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最后一关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最后一关

书名: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作者:首席设计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9 19:36:34

对于整个学术界来说,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牛逼的人,连着两个月,直接搞定了两个重大问题,而且还是跨越了数个领域,一个问题是推动数学领域大统一的猜想,而且还是一个原本再熬熬资历,就有望比肩其他世界级数学问题的猜想,而另外一个却又是涉及到三个领域的重大理论,这不得不让整个学术界为之沸腾。

虽然林晓证明的理论和完成的问题都很科学,但是唯独他这个人实在有些不科学了。

世界上怎么可以有这种人存在?

简直就是开挂,比开挂还要开挂。

当然,不论林晓有多牛逼,心中羡慕嫉妒一下就行了,对于绝大多数科学家来说,他们没能力做到林晓那种程度,那就安安心心地利用林晓给他们搭建好的这个平台,做一些添添补补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尤其是电子拓扑成键理论在多个领域上的发挥。

研究材料学的人,已经寻思起该怎么好好发挥这个堪称材料界革新的新理论,然后为更好地发展新材料提供帮助,比如当前最热门的研究行业,智能材料,智能材料作为最前沿的材料行业,就十分需要这种理论的支持。

研究化学的人,比如结构化学领域,作为基于化学键理论和实验化学相结合过程中所建立的新化学理论,它也非常需要电子拓扑成键理论的帮助;此外,对于研究新化学物的科学家来说,电子拓扑成键理论同样也能够带来帮助,毕竟电子拓扑成键理论,可不仅仅只能用来帮助材料学来研究固体,它同样能够研究其他各种形态的物质,在未来,对于一些非固体物质的制备合成,它都将发挥作用。

而对于研究凝聚态物理的人来说,电子拓扑成键理论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了,凝聚态本身就是以研究固体电子理论作为基础的,电子拓扑成键理论就为这个基础带来了扩展性的作用;再比如现今凝聚态物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高温超导问题,超导的过程是电子毫无阻力地在导体内部自由通过的过程,而电子拓扑成键理论研究的是电子拓扑而成的微观结构,这对于研究高温超导也很有意义。

总而言之,电子拓扑成键理论,虽然林晓才把它发布到arxiv上没有几天,但凡是看过论文的人,都已经看出了这篇论文的未来前景,这将会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理论,一个新的科目,吸引许多科学家将精力投入到其中,毕竟现在的电子拓扑成键理论还是一个新大陆,还等待着这些科学家们的开发。

当然,现在林晓只是将这个理论发布到arxiv上,还没有正式通过期刊的验收,因此虽然现在世界上都知道这个理论有多厉害,但是更多的人还在等待着其正式登刊。

不过,对于那些已经看过这篇论文的真正大佬们来说,这篇论文基本上没有问题了,所以在他们看来,等到哪个好运的期刊有幸收到林晓的投稿,并且将这篇论文给发布出去之后,那时,学术界大概又会面临一次地震。

当然,那场地震还没有引起,作为最清楚电子拓扑成键理论有多厉害的赵升,心中只有对林晓的无限佩服。

毕竟rdx纯硅晶体这种堪比科幻材料都是根据电子拓扑成键理论搞出来的,要是这个理论不厉害的话还有哪个理论厉害?

对于周围那些崇拜、敬仰的目光,林晓倒是没有什么在意,径直走到旁边的一个托盘旁边,托盘里面放得也是一块rdx纯硅晶体,当然,现在可以直接将其称之为x光透镜了。

他从旁边取来一个头套,伸手将这个东西拿了起来,心中随之感慨起来。

数个月的时间,从林氏波相干叠加方程组,再到林氏猜想的证明,最终到现在的电子拓扑成键理论。

第一个是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第二个是能拿菲尔兹奖的成果,而第三,诺贝尔化学奖或者物理学奖大概都能拿。

光是后两个东西,就已经让学术界沸腾了,要是把第一个波相干叠加方程组也给拿出来,世界大概又得抖三抖。

当然,第一个现在是说什么都不能拿出来的,林晓现在听马高亮给他说的,他们国内的雷达在算法上和发出雷达微波的波长以及角度,以及在接受雷达波并且进行分析的算法上都已经根据波相干叠加方程组进行了改进,如今在同功率的情况下,他们的雷达探测效率都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比如以前十公里之外的一架微型无人机,也就是那种人们经常玩的无人机,雷达是较难发现的,因为微型无人机雷达反射面很小,而且隔得越远,雷达也越难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微波,所以无法发现,但是现在,他们的雷达却能够发现了;此外,在探测隐形飞行器的时候,他们雷达的探测效率也得到了增强,国内都直接利用歼二零进行了测试。

于是,现在位于南海上的所有军事雷达,现在都已经完成了升级,从1.0升级到了2.0。

而波相干叠加方程组也远不只是在雷达上面发挥作用,一些军用传感器的研发中,也已经利用了这个东西,包括在传感器的设计和算法上,不管是对于当前的五代机,还是正在研发当中的六代机,都将发挥起巨大的作用。

所以现在的波相干叠加方程组,可以说都成为了军方的一个秘密武器了。

现在,大概就算林晓打算将其公布出去,军方也不会允许了,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东西有多重要了。

当然,不管如何,不论是波相干叠加方程组,还是林氏定理亦或者是现在的电子拓扑成键理论,都十分的重要,不然的话,林晓现在手中拿着的这块rdx纯硅晶体,肯定是搞不出来的。

不过,也只有这三种全都属于世界顶级的理论,才造就了这块材料的诞生。

这几个月来,林晓就差没有感觉自己的脑细胞死了一片。

“不过,不管如何,一切付出都还是值得的。”

微微一笑,而后,他将手中的东西放回到那个托盘上,脑海中的思维,也从这块材料上面,转换到另外其他地方上了。

“你在想什么?”

