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563章 实控十九省,西部三强邻

第563章 实控十九省,西部三强邻

书名: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5 21:14:05

《大明报》报社隶属于宣传部,是朝廷衙门之一,记者秉公而来,陈子龙没理由不接见。

至于报社提举柳如是,陈子龙并没有多想,甚至没什么感慨。

十几年前与柳如是的那段感情,对柳如是来讲,或许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对他而言,不过是一段普通感情经历罢了。

他十一岁时,父亲陈所闻便为他与昭阳知县张轨端长女定了亲事。

若非天启六年,父亲病故,他守孝三年,怕是十八岁时便与张氏结了婚。

即便拖了三年,守孝后他也是如约跟从未见过面的张氏完婚。

至于柳如是,则是他崇祯五年才认识的,两年后才有了「情感」上的交往。那时他与张氏的女儿都好几岁了,怎么可能对柳如是有多么刻骨铭心的感情?

当时柳如是是松江府的流萤,他则因会试落榜、朝政混乱、时局动荡而迷茫,乃至对仕途心灰意冷,埋首诗词,这才与柳如是有了一段交往。

他并非薄情之人,本是要纳柳如是为妾的,只因家人反对,便不了了之了。

当然,那时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昔日的一个流萤不仅成为名动江南的秦淮名妓之一,更在天下巨变之后与他同朝为官。

如今柳如是已为人妇,他则正受天子重用,自然没有心思想昔日的情感之事。

所以,对待这位报社记者,陈子龙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先是做了专访,然后应允两日后便会将关于基层改制地亲笔文章交予报社刊登。

···

基层改制之事既然定下,自然有臣子去施行,朱媺娖只需不时关注下,督促进度即可。

大明疆土在神州历朝历代中虽然还排不进前五,但依旧很大,自她定省制之后,即便只论实控区域,大明如今亦有十九省。

这一日早饭后,朱媺娖来到武英殿,便打量起这幅新制的大明疆域图上各个省份来。

从上往下看,如今大明实控区域的北疆,由东向西依次为北直隶、山西、陕西、甘肃。

然后则是黄河、长江流域之间的省份,依次是山东、江北、河南、湖北、重庆、四川。

长江以南则有南直隶、江西、湖南、贵州、云南。东南及南部沿海则有: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看地图时,朱媺娖目光主要停留在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地方。

东北清虏是大明两三年后要消灭的目标,辽西、辽东也会收复,这是计划中的事。

西南虽有沙定洲、孙可望之流叛乱,盘踞,但她已经调兵遣将,做好了布局,平定也只是时间问题。

西北的情况却是她最近才慢慢弄清楚的,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西北情况原本就复杂不下于西南。

