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289章 倭国的金矿银矿

第289章 倭国的金矿银矿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殿下说的对极了,只有女性精怪才配得上仙人。”胡惟庸道。

心中其实震惊不小:难道那人真的是仙人下凡?所谓龙配龙凤配凤,门当户对。那秦宇喜欢的不是凡女,那就证明他自己也不是凡人!

可怕!

秦宇画的是来姆,日向雏田,神里绫华之类的动漫角色,燕王当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现实中找不到,就误以为是不属于凡间的女子。

误会大了。

“殿下刚才猜的完全正确。”过来半晌,胡惟庸这才说道,“据可靠消息,一休宗纯在外面的确有红颜知己,是一个叫做‘静’的盲女。”

“殿下的意思,是可以拿‘静’来对付他?”

“这样的手段对普通人可能有效,但还对付不了一休。”朱棣神情一凝。

“不错。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胡惟庸道,“以一休和尚高深的佛法修为,女人的确成不了他的致命弱点。”

“如果我们用‘静’去对付他,实在是有**份。”

“胡惟庸,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一休宗纯的讯息?”朱棣问道,“只有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本王才能想出对付他的办法来。”

“那一休目前已经写出了三部着作,在倭国广为流传。包括汉诗着作《狂云集》,佛学着作《佛鬼集》,还有关于修行的《自戒集》”

“此外,倭国民间还流传有很多关于他的经典公桉,比如说麦芽糖桉,蒙皮大鼓桉,捉虎桉……这些桉例,无一不体现了这个和尚的超凡智慧。”

“所以倭国人称他为‘聪明的一休’,并非空穴来风。”

最后感叹道:“殿下,这样一个既佛法高深,又学问了得,还对汉文化极其了解,还极其聪明的一休和尚,实在是不好对付啊!”

“他就算再厉害,能比得上秦先生万一?”朱棣道,“虽然本王只在先生门下学习了三个月,但也有自信拿捏他。”

“接下来,就是只学习了秦先生浩瀚学问中一些皮毛的学生朱棣,和倭国奇僧聪明的一休的精彩对决了。”

“属下十分期待。”胡惟庸道。

“明日,本王会亲自前往建仁寺。”朱棣道。

“行了,暂时先不说他了。”

“我们汉文化在倭国影响如此之大,不会写汉诗都没资格当和尚。难怪,本王到了倭国之后,发现他们很多藩主贵族都会说汉话。”

“正因为汉文化对倭国影响深远,所以罗先生的《弥生战国志》,在倭国才有巨大的发挥空间。”胡惟庸道,“此外一休拥有如此高深的佛法修为,而且极具智慧,还性格狂悖,还不怕死。我们想把这样的人打造成下一个恭愍王,恐怕是办不到。”

“本王本来就没有打算扶植他,我们要扶植的是徐千代。”朱棣道。

“倭国的局势纷繁复杂,一个掌握实权的将军足利义满,一个一休和尚,一个少藩主,一个邪马台女王,还有天皇势力和诸多的藩主势力,我们到底该扶植谁,该打压谁,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胡惟庸感叹道,“如何选择,如何具体操作才有利于我们,是极其考验智慧的。”

“所以父皇才会把你这个能人派来当本王的军师,应付倭国的复杂局面。”朱棣道,“父皇识人比任何人都准,眼光极其独到。除了你胡惟庸之外,估计换做其他任何一个,都没这个能耐。”

“殿下过奖了。”胡惟庸笑了,“局势越复杂,微臣就越兴奋,微臣喜欢这样的挑战。”

胡惟庸本事很大,而且喜欢疯狂炫技,曾多次在作死的边缘来回横跳。

在大明朝堂上就是个官场高手,他曾经无比自负的对蓝玉说,论打仗本相不如你们,但说道官场之道,你们给我胡惟庸提鞋都不配。

所以倭国的局势,很适合他。

“再复杂的局面,做事也得分个先后。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那个聪明的一休给拿捏了,将其‘狂’的自信心彻底摧毁。”朱棣道。

“遵命!”胡惟庸道,“不过想要拿捏他,必须殿下亲自前往。”

“以一休和尚在倭国民间的名望,如果用武力把他抓来,会引起倭国百姓的剧烈反弹。《弥生战国志》的影响,也会因此功亏一篑。”

“而且用武力抓他,说不定他还会**而死!”

“放心,本王不会用武力这种低劣手段,”朱棣道。

……

“殿下,豹韬卫指挥使张翼求见。”这时,吴风进门道。

“让他进来。”

很快,张翼就走了门来,抑制不住一脸喜色:“禀燕王殿下,刚才少藩主向属下透露,倭国有一个巨大的金矿,叫做左渡矿山,还有一座巨大的银矿,叫四见矿山。”

“两座金矿银矿,都大的没边!据少藩主的描述,那两座金矿银矿,比大明的所有金矿银矿,加起来都要大!”

“倭国发现了巨大的金矿银矿!?”朱棣和胡惟庸听了,二人霍然站起身来,“太好了!”

“我大明,刚好缺少巨量的金银储备。”

“父皇派出了十支船队,到海外寻找金矿银矿,目前都没有任何消息。没想到在如此近距离的倭国小岛发现了,真是天降横财。”

“自从先生告诉了父皇金银的重要性之后,父皇对海外的金矿银矿,几乎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不错!”胡惟庸道,“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把此事禀奏皇上,皇上一定会高兴不已。”

“立刻写一份奏章,把此事禀告父皇。”朱棣兴奋的道。

“遵命!”胡惟庸说完立刻拿起纸笔,亲自代替朱棣书写。在写的过程中,还向张翼询问了金矿银矿的具体大小,以及估计储量。

越问越是震撼。

倭国这两座金矿银矿的金银储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小小的倭国,太肥了!

写完之后,即可加急发出去。

“燕王殿下,少藩主居然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我们,也太忠心了吧。”过了好久,人群激动的心才平静下来,胡惟庸谁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