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盛唐大公主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时日无多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时日无多

书名:盛唐大公主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7:16:20

论钦陵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他现在已经不再管什么吐蕃宰相的身份了。

当被从地窖里面带出来,被刺眼的阳光洒在脸上的时候,他眯着眼睛抬头看着天空,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要再被关回去了。

让耿云强派人带他去洗个澡,整理一下仪容,李月辰带着他回到了皇宫,去面见皇帝。

当天下午,论钦陵就出现在了仁寿殿,乖乖坐在椅子上,主动跟李治说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

比如现在吐蕃皇室内部结构,谁的权力最大,互相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基本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统统说了出来。

他生怕自己又被关进那个分不清时间的笼子里面,那种安静到要死的环境,他绝对不想体验第二次了。

哪怕等他说完之后,皇帝一刀砍了他,他也认了。

聊了一下午,将自己知道的情报都说出来之后,论钦陵突然松了口气。

现在,自己对唐廷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估计会被一刀杀掉了吧……

只不过李治并没有下这样的命令,而是扭过头道:“辰儿先将他放在你那军营里吧。”

“嗯。”李月辰点点头,又将他关了回去。

只不过这次是三级禁闭室,在地面上,而且有窗户,且正对着操场,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进去。

听到这个安排,论钦陵并没有说什么,反正只要不再去那一级禁闭室,其他的就随便吧。

……

晚上,一家人又聚集在仁寿殿里面吃饭,李月辰双手放在下巴上撑着脑袋,笑眯眯的看着武则天。

“放心,愿赌服输,少不了你的。”武则天虽说好赌,但赌品还是有保证的。

旁边的李显有些羡慕的看着李月辰,说真的,跟老妈打赌,赌赢了之后还敢明目张胆要钱的,恐怕真的也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不过说起来,他仍然对这件事情感到好奇:“月辰,为何关他几天就说了?”

李月辰端起茶杯笑道:“人如果不交流,而且分不清白天黑夜的话,就会精神混乱,情绪暴躁易怒,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发疯。”

四哥李轮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表情上透露着一丝惊讶:“竟然如此严重?”

“人其实很脆弱。”李治突然开口了,“在那种环境下,又没有精神寄托,确实容易发疯。”

武则天轻轻抬手抿了口茶水,眯着眼睛思考起来。

还别说,女儿的这种方法,倒是给她提供了一些灵感。

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是贵族之间的潜规则,皇帝要惩罚一些贵族的时候,往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一刀砍了,要么就关几天完事儿。

贵族们自然也清楚,所以这种时候往往就跟滚刀肉似的,软硬不吃。

但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就不一样了,不会在身体上留下伤痕,不算用刑,但又能达到类似用刑效果……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扭头向李治看了过去。

正好李治也扭过头向她看过来,夫妻俩相视一笑,多年以来的默契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将来的计划,也有了更大的把握。

李治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帮助女儿完成税制改革。

但这件事情要做起来实在太难,不仅仅要面临老牌贵族的抵触,最关键的是,老牌的皇族也未必愿意接受!

毕竟皇族当的好好地,突然要改革税制,还要让皇室成员都跑去当兵,守国门死社稷,这些习惯了享受祖辈打拼来的生活的老牌皇族肯定是不愿意的。

甚至说,如果因此起了冲突,老牌贵族之间跟一些皇族联合起来,举兵造反都有可能!

反正对他们来说,只要皇帝姓李就行了。换皇帝这种事儿,自秦汉以来都屡见不鲜。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同样为了保证这税制改革能顺利进行,李治能想到的办法只有一个——将反对者全部杀干净!

但这事儿不能由他来做,虽然对那些老牌皇族不喜欢,甚至有些人可能都不熟,但怎么说也是同宗族之人,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这样大量屠杀宗族之人。

可如今李治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这件事情,恰好可以让武则天来做。

自己离世之后,妻子就能够以摄政太后的身份举起屠刀,将所有的反对派杀干净!