还因为两三年前李自成占据了陕西,令大明朝廷对那边很多事都失去了解。

也是去年北伐结束,甘肃、陕西的往事才相继通过军情司、南镇抚司、北镇抚司这三大情报部门,汇聚到朱媺娖的案头,渐渐让她对西北情况了解了一些。

要说西北之事,就不得不说大明北疆九大边镇。

大明北疆其实在洪武时期最为广阔,毕竟蓝玉都曾打到捕鱼儿海(贝尔湖,在今呼伦贝尔草原西南部,并非北海/贝加尔湖)。

那时大明北疆最东边有奴儿干司,掌管东北各部族,并在苦兀岛(库页岛,其实都是当地话的音译)上建立了囊哈儿卫。

又在辽西走廊以北的草原上设立了兀良哈三卫。

至于最西边,则在肃州卫的嘉峪关以西设立了关西七卫。

整体处于向外军事扩张的节奏,打得北方

各部族不是俯首称臣,就是抱头鼠窜,自然不需要什么九边重镇防御各类北虏。

可惜,经历了靖难之役,先是兀良哈三卫面对鞑靼的逼迫、吞并,不断南迁,并最终分裂、反叛。

到了宣德年间,大明军事实力进一步下滑,逐渐转攻为守,几乎放弃了对长城以外草原的统治。

再到堡宗继位,先是西南战事靡耗军费,然后又有了惊天动地的土木堡之战,大明在北边就不得不转入被动防守了。

再往后就是北虏各部屡次入寇,逼得大明九边重镇成形。

到了天启、崇祯年间,九边重镇实际已经不止九座军镇了。

根据朱媺娖所得到的信息,崇祯年间,九边重镇主要指辽东镇、蓟州镇、密云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太原府北部)、延绥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没错,大明北疆九边重镇有十个,这很正常。

所以,具体到了西北的陕西这边,在大明关于陕西军事言论中也常听到的一个词,三边总督。

其全称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而实际管辖的边镇却是四个。

依次是: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

说起来,最初郝光明了解到这件事时,也是有点懵的,最后不得不感叹「我神州四大天王有五个」这种梗真的是源远流长。

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大明对陕西的统治也变得复杂化。

首先三遍总督管四镇军务,治所设立固原镇。

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在平凉府中部的固原州,并且行文上有时候还喜欢称之为陕西镇。

就跟山西太原府有个山西镇一样,也不怕跟布政司称呼搞混。

当然,三边总督治所设在固原镇自有其道理——这里位于宁夏镇南边,可控位于宁夏镇南北中轴线上的萧关古道,左右又可接甘肃镇和延绥镇,战略位置很重要。

此外,朝廷为文武制衡,在四座军镇不仅设立的总兵,还会各委任一位巡抚。

洪承畴就做过延绥巡抚,并在这个位置上从农民军那里获得「洪剃头」之名。

也即是说,三边总督管着四镇巡抚,而这些巡抚又管着四镇的总兵等武将。

朱媺娖此前将边镇撤入省府制中,取消了边镇设置,如今陕西省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最多出现五位巡抚。

而今陕西巡抚只有一位,便是此前的川北参政,为吕大器北伐负责后勤的陈君宠。

朱媺娖又了解下崇祯年间的历任陕西巡抚,发现不算那些上任没了两月就问罪或者人没了的,又或是没能上任就问罪及人没了的,剩余几位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大臣。

杨鹤、汪乔年、丁启睿,然后就是最后一位——孙传庭。

之后,朱媺娖又看向甘肃。

在大明朝,甘肃虽是军镇,但却是天顺年间(堡宗时代)就设立了巡抚。

至于崇祯年间,历任甘肃巡抚有四位:刘镐、吕大器、林日瑞、杨汝经。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了陕西就派兵打甘肃,恰逢林日瑞卸任,杨汝经上任,结果这最后两任甘肃巡抚便都殉国了。

因为有郝光明的引导,以及后世知识改变了眼界,西北的三边四镇中朱媺娖最重视的是甘肃镇。

不过,当朱媺娖梳理了各方面汇聚到她这里的信息,才发现,自嘉靖之后,甘肃镇在三边中就成了打辅助的配角。

因为随着周边北虏各部势力变迁,乃至环境的变迁(土地沙漠化),三边附近的北虏入寇都喜欢走延绥镇,次之则是宁夏镇,走甘肃的很少。

至于甘肃镇西边的情况吗,说起来也

是复杂又话长···

虽然目前北镇抚司及军情司送上来的西部相关情报还很少,但朱媺娖通过后世一些历史事件,对西部大体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西部情况跟后世历史上没什么不同,此时以准格尔部为核心的卫拉特蒙古部落联盟,正处于实力扩张中,并吞并了吐鲁番汗国。

卫拉特蒙古下方的大明西部藩属、传承自蒙古帝国的老牌儿汗国叶尔羌,实力同样在扩张中,占据了原吐鲁番的小部分地盘。

当然,西边扩张最狠的还是和硕特汗国——在天启、崇祯年间,他们灭亡了青藏高原的藏巴汗,如今几乎占据了整个青藏高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