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380章 成为行省

第380章 成为行省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先生说的对极了。”朱元章感叹道,“这才是九州这片土地上,历代王朝盛行驭民之术的最终原因啊!历史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都是贵族阶层在当,他们能为最底层的百姓考虑吗?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往那方面去想好吗,和他们有共同利益的是贵族不是百姓。”

“所以他们才会联合起来,把百姓当牲口圈养。然而又怕他们反抗,于是便使用驭民之术,不断的压榨他们的自尊自信和反抗能力。”

“历史上就只有一个朱皇帝,才是真正的农民出生。”

“才破天荒的提出了,与百姓共天下的理念。”

“所以就只有朱元章时期,才是炎黄子孙崛起的唯一机会。”秦宇道,“因为只有他才真正想为百姓谋福祉,而百姓生活好了,大明王朝必定会传承很久。”

“甚至传承到现在,都有可能。”

“现代又不是没有君主立宪国家。”

“再次强调,决定王朝和汉家命运的,永远都是最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少部分贵族。”

“至于那些士大夫阶层,他们根本就不可能,为广大百姓谋福祉。他们本来就是靠压榨百姓起家的,靠民脂民膏生存壮大的。”

“咱这下算是彻底明白了,多谢秦先生指点。”朱元章站起身来,向秦宇拱了拱手道。

现在,他在秦宇的指点之下,已经将封建贵族,扼杀在摇篮之中了。按照秦宇所说,百姓生活幸福,王朝就会永久传承下去。

因此他对大明王朝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

大明王朝境内,百姓步入了幸福,自由,平等,安稳生活的正轨。

而此时的海外战事,也是喜讯连连。

高丽正式纳入大明版图,高丽百姓全部拥戴。承认他们是箕子后人,也就是炎黄子孙,从此以后高丽的人都尊奉大明朱皇帝为君王。

燕王朱棣和胡惟庸,已经占领了倭国所有大城市,彻底将倭国征服。

将军足利义满被斩,少藩主被斩。

倭国的贵族和平民都承认了自己是徐福,以及他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人,也都是华夏子孙。在几大藩主的带领下人群纷纷请愿,要加入大明。

“如今倭国的局势是大局已定,我们也是时候该班师回朝了。”将军府里,朱棣和胡惟庸正在那里密议,其中燕王朱棣说道。

“燕王殿下远征倭国,得胜回朝,日后必将名垂千古,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胡惟庸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完成了这历代王朝,都没有完成的壮举。”

“堪称史无前例!”

“史书上也会留下你辉煌的事迹,毕竟你是这次征伐倭国的军师,你的功劳也不小。”朱棣道。

“同喜,同喜!”胡惟庸道。“感谢皇上,感谢殿下。”

他眉开眼笑,心情非常的舒畅,甚至激动。

远征倭国得胜的军师,远远比当丞相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大。由此看来,皇帝剥夺了他中书省丞相的职位,让他跟着燕王来打倭国,他绝对是赚大了。

“现在倭国百姓纷纷请愿,要求倭国加入大明,成为大明百姓,我们是不是应该顺水推舟,接受他们的请求?”胡惟庸转换了话题,问道。

“答应了之后趁势在倭国建立行省,然后派遣官员驻守。那样倭国就直接是我们大明的一个行省了,不用再像高丽那样浪费时间。”

“现在高丽国已经成为大明的高丽行省,再加上倭国行省,大明就有十七个行省了。”

此时明朝的版图是,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上两京共十五个,加上高丽和倭国行省,就会变成十七个。

“不可。”朱棣想了想道,“我们在倭国,还是要用对付高丽行省的办法。如果我们在此地留下大明的官员,恐怕没法让倭国百姓人心彻底归附。”

“如果不能让他们彻底人心归附,倭国迟早有一天会叛乱。”

“而且你以为那些带头的倭国藩主,是真心归附我大明的?他们也是为了利益。至于那些请愿的百姓,也是在藩主的胁迫之下来请愿的。”

“虽然《弥生战国志》已经让他们有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观念,但这些观念为时尚短,还没有深深扎根,且仅仅是观念还不够的。”

“而且此地除了炎黄子孙外,别忘了,还有当地的原住民,也就是大和族。”

“所以此时的倭国局势,还远远没有达到,派遣一个大明的布政使司,就能管理好地步。”

“殿下英明,真乃历代皇子中少有的英才也!”胡惟庸道,“殿下打算怎么办?”

“还是用华云龙在高丽行省用的办法。”朱棣道,“我带过来的军士,全部都不用回大明,鼓励他们在此地落地生根和倭国女子联姻。”

“此计甚妙。”胡惟庸道,“大明本来就有很多骄兵悍将,如何安置他们,在皇上眼中是个大难题。而且历代王朝开国之后,都会面对这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安置那些打仗打赢了的士兵,很多皇帝都用了裁撤的方法给的银子很少,导致士兵当中怨声载道。”

“于是便出现了士兵哗变的事件,最后皇帝不得不用强硬手段镇压。这不但有负于那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军士,皇帝自己还弄的很闹心。”

“而把他们安置在异国他乡成家立业,就是最好的办法。”

“只不过他们以前的家乡都是在大明境内,估计有很多士兵不想在异国他乡安家。他们会非常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亲人,千方百计想要回国。”

“想要回国?”朱棣道,“以后倭国就是大明的行省了,在倭国不就是在大明国吗?”

“只不过换了一个行省而已。”

“传令下去,那些不愿在此地成亲的军士,可以把他们的家人接到这里来嘛。另外愿意在倭国安家的,我们给他们好的福利就行了。”

“至于语言问题,倭国语言本来就和我们的语言接近。”

“现在再经过两边的人这么一融合,很快就能把他们的语言,给纠正到我们的官话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