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盛唐大公主 > 第七百四十五章 摊丁入亩

第七百四十五章 摊丁入亩

书名:盛唐大公主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8 22:39:42

其实作为普通人,曾经的李月辰对法律有诸多迷茫的地方。

比如说曾经的打架斗殴罪,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很难界定的东西,包括原本的法律上也不是那么容易明确的。

所以李月辰将这个时代的法律做了一些改变,即先手无理。

双方发生冲突,先动手的一方负全责。

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理由,比如甲用语言侮辱了乙的母亲,但乙先动手打了甲,那乙犯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法律条款足够明确,无论任何理由,先动手的一方算全责。

诚然,这其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问题,比如有人仗着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而故意挑拨他人先动手。

所以到时候全国的普法工作也要做到位。

而还手的一方,只要没有超过防卫界限就算正当防卫。

而防卫界限其实也很明确,比如甲打了乙一巴掌,而乙反手一刀将甲捅死了,这就是明显的防卫过当。

这一方面的法律设定起来其实还不算太难,难点在于其中各种法律的细节化处理上。

总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月辰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拿着唐律疏议细细研读。

同时也会看看秦汉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各种法律,希望能给自己一些灵感。

当然光借鉴历史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往未来看。

未来的法律虽然极其复杂,难以弄懂,但有些条款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一转眼,六月即将结束,最后一天的晚上,李月辰到玄武门外送别即将离开的李重润。

“姑母,侄儿走了,到时候记得将比赛结果告诉我。”李重润笑嘻嘻的说道。

“看来对自己接下来的任务还挺有把握,是吧?”李月辰看他一脸轻松,轻笑着问道。

李重润想了想:“当年在军校时,姑母看着姑母从零开始从头建立军区,可比我这次要难多了。侄儿也是借鉴了姑母的经验,对此还是有信心的!”

“行,有自信是好事!姑母等着你的成绩!”李月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去跟你阿姨阿娘告别吧。”

李月辰也不想占用他太多时间,说完之后便摆摆手退到了一边。

点点头,表示明白之后,李重润转头去了旁边早已等待着的父母面前。

韦莲儿一脸的不舍:“这才回来一月天气,就又要走了,军队也未免太过不近人情。”

“阿娘莫要这么说,军中事务繁忙,孩儿不在不行的。”李重润安慰着母亲,“孩儿在外期间,阿娘可要好好照顾阿爷,莫要让他吃太多了,可不能继续再胖了。”

“好小子,如今都敢教训起为父来了?”李显挑起了眉毛。

韦莲儿直接抬手推了他一下:“润儿这都是为了你好!”

李显一脸无奈:“我又没说什么……”

或许是因为见面少的关系,所以韦莲儿对几个孩子都宠得很厉害。

哪怕是自己这个当父亲的,稍微说两句重话都不行。

不过李显也懒得在这件事情上计较,反正孩子的教育有军队来管,自己不需要操心。

他对自己妹妹的能力还是有充足的信心的。

告别父母之后,李重润便踏上了飞往北方边境的飞艇,开启了自己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

看着飞艇缓缓起飞离开,李月辰看着天空摇了摇头,接下来的计划也差不多该开始了。

现在吐蕃已经完全打下来了,既然成了自己人,所以朝廷也肩负着拉动吐蕃经济的责任。

所以接下来,朝廷又要缺钱了,那么税制就该迎来最终的改革了。

第二天,李月辰就进了宫,跟母亲商量着这方面的事宜。

躺在摇椅上的武则天端着茶水,皱着眉头问道:“摊丁入亩,那徭役又该如何?”

“除了给侍制度之外,其他徭役全部废除。”李月辰解释道,“国家干活儿招标,让犯人或者是外面的工程队来做。”

给侍制度李月辰认为是这个时代值得保留的传统,所以徭役里只留下这一条。

所谓给侍,就是国家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定期派人去伺候的一种制度。

而如果年轻人家中有老人,照顾自家老人,也算是服徭役了。

所以李月辰想要将这种制度保留下来,以后的年轻人要服的徭役就只有这么一种。

而且是优先照顾家里的老人为主,而家里没有老人的,或者家里孩子多的,则是要分配出去照顾那些独居老人。

这样的制度也符合封建时代以仁孝治天下的核心宗旨。

尊老爱幼,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值得赞颂的。

以前网络上有不少人都说,很多电视剧里的反派说的都很对,感觉他们说的才符合现实。

但这么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就如同沙丁鱼和鲶鱼一样,沙丁鱼不好动,容易因为缺氧死亡,所以要放几条鲶鱼进去使其活跃起来。

反派做了那条鲶鱼,鲶鱼有鲶鱼的道理和做法,这些道理听起来感觉一针见血,符合现实,但为何不能推广?

这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社会需要一些看起来就假大空的道理和三观?

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想要完成一个七十分的事情,那就最好把目标定到八十分。

社会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先把那些看似假大空的道理定为一百分,落到实处才能有五十分。

鲶鱼的道理听起来很对,因为他说的就是五十分的道理,刚好符合这个社会而已。

如果大部分人都推翻那些一百分的假大空道理,认为那些虚假做作不合理,都去遵从五十分的鲶鱼道理,那么这个社会只会变成二十五分甚至更低。

这也是李月辰为什么要保留给侍制度的原因,或许在将来,民智一开,很多人都会说这是皇室为了收买人心而做出的决定,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只要做了就比不做要强。

听到女儿的回答,武则天想了想:“那这摊丁入亩一旦落实,难道不会激起士族反抗?”