这时候,旁边的赵升见到林晓发呆的样子,问道。

林晓回过了神,看向赵升,随后说道:“帮忙通知一下x光计划其他人,准备开一场会。”

“嗯。”赵升点点头,同时问道:“开这个会,是干嘛?”

林晓笑了笑:“咱们,可只剩下双工作台了啊。”

赵升恍然醒悟。

是啊,只剩下双工作台了。

一年前,还觉得光刻机距离他们无比遥远,而半年后,他们距离光刻机居然已经如此接近了。

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这一切,是怎么变化的?

好像就是从林晓回国之后吧?

他又忽然想起林晓今年才22岁。

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啊。

“赵教授?咋了?”这时,林晓问了一句。

刚才他发呆,现在怎么赵升也发起呆?

赵升回过神,随后感慨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林教授你实在有些太神奇了。”

林晓没听清,“我太帅气?”

赵升:“……也算是吧。”

林晓哈哈一笑:“那就多谢你的夸奖了。”

周围的人也都笑了起来,这位林教授,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啊。

……

开会的消息很快通知给了x光计划中的所有人。

前段时间,因为林晓在研究电子拓扑成键理论的缘故,所以一直都没有开会,而现在rdx纯硅晶体的诞生,早就让x光计划的中所有人都为之激动了,现在就等着林晓通知开会了。

于是这场会议,便定在三天之后开始。

……

三天之后。

坐着石浩开的奥迪,林晓准时来到了定光研究所。

如今的定光研究所,已经变得十分完善了,各种设施都有。

除了之前的化学和物理研究所,现在又新增了一个p2级别的生物实验室,另外还有一个理论实验室,理论实验室很好理解,就是研究理论科学的,数学、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等等都在这里进行。

当然,最关键的是,宿舍楼和公寓楼也快建成了。

宿舍是给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住的,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就住公寓楼。

没有宿舍和公寓楼之前,定光研究所的人员都是在附近租的房子,当然,基本上都有租房补贴。

林晓寻思了一下,自己到时候肯定是过来住方便,毕竟燕北园是在三环,而定光研究所可是在五环开外,一来一回地也不方便。

不再多想,他走进了办公楼,来到那间大会议室。

而此时,会议室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人。

见到林晓进来后,这些从三十多到六十多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

“林总师好。”

每个人看着林晓,目光中的尊敬,比过年之前要更加真挚了。

从rdx纯硅晶体的出现,林晓已经取得了他们所有人最彻底的敬佩。

和杰克·塞洛斯一样,他们之前同样也相信双工作台技术其实是可以攻克的,但是唯独像rdx纯硅晶体这种材料,是很难搞出来的。

而现在,他们也被打脸了。

只是和杰克·塞洛斯不同的是,他们被打的心甘情愿。

林晓看着他们这齐齐站起来喊自己的样子,不由一愣,这让他想起以前上课的时候,那些学生起立喊‘老师好’一样,随后他便笑着道:“各位好,请坐吧。”

所有人坐好,林晓也继续说道:“过了个新年,看到大家很高兴,当然,最高兴的是,这个年过去之后,咱们距离最终的目的,也更近了一步。”

听到林晓这么说,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笑声中,都有种轻松感,以及激动感。

因为他们距离成功,已然差不了多少了。

“那么,今天咱们这场会议也很明了了,那就是双工作台技术。”

林晓转头看向陈远春:“陈教授,有没有能够顶替单天博的人?”

陈远春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单天博是当初卓华精科双工作台的首席研究员,他走了,基本上没谁能够代替他了。”

虽然他也是超高精密机械方面的专家,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人家研究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他们想要几个月内就跟上人家,断然是不可能的。

林晓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找到就能找到的。

那就,他亲自上吧。

存了这么多真理点,总得用一用。

随后他便说道:“那你们把现在已经有的双工作台技术资料发给我。”

说着他拿出了笔记本电脑。

陈远春则也拿出电脑,操作了几下,将相关资料发给了林晓。

林晓收到资料,随后便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而他在看,在场的人也就等待着他看完,没有人说话,因为他们都记得当初林晓说的,找不到人,那就他上。

所以双工作台技术现在能不能完成突破,还得落到林晓身上。

想到这,在场的这些从三十多岁青年覆盖到六十多岁老年的人,都不由感到一阵羞惭,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上,大概也就在场唯一一个二十多岁的孔华安,心中觉得理所当然了。

当年他就很清楚了,计算机的事情他来,其他的事情,嗯,是除了计算机之外的所有事情,都还是交给林晓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