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161章 和谈的缘由

第1161章 和谈的缘由

书名:明末逐鹿天下 作者:风啸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3 22:29:59

曹国大都督孔二牛看到红日东升,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忙碌一夜。

昨日曹军一鼓作气,直接打崩魏军的阵地。

战局已经非常明了,但依然有零星的魏军在顽强抵抗。

魏军留下来的断后部队,大部分选择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投降。

一少部分军队,哪怕到了山穷水尽,他们也不投降,依旧利用魏国的攻势抵抗。

有一支魏军选择诈降,曹军也松懈大意,前去解除他们武装时,这支军队被魏军用机枪扫射,死伤极其惨重。

曹军也在抢占战略要点,防范魏军杀个回马枪,想要夺回阵地。

曹军做好这些事情,还需要对魏军大营的情况进行统计。

要了解曹军损失怎么样?他们在这里缴获了多少东西?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曹军才能继续向着魏国进攻。

胡文恩监军拿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他看到大都督孔二牛泛红的眼睛。

他就知道大都督孔二牛与他一样,一夜都没有睡。

胡文恩打过招呼之后,他把文件递了过去。

“大都督,这是我军初步统计的伤亡情况。”

大都督孔二牛接过文件,他看完上面的内容,脸色有些发白。

“胡监军,这份数据准确吗?”

胡文恩点头说道:“这只是初步统计,不是详细的数据,但它却是真实的数据。

这份数据与日后统计的数据,差别不会太大。”

大都督孔二牛拿着文件的手有些颤抖,仿佛这份文件重若千钧。

“阵亡一万六千余人,重伤三万七千余人。

失去战斗力的将士,就高达五万三千余人。

失去战斗力的人数,已经达到我军总数的四分之一。

我军从来没有损失这么大。”

大都督孔二牛震惊于曹军的损失,阵亡人数超过一万,这对于曹国来说,损失太大了。

帝国的军队规模数百万,损失数十万大军,都不会伤筋动骨。

曹军规模只有二十多万,一次战争就损失了四分之一军队,这已经是伤筋动骨。

曹军不是不想扩军,而是二十万军队,已经是曹国维持稳定,能抽掉最多的青壮人数。

曹国没有出现危急存亡的情况,绝对不会紧急扩军。

大量抽调青壮,工厂里面没有工人生产武器弹药,农田里没有农民种植粮食。

一旦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崩掉,曹国根本无法坚持下去。

大都督孔二牛却知道这完全值得,战争继续拖延下去,魏国恢复了物资供应。

曹军想拿下魏军的阵地,别说伤亡五万人,哪怕是要付出十万伤亡,那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拿下魏军的阵地。

惟一令他欣慰的一点,曹军损失有些大,但魏军的损失更大。

魏军的阵亡人数超过三万,俘虏和投降的人数超过八万。

魏军这次损失全国大半兵力,肯定是一蹶不振。

大都督孔二牛表情凝重的说道:“整理魏军营地,看管俘虏的重任,交给伤亡太大的军队负责,让他们可以趁此机会休整。

战斗力没有受到影响的军队,立刻让他们追击魏军,同时拿下魏国更多的领土。

魏军逃得快,魏国的领土可无法逃。”

