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207章 瞎驴千菊丸

第207章 瞎驴千菊丸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兵部调兵,一向采取的是就近原则。陈亮的调兵方略,符合这个原则。

“嗯……”朱元章对陈亮的抽调方案不置可否,让陈亮莫名紧张起来。

调兵是很严肃的事情,有时候能看出一个人的忠奸来。

虽然陈亮对朱元章很忠诚,但并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一旦调兵错误,引起皇帝猜忌就不好了。所以兵部尚书,是六部中压力最大的,站在风口浪尖上。

“若是此法不妥,从高丽华云龙部抽调也可。”陈亮又道,“华云龙所部本来就在高丽,抽调他的兵马征倭,不需要途中长途行军,耗费钱粮。”

“不!”朱元章道,“从前军都督府调,湖广都司,福建都司调。”

“臣遵旨。”陈亮道。

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虽然从湖广都司和福建都司调兵,有点舍近求远的嫌疑,不过。两个地方的卫所,驻扎的都是能征善战的老兵,且都是冯胜和李文忠的老部下。

每一个将军都是身经百战。

卫所分为——武德卫、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威武卫、广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鹰扬卫、骁骑卫、神武卫、雄武卫、凤翔卫、天策卫、振武卫、宣武卫、羽林卫。

一个卫大约五千多人,所以陈亮只需要给燕王调大约十个卫就行了。

既然是皇子出征,兵部尚书当然要给他调最好的。

如果是徐妙锦当征倭将军的话,那么调方略又会调整。

兵部会从‘后军都督府’的大宁都司,万全都司调兵,那边的卫所,驻扎的是徐达的老部下。

行军路程更远。

朱皇帝对部队建设极其重视,

大明刚刚建立,不打仗之后,他就将各个领军将领的老部下全盘打散,分布在各个都督府。

调兵的权力,统一在兵部。

所以那些开国名将,虽然有军权,但反叛起来依旧很难。

假如。

假如某个将领想要谋反的话,还必须事先和他的老部下勾连。

然后本人逃出京城,跑到他们老部下的驻地。

而且那个地方,还只有他的一个卫,五千多人的兵力,完全不够。

其他部下如果想响应的话,还没开始行动,就被当地都督府的指挥使给收拾了。

所以,领军将领想要反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皇帝根本不用杯酒释兵权。

像蓝玉那种将领,他都是想杀就抓来杀了。

此外如果一些将军和兵部没有搞好关系,兵部还可以从中做手脚,给他调一些老弱病残过去。给与军器的时候,也可以给一些质量差的。

兵部里面的水也很深。

从远处的都司调兵,行军需要一段时间。接到调令的卫,会直接从自己的驻地出发,然后和征倭将军,在一个约定的地点会面。

之后一起开赴高丽。

虽然行军不急,但朱棣还是打算立刻动身,前往高丽,督促恭愍王帮大明水师打造战船。

……

次日。

燕王朱棣带着虎符,和皇帝赐给的征倭将军金印,和胡惟庸会面了。

二人准备先赶往辽东,然后等候接到调令的几个卫,带兵和他们在辽东会合。兵部调令下达后,会利用专门通道,加急送达。

接到调令的几个卫会马不停蹄的赶来,绝对不会延误。

延误军期,是杀头的大罪。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现在身边还没有兵,又不是从京卫调的。

只带了少部分人手,押送三千杆神机火枪随行。

“恭喜燕王殿下,此次远征倭国,必将马到成功并青史留名。”刚一见到燕王,胡惟庸就乐呵呵的道。

“同喜,同喜。”朱棣道。

“记得当年皇上征讨陈友谅的时候,燕王殿下不到十岁就不远万里,只身前往前线战地。”胡惟庸道,“燕王殿下的武功韬略,从小就展露锋芒。”

“胡相在那个时候坐镇金陵,确保前线供给,在后勤方面你也是一把好手。”朱棣道。

“全赖皇上运筹帷幄。”胡惟庸道。

“行了,你我就不要胡相吹捧了。”朱棣道,因为都是淮西人,朱棣对他还是感觉比较亲切的,“此次远征倭国只许胜不许败,胡相有什么好的进兵方略吗?”

虽然表面看起来,他们此次征倭,是必胜的局面。

但如果因此就轻敌,就是脑残了。

秦宇经常告诉学生们,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

“具体战略,目前还没有。”胡惟庸道,“需要我们到了高丽,了解到当地的水情,风向之后,才能做出判断然后商量应敌策略。”

“恭愍王的部将,经常和倭寇交战,想要了解敌情,必须找恭愍王。”

“不错。”朱棣叹息一声道,“此外,兵部给我们调的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虽然都是能征善战,但一个个都没有经历过水战,更没有海上作战经验。”

从他的叹息中可以听出,朱棣想要的是汤和以前的部下。

胡惟庸闻言并没有答话,如果调汤和的旧部,就不能调李文忠,冯胜的旧部。

况且汤和以前那些经历过鄱阳湖水战的旧部,也没有多少,有的跟着常茂去了琼州,有的跟着汤和去了开港,最多只剩下一个卫。

燕王你只能将就着用,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燕王殿下,你对目前的倭国了解多少?”胡惟庸转换话题,问道。

“回去之后我也查阅了一些倭国资料。”朱棣道,“倭国现在的将军叫足利义满,倭国的最高掌权者不是皇帝,而是将军。也就是说将军就是他们的皇帝。”

“不错。”胡惟庸笑道,“因为迫于中原王朝的压力,他们是连称帝,称皇都不敢。”

“此外,倭国人极其矮小,不过虽然矮小却非常彪悍,凶残。”朱棣道。

“此外,臣还获知了一个消息。”胡惟庸有些得意的说道,“倭国室町政权的将军足利义满,在外有个当和尚的亲弟弟叫一休宗纯,乳名千菊丸,号狂云子、瞎驴。”

“这真是一个天大好消息。”朱棣立刻敏锐的从里面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