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162章 西南恩科

第162章 西南恩科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不行!”鲁大人语气有些冷漠,“朝廷目前急缺儒生,有的要派往高丽,有的要派往琼州,有的要派往开港,有的要派往吐蕃,以圣人之学教化那些蛮夷子民。现在就连翰林院都急缺人手了,正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为国效力的时候,你们还想置身事外?”

他说去教化那些蛮夷之民的时候,语气明显有些自豪。

看得出来,这是朱皇帝派兵征服了高丽起到的作用。大明敢于征战,而且还打赢了,治下的百姓自然骄傲,不知不觉说话都硬气了许多。

他在为自己所在的大明王朝而自豪,为圣明的皇帝感到自豪。

为朝廷的强势而自豪,为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有了这种自豪,一旦遇到外敌,便会空前的团结,有志之士和敢于为朝廷牺牲的人,会层出不穷。

反之,如果他们遇到的是弱宋,官府还鱼肉百姓,百姓会给异族带路。

“可以这么说吧,但凡在科举中能中个秀才的儒生,都有事情做。有可能走出国门,到异域番邦去教化他们。能中个举人的,就有可能做远征将军的幕僚了,能中个进士,都有可能进翰林院,与刘伯温等人一起共事。总之当前是大明大崛起的时代,正是尔等一展抱负的时候。”

“如此难的的机会,你们居然不想要?”

三人闻言沉默起来。

“鲁大人,我们的情况,你是知道的……”罗贯中道。

他并不是不想出仕,其实施耐庵和罗贯中,还是很想和当今的三位鼎鼎大名的大儒,青田刘基,金华宋廉,长洲高启一起共事的。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作为读书人,谁不想和他们共事?

一起畅谈文学,一起为大明效忠,岂不快哉?

但二人一是想要为张士诚尽忠,二是害怕朱元章向他们算旧账,因此不敢出仕为官。

“你们的情况我是了解的。”鲁秀冷冷道,“一个私盐贩子张士诚,值得你为他尽忠?他鼠目寸光不听忠言,本来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番茄免费阅读

“为一个这样的人浪费你的满腹才华,不值得。”

“其次,罗本你的《三国演义》当中,不是讲了要尊奉汉朝正统吗?如今的朱皇帝正是我们汉家正统,你不为他效忠就是不明大义。”

“本官知道你们是怕皇上清算你们的旧账,放心吧,皇上不是那样的人。如果皇上真想清算你们的话,你们以为你们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还能写这么多?”

“皇上现在太缺少读书人才了,不会杀了你们的。”

施耐庵罗贯中师徒二人闻言相互对望了一眼,的确,鲁秀说的有道理。如果朱元章真想清算他们,恐怕他们早就人头落地了。

“你们参加科举,就是在向皇上表明你们忠于大明的态度。”鲁秀继续说道,“皇上一个高兴,又念在你们是有大才之人,说不定就把你们的罪给赦免了。但如果你们还不肯出仕连科举都不参加,就是在和朝廷作对……你们还记得山东二贤的下场吗?”

施耐庵和罗贯中闻言,沉默下来。

“行了,话我已经通知你们了。到时候你们要是不去参加科考,本官就命人抬你们去,把你们按在考场上!”

“鲁大人,老夫已经年迈,就不必参加了吧?”施耐庵道。

“不行!”鲁秀斩钉截铁,“西南的读书人本来就少的可怜,东拼西凑才凑足千把来人,你还想逃避?况且从你写的水浒传看来,你也是有不错的才华。就连曹操都说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了周文王,你也可以七十岁遇到明主。”

施耐庵无奈的叹息。

“行了,你们回去准备吧,三日后准备进京,本官走了。”

鲁秀说完,直接转身离开。

……

“鲁大人对我们的态度,好像变了不少。”看到鲁秀离去的背影,罗贯中道。

“以前他对我们是恭恭敬敬,每次我们写完一章,他都是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一睹为快。”施耐庵道,“但是现在他已经喜欢看《斗破苍穹》了,对我们的态度当然有很大的转变。”

“不错,他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来催着我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了”罗贯中叹息:“真是人心不古啊。”

“我们这次参加科举,大概率不会被皇帝杀掉。”施耐庵分析道,“正如鲁秀所说,皇帝目前太缺人才了。他每次派人去征伐一个地方,都要派儒生过去,大明目前实在是太缺儒生了。可怜我一个耄耋之年老人,居然还要和那些孙子辈的儒生参加科考。”

“以二位老师的才华,中个举人那是轻而易举。”李子安道。

“理应如此。”罗贯中一向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考中是板上钉钉,道,“目前我最担心的,就是皇上把我们派到异域番邦去……”

“老夫年龄大了也不想到异域番邦,去教化那些化外之民。皇上应该不会派我去,我也没那个能力。”施耐庵道。

“老师是不可能被派去,我就危险了。”罗贯中道,“我尚未娶妻,听说皇上派过去的儒生大多数都没有娶妻,皇上是想让他们娶番邦女子。”

“我罗贯中不想走出国门,更不想娶番邦女子为妻。”

“听说那些异域女子年轻时长的国色天香,年纪一大身材和样貌就会大变样,而且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且异域女子,性格也不温婉。”

“为师也不想。”施耐庵道。

“该如何是好呢?”

“为师教你一个办法。”施耐庵道,“你暂时不要把《三国演义》写完就可以了。皇上应该不会让《三国演义》这样的着作,流落到番邦去。”

“多谢老师的指点!”罗贯中闻言恍然大悟。

“如果我们此次能够高中状元,榜眼,那就太好了。”施耐庵道,没有被派到番邦去的后顾之忧之后,他开始畅想起美好未来,“如果我们能高中,以后就能和刘伯温宋廉他们一起共事了。”

“学生也希望如此。”罗贯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