大都督孔二牛一声令下,曹军短时间经历数次大战,依旧没有感到疲惫。

他们兴致冲冲,杀向魏国的腹地。

这次是绝佳的立功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

4364年(公元1667年),十月八日。

曹军的推进速度很快,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全占据渊陵府。

大都督孔二牛指挥曹军接下来进攻哪个方向,他心中有些犹豫,但最后下定决心,进攻武安府。

渊陵府周围的地方,除了武安府是山区和平原交界地带,其余地方都是山区。

山区有利于魏军防守,却不利于曹军进攻,这只是其中一项考虑。

武安府是魏国重要的冶炼中心,拿下渊陵府和武安府,魏国西部的矿产和冶炼中心,那就全部落入曹国之手。

还有一点也是曹国必须要考虑的情况。

创造这次进攻良机的傅鸿将军,还没有传出全军覆没的消息。

他们如果牺牲在魏国,曹国给予必要的荣誉,打败魏军就算为他们复仇。

他们在魏国继续顽强生存,曹国必须要想办法援救。

这是曹国无法抛弃的责任。

基于这些考量,大都督孔二牛选择进攻魏国武安府。

米酉北将军从汽车上下来,看着被完全炸毁的桥墩。

“傅将军就是炸掉这座桥,才为我们赢得了决战胜利的机会。

现在我们去救援傅将军,哪怕是没有这座桥存在,也阻挡不了我军的脚步。”

米酉北将军一挥手,工程兵立刻从货车上拿下浮桥,开始在河中铺设浮桥。

浮桥的载重能力有限,重达数十吨的战车无法通过浮桥。

但士兵和数吨重的汽车,通过浮桥跨过对岸,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工程兵的速度非常麻利,浮桥很快搭好。

米酉北将军率领曹军,快速通过浮桥。

他们踏入武安府的土地,却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米酉北将军考虑片刻,他就能明白原因。

渊陵府地处边疆地区,当地百姓尚武之风很盛。

魏军失败之后,大量的溃兵躲在山中,这才是渊陵府零星反抗非常多的原因。

武安府这里承平日久,百姓主要是由工人和农民构成。

他们只要有一份工作,有田地可种,那就不会反抗。

米酉北一路都没有遇到反抗,轻松占据武安府的府城,宣告武安府从今开始由曹国管理。

米酉北将军向大都督府汇报这个喜讯。

他同时派出人手,寻找傅鸿将军一行人的踪迹。

他还没有等手下汇报相关情况,警卫就通知,外面有自称是傅鸿将军的人,前来拜见。

米酉北将军神情一震,他立刻前去迎接。

门外有一个穿着深蓝色的工人服装,脸上和手上还有大量油质的工人。

米酉北将军从这人的脸上,依稀能看出傅鸿将军的影子。

他上前一步,不顾傅鸿将军满是油污的脏手,热情的握手道:“傅将军,你没事真的太好了。

你所做的事情,为我军击败魏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帮助。”

傅鸿将军听到这句话,他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冒着九死一生,所做的事情,终于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他们所做出的牺牲,完全值得。

米酉北将军把傅鸿将军邀请进屋内,他好奇的问道:“傅将军,你怎么是这个打扮。”

傅鸿将军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我把铁路大桥炸毁之后,魏国的反应极为疯狂。

发动武安府周边的民兵,疯狂围剿我们。

我们虽然是精兵,但人数只有两千出头,面对数万的民兵围剿,伤亡越来越大,活动空间越来越少。

这还不是最紧迫的问题。

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手中的弹药得不到补充,每开一枪就会损失一枚子弹。

我发现魏军的包围圈逐渐的缩小,就知道再不突围,那就没有希望。

武安府大部分地区都是山脉和丛林。

山地丛林战,这正是我所擅长的战法。

我带兵钻入山林中,这才摆脱了追兵。

但魏军对我严防死守,无法获得弹药补充。

只能选择抛弃枪械,前往商人开的工厂打工。

商人们的工厂,恨不得用奴隶完成生产。

他们非常喜欢用农民,干一些技术不高的工作。

我带人稍作伪装成为找工作的农民,就混入工厂当工人。

真实的目的是想找到魏军的弹药储存仓库。

想办法夺取武器弹药,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我正在计划时,却发现围剿我的魏军撤离了。

我立刻就意识到,前线出现了重大变故。”

米酉北将军听完傅鸿将军有些波折的经历。

他感慨道:“傅将军能活下来,这就是天大的好事。

现在我军拿下武安府,傅将军还有立功的机会。”

米酉北将军控制武安府,他又找到傅鸿将军,立刻给朝廷发电报,汇报这里的情况。

他同时也请示朝廷,继续向哪个方向进攻。

前线的军队没有命令,绝不能私自行动,这会影响国家整体战略安排。

电报机的滴答声很快响起。

米酉北将军亲自翻译电报,他看完电报,直接用力的拍桌子。

“我军已取得这么重大的优势,和谈,现在怎么能和谈。

这是朝廷里出现了类似秦桧的奸臣。”