如此一来,不管是税制的改革还是皇室未来的教育,都能够顺利的推行下去了。

李治的计划就是这样,让妻子成为第二个吕后,扮演一个恶人。

有恶人,自然就要有英雄,凭女儿的聪明,肯定能带领未来的皇帝成为那个英雄!

只不过……妻子在史书上的名声,恐怕不会好了……

……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酷暑,天气热的难受。

李治身体不好,最近更是每天都嚷嚷着头疼,大多数时候都昏昏沉沉的。

大量的硝石以及其他各种材料被运送到仁寿殿里面制冰,想要让皇帝好受一点。

而李月辰也是,每天早上起来练完功吃过早饭之后,就跑到仁寿殿陪老爹待着,他昏昏沉沉半睡半醒之时,就在旁边给他哼着歌,希望能借此让他好受一点。

如今的李治几乎看不到一点皇帝的样子,因为热得难受,每天基本都是裸露着上半身躺在摇椅上,旁边摆放着冰块的同时,还有宫女太监轮流扇风。

就在这炎热的天气之中,四哥李轮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取名为李成义。

这事儿让李治高兴了两天,让他们将孩子抱过来看了看。

如今这个年代,老人对新生儿的都抱有很大的期待,有新生儿出生,就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

尤其是李治很清楚,不久的将来,皇室会血流成河,而这些新生儿,会肩负起皇室真正的责任。

只不过毕竟已是病入膏肓,精神了每天,就又陷入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的状态里面。

尚药局的医生们几乎每天都出入在仁寿殿,武则天也一边批阅奏折一边跟他们讨论着李治的病情。

听他们连续讨论了几天都没个结果,李月辰突然感到有些烦躁。

她扭过头对刘神威道:“本宫不是看不起刘奉御,只是……难道就不能让令师尊进宫一趟?”

刘神威是孙思邈的徒弟,这个名字,哪怕李月辰这不了解的历史的都如雷贯耳。

然而刘神威却行礼道:“殿下有所不知,去岁年底殿下出征之时,家师已仙逝了……”

“……”

听到孙思邈已经去世,李月辰眼神暗淡了一下。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除了孙思邈之外,她还真的不知道还有谁能救老爹。

如今皇宫里面,若论医术最高者,只有两人。

一个是孙思邈的徒弟刘神威,擅长望闻问切,医术高超。

另外一位,跟刘神威一样,同时是尚药局的奉御之职,名为秦鸣鹤,今年五十岁出头,擅长针灸,技术甚至在刘神威之上。

他父亲或者爷爷可能是混血儿,秦鸣鹤身上也有胡人特征,他的头发不是黑色,而是泛着一丝枯黄,眼睛也有点发蓝。

这个时期混血儿一点都不罕见,大唐法律虽然不允许百姓出国,但对外国人还算比较宽松。

外国人可以在大唐嫁人、娶妻生子,到了一定年限之后甚至可以拿到大唐户籍。

穆、康、石……等等姓氏,很大可能就是中亚人在此定居之后繁衍开来的。

长孙、独孤、宇文这类姓氏,其实也都是鲜卑族的姓氏。

不过李月辰不在乎他是不是混血儿,而是扭过头问道:“秦奉御,针灸可能缓解?”

“回殿下,目前陛下昏聩,说不清哪里疼痛,这……也不好随意下针啊……”秦鸣鹤一脸为难的表情。

若是现在皇帝还清醒,能说得清哪里不舒服还好,可现在昏昏沉沉的,话都说不清楚,他也不敢随便扎。

毕竟这是脑袋,不是其他部位,而且还是皇帝的脑袋,一个扎不对后果很严重的。

听到回答,李月辰一脸烦躁。

这时旁边的一名医生突然说道:“殿下,或许能试试五石散?”

