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377章 他们心虚

第377章 他们心虚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朱元璋好像很想不通。

「百姓生活好了,富足了,他们不但不会反抗朝廷,反而会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幸福的生活。舍生忘死对抗外敌入侵,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

「因为只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幸福生活,才值得他们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去保卫。」

「为了不把他们当人的腐朽朝廷,甚至天天骑在他们头上拉屎的士大夫阶层,而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听起来就愚蠢至极。」

「他们为了自己的幸福自发的英勇对抗外敌,和被儒家思想精神控制的对抗外敌,完全是两回事。」

「二者,有天壤之别。」

「前者是铁板一块,而后者是千疮百孔。」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在百姓生活不好的时候。就算儒家思想再怎么教百姓如何忠君如何爱朝廷,都如散沙一样风吹就散。」

「思想的强迫,根本就没有太大用处。」

「简单的说就是,只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让广大百姓们,心甘情愿的,为了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

「皇上说的太有道理了。」

「有道理。」

群臣纷纷说道。朱元璋经过秦宇的「调教」之后,无论是思想还是观念上都有很大进步,对于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而群臣也因为秦宇的原因,在认知上面上了一个档次。

「这件事情看起来极其不合理!」朱元璋道。「难道历代那些重视驭民的皇帝一个个都是蠢猪,不明白这个非常粗浅的道理?」

朱元璋作为皇帝,对皇家的情况是很清楚的。

历代皇家的教育当中,太子太傅都会在暗中教皇子们如何驭民,如何把百姓当成羊群一样牧养,也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所以才会有「恩养」这个词汇。

别以为那些当太子太傅的大儒,只会教皇子们施行仁政。

要是有人真这样想那就是太单纯了,大儒们会教太子如何驭民。

进行黑暗教学。

专属于帝王家的「精英教育」。

大儒们一个个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群臣闻言,顿时鸦雀无声,表示解答不了这个难题。

「算了,咱也知道你们解答不了。」朱元璋挥了挥手,「咱还是去问秦先生去。」

……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陆家村的小山坡上,秦宇坐在草地上,和黄村长闲聊,听到他提出的问题后,十分懒散的回答道,「但凡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都能解答出来。」

「哦,怎么个简单法?」朱元璋不可思议的问道。

群臣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居然说很简单?

「是因为他们心虚、不自信。」秦宇道。

「心虚,不自信?」朱元璋不理解。

「你知道魏明帝吗?」秦宇问道。

「知道。」朱元璋道,「他是曹魏的第三个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子曹叡。」

「曹叡当年就把驭民之术用到了极致。」秦宇道,「当时蜀汉东吴还在,他曹家也不是什么正统。所以他非常担心百姓反抗他的统治,担心百姓想要恢复汉朝,担心百姓们投靠蜀汉,或者东吴。所以在曹叡的眼里,他治下的老百姓是他的心腹大患。」

「他非常的心虚,这才把驭民之术用到了极致。」

「这曹叡得有多心虚,多不自信才这样干啊!」朱元璋闻言感叹道。

「是啊,曹叡当时是很心虚的。」秦宇道,「但凡有点自信的皇帝都不会这

么干的,因为不是正统还给不了百姓安稳的生活,曹叡便不相信百姓会真心臣服于他。」

「殊不知,朝廷正统不正统的,在百姓心中根本就没那么重要。」

「百姓想要的,只是安稳、平静的生活。」

「不但朝廷是否正统不重要,就连朝廷是否异族都不重要。」

「所以,只要他曹叡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百姓根本就不会反抗他,甚至还会拥戴他。他的那些施政方针和他想要的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

「怎么能说是背道而驰呢?」朱元璋道,「记得史书上记载,曹叡时期,整个北方几乎没有民变。」

「也就是说,他的方法,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的。」

「这些都是被压迫出来的和平假象,和回光返照差不多。」秦宇道,「所以后来曹魏被司马懿灭了,曹家被司马家欺负的很惨。」

「司马家也因为得位不正,他们也开始心虚起来。」

「所以司马家也沿用了曹叡的极致驭民,于是导致后来的五胡入主中原,汉家差点灭种。所以驭民不但害自己,还危害整个民族。」

「朝廷把百姓当成最大的敌人、甚至仇人,果然是因为皇帝的心虚和不自信造成的。」朱元璋闻言后感叹。心想咱朱元璋就不心虚,所以咱就从来没想过要虐民。

咱甚至一直在想,该如何对百姓好。

为此还能将那些虐民不法勋贵,毫不犹豫的斩杀。

和历代那些软弱皇帝相比,咱老朱的自信可是一流的。

朱元璋的确有强大的自信,且一点儿也不心虚。大明江山是他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还驱除了胡元恢复汉家江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广大疆域。

他有真正的雄才大略,对军士的控制极其牢固。

无论从军事才能,还是正统方面来讲,他都没有不自信、和心虚的理由。

所以他才敢真正为百姓说话,当一个皇帝当中的「独夫」。

纵观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没有任何一个敢像他这么干的。李二要笼络那些跟他打天下的世家门阀,赵匡胤要笼络那些节度使。

他们害怕得罪那些勋贵阶层,不敢为百姓说话。

他们也心虚,他们也不自信。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不杀那些节度使是因为仁慈吗?

不是,他是不敢。

「曹叡和司马家的几个皇帝得位不正,心虚使用驭民术可以理解,但其他皇帝呢?」朱元璋又问道,「历史上不驭民的皇帝,好像根本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