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874章 五件大事

第874章 五件大事

书名: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28 00:15:03

见果真是朱媺娖,众臣立即躬身双手平推至头顶,行天揖之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媺娖微笑着一抬手,“众卿平身。”

“谢万岁!”

司礼太监又高声喊道:“入座!”

一众军务大臣、阁臣、部臣(侍郎)这才小心地正襟危坐,不少人比之朱媺姕监国时明显要紧张一些。

朱媺姕虽然也能穿越两界,可论威望与对众臣的压迫力,显然不及一手将大明从危亡之中拉回来并治理成大明帝国的朱媺娖。

“今日会议,首先是告诉众卿,朕在帝君那边的事已告一段落。

不过,那边还有些别的事需要朕协助帝君处理,亦是关乎我大明之要事,故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还需坤庆协助朕处理大明这边的军务政务。”

这是昨晚朱媺娖跟郝光明、朱媺姕商量后的决定。

既然黑光环在一点点的消失,那就注定她和朱媺姕终有一天会失去穿越两界的能力。

或许这个时间会长达十年、八年,甚至更久,可从现在起做准备绝不嫌早。

她和朱媺姕慎重思考后,都决定留在大夏那边。至于大明这边,帝位最终是要传到她儿子朱和尘手中的。

不论是从个人考虑,还是从儿子及大明帝国考虑,她都没有在大明这边做皇帝做到老死的打算。

一则,做皇帝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即便如今大明帝国各部门制度都颇为完善,军务院、内阁、秘书处能为她分担不少工作,可想要掌控好这么大的帝国,每日需要皇帝处理的事务仍旧不少。

二则,在一个职位上久了,尤其是安稳无忧的环境下,很容易生出懈怠之心。

虽然她现在还算年轻,对处理国事依旧充满激情,十几年来都没怎么懈怠过。但是谁能保证,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乃至五十年后她仍旧能保持这个状态呢?

即便她能一直保持较好的状态,利用另一个世界的科技活个一百多岁,也不过是让大明安稳一百多年而已。

她的儿子可能因此当太子当到死,还可能因此与她生出间隙——这不是她想看到的。

同样,她若如此长久的占据皇位,还可能令大明帝国无法适应皇位传承的过渡阶段,乃至在日后因此生乱。

所以,倒不如让皇位有序传承。

因为只有皇位一代接一代的有序传承,才是令大明帝国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

同时,她对在大夏那边展开新事业有着更大的兴趣。毕竟另一边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而她之前却一直囿于五丈之距的限制,未能去体会过。

综上,便有了让朱媺姕继续协助她处理大明国事的决定。

众臣听了朱媺娖的话,相互望了望,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想。因为另一边的事情他们并不清楚——即便在场的都是大明重臣,却也无人确定帝君那边究竟是否真正的仙界。

如此沉默了近半分钟,李岩才开口道:“陛下,帝君那边的事需要多久才能处理完?”

朱媺娖道:“这个不好说,但最少也需五年以上吧。”

至少五年?

听见这话,不少人心思立即活动开了。

有五年时间,太子也长成少年了,再过几年就能成年。如此,倒也不会出现坤庆公主长久监国的局面。

众臣虽然不清楚,帝君那边是否真的仙界。却明白一点,只要朱媺娖在,这大明帝国就无人可以与之相争。

唯一有点可能的就是朱媺姕,因为朱媺姕也拥有穿越两界的能力。

所以,之前众臣才对朱媺姕长久监国有些担忧。

如果将来是太子监国,他们就不担心了。

想当初成祖数次征讨漠北,不都是太子监国么,把偌大的大明治理得好好的。

朱媺娖将这件事说出来,并非让众臣讨论,只是通知。

所以,稍倾之后,她道:“第二件事便是海外开拓之事——朕决定在瀛洲都司、北美都司之外再设立南美都司、东非都司、南非都司。

也即是说,接下来的十年,我大明除了开拓北美、南美之外,亦需开拓非洲,尤其是南非。”

这件事众臣并不意外。

如今大明西洋水师已经称霸印度洋,威慑力、影响力正在向大西洋延伸。所以,接下来大明要么是对印度次大陆有所动作,要么便是对非洲有所动作。

现在看来,朱媺娖显然是选择了非洲,而非印度次大陆。

但这并不代表说大明就不动印度了。

事实上,如今大明正在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对莫卧儿帝国以及其他印度次大陆的小国家施加影响。

如今印度各地都充斥着大明的商品,上至只有王公贵族能买得起的奢侈品,下至平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布匹、食盐等,大部分都来自大明。

甚至因此对印度语言习惯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比如印度人民喜欢在很多物品前面加一个“明”字,明布、明盐、明钉、明散、明糖,等等。

且但凡带了个“明”字的商品,似乎都变高级了,受到印度人的追捧。为此,一些精明的印度商人甚至故意把本土成品也加一个“明”字,或者直接取个汉语名字,好让商品更容易销售出去。

同时,大明的知识、问话也同样受印度人追捧。

稍有些远见的印度土邦王公、贵族,都想送子女来大明学习。可惜大明不是什么人都让进来的,这些人想送人来学习,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且来了也进不到好学校,真正能学到有用学识的人极少。

而这部分真正学到了有用学识的人中,又有相当部分深深爱上了大明,根本不愿意再回到印度去,直接就在大明这边定居、生活了。

身在大明帝国中枢的这些重臣,各个都见识不凡,得知这些信息,便知道印度其实已经是大明帝国的囊中之物了,用不着着急。

相反,若是直接取了印度,治理起来会相当麻烦,倒不如像如今这样,让印度那些王公贵族替大明管着。

等到大明对印度影响越来越深,自然有瓜熟蒂落的一天。

“第三件事,朕准备派遣一个规模较大的使团,由西洋水师、南洋水师各分出一支舰队护送,前往西洋拜访欧洲各国。

其一,在于与欧洲诸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二,在于彰显我大明国威,让此辈莫要不自量力地在海外与我大明争锋。”

大明如今打西洋各国的海外殖民势力虽然很容易,却也是要花钱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倘若能够几句话就吓得西洋殖民者滚蛋,不需废大明一兵一卒,一炮一弹,自然是最好的。

在郝光明这边的历史上,带清不就曾有段时间,将西洋列强当主子供着,让干啥就干啥吗?大明帝国如今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第四件事,全面取消科举制度,实行学校教育制。由此,各省皆需增设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另外,三年义务教育制改为五年义务教育制。”

听了这话,众臣神色终于有所动容,但也仅限于此了。

如今已是昭武十七年,从昭武二年大明以学校制度渐渐替代科举制度已经过去近十五年。

如今大明孩子、年轻人,皆以进入学校学习为正途,考科举的已经很少。

所以,全面取消科举制度实际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至于说五年义务教育制,也是应有之义。

早在昭武七年,大明的小学就由三年制改为了五年制。之后因为财政不够宽裕,三年义务教制度才一直没动。

如今,大明从海外获取了大量财富,国库累积财富已经超过百亿元,且每年至少都有二三十亿入账。

有这么多钱,即便大明帝国如今疆域十分广阔(三十三省),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制也是没问题的。

“第五件事,陆军改制。改‘伍、什、队、哨、总、营、镇’为‘伍、什、队、哨、营、团、师’。

另外,御林军、禁卫军、边防军以及海军陆战营,将按批次更换使用后装线膛枪。

所以军中各级编制人数、职位也需要有一定改变,具体如何改变,由军务院有司负责议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