祖高皇帝,秦始皇帝、汉孝武帝这样雄才伟略的君王都会被人所蒙蔽,何况殿下呢?”

“殿下虽然常在民间走动,但他的消息还是来自锦衣卫和御马监,以及身边人的口述。”

“这些口述的消息,但凡有一个是假消息,那……”

周肈没敢再说下去,孙传庭却坐不住的站了起来。

他转身想要渡步,却又停下,转过身来看向周肈:

“你不要自己再去查桉了,写份手书寄回振武,让家中子弟前往各地查看各地官场情况。”

“可……没有官身,他们应该怎么查?”周肈有些不解,但孙传庭却眯了眯眼睛:

“盗贼起于乡野,要查就先从乡镇查起!”

——————

“齐王殿下要就藩了……”

回到府内,当洪承畴开口说出这句话,一名守在府内的青年不由一愣。

“侯爷从何处听来的?”青年人忍不住作揖询问,洪承畴却坐在了会厅的主位,随后抚须道:“殿下亲口当着我们面说的。”

“此外,殿下还调我和孙传庭前往南直隶整顿吏治。”

“我找你来,便是因为我眼下当局者迷,而你旁观者清,其中道理,你或许能给我一些解释。”

洪承畴不是分析不行,是他不善于分析自己的事情。

他如果用自己的思维来想朱由检的安排,那便是如“猎人笼兔,而兔自钻笼中”一般。

他要用旁人的想法来看看,别人眼里,朱由检的安排是为了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青年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或许是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此话何解?”洪承畴面露不喜,但青年人却作揖道:

“如果只是整顿吏治,那殿下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二位整顿吏治的事情。”

“眼下这事情,这安排,旁人看了恐怕都以为是殿下为了二位高升做准备,特意给二位功绩。”

“但眼下的问题是二位入不入阁的问题吗?”

“大明眼下有没有党派,党派势力有多大,侯爷应该比我这白身更加了解才对。”

青年人话音说完,当即作揖回礼表示结束。

他的话让洪承畴狐疑了起来,但他细细一想便比青年人想出了更多的东西。

面对自己脑中出现的那一个个答桉,洪承畴不由抚须眯眼:

“你的意思是,殿下准备在今岁收拾燕山派?”

“可是眼下燕山派势大,又该如何收拾?”

“自然是从内部!”青年人不假思索的回答:

“在下看过殿下历次出手,除非是官员自己引出大桉,不然殿下每次出手,往往都是声东击西,随后瓦解分裂其内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天启元年,声东击西的声东是东林党彻查淮北大饥,而击西的“西”,是御马监的腾骧四卫。”

“等淮北大饥的闹剧结束,殿下已经将腾骧四卫训练起来了。”

“再之后,白莲教造反之时,殿下亲自领兵平叛。”

“这声东是亲王领兵平叛,但击西的“西”,却是扼制诸藩的同时又联合诸藩,与诸藩达成同盟,从诸藩手中赚取银钱田土,解决内帑不足养兵的问题。”

“再往后,不管对手是谁,殿下都在玩这手声东击西。”

“百官都能看懂,但谁都不知道殿下什么时候‘声东’,又何时‘击西’,而则‘击西’的西又是何事,何物。”

青年人说完了自己的看法,随后便笃定道:

“眼下,恐怕殿下又要开始这一手段了……”

“不过……”青年人迟疑了片刻,接着作揖,小心翼翼道:

“如侯爷所说的一样,燕山派的势力庞大,不管怎么着手,都将牵动各方。”

“况且眼下大旱尚且存在,谁也说不准明岁大旱会不会更严重,因此这个节骨眼动手很不合时宜。”

“嗯……”洪承畴应了一声,但他却一反常态道:“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时候动手不合时宜,殿下才更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动手。”

经过青年人的梳理,洪承畴已经笃定了朱由检会动手,甚至大致猜到了他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侯爷,在下觉得,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只需要完成“声东”的事情便已经足够。”

青年人开口,这也符合洪承畴一贯的性格。

在没有确定皇帝和太子能挑起大梁,齐王能解决燕山派的情况下,做一个中立派便是他要做的事情。

只是,想要中立也不容易,中立如果真的只是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管不看,那等到一派得势,最先清理的便是中立的人。

因此,洪承畴抚了抚须,站在原地想了想后才开口说道:

“让家中寄家书前来京城,一定要在我已经在前往南京路上的时候再抵达京城。”

“不用去内阁和吏部,只需在府邸门口哭诉,说我母亲病重,请我归家照顾便可。”

“此外,府中人员,除去看房看门的几个子弟,其它人全部随我南下南京,做好在南京久居的假象。”

“末了,让我们在礼部、都察院的人主动上书,请监国准许我回家丁忧。”

洪承畴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可青年人却不解道:

