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583章 儒家有限,新币出炉

第583章 儒家有限,新币出炉

书名: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5 21:14:05

“哈哈,怎么会不同意?恐怕他们还会出资支持呢。”夏完淳笑着道,“九高兄至少一年不曾见过我父亲和老师了吧?或许不知,他们如今想法与当初已经大有不同了。

其实何止他们,自从《大明报》现世,我每期必读,后来又看了自然科学特刊。如今一想,只觉得现在所思所言,与过去已然判若两人了。

圣上所言不错,儒家为显学千年,已然走到了尽头,且儒家道理所涉及的也只有人之思想和社会道理···”

“等等,何谓社会?”发现听不明白夏完淳用词,杜登春不禁出言相问。

社会一词此前并非没有,却是用来指社团聚会或者里社节日活动的。夏完淳所言“社会”肯定不是原来的意思。

“九高兄定是漏了某几期大明报没读吧?”夏完淳道,“所谓社会,是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大抵与我们以前所言的‘人世间’、‘天下’,又或者俗称的‘江湖’意思相近。

儒家道理,在修身方面的作用是母庸置疑的,其次便是洞悉社会中的道理了。

上至于朝堂辅左君王,下至与周遭人相处,儒学所讲都很不错——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圣上通过《大明报》透出的言论。”

因天气炎热,说到这里,夏完淳口渴又喝了口茶。

接着道:“然而,儒家于提升国家生产力、科研能力、工业规模、民生经济、商业繁荣度,却没有直接作用。

千年以来,都只能靠吏治清明、政通人和等软手段来对上述方面进行恢复,而无法直接提升···”

夏完淳滔滔不绝地跟杜登春讲着,却没注意到,不知何时,聚集在周围的茶客越来越多。

其中固然有士绅、商贾,但更多的则是如两人般的年轻士子。

这些士子中不少人读过很多期大明报,甚至和夏完淳一样每期必读,因此不仅听懂了他的话,还颇为赞同。

甚至感到佩服——因为有些道理大明报上并没有直接写明,是由夏完淳解读出来的。

“儒家治理天下以农为重,工商为次,甚至一些时候为了发展农业而打压工商业,却不知工商,尤其是工,对农业亦有很多提升作用。

远的,有秦汉自我大明历朝历代工匠制造的先进农具,一次又一次地提升了粮食产量。

近的,朝廷如今在各省推广的仙界粮种,诸位应该都听闻过吧?

其实那并非仙界粮种,也都是通过自然科学、工业辅助所培养出来的,其中稻、麦亩产皆可达千斤。

若仅用儒家,即便将一本就富足之地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岂能在粮食生产上获此成就?

正如《大明报》中所言,儒家在生产方面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对生产力提升是有上限的。”

说到这里,夏完淳又停下来喝茶,却听有人道:“这位兄台方才言历代农家工具是工匠制造,可据我所知,那些发明者,可大多都是读书人啊,甚至可以说就是我儒家弟子。” …

夏完淳这才注意到有不少人旁听。

他不禁微微脸红,随即便冲周围人作揖,最后对那提问之人笑着道:“这位仁兄所言固然不错,但即便是儒家弟子,当其去想着发明工具以利农桑时,他难道就不是墨与工吗?”

听到夏完淳这话,不少年轻士子微愣后便下意识地点头赞同。

毫无疑问,发明新农居提振农桑,这就是墨家与工家的手段。

问话的士子先是讶然,随即也拱手,表示服气。

···

武英殿。

朱媺娖正在召见财政部尚书马士英、侍郎易应昌以及铸币局正五品主事方进贤。

必须一提的是,作为铸币局第一任主官,方进贤原是四川蜀王府的一名青年宦官。其先是被方正化看重,后来被调入内帑任职,做事最是细致,凡上面交代任务,从无差错。

朱媺娖考虑到铸币局的重要性,以及今后还需有诸多地方需要她“指点”,便将方进贤从内帑调出来,升任铸币局主事。

“陛下请看,这便是铸币局使用御赐母钱与新技术铸造第一批钱币。”

随着方进贤的话,三名宦官各自托着一个红绒布为底的木质托盘进入上前,里面放的正是此前朱媺娖下令铸造的银元及两种铜钱。

连翘带着两名宫女去结果了托盘,小心地放到了御桉上。

朱媺娖先大致看了下,觉得基本是按照她此前要求铸造的。

同时,另一边的郝光明也通过摄像头看到了这批钱币。

只见银元比后世的袁大头还要稍微大那么一点,周边有着清晰的旋纹,整体微泛着银光。

其正面主图桉是以稻穗、麦穗围着的“壹圆”二字,北面则是由日月图桉组成的抽象“明”字,围绕着明字下面还有一圈极小的阿拉伯数字。

寻常人自然不懂这数字意思,但却是代表着这枚银币的铸造日期以及出炉编号。

每个编号虽然还无法做到唯一,但却是有一定数目的。具体是几百、几千又或者几万、几十万,只有铸币局那边可查到记录。

同时,空白部分还有细密的圆纹,摸起来质感极佳。

“你拿起来弹一下听听。”郝光明道。

朱媺娖虽不知为何,却立即照办,并且有意靠近手机话筒。

于是,郝光明便听见了一个极其清脆悦耳的声音,朱媺娖自然也听见了。

“这声音听着比弹袁大头还好听啊,不愧是精心制作的好钱!”郝光明由衷赞道。

朱媺娖听了微微一笑,随即又查看起来两种铜钱来。

铜钱样式大体上跟以前还是差不多的,一面有“昭武通宝”四个明代繁体字,一面则有“拾文”或“壹文”。

两种前都是仿佛似金的铜黄色,只是当拾文的大钱又微泛着紫色光泽,当壹文的小钱则微泛着红色光泽。

且两种铜钱周边同样有着细密的旋纹,只是拾文大钱北面空白处还有两条朱雀纹图桉,壹文小钱北面空白处则只有细密的圆纹。

不论是钱币边缘的旋纹,还是表面的图桉、圆纹,除了让钱币更加精美外,其主要作用其实是防止刮磨的。

有了这类图桉,其磨损到了一定程度,就很容易被界定为废钱。

事实上,以昭武通宝、银元的材质,如今大明民间想要进行快速磨损都不容易,也只能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自然磨损。

看完后,朱媺娖满意的点头,对方进贤道:“铸币局这批钱币铸造得不错。”

方进贤连忙道:“这都是奴···微臣分内之事。”

以前方进贤都是自称奴婢的,如今当正式官员没多久,称呼习惯还没完全改过来。

朱媺娖则又看向马士英、易应昌,道:“你们说说,这新钱该怎么发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