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第357章 巩永固战败

第357章 巩永固战败

书名:朱元璋穿越崇祯 作者:风醉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01:18:19

王夫之先前建议堵胤锡潜往西安,也是存了调白旺北上,化解武昌危局之意。

此刻见张煌言等人率兵前来,与堵胤锡商议后,觉得不妨将计就计,联合张煌言、秦良玉、阎应元等人,先将白旺和李定国的兵马击溃,再北上西安。

不过王夫之也知道阎应元现今虽享有盛名,兵权却并不在他手中。

而此役若缺了武昌之兵,围剿之事亦难成功。

他二人经过商议后,觉得若要调动武昌之兵,关键还在他们的老友——湖广巡抚何腾蛟的身上。

原来何腾蛟素有雄心,先前仅是南阳知县时,就数败来犯之敌。

后又跟随巡抚陈必谦四处征战叛军,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因他屡立战功,先后担任怀来、淮徐兵备佥事等职,且皆能保境安民。

所以袁继咸在邀请左良玉收回武昌时,为免其坐大,也将何腾蛟调往武昌,让他代了王聚奎的巡抚之职。

何腾蛟刚上任时,也想力矫时弊,澄清武昌。

只是他执法数日后,发现地痞易除,兵匪难解。

因为左良玉手下兵将多蛮横之徒,根本不受礼法约束。

他为免激发矛盾,便佯作懦弱,主动与左良玉示好,借助对方的力量整治兵痞。

左良玉见何腾蛟身为巡抚,不仅不揽权,还主动帮自己解决问题,心中对他也存了几分好感。

所以在左良玉北上之时,便让何腾蛟上镇守武昌,不过实际兵权却是在左羡梅等人的手中。

而何腾蛟虽未掌兵,手下却有一批亲卫,颇为骁勇。

加之他与左良玉一直关系友好,军中众人对他也颇为客气。

故王、堵二人决定围剿白旺后,便将主意打到了何腾蛟的身上。

为了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堵胤锡依然率军迷惑白旺,而王夫之则星夜赶往武昌。

何腾蛟本在忧心白旺来犯之事,见王夫之前来相助,心中十分欢喜。

不过当他听完王夫之关于围剿白旺和李定国的计划后,却露出了犹豫之色。

王夫之知何腾蛟才学、胆气都颇为不俗,却有贪功之弊,便极力讲述此战功绩,并将大部分功劳都归在何腾蛟的名下,何腾蛟才应下了此事。

随后王夫之又急忙赶往张煌言军中,通过堵胤锡的书信获得张煌言的信任后,将计划仔仔细细地讲了出来。

张煌言虽对堵胤锡慕名已久,对此计划也颇为赞同。

只因他前不久从锦衣卫处得知何腾蛟与左咏梅私交甚笃,担心何腾蛟不能尽心,坏了大事。

恰在这时,李若琏率军赶来。

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由他进入武昌,督促何腾蛟等人行事。

张煌言担心李若琏的安危,本不赞同此法,奈何李若琏主意已定,加之对方官职在他之上,最后也只得勉强答应。

不过为了降低李若琏在武昌的风险,他提出了以左羡梅为饵,调出左良玉的部分兵马,以便李若琏行事。

王夫之想到何腾蛟先前的犹豫,也赞同了此方案。

张煌言和李若琏因对王夫之颇为赞赏,见他并无官职在身,便以锦衣卫中有奸细为由,让王夫之亲去向朱元璋汇报。

王夫之本想与他们并肩作战,但在张、李二人的坚持下,也就应了下来。

他按照张煌言的吩咐,星夜赶往临沂,没想到却在半路遇到了朱元璋。

原来朱元璋在得知高杰攻破西安后,担心巩永固等人中计,一边传书巩永固诸人坚守,一边催促朱聿键北上。

没想到第三日,他就得到虞胤等人率军入陕的消息。

他得知此事后,心中更加着急。

好在这时朱聿键及时赶回,不过却也带来一个坏消息——卢九德和朱由崧神秘消失了。

朱元璋听闻此事,想到卢九德曾向左良玉提亲,便怀疑卢九德可能是去了武昌或西安。

随即想到马士英虽击溃了逃往武昌的叛军,却走了党守素。

加之西安新破,他认为叛军会诱使巩永固等人深入陕西,或趁机歼灭,或奇袭京城。

但不管哪种情况,叛军的主力短期内都应在陕西境内。

于是他叮嘱过朱聿键山东事务后,就带着张大彪等人朝武昌赶去。

他本是想先赶往武昌稳住局势,再派堵胤锡和沈云英率军入陕,逼迫叛军收复西安,消耗叛军和左良玉等人的力量,不曾想却在半路遇到了王夫之。

当朱元璋听了王夫之的汇报后,对这个在野的举子也有些好奇。

于是他试探道:“若依你之见,李贼既是想袭击京城,咱是否可趁机占领陕西等地?”

王夫之看了朱元璋一眼,摇头道:“草民知陛下急于平叛,但叛军势大,而朝廷疲弱,难以骤然除之。”

“若陛下不能固本,只是急于平叛,草民担心陛下纵使剪灭了李自成,恐也会有其他人冒出。”

“当今之计,陛下宜安民养兵,待国富兵强后,可一举灭之......”

朱元璋听了王夫之的讲述,故作不满地道:“咱初败李贼于京城,再败叛军于山西,现今李贼都城已失,何谓不能骤然除之?”

王夫之闻言,神色不变地道:“陛下圣明,兵威所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治理天下非在马上,而在马下。”

“现今陛下兵锋虽盛,然隐患亦多,想秦皇虽强,却因轻用其锋,以至二世而亡。”

“而汉高祖虽有白登之耻,却因能固本养民,终有汉武雄风......”

王夫之说着,又暗中观察朱元璋的神情,见对方神色如常,又继续道:“现今局势好有一比,似蟒蛇吞食大物,需静养待化,否则有爆体之忧。”

朱元璋见他突出粗鄙之语,便知他存了试探之心,当下微微一笑,转而以一些时事试探。

王夫之虽未为官,却因博览群书,加之身在乡野,对一些问题比在朝之人看得更加透彻。

而且他也有意试探朱元璋的气度,当即直言不讳地讲了出来。

朱元璋见他言谈中虽有些书生意气,见识却是不俗,心中不由生了几分欣赏。

就在他准备再考教王夫之一番时,张大彪急匆匆地过来禀告,说巩永固遭到李过等人的偷袭,现在已退往米脂一带。

朱元璋闻报,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一缕微笑。

只是他的笑容才起,却又皱起了眉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