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144章 宁愿得罪皇帝

第144章 宁愿得罪皇帝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此外,朱皇帝动不动就利用孔夫子来攻击他们,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手法,被他用的是炉火纯青。

说他是粗中有细,简直是太,太小看他了,朱皇帝实则有大智慧。

而且刘伯温刚才站出来说的那段话,看似在阻止皇帝施行公田制,实则是在故意让朱皇帝把他那句‘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给抓出来。

他还说公田制施行不了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是天下刚刚安定,百姓刚刚归附新朝。这句话也能被朱元章利用。

还说什么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同样能被皇帝利用。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帮文物群臣,实际上是朱元章的神助攻。

他已经叛变。

他的屁股已经歪到了皇帝那一边。

虽然二人此前没有商量过,但在朝堂上的这一次配合,简直堪称会心一击。

而且也只有刘伯温能配合他,因为学问不到家的,还真不知道区博劝戒王莽的谏言。这书读的得有多杂,才能知道其中的典故啊!

“王莽的新朝推行不下去,大明就会走新朝的老路了?”果然,只听朱元章说道,“新朝,是百姓刚刚归附一个篡逆的朝廷,而我大明则是推翻了胡元,百姓万众一心。”

“新朝推行公田制,虽尧舜复起,弗能行也。咱偏偏就要迎难而上,干一干尧舜都干不成的事情。”

“新朝需要百年之渐,咱大明只需要一年就可以了。”

“陛下的公田制,老臣觉得,或可以试行之……”就在此时,吕昶站出来说道。刘伯温刚才明显已经‘叛变’,站在了皇帝那一边。

于是,人群也开始跟着‘叛变’了。

有了第一个,很容易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如果陛下真的能把公田制实施成功,那就是功德直追尧舜了。”高启说道。

而其他文物群臣则是没有说话,也没有对皇帝歌功颂德,因为他们私有的田地,马上就要变成公田,他们没心情拍皇帝的马屁。

高启等几个大儒的私田少,他们的私田要多得多。

同时不拍皇帝的马屁,也是在表明他们的态度,用沉默来表示反抗。

朱皇帝,总不能连不给他拍马屁的人都杀。

当所有人都清一色的在给某个人拍马屁的时候,沉默就会成为异端,就会被记住。当所有人都沉醉的时候,清醒的人就会成为异端。

不过好在拍皇帝马屁的人并不多,只有那么寥寥几个,沉默者占绝大多数。

他们不怕被朱皇帝记住,法不责众。

“咱施行的不是公田制,而是土地收归朝廷所有。”朱元章纠正道。

还不是一样?群臣心中说道,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

朝堂,再次沉默。

……

“你们当前各自拥有的土地,还是属于你们的,暂时不会收归朝廷所有。”见群臣都不说话了,良久,朱元章这才开口说道,“不过,除了你们现有的土地之外,以后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属于朝廷的了,朝廷统一统筹分配,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

朱元章用的还是他那一手套路,先狠狠的打人一棒子,再给人一个甜枣。

先杀一个最先站出来反对他的人,然后再说他的第二个举措。让人觉得刚才那人死的有点冤,其实他完全没必要那么急着站出来找死的,如果他能冷静一点,再往下看看就好了。

凡事要多听、多看、多想,不要那么早的下结论。

群臣闻言,松了一口气。

皇帝不会动他们现有的土地,就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以后不允许他们再买卖土地了,也对他们极其的不利。因为不允许买卖土地,他们就壮大不起来。土地,一向都是封建贵族最重要的资产。

“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可!”就在此时,中书省员外郎曹良才站了出来,说道。

他只是一个中书省员外郎四品官而已,按理说是不应该在此时出头的。谁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反对皇帝,就等于是在送人头。

然而他不得不站出来,就在刚刚,胡惟庸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看到皇帝对此举措施行的决心,那些重臣,或者说是所有朝臣肯定都知道明哲保身的,不会当出头鸟。然而那些重臣如果想在这个时候要发表意见,该怎么办呢?

他们会把他们班底里的小人物推出来,让他们做炮灰代表他们说话。

一个眼神,或者是暗中踹一脚就行了。

那一个眼神或者一脚,就是别人的催命符。

……

“咱都不收回你们的土地了,只是不允许买卖而已,你居然还觉得不可?”朱元章怒极反笑。

“皇上,允许私人买卖土地,是历代王朝的成例,皇上不宜随意改变。”曹良才硬着皮头,道,“而且历代朝廷赏赐大臣,也是赏赐他们土地……”

他根本说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理由来。

“历代朝廷赏赐功臣基本上都要赏赐土地,那么咱以后就不再赏赐了。”朱元章道,“而且咱还要把这一条,加在皇明祖训当中,以后的帝王,也不允许赏赐任何人土地。”

“曹良才,你如此维护允许土地买卖,是不是你自己就想买很多土地?”

“你越买越多,到最后买到几千亩几万亩的土地,是不是咱就要给你封个王?”

“来人,将其拖出去,没收其田产,贬为庶民!”

“皇上开恩,皇上开嗯啦!”曹良才闻言,象征性的叫了几句皇上开恩。心中却是如释重负,皇上没有杀他!只是罢了他的官而已。

他是淮西集团的,李善长和胡惟庸是淮西党的头目。

得罪了皇帝,比得罪党派头目下场好一点!

如果他刚才因为得罪皇帝被杀,李善长和胡惟庸念在他‘听话’的功劳,必定会提携他的后人或者他的族人——集团头目如果赏罚不明,不能服众。

可如果他刚才不站出来,淮西党的人不会放过他。轻者罢官,没人会留着一个不听话的下属。重则自己被杀,或者全家被灭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