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135章 商人的重要性

第135章 商人的重要性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士兵们没事做,就会喝酒闹事。鱼肉乡民祸害百姓,而这些人都是跟着将军出生入死的老部下,当将军的对他们的惩罚还不能过于严厉,要不然以后的兵不好带。

人家跟着你南征北战,犯下一点错误就把人家斩了?

古往今来,当将军的一般都是把士兵当兄弟看待。

而华云龙就不同了,他征服高丽后在高丽驻军,天高皇帝远。虽然他只是国公爵位,但实际上已经相当于雄霸一方的高丽王了。

而且他手底下的士兵和高丽女子结婚生子,一个个都得到了好的归宿。

士兵们也会感激他们的将军华云龙。

这也算是安置跟随他们出生入死的士兵,最好的办法。

因此,作为武将,人人都很羡慕华云龙。

一干文臣闻言,都不说话了。

觉得皇帝此举,有点操之过急了点。

想要再次发动战事开疆扩土,起码要让国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虽然华云龙此次对外征战,并没有耗费太大,但毕竟还是耗费了不少钱粮。

而且辽阳地区减免了三年税赋,其中的空缺又从哪里填补?

而且现在又要免去别的地方的赋税,长此以往,国库必定会出问题。

国内很多地方还在建设之中,并没有太富裕。

简单的说,文武大臣是觉得皇帝有点飘了。

然而皇帝正在兴头上,华云龙又刚刚高丽大胜,群臣都不敢反对。

而朱元章则是有自己的想法,朝中的武将和他们手底下的士兵,目前没有仗打。每天无所事事,都是靠朝廷在养着赋闲在军营里,还不如让他们尽快征战。

就像华云龙一样,把骄兵悍将安置在大明新开拓的疆域里。

“皇上,臣还有事启奏。”这时候,李善长道:“百姓们听到辽阳地区百姓的待遇之后,一个个都很羡慕,他们也想在自己的地区开启战事。”

“我们国家的百姓,已经快成战斗民族了。”

“民风好武,很多青年都想学好武功,为国家开疆扩土。毕竟一旦打到一国去,就能娶到异国媳妇,而且还能分到比国内更多的田地。”

“甚至还有很多大都的百姓,想尽一切办法,想迁徙道辽阳那边去。”胡惟庸道,“人口有的向西南迁徙,有的向辽阳迁徙,久而久之,中原,南方的百姓大规模减少,不利于这两地的发展。”

“这大概就是,陛下那条策略的一些……小小的弊端吧。”刘伯温道。

“百姓迁徙,是他们的自愿。”朱元章道,“中原和南方的官员,只能自己想办法。如果你们给的条件好了,百姓自然不会迁徙。”

他此时的想法是,你们害怕百姓都迁走,那就求咱在南方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吧。

然而群臣闻言,只是一阵沉默。

毕竟,如果要实施这两条新政,他们的利益受损最大。然而不实施的话,百姓都迁徙走了,他们的土地,恐怕连佃农的雇佣不到。

没有百姓可供他们盘剥,就算他们土地再多也只能荒着,他们总不能自己去耕种。

百姓少了,他们就不得不提高佃农的工价,有时候甚至还招不到人。

佃农的地位不断提高。

“行了,退朝。”朱元章道。

那些官员不主动求着自己实行新政,那就证明时机未到。

朱元章回顾了一下以往。自从发现了秦宇这个绝世大才之后,大明已经迎来了新的局面。对内,平定了匪患,在生产上实行了摊丁入亩新政,税制上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文化上施行了文艺复兴。

对外,征服了高丽,大明版图扩张,接下来还会占领琼州和北港,吐蕃。

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所有的变化,都是秦宇给大明带来的。

实施这些政策的基础,是银子,而国库的大量银子,也是用了秦宇的策略才赚来的。而现在国库的银子明显有些不够用了,那些商贾富户的韭菜也不能一直割。

……

陆家村。

“秦先生。”这日,朱元章和马皇后再次到来,和秦宇讨论问题:“秦先生,记得你上次说,王朝走向没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增多之后,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有限,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

“不错。”秦宇摇着折扇说道。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马皇后问道。

“以古时候的水平,想要大幅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是不现实的,比如说高产的杂交水稻他们就培育不出来。一旦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和从海外引进红薯这种农作物,让人们吃饱饭不成问题。”秦宇说道,“不过,以古时候的水平,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倒是可行。”

“开拓海外市场?”朱元章惊讶。

“就是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和海外通商。”秦宇道,“古时候大多数都重农抑商,这是最错误的想法。”

最错误的想法?朱元章和马皇后沉默起来。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农耕经济,导致人们都觉得,商人不生产粮食只是倒买倒卖,对社会没有半点实质作用。古时候的那些思想家,比如孔子,孟子,商鞅等人也是这么认为,受到这些‘圣人’思想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古代帝王,都觉得商人对国家没有用。”

“不错。”朱元章听了暗暗点头。

秦宇这一番话,把古人重农抑商的原因给完全说透了。

“而且商贾经过合理的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往往比亲自种田多得多。导致很多人心里很不平衡,觉得商贾没有生产粮食反而比生产粮食的农民赚的要多,一点儿也不合理,所以古代统治阶层还经常打击商贾。说什么士农工商,商人最低贱,商人一个个都是低买高卖的狡猾小人。”

“难道不是这样吗?”马皇后问道,“商人不事生产,与国家何益?”

他们两个和所有的古人一样,也都是商人无用论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历史上朱元章后来才会禁海,才会将沉万三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