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第287章 聊城生变

第287章 聊城生变

书名:朱元璋穿越崇祯 作者:风醉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17 00:23:37

朱元璋穿越崇祯第287章聊城生变“陛下,赵立刚传来消息,说济南、聊城皆出现流民暴动,信义伯被人行刺,而马重禧也在狱中被人毒杀!”

杨奇躬身行礼后,一脸谨慎地道。

朱元璋闻言,皱眉道:“咱不是让史可法和沈廷扬安民了吗,而且李成栋手中有……怎么还会有流民暴动?”

朱元璋本要说“李成栋手中有兵”,不过想到路振飞在跟前,就含糊了过去。

杨奇苦笑道:“史大人和沈大人本在安民,不过在邳州陷落后,他们担心江南有失,便急匆匆南下了,只留下幕僚阎尔梅在处理此事。”

“没想到他们才走,信义伯就遭人行刺,随后就发生了暴动,谢陛借口安民想进入聊城,却被信义伯的部将阻止,现在双方仍在僵持。”

“另外听说河南的高杰也曾派兵前往,不过在过董将军防区时受阻,才退了回去......”

朱元璋本是因郭升之事,临时派赵立去审问马重禧,没想到却带回这样一个消息,心中不禁有些恼怒。

其实他留下谢升等人,一是想稳住文官,再就是牵制李成栋。

而且他知道李成栋是个大老粗,未必能斗得过谢升,还曾特意叮嘱史可法,一定要做好安民工作。

没想到他才走,史可法竟也走了,以至济南以西又生变故。

随即他又想到高杰离开山东已有数日,而李成栋被刺也就是这两日的事,高杰不可能这快就得到消息,并派兵前往,这说明此事纵使不是高杰策划,应也是知情人。

若果真如此,高杰和刑氏必不会就此罢休。

可现今李若琏已经南下,贺珍虽已到了河南,但因要保南粮通道和提防武昌之兵,一直呆在正阳一带。

而董琦虽然骁勇,才智却略有不足,未必能阻挡高杰东进。

还有就是马重禧,此人已无关大局,为何会被毒杀,莫非这里面还藏着什么秘密?

突然,他想到一直滞留在聊城中的曹虎,便看向杨奇道:“马重禧之事可是曹虎所为?”

杨奇摇头道:“聊城中的联络点才建,并未查探到此事,不过在马重禧被杀不久,曹虎就匆匆离去,随后谢陛又率军来到了聊城。”

朱元璋点头道:“李成栋的伤势如何?”

杨奇道:“赵立并未见到信义伯,不过听说伤的挺重的,当时请了十几个大夫去治疗,之后一个也没有出来。”

“而且要不是信义伯麾下的杜永和张月及时从济南赶回,恐怕聊城已经落入谢陛的手中。”

朱元璋皱眉道:“你说什么,杜永和和张月从济南赶回,咱记得临行前让李成栋将兵马聚集在聊城一带,而且他当时也照做了,怎么又会从济南赶回?”

杨奇有些无奈地道:“此事末将也不知情,只是赵立传回来的信息上是这样说的。”

“陛下,此事末将或许知道!”

这时,一旁的张煌言突然开口道。

朱元璋见一向谨慎的张煌言主动开口,知是刚才的交浅言深之言打动了他,有些高兴地道:“你知道?”

张煌言点头道:“末将也是猜测,因为先前围剿叛军时,不少叛军西逃,末将曾知会信义伯,让他提防叛军作乱。”

“信义伯可能是因为此事,才会让手下兵士前往济南,只是不曾想竟惹出此等祸事,终究还是末将冒失了。”33

朱元璋闻言,沉默了一会,看向张煌言道:“张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张煌言见问,躬身道:“陛下,现今江南之事已闹得人心惶惶,加之陕西的叛军又动向不明,所以末将觉得聊城之事不能蔓延。”

他说着,又看了路振飞一眼,继续道:“所以末将觉得应当机立断,惩戒不法,平定叛乱!”

路振飞听张煌言说“惩戒不法,平定叛乱”,心中微微一惊,开口道:“张大人,谢陛虽有私心,但他名义上却是为了维持聊城的稳定,若派兵攻打,恐会失了人望。”

“至于流民则更不应围剿,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叛军壮大,于我们不利。”

张煌言点头道:“路大人,您说的在理,只是现在时不我待,而且先前史大人在聊城调节多日也未成功,现今若是再去调节,恐也不会有成效。”

“再加之现在流民暴乱,要是不能快速平定暴乱,济南以西必会陷入混乱之中。”

“所以末将觉得此事必须速战速决,对谢陛应乘其不备夺其兵,他失去了依仗,也就不会再闹,那高杰自也不会东来。”

“对于暴乱,必须坚决予以围剿,而且末将觉得应也不会残害无辜百姓,因为一般的百姓见到朝廷的大军必会退去,所以我们剿灭的也就是趁机挑事的叛军。”

“待暴乱平定后,我们再赈灾安民,民心亦会慢慢恢复......”

路振飞本也觉得谢陛做得不妥,他只因担心此事会牵连史可法和无辜百姓,才开口反对。

此刻见张煌言并未提及史可法等人,而善良百姓亦可得到保全,便也不再开口,又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看向杨奇道:“你派人去传旨,告诉李成栋,让他尽快恢复济南以西的稳定。”

“再传信给董琦,告诉他,若他能守住防线,咱给他加官进爵,若是让不法之人进入山东,咱就会拿他的头顶上!”

路振飞闻言,有些担心地道:“陛下,李成栋已经受伤,恐怕......”

“路卿,你勿需多言,李成栋既已坐在那个位置,就应该担起责任,否则,咱要他何用!”

朱元璋不待路振飞把话说完,就高声打断了他。

张、路二人闻言,身体微微一颤。

朱元璋吩咐杨奇去传令后,又就江南之事与他二人展开讨论。

待诸事商定,他二人又匆匆离去,脚步比先前竟快了不少。

随后不久,李武又送来一封密信和一摞奏章。

朱元璋打开密信一看,竟是张大彪从淮安传来的。

张大彪在信中一共禀告了三件事。

他首先讲述了淮安的战局,说在郭升攻打淮安时,马士英手下的一个裨将曾想开门献城,幸亏发现及时,淮安才没有失守,现在双方仍在僵持。

其次又说了朱由崧兵马之事,原来朱由崧先前募集的五千人中竟有三千都是狼兵,卢九德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匆匆赶来淮安,解散了朱由崧的兵马,才没有惹来祸事。

最后向朱元璋禀告了藩王之事,说因郭升南下,江南人心惶惶,不少藩王已在募兵,为返回封地做准备。

由于北方现在相对稳定,加之那些藩王也颁下重赏,所以他们这次募兵的速度很快,相信用不了几日,就会有藩王动身。

朱元璋看完信,不由皱起了眉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