“不可!”刘神威和李月辰异口同声的阻止道。

五石散,南北朝时期的上流社会人士都很喜欢玩的一种东西,哪怕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上流社会的人还在玩。

这玩意儿吃下去之后会浑身发热,然后一出汗,就会感觉身体轻飘飘的,浑身舒坦,甚至带有一定的致幻效果。

这都是李月辰从书上看来的,虽然没亲自吃过,不知道这东西是否有药用价值,但从这效果上来看,分明就是du品!

虽然在未来,杜冷丁之类的物质也会被作为药物使用,但李月辰不能让老爹吃这玩意儿,因为她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掌控不好剂量!

“辰儿,现在陛下难受,若是有效……”武则天终究是古人,不懂du品的危害,甚至还想开口劝诫一下。

“阿娘不可啊!”李月辰一脸严肃,“此物虽然能止一时之痛,但毒性很大!”

“是啊!”刘神威也在旁边劝告,“家师所著《千金方》,严令后人不得用此方来治病……此物乃是剧毒啊!”

“可……”

武则天看着昏昏沉沉的李治,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在她本人的理解中,那只不过就是一种比酒更有劲的玩意儿,似乎南诏国那边的一些植物也有类似的效果,吃了之后会有幻觉。

但孙思邈和女儿都说不能吃,这两人,一个是名满天下的神医,被很多人称为“老神仙”,一个是公认多智近妖的女儿……一时之间,她也陷入了为难之中。

就在这时,摇椅上的李治突然开口了,他仍然闭着眼睛,不过精神明显恢复过来了:“既然孙老神仙和辰儿都说不能吃,那便不吃……”

“陛下!”武则天马上蹲下来握住他的手。

秦鸣鹤第一时间打开了自己的针包:“陛下何处疼痛?”

李治闭着眼睛,抬手在脑袋上几处点了两下,秦鸣鹤马上抽出银针,根据的他指点的地方一根根下针。

扎下去没多久,李治就缓缓睁开了眼睛,长出了一口气。

“阿爷,如何了?可还难受?”李月辰马上问道。

“好多了……”李治笑了笑,“不必担心,老毛病了。”

说着,又对旁边的一众御医们摆了摆手:“好了,暂时没事了,都先回去吧。”

御医们也都松了口气,纷纷行礼之后便宣布告退。

只有秦鸣鹤反驳道:“陛下,这针还是等一会儿再取的好。”

“嗯,好。”李治点了点头。

如今李治似乎对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恢复过来之后就跟没事儿人一样的继续跟女儿聊天,丝毫没有在意自己的病情。

李月辰也没法说什么,只能继续在旁边陪他聊天。

晚上,孩子们都来仁寿殿了,陪着父母一起吃饭,最近他们来的也都很频繁,或许也是感觉到了什么,基本上隔三差五就会过来一趟。

李月辰也能感觉到,老爹恐怕真的时日无多了。

但……别说她一个运动员,就算是个真正的医生,想要在这没有核磁共振之类设备的时代做开颅手术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陪陪他,至少让他生命的最后不会感到孤独。

如今其他孩子们也都隔三差五过来陪他,家庭的氛围倒是一片祥和。

但比起皇宫之内的祥和,朝堂上却是暗流涌动。

皇帝的身体状况不可能瞒得住人,几乎满朝文武都知道李治时间不多了,所以都在忙着接下来的事情。

一些大臣之间走动开始频繁起来,这个请那个吃饭,那个请这个逛青楼……

不过再怎么走动,隐约之间还是能看得出圈子的不同。

士族圈子里大多是士族,但偶尔也有些攀附之人;寒门圈子里大多都是寒门,但也能看到一些士族出身的。

剩下的基本就是纯粹的武人代表了,虽然这个年代文武官员分的并不是那么明显,但真正的沙场宿将之间的圈子里面,几乎不存在没上过战场的儒将。

而如今的武将圈子里面,又是以刘仁轨为代表的。

六月底,左监门卫将军令狐智通,带着一些礼物,到了刘仁轨家中问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