目前这个时代,宗族制度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徭役和赋税的存在,才能保证在族内的话语权。

因为人头税就代表着,只要你活着就必须交税。为了能交上这足够的税,哪怕被压迫,也必须要去租宗族的地来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可摊丁入亩意味着税制的改革,从人头税改为地税以及其他税种。

最显着的改变就在于,如果你无地无产,那就不用交税了。

也就是说如果租地的费用太高,可以选择不租,反正没地也不需要交税。

对于最底层的农民来说,这样的税制意味着他们有了一点选择权。

而对于那些士族来说,原本就是靠着租地出去来挣钱的。

反正你不租总有人愿意租。

可现在这一点也改变了,摊丁入亩就意味着,朝廷可不会管你到底有多少地没种。

只要这块地在你名下,无论你是否播种耕种了,那该交的税就一分都不能少。

所以武则天担心,这样的政策极有可能激起士族的反抗。

“阿娘不必担心那些。”李月辰端起茶杯,“孩儿多年前改革不良人和金吾卫,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的嘛!”

一旁的李显也笑道:“孩儿认为,就算士族反抗,也未必翻得起太大风浪。”

“哦?那你倒是说说,原因为何?”武则天反问道。

李显说道:“这些年月辰不断地研究粮食产量,现在产量比孩儿幼年时期高出许多,再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根本不构成农民造反的条件。若单说士族的话……”

说到这里,李显摇了摇头,就算他这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但靠他们,在新军的面前就跟纸湖的一样,根本不具备任何反抗能力。

听到他的回答,李月辰也忍不住笑了笑。

老哥说的倒是没错,只不过她并不准备让军队参与内部维稳,这种事情还是金吾卫来做就好了。

他们兼顾着武警和特警的工作,将来或许可以再划分一下,但这个时代就没必要了。

只不过对武则天这个皇帝来说,做事谨慎几乎成了本能。

她仔细想了想:“按照为娘来看,不如还是先在长安以及神都周围试运行……”

“可以啊!”李月辰点点头表示没什么意见,“只不过最好让户部同时开启全国人口普查,防止以后有更多黑户……”

摊丁入亩的政策一旦开始,就代表着税制的完全改变,所以人口普查必须要同时开始,确定全国到底有多少人,而不是按照“户”这个笼统的单位计算。

只不过就目前而言,肯定还是没办法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因为目前贱籍还没有被废除,而奴婢是不会被算作人的,所以就算现在开始人口普查,肯定也没办法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但现在又不是废除贱籍的好时候,毕竟别的不说,皇宫里的奴籍还有一大堆呢。

只不过这几年已经有明确下降的趋势了。

现在年轻的宫女跟以前的宫女压根不一样,这些年轻的宫女都是军队里训练出来的,属于皇宫的保卫部队。

至于太监,更是有种青黄不接的感觉,如今无论皇宫还是外面王府里,年轻的太监几乎都成了稀有物种,基本上都是老头子了。

一来是现在皇宫里不需要那么多太监,二来,日子但凡能过得下去,也没有几个老百姓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宫里当太监。

而李月辰的公主府里,现在除了福来这个老太监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宫女了。

再加上现在的福来因为年纪大了,大多数时候都在床上躺着,所以公主府里几乎是不可能看到男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月辰在家里都打扮的很清凉的原因,尤其是夏天,上半身除了胸前的纱布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就那么在家里走来走去的。

李月辰的打算是先推行摊丁入亩,至于废除贱籍,还是等皇宫先做到这一点再说吧。

……

七月初五,武则天在朝堂上正式宣布了摊丁入亩的政策。

这条政策一出,内阁直接炸了。

本来内阁里面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士族出身,这条政策一出,岂不是要挖他们的根?

于是在下朝之后,内阁马上进入了紧急会议模式。

一群大臣围着一张桌子吵的天昏地暗,甚至中午饭都没人去吃。

新的内阁首辅张柬之一脸头大的看着他们分成两派吵来吵去,感觉有点后悔接任这个位置了。

吵了两个时辰之后,双方都感觉有点口渴了,暂时停了下来。

张柬之看了看窗外的天空,扭过头问道:“上官舍人好像一直都未发表意见?”

这句话一出,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扭头,看向整个会议室内唯一的女子。

靠在椅背上的上官婉儿抬起眼皮:“此政策,乃是陛下为了国家发展而制定的,与其在此为了支持或者反对吵吵闹闹,还不如想想如何将其落实下去。”

说完之后,居然直接拿起自己的茶杯起身离开了。

众人愣愣的看着她离开的背影,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说在职位上她确实不算大,可凤阁舍人毕竟是皇帝的高级秘书,就算内阁首辅的面子也能不给,别人也都不敢说什么。

毕竟人家能坐在这里听他们吵,已经是代表皇帝了,现在不想听了,自然想走就走。

她这么一走,内阁之中反对派的众人都无奈的叹了口气。

是啊,他们反对又能如何呢?皇帝既然提出来了,那就是摆明了要执行的。

他们反对?除非直接造反,要是没那个胆量,还是只能乖乖的落实。

只不过这事儿也不可能马上就落实到位,天底下士族何其多?他们这些在朝堂的没有胆量反抗,民间的反而就不一定了。

于是在一周之后,实在想不出正当反对理由的内阁只能按照规定,开始试点运行。

同时七月十五的报纸上也刊登了这次试运行的新政。

朝廷政策的大规模调整,在热度上很快就压下了已经进入决赛的世界杯,进入了全民讨论之中。

毕竟这政策严格来说事关每个人,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