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232章 堵胤锡之忧,左良玉之邀

第232章 堵胤锡之忧,左良玉之邀

书名: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5 21:14:05

展开手谕后,堵胤锡最先去看玉玺印记。

在崇祯殉国前,他已坐到了长沙知府、长沙监军的职位,官职虽不高,却也不低了,自然是监国崇祯玉玺印记的。

因此他看了看,便分辨出,这玉玺印记多半是真的。

但他想了想,觉得这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

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坤兴公主能逃出来,说不定就顺手带走了大明皇帝二十四玺。

随即他便浏览了手谕内容。

坤兴公主说,李自成必难守住陕西,之后会败退向湖广,若其溃败之势难止,必然会图谋江南。

同时,清军击败李自成后,必然也会图谋江南。多半会派大军从东线南下徐泗淮扬,进而破南京。

她此番率十万兵马前往南直隶,便是要阻止清军南下。

不过湖广这边,清军也会尾随李自成的顺军而至。因此湖广不仅需要应对李自成的顺军,还需要抵挡清军。

她属意堵胤锡为湖广总督,但正式任命需要她见过堵胤锡后才能下达。

所以,请堵胤锡务必在三月之前到岳州府等候她所率领的水师大军。

看完手谕,堵胤锡眉头皱得更紧了。

如今天下各处不是战乱,便是有拥兵自重者,信息很不通畅。

伪顺与清军究竟打成了什么样子,别说他一个湖广提督学政,便是南京朝廷那边都未必清楚。

所以,他根本无法判断手谕上所说之事的真伪。

只是他通过其他的一些消息,隐有感觉,李自成多半真挡不住清军。而以其流寇习性,到时也确有可能会逃向江南。

如果清军驱赶顺军下江南,再以东西两路大军尾随而至,大明这剩下的半壁江山恐怕也保不住!

想到这里,堵胤锡目光如炬地看向李思明,问:“这手谕你可看过?”

李思明道:“得监国允许,卑职看过。堵学政可是不信公主殿下乃是奉先帝遗命监国之事?堵学政若是识得先帝笔迹,卑职这里还有一物可以证明。”

说着,李思明从之前装手谕卷轴的匣子底下抽出一张奇怪的画片来。

堵胤锡接过来看。

只见这画片坚韧,一面雪白,一面却“画”着一副展开的缩小的“圣旨”!

仔细看了几眼,堵胤锡顿时瞳孔一缩。

因为他看出来了,这缩小“圣旨”上乃是先帝手书真迹!

接着他再去看“圣旨”内容,赫然是崇祯授任坤兴公主朱媺娖为监国的。

只不过,内容比较简单,至于做出这项任命的原因则似乎是“公主得天所衷,有大神通,可往来后世”,看得堵胤锡一头雾水。

可崇祯笔迹却不像作假。

于是堵胤锡便再次盯住了李思明,问:“这是何物?为何会有先帝笔迹?”

李思明道:“此乃照片,可以看成是十成十临摹实物的化作。有此照片,便能说明先帝遗诏是真的。

只不过先帝遗诏重要,不方便交给卑职带过来给堵学政看,见过才以此照片证明。”

堵胤锡听得依旧有很多疑惑,随即他便决定暂且不理,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问。

“你既然看过手谕,这上面说李自成无法抵抗清军,将会南下湖广、江南,可是真的?”

李思明其实过年前就离开成都来湖广了,对陕西那边的战事并不清楚。

但他却知道另一件事,那就是监国所说都是对的。

于是道:“既然监国如此说,自然是真的。”

听了这话,堵胤锡不禁紧皱着眉头左右走了几步,然后便道:“李百户,你所言实在蹊跷太多,恕本官不能轻信。此外,为了避免麻烦,本官希望你能在此住一段时间。”

说完,示意随从将李思明带到了屋里去。

李思明立即意识到,堵胤锡这是要软禁他,当即喊道:“堵学政,监国如此信重于你,你切不可辜负,要按时到岳州觐见啊!”

“闭上伱的嘴巴!”

随从队长,也是堵胤锡的家仆,见李思明这么大声喊吓了一跳,连忙找个东西将他嘴吧堵上了。

堵胤锡看着李思明被关进屋里去,则是摇头叹道:“这个锦衣卫倒是尽职,自身安危都难确定了,竟然还提醒本官去觐见。”

旁边另一位家仆闻言不禁道:“那您可要去?”

堵胤锡皱着眉道:“此事稍后再说,你们留一半人看好这個锦衣卫,其他人随我去见总督。”

“是!”

堵胤锡要去见的是何腾蛟。

崇祯十六年,前任湖广巡抚因张献忠肆虐湖广、屠戮宗室不能制,而被朝廷逮捕下狱。

何腾蛟是崇祯十七年才授命为湖广巡抚,带到弘光朝廷建立,为了拉拢他,便又升其为湖广总督。

堵胤锡希望能尽快探知江北的情况,尤其是顺军与清军的动向。

他认为何腾蛟总督湖广军务,对此事了解的应该比他多些。

即便何腾蛟也不清楚,他也希望提醒何腾蛟,做好防备。

因为据他所知,此前南京朝廷似乎才向背景的清庭派出了和谈使者,妄图“借虏平寇”,再模仿南宋与金,和清国划江而治。

若公主在手谕中所言是真的,清国显然并没有和谈想法。

此前答应和谈,想必也是假意拖延,麻痹南京朝廷。

由此观之,在对待清国的事情上,南京朝廷到这没有成都监国朝廷看得清楚。

总督衙门就在长沙城内。

思虑间,堵胤锡已经来到了衙门前。

他作为湖广提督学政,此前又是长沙知府、监军,也算是湖广排名前几的大官了,倒不怕见不到何腾蛟。

谁知他跟门子说了,门子却道何腾蛟去了武昌。

堵胤锡当即就皱着眉头问:“督师是什么时候走的?又为何事去武昌?”

门子道:“督师是昨天上午走的,似乎是宁南侯相邀。”

“左良玉?”堵胤锡眉头皱得更紧了。

崇祯十七年,朝廷已经拿用兵数十万以自重的左良玉毫无办法,只能通过加官进爵来收买,于是在三月份封其为宁南伯。

待弘光朝廷建立,对拥重军位于长江中游的左良玉自然也是大加拉拢,于是又加其爵为宁南侯。

不过,宁南侯拥兵自重、野心勃勃已是人尽皆知的事。

这个时候身为湖广总督的何腾蛟受邀前去相见左良玉,堵胤锡本能觉得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能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只可惜如今何腾蛟都走一天多了,他便是派人追赶也追不上。

何况,即便他能追上,又该用什么理由阻止何腾蛟见左良玉呢?

说到底,南京朝廷如今还需要左良玉抵抗江汉荆襄一带的顺军呢。

想到这里,堵胤锡只能一叹,转头回去。

他准备再次巡查长沙府的军备,并派探子到江北探查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