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盛唐大公主 > 第七百零一章 打字机的设想

第七百零一章 打字机的设想

书名:盛唐大公主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1 14:27:13

行省制度虽然才刚刚提出,但内阁之中的大臣各个都不是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徒弟学生之类的。

所以哪怕是不少在内阁外的大臣,接下来的时间里也都纷纷收到了消息。

他们收到了消息,背后的那些大世家自然同样也就知道了。

如此一来,不少人就开始动起了心思。

行省制度的出现,代表着官僚机构必定会继续扩大。

也就是说,可以在安排更多自己这边的人,加入地方官僚体系。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内阁大臣们不停的找自己的学生商量着,讨论各种各样的提案,想要加速行省制度的落实。

而这段时间里面,李月辰也将这个话题带到了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

军校里当然是不讲这些的,但皇族的内部课程上,还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的。

现如今科举也分文武两科,文科就不多说了,武科自然就是考军校。

主要考试内容有体能和兵法这么两样。

而皇族的教育是不分文武的,反而有点像之前世家子弟的培养方式。

要求他们文武双全,简单的说就是上马能砍人,下马能提笔。

这样的培养方式也注定了皇族的课业压力比普通人要大不少。

但就算如此,因为李月辰特殊的教育方式,学生们倒是不会感觉到枯燥。

课堂上,孩子们也对即将出现的行省制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重润最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按照姑母如此说来,那该如何保证地方机构的稳定?”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足够说明他如今的见识和想法了。

这让李月辰感到欣慰,不过她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轻轻扬了扬下巴:“说说你的想法。”

“侄儿看来,不如在各省市单独建立一套监察机构,由御史台负责管理。主要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贪腐以及纪律等问题……”

说到这里,他还突发奇想:“嗯,不如就叫监察寺好了。”

李月辰忍不住笑出了声:“嗯,名字先不说,想法倒是不错!”

第一个提出想法的得到了夸奖,自然就不怕后续没有人。

果不其然,随后其他孩子也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虽然有些想法听起来就特别天真,比如李隆业居然说想要将电报铺满全国,提升消息传递效率。

只可惜这种事情就算能做到,恐怕也一百年之后了,如今根本不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愿意提出想法和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李月辰回到了公主府。

刚刚进入正厅,就看到几个太监正围着一个大木头箱子转悠。

“这又是何物?”李月辰皱起了眉头,“有人来送礼?”

“回殿下,是工程院送来的。”

李月辰点点头:“哦,打开看看吧。”

几个太监答应一声,打算打开箱子。

然而这箱子边缘是用钉子钉死的,一名太监看了看,转身就打算出去找工具。

感觉有些麻烦的李月辰摆了摆手,抓住木板边缘。

也没见怎么用力,只是胳膊往上一提,被钉着的木板直接就被打开了。

箱子里放着的是一台崭新的留声机,拿出来一看,做工极其华丽。

虽然不像给皇帝的那一台那样凋龙画凤,但依然做了极其漂亮的镂空凋刻。

另外还放着几个全新的唱片,应该是这段时间让人录制出来的。

李月辰让那几个太监去将其摆放好,等一会儿上官婉儿她们下班回来了一同听一听。

随后拿着几个唱片看了起来。

这些唱片都细心的用纸包好了,上面还写着字。

这字体一看就是裴匪舒写的,书法水平是有,但不多。

分别记录了哪一个唱片是谁录的,主要使用的是什么乐器等等……

总体而言,记录的还是比较详细的。

……

黄昏时分,上官婉儿她们也下班回来了,李月辰马上招呼她们过来听音乐。

上好发条之后,李月辰拿出一张太常寺那边的唱片,轻轻放了上去。

随着唱针在碟片上跳动,喇叭里面也传出了清晰的音乐声。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留声机录人声的话,出来的声音太小,无法和乐器达到融合的效果。

不过这就是后代们需要去考虑的事情了,不需要她继续操心了。

宣城公主笑道:“每次听着,都感觉此物属实神奇,真不知辰儿是如何想到的。”

“她自幼便有诸多奇思妙想,我都习惯了。”义阳公主笑呵呵的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都说了,我是女娲娘娘坐下童子转世……”李月辰又开始信口胡诌。

她的这一套说辞,倒是真有不少人相信。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更相信她是战神下凡的传言。

一边聊一边听音乐喝茶,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相当高端的享受了。

不一会儿,到了吃晚饭的时间,香喷喷的饭菜也被送了过来。

如今公主府里吃饭,都是在同一张桌子上了,已经有了不少未来的感觉。

一边吃一边聊一些事情,每天都其乐融融的。

裴清婉正在汇报着生意方面的问题:“最近那钢笔仍然不被外界接受,反而是六部里的吏员有不少人来买……”

钢笔的出现,原本以为会掀起一场书写革命。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很多人都认为,这东西属于歪门邪道,仍然坚持用毛笔书写。

但它方便又是事实,尤其是在六部里打工的小吏们,在这个没有打字机的年代,这些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手写大量的文件。

相比于毛笔来说,这种钢笔书写更加方便。

本身他们都有书法底子,稍微练习一下,不敢说能写的多好,但至少不差。

而且硬笔的书写方式也注定了不需要悬空手腕,可以让胳膊不是那么累。

于是自然就开始在这个圈子里流传开来了。

至于说兵部,如今更是全面钢笔化了,就连姚元崇这些并非军队出身的人,现在也都是使用钢笔了。

毛笔反而成为了一种闲暇时的爱好,当然了,跟朋友写信之类的时候仍然还是使用毛笔的。

“无碍,反正便捷之物,迟早会流传开来。”