傅鸿将军扫了一眼电报上的内容。

除了表彰米酉北将军之外,对于米酉北将军的请求,朝廷直接拒绝了,让他们原地待命。

给予的解释简单明了,曹国将会与魏国展开和谈。

傅鸿将军心中也有同样的疑惑。

朝廷不在这个时候乘胜追击,选择与魏国谈判。

这样做会让前线的将士寒心。

他相信曹王李大壮绝对不会如此不智。

曹国想要和谈,必然是出现了影响时局的重大变故。

……

曹军上下对于曹国将要与魏国和谈的消息,那都是非常震惊。

他们都有种背叛的感觉,早知道现在这种情况,那又何必打这场战争。

大都督孔二牛对这个情况同样感到不解。

现在他们占据绝对优势,选择就此收手,那实在是太亏了。

按照他的想法,这次即便无法占领魏国全境,那也要把魏国彻底打残。

大都督孔二牛在确定曹军已经取得胜利时。

他立刻就返回首都,想办法阻止曹国与魏国和谈。

哪怕是拖延几个月,曹国都能取得大片的领土。

他回到首都,听到大街小巷的百姓,都已经开始议论和谈的相关情况。

关于和谈这件事,现在已经人尽皆知。

大都督孔二牛都没有回自己的府邸,他立刻来到王宫前,让值班的小太监通报,他要去面见王上。

大都督孔二牛的身份,得到汇报之后,立刻就被小太监带入宫中。

曹王李大壮看到大都督孔二牛风尘仆仆的赶回来。

他笑着问道:“孔爱卿,你也是听闻和谈的消息,这才立刻赶回来。”

大都督孔二牛点点头,语气沉重的说道:“王上,我军刚刚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现在可不是和谈的时候。

现在选择和谈,我们实在是太亏了。

只有把东西拿在手中,那才有谈判的可能。

军队都拿不到的东西,怎么能奢望在谈判桌上拿到。

王上,哪个人主导的和谈,他的心思不纯。”

曹王李大壮看到孔二牛激动的样子。

他摆了摆手说道:“本王同意的和谈,哪里有什么奸臣。”

大都督孔二牛心中的千言万语,直接被这一句话噎了回去。

他张大嘴巴,简直不敢置信。

他在来之前,还以为是哪个人进献谗言,这种祸国殃民的人,必须要把他清理掉。

他真的没有想到,主导和谈的原因,竟然是曹王李大壮。

曹王李大壮想要和谈,只是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大都督孔二牛表情纠结地问道:“王上,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个问题不问出来,他会一直焦虑,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曹王李大壮举起两根手指,无奈的说道:“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赵国已经处理好国内的问题。

数十万赵军,随时可能南下。

你在前线知道的更清楚,我们与魏国这场战争,可以算是两败俱伤。

我们与蜀国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面对赵魏联军,以现在曹军的力量,没有办法解决联军。

魏国现在实力衰落的厉害,它如果不想变成附属品,不会让赵国派遣大量的军队。

赵国很可能鸠占鹊巢,掌控魏国的一切。

只要我们不把魏国逼急了,他们绝对不会选择这样做。

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学会适可而止。

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瑞国在欧洲战场快挺不住了,急需我们的支援。”

大都督孔二牛了解到和谈的缘由,他只能不断叹气。

赵国确实非常强大,不服不行。

一旦赵国与魏国彻底合流,他们将永无宁日。

还好两国之间有着合作,更会产生分歧。

至于第二个原因,孔二牛就知道他能说服曹王李大壮的可能,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瑞王苏雷是曹王李大壮的外甥。

更是曹王李大壮与帝国皇室之间,最为重要的纽带。

曹王李大壮无论是权衡当前的利益,还是曹国未来的利益。

那都不会看着瑞国的求援而不顾,必须要想办法保住瑞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