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543章 古代管后勤的秘密

第543章 古代管后勤的秘密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05 12:03:21

“朱元章队伍里的士兵都是人不是神仙下凡,只要是人就要吃饭,就要军饷。人是铁饭是钢,士兵们两顿不吃饭,就拿不起刀枪来。”

“而且军士们在大战前夕,还必须要吃一顿好的,大碗吃肉大碗喝酒。连一顿大米饭都吃不饱,肉都吃不饱,谁肯为你去攻城拔寨?”

“要知道攻城拔寨是九死一生的活,很可能去了就有去无回。因此大战前夕的那顿饭,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顿。”

“元朝末年,百姓是饿殍遍野。路上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千里无人烟。”

“然而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朱元章却能做到让他手底下的士兵不饿肚子,大战之前还能吃好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秦宇道:

“别跟我说是士兵们自己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在没有战事的时期可以屯田。在战事持续的时期,屯田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李善长。”朱元章道,“李善长是处理后勤的一把好手,朱元章在占领了一个州县之后,都会让李善长去管理。”

“他在州府里鼓励农耕,召回流离失所的百姓……”

“李善长,就是朱元章的萧何。”

“李善长的确是这方面的能手,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奠定了他大明第一文臣的地位。”秦宇道,“世人看打仗,都喜欢看轰轰烈烈的战场厮杀,看个热闹。却不知,军士粮饷的充足与否,才是决定一场战事胜负的关键。”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搞后勤的,才是朝廷最大的功臣。因为士兵们,一天也离不开粮食。”

“不过,你说李善长是召回流离失所的百姓,鼓励农耕,才能为朱元章筹措到了大量军粮,显然都是欺骗那些不懂的人。”

“为何?”朱元章诧异的问道。

“因为既然出现了大批百姓流离失所,那么田地注定要荒芜。”秦宇道,“而且粮食从耕种到收获,起码要大半年时间。其中会出现很长的一段空窗期。士兵或者说人一天也离不开粮食,这段空窗期,又该如何解决?”

“此外,荒芜了很久的田地再次耕种,来年也绝对不会有太好的收成。更何况古时候的粮食产量,本来就很低很低。再加上当时还是灾年,蝗灾,旱灾,气候也不利于粮食的生产。”

“他鼓励农耕产出的那点粮食,连百姓的口粮恐怕都不够,哪里能提供大量的粮食给队伍?”

“因此百姓耕种收获的粮食,只能算是军粮的一种辅助来源,而不是主要来源。”

朱元章闻言神情凝固,他之前一直都以为,李善长为他筹措到的粮食,都是从土地长出来的。是他把管辖区治理的很好的结果。

然而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既然占领州县百姓耕种出来的粮食,并非军粮的主要来源,那么李善长当初又是如何做到,满足队伍粮饷需求的?”

其中的秘密,估计就只有李善长自己才知道,朱元章心中暗想。

“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就能明白李善长是从哪里弄来的粮食了。”秦宇道,“古时候的粮食,大多数都掌握在士绅手里。”

“他们是金字塔的第二层,金字塔倒塌,他们受到的影响很小。”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想必你比谁都清楚。那就是,百姓,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

“既然百姓都没有自己的土地,为什么灾荒、战乱之年,会出现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呢?他们可以继续依附地主士绅呀?”

“因为战乱之年兵荒马乱,那些士绅地主害怕被那些乱兵视为抢夺的对象,便立刻收缩其羽毛,赶走了自己雇佣的的佃农。”

“至于灾荒之年,粮食的产出抵不上他们的口粮,佃农同样也会被赶走。”、

“于是,灾荒战乱之年,便出现了大批流民。”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候的流民,其实都是被地主士绅赶出家园的。之所以说这段话,是因为有很多人,还不清楚这里面的细节。他们以为古时候出现流民的原因,是灾荒和朝廷腐朽,和地主士绅没多大关系。”

“不错。”朱元章道,“地主其实根本不用自己出面赶走佃农,他们只需要收回土地,不租给那些佃农就行了。然后朝廷再来向佃农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百姓交不起税,被压榨干最后一滴血就必须离开家园,成为流民。”

“地主就是佃农的主人,没有了主人的庇护,佃农分分钟钟被赶出家园。”

“既然百姓根本就没有土地,那么李善长,又如何鼓励百姓农耕?”秦宇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朱元章闻言犹如醍醐灌顶,“李善长为朱元章筹措到的军粮的主要来源,其实是当地的士绅,地主?”

“你总算是明白了。”秦宇道,

“而且他要鼓励农耕,也必须和当地的地主士绅打交道。田地都是地主士绅的,士绅地主不同意,百姓也无田可种。”

“此外,”

“李善长在后方,是绝对不可能用武力,从地主士绅那里抢粮食的。他没有军队,而地主士绅,却有自己的武装。而且各地士绅地主沆瀣一气,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各个世家都有来往,他们形成的集体势力不可小觑。”

“所以如果他用强硬手段,从地主士绅那里筹措粮食,必然会引起后方起火。这种事情,明智能干的李善长是不会干的。”

“不错!”朱元章道,“自从李善长管理后勤以来,朱元章占领的后方州县,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后院起火的事情。”

“既然不能动用武力,又要向别人筹措粮饷,李善长是如何做到平衡的呢?”秦宇又问道,“他总不能天天给地主们上课,让他们变得品德高尚,无偿把粮饷给他。他们那些人都很现实,李善长拿不出足够的好处给他们,是筹措不到粮饷的。”

“所以他们必定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某种交易。”朱元章神情一凝,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