在李月辰看来,没有必要去强制性的推行钢笔。

使用毛笔也没什么不好的,喜欢就用呗。

毛笔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环,喜欢传统并不是坏事。

反而还应该保留下来,日后若是有机会,还应该时常举行书法大赛之类的活动,让传统的技艺得以延续。

不过说到这个,倒是让李月辰想到了一个问题。

若是能够发明一台打字机,是不是能够让国家的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

李月辰因为曾经的一些经历,对汉字有了很大的兴趣,从而还去学习了硬笔书法。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工业革命引发了机械时代的到来。

而在机械时代,汉字好几次都险些被废除。

其中一次,就是打字机的出现。

当时西方为了增加信息输入效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

从而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尤其是在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度,简直杀疯了。

法语,意大利语,俄语甚至是希伯来语都能做到完美输入。

有人甚至使用将韩文的谚文切割的方式,发明了韩文键盘。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韩语的谚文虽然长得如同象形文字,但实际上是一种表音文字。类似于日文里的假名一样。

所以只要将二十四个字母排列好,辅以切换键,就能做到流畅输入。

可是就在打字机风靡世界的时候,却在使用表意文字的这块土地上犯了难。

理由也很简单,汉字的数量实在是太他妈多了!

关键是跟英文字母也没办法兼容,qwer键盘之所以能风靡世界,就是因为它能完美的代替手写输入。

它可以像手写一样,所见即所得,按下的是什么,打出来就是什么。

而且能组成所有单词的二十六个字母,都能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上。

看似是常识的这两点,对于机械时代的汉字打字机来说,都是个几乎不可能做到的挑战。

庞大的汉字数量,如果要将它全部平铺在键盘上,显然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发明打字机的同时,还要发明一种文字检索方式。

但要做到文字检索,就不可能如同因为那样所见即所得,会形成冲突,两者不可兼得。

而这个矛盾,直到信息时代,也没能完全解决。

对机械时代的人而言,这种语言差异带来的困难,几乎让汉字打印机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汉字和打印机的这种不兼容,似乎也在寓示着传统与技术的不匹配。

所以当时出现了不少歧视言论,别说老外了,就连当时很多自己人都觉得汉字是个“累赘”,希望将汉字废除,从而转向拉丁字母。

不过好在任何时代都不缺乏有志之士,虽然打遍全世界的几个打字机公司放弃了,但还有不少国人在坚持研发属于自己的打字机。

第一批的汉字打字机设计者沿用了英文打字机的思路,将设计重点放在了最符合人类直觉的所见即所得方面。

他们的做法也很简单,汉字虽然数量上万,但常用字也就那么几千个。

只要字块做小点,打字机做大点,还是能够将其平铺出来的。

顺着这个思路,第一台汉字打字机,也就是舒式打字机出现了。

不过,与其说它是个打字机,不如说是个活字印刷的进阶体。

打字变成了找字,几千个常用字加上一些生僻字平铺在一块巨大的板子上。

手持一个坐标移动的带放大镜功能的手柄,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汉字打字机。

常用的字在中间排列,然后配上一张字表,就可以流畅使用了。

甚至这台机器在世博会上亮过相。

但……

用是能用,也的确做到了打字的功能。

可是却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慢!

输入速度过慢,甚至会让它本身的存在都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打字机的出现就是为了代替手写,提高输入效率。

但如果打字速度还不如手写速度快,那打字机出现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不过好在那个时候有个作家出现了,那就是林语堂先生。

他一直都想搞一个体积小,输入速度快的打字机。

但碍于没钱,所以只能疯狂的写书,将赚来的稿费都投入在打字机的研发上。

于是在三十一年之后,林先生成功研究出了被他命名为“明快”的汉字打字机。

虽然碍于种种原因,这台机器最终未能实现量产,但他曾经在漂亮国为这台机器申请过专利。

而当年李月辰在漂亮国参加山地自行车悬崖速降挑战的时候,有幸看到过这份资料。

这台机器的结构看似简单,有一个大滚筒。

大滚筒周围是六个中滚筒,每个中滚筒周围还有六个小滚筒。

每个小滚筒有八个面,每一面有二十八个字模。

这样算下来,总共有8064个字符。可以完成常用的中文,英文,数字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输入。

而这台机器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林先生自创了上下型检字法。

也就是说,你只要知道一个字的左上和右下的结构,就能够将其打出来。

打个比方,要打一个“俗”字。

首先在键盘上按下单人旁的按键,机器背后的滚轮转动,定位到所有单人旁的滚轮上。

然后再按下“口”键,小滚轮继续转动。

最后定位到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候选字上,比如:信,倍,佑,估,售……等等

然后在键盘上按下跟想要的候选字对应的数字,这个字就打出来了。

这简直就和电子计算机最初的输入法逻辑如出一辙。

甚至说,这已经是一种输入法了。

有点像是当年李月辰小学时候见过的那种智能abc输入法。

最关键的是,这台打字机的体积和英文打字机是差不多的。

而且适应了之后,一分钟打出六十个字不是问题。

并且这还是纯机械机构,哪怕在这个时代,有工程院那帮手工大老的帮助,应该是能够制作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