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第94章 乘胜追击

第94章 乘胜追击

书名:朱元璋穿越崇祯 作者:风醉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43:36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见到刘文炳和申湛然如此针锋相对,此刻见他二人终于放下私情,一心为公,心中也是暗喜。

刘、申二人争论了好一会,却是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又都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见状,笑了笑,对一旁的李国桢道:“李卿,你对此是何看法?”

李国桢闻言,躬身奏道:“臣觉得申大人虽说的在理,不过风险颇大,倒是安国公的方案更为稳妥。”

“因为叛军横行十余年,在北方的势力已不比朝廷弱,想在短期内剿灭难度太大,臣觉得我们应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申湛然待李国桢说完后,又笑着争辩道:“襄城伯,叛军虽横行十余年,但他们从西安到京城却不足半年。”

“所过州县除了留下少许兵马镇守外,管理的官吏大都是原班人马,而那些官吏多是畏于叛军的威势而臣服,并不是真心归顺。”

“若我们能及时反攻,他们也不会坚守,我们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内收服......”

李国桢摇头道:“申大人,你说的都是后方之事,但现在我们在叛军溃逃之时,尚不能击溃他们的防线,足见我军战力不足......”

......

三人又争论了一番后,依然没有达成一致,只得请朱元璋圣裁。

朱元璋打量了他们三人一眼,随即解下腰间的佩剑,递给吴孟明,沉声道:“吴同知,你将此剑送给平西侯。”

“让他督军作战,若有抗旨不遵,拖延畏战者,不论职务高低,均可凭此剑先斩后奏!”

他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皆是一愣,只有吴孟明上前接过了佩剑,准备走出东暖阁。

刘文炳见状,心中大惊,急忙跪下奏请道:“陛下,各路援军尚未完全归心,若此旨一出,臣恐会适得其反,还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知他才刚回京,尚未了解清楚情况,便笑着道:“安国公,你勿需担心,吴三桂此刻心中有鬼,正要立功表忠心,所以他必不敢不尽力。”

“而高杰和李成栋虽是一军,其实各有部曲,加之因李本深一事,他二人早已貌合神离,咱上次拆军时,高杰尚未有异议,想来这次也不敢出头。”

“至于马进忠、王允成、姜瓖等人皆碌碌之辈,平西侯足以镇住他们......”

刘文炳听完朱元璋的讲述,这才明白过来,主动请缨道:“陛下,臣所带骑兵虽在保定有所折损,但尚可一战。”

“臣愿率军潜入山西,联络李建泰、韩霖和傅山等人,从背后对李贼发动攻击。”

“纵使不能成功,臣亦可守住通往西安的关隘,必不会让叛军轻易通过。”

朱元璋闻言,沉声道:“山西虽然空虚,你也是孤军深入,一旦被叛军发现,恐难以突围。”

“而李建泰虽是曲沃人,但他率军出京后毫无建树,现在前往山西想来也是为势所迫,到时他自顾尚且不暇,又如何能相助于你?”

刘文炳摇头道:“陛下,您有所不知,李建泰虽然懦弱,但他的军前赞画傅山和韩霖却颇有才干。”

“那韩霖的火器水平不在汤若望之下,曾在家乡组建过一支火枪队阻击叛军,而傅山不仅精通诸子百家,更是医术精湛,在山西活人无数,颇得百姓敬仰。”

“加之山西本是他二人的老家,以他们的威望和才能,应可在短期内集聚不少人。”

“加之臣所率皆是骑兵,纵使被叛军发现,也足以自保。到时我们即可据城坚守待援,也可率军突袭,叛军腹背受敌,必不敢死战,如此大事可成。还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先前本有此打算,此刻见刘文炳说的在理,沉默了一会,道:“好,既然如此,咱就准了,若事有不协,你就及时返回,切不可勉强!”

刘文炳恭敬应下后,便与吴孟明一起离开了东暖阁。

“李卿,女真虽已退去,不过咱担心豪格仓促应战,未必是多尔衮的对手,所以咱想派你去游说朝 鲜,你可有信心?”

朱元璋看向李国桢,一脸凝重地道。

李国桢闻言,沉默了一会,道:“陛下,先前女真攻击朝 鲜时,朝 鲜也曾向朝廷求救,然朝廷因忙于剿叛,未能及时援助,致使朝 鲜破国,两国也因此结仇。”

“现今朝 鲜托庇于女真,对之恭敬如君父,臣恐能力有限,未必能说服朝 鲜来归。”

朱元璋点头道:“襄城伯,此点咱已为你谋划过,此次你和王卿依然扮作客商前往朝 鲜,同时咱再赞助你们一百万两银子。”

“你可用这笔银子联络多尔衮和豪格在朝 鲜的势力,侧面帮助豪格。若豪格落败,你们就以使臣的身份访问朝 鲜,到时不管成与不成,亦足以让女真分心!”

“至于你们的安全问题,你也不用担心,福建郑氏已率军北上,到时咱会让他们佯攻皮岛,随即陈兵朝 鲜,为你助威。”

李国桢闻言,有些惊讶地道:“福建郑氏真的出兵了吗?”

朱元璋点头道:“不错,他们的兵马正在来的路上,由于路程较远,尚未到达,不过应也不会比南京方面的军队晚太久。”

李国桢见朱元璋说得如此笃定,躬身道:“既然陛下已安排好一切,臣定说服朝 鲜来降!”

朱元璋摇头道:“朝 鲜被女真奴役非只一日,仓促间让他们转变太过困难,你此行只要让他们态度有所转变即可。”

“到时多尔衮为了维护权威,势必会进一步威逼朝 鲜,那时才是真正劝服的良机。”

李国桢躬身应下后,也转身离开了东暖阁。

朱元璋见申湛然面色有异,知他因张应京一事,一直有心结,犹豫了一会,又对他道:“申卿,你去找蒋卿一趟,问问他郑氏那边是否有消息了?”

申湛然本在思考是否该询问郑氏之事,此刻见朱元璋主动提及,便低声道:“陛下,若郑氏并未出兵,那您准备怎么办?”

朱元璋沉吟道:“根据蒋卿的说法,郑芝龙虽无雄心,但他的四弟郑鸿逵却颇有野心,而且实力也不弱。”

“咱的旨意到后,纵使郑芝龙无动于衷,那郑鸿逵也未必能按捺得住,只要他们郑氏兵马有所行动,咱就让南京的兵马扮成郑氏的军队攻击皮岛。”

“既然郑氏名声在外,而女真又弱于水战,仓促间他们必不敢追击,若女真不战,朝 鲜也势必不敢动手,这样也可达到目的。”

申湛然沉默了一会,并未再开口,躬身行礼后,正准备走出东暖阁,却听到朱元璋的声音响起道:“申卿,回头你拟一份旨意,封襄城伯为威北侯,以壮行色!”

申湛然闻言,身体微颤,随即恭敬地应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