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513章 郑家转型

第513章 郑家转型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2 10:09:38

二人均感到有些尴尬。

人群闻言,也纷纷沉默。

郑家以前,的确做过不少不地道的事情。

片刻后郑老太爷突然把青年请了上来,跪倒在他面前:“之前的事情的确是老朽对不起你们母子,老朽向你们谢罪了。”

人群见状一阵震撼:昔日高高在上的郑老爷,竟然给贱民磕头谢罪?

看来,郑家是真的想做好人了。

“父母之仇不同戴天,我不能大度。”青年坚持不受,愤然离开。人群见状纷纷感慨:郑老爷在所有地主老财中,已经算是比较仁慈的了。

现在有勇于承认错误,更少超过了绝大多数士绅。

这一切恶果,都是以前那个时代造成的。

秦先生引领着一个地主士绅不能盘剥百姓的新时代。

“赵家家主,程家家主求见!”此时,郑家下人过来禀报道。郑老太爷回头望去,只见两位商贾模样的人走了过来。

赵家和程家?

郑老太爷心中一动。这两家不是旧贵族门阀世家,而是新成长起来的富豪商贾。二人掌握着本地的煤矿生意,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人走过来之后,同样向郑家赠送了丰厚的贺礼,并且说了很多祝福新人的客套话。

之后赵家家主直奔主题:“现在山西的煤炭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之前郑家因为自持读书人身份,没有赶上第一股春风……”

“看在郑家现在是先生远亲的份上,再加上郑家的确已经悔过自新。我二人经过商量后决定,把三座大煤矿其中的一座,给你们郑家经营。”

“以后郑家不用靠收租子,靠卖煤炭也能维持家族的运转了。”程家家主道,“说实话,我们那些煤矿一天的营收,就超过了你们以前一年的租子了。”

“郑家以前是靠收租子欺压佃农过日子,收租子能赚几个钱?”赵家家主一副大气的模样道,“不但赚的钱少,还容易犯下累累罪行,得罪乡民,”

“这又是何苦呢?”

他们经营煤矿一天的营收,就抵得上郑家一年的佃租?郑老太爷闻言心中震撼不已。

他作为一个古代古董读书人,还根本想象不到。朝廷支持商贾行为之后,给人带来的收益,竟然是如此的可观,和恐怖!

郑家以前有两千亩良田,全部租给佃农种地。就算佃租收的再高,再不顾佃农的死活,一年顶天了只能赚三千两银子。

而他们经营煤矿,一天赚的钱就超过三千两!

靠土地出产粮食赚的那点钱,连做煤炭生意的九牛一毛都比不上啊!用土地种粮食产量不高,如果遇到灾荒之年,收益更小。

内地的煤矿都如此赚钱,更不用说和海外的生意了。

难怪大明王朝现在如此富强!

皇帝都可以给百姓发钱了。

“看来郑家的确需要转变以前的陈腐观念了,用以前的老办法赚钱,不但赚的少的可怜,还容易把全部百姓得罪光,犯下累累罪行。走上了行善积德的对立面——作恶多端。消耗整个家族的福报。”郑老太爷心中暗暗想道。

此前他还觉得如果扳倒了秦宇,让封建贵族恢复到以前靠收租压榨百姓过日子的状态,封建贵族就能壮大发展起来。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

郑家一年收的租子,连人家一天的营收都比不上。

如果不是秦宇突然成了他外孙女婿的话,他这个观念还会继续维持下去。知道了彼此的收入差距后,郑老太爷想法彻底改变。

就算秦宇不是他外孙女婿,他们这些家族,世家也应该考虑转型。而不是局限与以前的老思想,去憎恨秦宇,并试图搬到他。

靠压榨人过日子,只能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当人上人。而靠做生意赚钱赚,则是让家族能走上了一条更加辉煌、光明的道路。

跟上大明朝改革的步伐,赚取比收佃租多几百倍的银子不香吗?

那样才是家族真正的正确的道路啊!

因为转型赚钱,不但赚的多的多,还不会造下恶业。

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外孙女婿秦宇,是多么的了不起。

天下之大,除了他之外,谁还有那种眼光,能看到大兴商贾,竟然是如此的能赚大钱?是如此的百利而无一害?

秦宇的措施,可以说是能让所有人都受益。朝廷,百姓,甚至他们这些世家。如果他们的思想,能跟得上步伐的话。

只可惜现在的很多士绅家族,眼界都很低。

他们大多数人,都还在把秦宇视为了生死大敌。都还在想着要恢复到以前,继续盘剥佃户,当落后地方的人上人。

“多谢!多谢二位家主!”郑老爷激动起来。郑家正愁没有赚钱维持家族运转的门路,他们就主动送给他了?

“我们也是看在先生的面子上。”程赵二位家主道,“要不是先生,谁还管你们郑家?”

“连一座矿都能送你们?”

“是,是,是。”郑老太爷道,“郑家一定让外孙女,好好的服侍先生。”

人家贵为公主,你这个外戚和她说得上话吗?二位家主心中暗暗说道。不过却没有表露出来,交待一番之后转身走了。

……

让道贺的人群离开之后,郑家父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后堂。

“秦先生的面子还真够大的!”看到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贺礼,还有万民书,万民伞,郑大少爷吞了一口口水,说道。

“而且这些万民书,万民伞,都是百姓自发送来的。”

“以前有些离职的县令,收到的万民书万民伞,全部都是假的。都是当地士绅搞的面子工程,因为最底层的百姓,根本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哪里会写那么多签名?那些受万民爱戴的地方官,实际上是受当地士绅爱戴。”

“是啊!”郑老太爷感叹道,举起了那把万民伞摊开,“这把万民伞,可以说得上是,历史上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万民伞。”

“他们都是自己来的,不是士绅豪强请人假扮。”

“你看这伞面上的字,好多都写的歪歪斜斜,一看就是真正出自底层百姓之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