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241章 群臣兴奋

第241章 群臣兴奋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文官们恨不得自己能替代胡惟庸,在燕王面前给他出谋划策,征服倭国。

朱元章征战的时候,一些文官也曾当过谋士,出一些计策什么的。然而就算是鄱阳湖水战,恐怕的远远没有征服倭国的意义重大,更能让他们留名。

因此他们对胡惟庸,既是羡慕又是嫉妒。

就连刘伯温,李善长等人都避免不了有此心理。

“真是太好了!”年老的李善长激动起来,“以前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我们能击杀倭寇数人都算不错了,其乘坐海船逃跑之后,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只能任由其逃遁海上。而如今我大明竟然全歼了倭国的四百艘战船,真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战绩。”

“以前在大明沿海本土抗击倭寇,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治标不治本。”刘伯温道,“如今皇上派出征倭将军从高丽征伐倭寇,直接就从根源上解除了倭寇之患。而且还一战成功,皇上英明啊!”

“皇上英明!”

“皇上雄才大略,千古帝王皆有不及。”

“臣等并非在恭维陛下,而是说的是事实。龙朔三年刘仁轨在白江口击败倭寇,只是击败倭国部分战船,完全没法和燕王这次的对马岛海战相提并论。”

群臣是一阵的恭维。

“而且,燕王殿下也是好样的。”宋国公冯胜听到朱棣打了胜仗,而且还打的非常漂亮,也是非常兴奋。虽然朱棣的兵很多都是他的老部下而他却不是征倭将军,但现在不是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

与全歼倭国战船相比,个人荣辱已经显得不值一提。

“燕王殿下有陛下当年的雄风,都是能征善战的主。”曹国公李文忠道。

“臣很早以前就看出来了,燕王殿下很能打。”吉安侯陆仲亨道,“燕王不足十岁就敢只身前往鄱阳湖战地,英勇善战从小就可见一斑。”

“燕王殿下的领兵能力,就连我们这些老将也佩服不已。”

武将们纷纷说道。

“皇上英明!”

“燕王殿下威武!”

“以前倭国海寇一直都在骚扰我们的东南沿海,我们拿他们完全没有办法。如今燕王全歼了他们的海船,为我们中原王朝出了一口积压了千年的恶气。”

“燕王殿下的战功,就连大唐的名将刘仁轨都比不上。”

“刘仁轨击败倭寇之后,让倭国‘乖’了千年,如今燕王全歼了他们所有战船,还不知道他们会‘乖’多久。”

“仅凭此一战,燕王殿下就足以名垂青史,永久记载在史书上。”

“不错,不错,这是必然的。”

“当然,这也全赖与皇上的英明抉择,对外敢打敢战。”李善长道,“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位帝王,有皇帝陛下这样的雄才大略了。”

“要是换成一些软弱可欺的皇帝,他们根本没这样的魄力。当年的弱宋年年给别人岁币,大片疆域被外族占据,简直是我们汉家之耻。就连强盛的汉朝和唐朝,都不断和亲。”

“而我们的皇上,不但不给任何人岁币,不让高贵的大明公主和那些蛮夷和亲。还征服了乌斯藏,更把高丽纳入了大明版图,如今有击溃了倭国全部战船……”

“大明有这样的皇上,是我大明之福,是天下百姓之福,是我汉家之福。”

“除了秦始皇之外,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位皇帝,有皇上的文治武功了。就连唐太宗,汉武帝都比不上。”

……

听到大明又又打赢了。

群臣都是欢呼雀跃,打心底的兴奋。

同时心中也生出了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自豪感是打出来的,不是宣传出来的。不是几句没营养的宣传的话,就真能让人自豪了。

想要自豪,还得看实际。

这种击败敌人的感觉虽然不符合圣人之道,但就是爽。

此时人群心中纷纷涌出一个念头:我炎黄子孙,就是厉害!

以前之所以被金国,辽国,胡元欺负,都是因为那些懦弱的皇帝,拖了我们的后腿。

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当今的皇上是洪武大帝!

不是什么宋仁宗,徽钦二帝之流。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天朝上国。

我们的文化,领先了别人数千年。

文化和历史领先他们这么多,把周边小国轻易打趴下,派一个将领出去就能灭他们一国,这才是天朝上国该做的事情该有的战绩。

因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儒家思想已经逐渐澹漠。让现在的朝堂上,已经很少有反对征战的声音了。几乎已经没有人说我们华夏要以德服人,用仁义去感化那些番邦蛮夷之类的话了。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朱皇帝对外征战虽然多,却没有出现任何民生凋敝的现象。

相反,大明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好。

汉武帝征伐匈奴,百姓受苦。

而朱皇帝征伐高丽,征讨倭国,是百姓受益,现在的西南就是最好的证据。

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皇帝做什么都是对的。

“燕王朱棣的奏章里有句话说的好,我们大明远征倭国,是让他们认祖归宗的。”朱元章道,“以前,我们的这个十八代海外子孙,很不听话,处处骚扰我们。”

“如今,我们要用戒尺,狠狠的打他们的手板心。”

“然后让他们跪在老祖宗面前,恭恭敬敬的承认错误,然后承认他们是我们的后代。”

“不错。”刘伯温道,“倭国人,本来就是徐福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人。我们大明军队开过去,其目的就是在让他们认祖归宗。”

“这段历史,在史记里面有明确的记载。”李善长道。

“我们不但要让高丽,倭国认祖归宗,还要让苏门答腊,澹马锡,等地的炎黄子孙,全部都认祖归宗。”中书省左丞相杨宪道。

胡惟庸被调走之后,朱元章直接把扬州的杨宪调了回来,让他担任中书省左丞。

……

过了好久,人群激动的心情这才稍微平息。

“此外,燕王在奏折中,还提到了一件事情,现在急需要办理。”看到人群都安静了下来,朱元章开始点名:“罗贯中!”

“臣在。”罗贯中站出了班列。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