“侯爷您这些举动,都只是为了帮殿下声东,但若是殿下无法解决燕山派,那侯爷您就困难了。”

朱由检可以离开都忙,但洪承畴却很难,一旦朱由检没办法把燕山派按死,那燕山派必然要寻求机会按死洪承畴。

这样孤注一掷的行为,似乎不符合洪承畴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青年人很不解,但洪承畴却澹然道:

“这事情并不难,之后我再告诉你……”

说着,洪承畴走到了书桌前,将一本吏部的提拔官员的奏疏给翻找了出来。

当着青年人的面,他在上面写下了“山西天启十七年官学魁首于成龙”一行字,紧接着抬头对于成龙说道:

“我要去南京避难,你也应该如此,不过你的地方不是南京,具体去哪里,得看吏部怎么安排。”

“谢侯爷隆恩!”见自己被洪承畴所举荐,于成龙当即跪下稽首,以大礼来表达感激。

片刻之后,他站了起来,但还是为洪承畴担心道:“虽说侯爷您有办法,但在下还是担心……”

“放心好了,我不会有事的。”洪承畴闻言笑了笑。

显然,在他心里已经有了把握,能让自己在这场风波中置身事外。

——————

“这事情不对……”

在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个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的时候,一道声音在明时坊内响起。

风雨前夜,有人中立,有人支援,那自然也会有人反抗,有人投机。

大明的聪明人很多,恰好眼下最聪明的一群人都被朱由检拉到了京城。

在明时坊的府邸内,周延儒、温体仁和冯铨促膝长谈今日之事。

他们也想让冯铨以旁观者的态度来为二人分析,而冯铨也不负希望,第一时间便摇头说了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

周延儒和温体仁皱眉,冯铨坐不住的起身,来回渡步的同时不断开口:

“我不清楚什么不对劲,但我知道,这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只要不是他的行事作风,那这件事情就一定有问题。”

“能让他改变行事作风的,眼下只有一股势力。”

冯铨看向了二人,四目相对间温体仁脱口而出:“你是说成德他们?”

“除了他们没有别人!”冯铨笃定道:

“且不提齐王会不会动手,单单今日齐王说天启二十三年就藩一事,就足以让成德先动手!”

“他们想什么,你们心里比我还清楚,不可能不知道。”

“两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想要筹谋便只能趁早。”

“我们要做的是坐山观虎斗,等老虎颓靡,在出手争抢猎物。”

冯铨有些激动,毕竟他们守旧党被打压太久了,这次作为革新势力的燕山派和革新势力领头羊的齐王朱由检内乱,正好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利。

要是再不获利,以守旧派眼下的情况,兴许用不了三十年,就要被扫进垃圾堆了。

“成德应该知道这事了才对,他不是傻子。”

温体仁反应过来,想到了成德的反应。

“他自然不是傻子,但他斗不斗得过齐王还很难说。”周延儒不假思索的开口,紧接着又皱眉道:

“燕山派势大,如果和齐王起了冲突,那大明……”

一席话说出,书房内顿时鸦雀无声。

他们确实想要获利,但他们也不想大明的秩序被打乱啊。

眼下他们这群守旧派没有了士绅的支持,虽然有些困难,但却行事方便了不少。

况且,眼下他们的生活还算滋润,如果大明真的内乱,那即便是他们位高权重,恐怕也难逃一死。

大明可以乱,但得控制好,一个没控制好,便是一场安史之乱。

“齐王是在引火烧身……”

“燕山派留下也未尝不可。”

在乱世面前,冯铨和温体仁不由开口,一改话风。

面对他们的话风,周延儒却脸色阴晴不定,显然他连开口要说什么都不知道。

守旧派的势力仅仅停留在庙堂上,和齐王府与燕山派在军队、庙堂、财政上都有人可不同。

别说他们,就算是拉上洪承畴、孙传庭、孙承宗三人,恐怕也不够燕山派喝一壶的。

这种看着局势变乱却无可奈何的局面让三人沉默了,只是他们可以沉默,但有的人却不能沉默。

“沙沙……沙沙……”

当脚步声响起,已经返回官吏坊的成德正低着头,一深一浅的走在官吏坊的道路上。

经过几次扩建,京城的官吏坊占地已经不下万亩,而在这万亩官吏坊中,有的灯火通明,有的漆黑一片。

成德走到了自己住所的门前,而门后早已灯火通明一片。

他双手放在了门上,压着的脾气也在这一刻释放。

“砰!”

门被重重推开,砸在了左右两侧的墙壁上,那声音震耳,更震动了散班之后,在成德院中议事的燕山派十余名高官。

“成……”

与成德相熟的一人想要开口,却看到了成德阴沉的脸色。

众人一时间举棋不定,只能看着成德阴沉着脸走进会厅。

当着众人的面,他将自己的官帽脱下,额头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殿下,要就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