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七十七章 你们选一样吧

第七十七章 你们选一样吧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应天府,坤宁宫。

“娘娘。”马皇后的贴身女官月儿走了进来,拜见之后道,“翰林院的那些儒生,都不肯接受娘娘的旨意。”

原来马皇后在见到秦宇招收女学生之后,便打算为此事努一把力。先是在应天府搞一个试点私塾,招收金陵城里的女子就学。

如办学能够顺利的话,以后便在全国各行省推广起来。

哪知道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她本来想在翰林院挑选几个饱学之士当试点私塾老师,没想到皇后的旨意下去了,翰林院的那些人都不肯接旨。

“这个结果我早有预料。”马皇后感叹一声道。

“那些儒生真是太讨厌了,听到娘娘的旨意后一個个就像见了鬼一样。说话还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张口闭口就是之乎者也圣人之言,我是一句也插不上嘴。”月儿气愤的道。

“那些儒生本来就擅长雄辩,你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马皇后道。

“甚至还有儒生说了,他们就算是死也不会接受娘娘的旨意。还说皇后这么做有后宫干政的嫌疑,说什么办学是国之根本,娘娘不该参与。”月儿道,“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那个被贬的宋濂,还有高启。当时刘伯温也在,虽然并未直接反对,但明显是不赞同的。”

“宋濂高启刘伯温,是当世三位大儒。”马皇后道,“他们几个的态度对天下读书人的影响极大,看来此事也只能暂时作罢了。”

“让女子上学,真的就这么难吗?”月儿感叹,“听到娘娘想让女子上学,那群读书人就好像是有人挖了他们家祖坟一样。”

“没办法,女子不能就学是流传了几千年的规矩,短时间内很难改掉。”马皇后道。

虽然她是皇后也不能为所欲为,正如那些儒生所说,办学是国之根本,皇后这么做有后宫干政的嫌疑。之前她辅助朱元璋的时候参与了很多政事,而且还做的非常出色,现在当了皇后反而不能随便发表意见了。

“那些儒生之所以不同意,一是为了捍卫千年流传的传统。二是害怕接受了会遭到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留下千古笑柄。儒生把名声看的比性命还要重,所以才会说宁愿死也不接旨。”

“秦先生那里是偏远山村,招收女子上学倒是好办一些。反对者只有一些没读过书的淳朴村民,反对不激烈。但凡村里有一个有秀才功名的,都会站出来反对到底。”

“而此处是应天府,人们的观念更加牢固,翰林院更是汇聚了天下知名读书人,反对的力量如汹涌浪潮。”

“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娘娘可不是会轻易退缩的人。”月儿道。

“只有等秦先生那里教出几个杰出女子了。”马皇后道,“假如到时候我大明出了一个穆桂英,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再出一个女状元在辩论学问上完胜当世大儒,天下人读书人便会无话可说。到时候我再大力推进,一切便水到渠成。”

“秦先生有那么厉害吗?”月儿问道。

“这么说吧,他能教出苏秦,张仪,孙膑,白起,李牧,吕不韦,诸葛亮那样的人才来。”马皇后道,“只不过他日后教出来的有可能是女白起,女李牧。因为已经有两个女子,在做他的学生了。”

“听娘娘这么一说,我都想给他当学生了。”月儿道。

……

秦宇带着一个班级到了后山,路过一块阴凉地。

前方是一处悬崖,上有一股细小的山泉流下,滴滴答答落在岩石上。周围被茂密树林覆盖,极其阴冷潮湿,常年没有光照。

“看来,这次我们要多砍几十棵大树了。”秦宇道。

“先生,为什么要砍那么多树?”徐妙锦问道。

“村民们一直都在为吃不饱饭而发愁。”秦宇道,“为了此事,我也一直在思考解决的办法。”

“你们看这块地方,很适合种植蘑菇。”

“怎么个种植法?”朱棣问道

“把砍掉的树干扔到这里,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朽木。树木的上面本来就有大量真菌孢子,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下它们会很快生长出来。”

“居然还能让蘑菇生长出来?”陆黑蛋惊异,“以前村里的小孩都是在下雨后去树林里捡蘑菇的,虽然好吃但找不到多少。”

“人为的干涉能够让它们成片成片的生长,就算不能当饭吃,也能弥补不少粮食的缺口。”秦宇道。

“另外为了让它长出的是可以吃的蘑菇,而不是红伞伞,可以把能食用的蘑菇下面的土挖过来,泥土里面就有很多它们的孢子菌丝。”

“先生,什么是菌丝,什么是孢子?”朱英娆问道。

“孢子就是蘑菇的生殖细胞,生长到丝状就是菌丝,太小肉眼是看不见的。”秦宇道,“如果是生长周期短的草菇的话,二十来天就能收获一大片。种植土豆虽然产量高但毕竟种的少,而且需要等一段时间,解不了燃眉之急。学校的粮食也不能分给村民太多,你们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陆家村小学的伙食每天都是大米饭还有腊肉,这一点被村民看在眼里,经常都是羡慕不已。而秦宇也是每周让三个村里的学生带一点回去,其他村民没得分。这么做一是为了激励村民多送一点孩子来读书,二是救急不救穷,想要解决陆家村的吃饭问题,还得从根源上入手。

“先生懂的可真多啊!”学生们一个个对秦宇投来崇拜的目光。

“能为老百姓做实事让他们吃饱穿暖,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情。”徐达听了之后感叹道,“这一点就只有秦先生做到了。”之前他见惯了朝堂上的那些大儒,他们除了写写文章吟个诗词歌赋,教人要仁爱之外,好像没有为老百姓干过什么实事。

“你这句话说的太对了。”秦宇对他的话也表示赞同,“古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平天下的第一要务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把知识变成粮食和财富。”

“先生,不用我们砍新鲜的树等它变成朽木,村民家就有不少朽木,这样长蘑菇会更快。”陆富贵道。

“有理。”秦宇道,“下午放学之后你就去告诉族长,让他在各家各户收集朽木,一起搬到这里来。之后在木材上开凹槽,放发酵过的高粱杆在里面……算了,操作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亲自指挥他们吧。”

之后人群一起动手,人多力量大,很快在附近砍了十几棵大树。害怕村民家里的朽木不够多,把几棵树的树干扔在潮湿阴冷的山泉下面。

陆黑蛋等几个本村学生找以前挖到可食用蘑菇的地方,把下面的泥土挖了过来,堆在旁边。

忙了大半个下午,这才几棵大树合力抬回去。附近村民见状,也来了几个帮忙。

回到学校人群便开始忙碌起来。秦宇画好水转翻车的图纸标好尺寸,徐达和男同学制作木板,榫卯……人群分工明确,两个女生则是在一旁给众人打下手。

“秦先生,你给我们讲讲故事吧。”就在大家都在忙着做事的时候,朱英娆提议道。

光干活不说话显然无趣,而孩子们又都很喜欢听老师故事。

“好吧,伱们想听什么样的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还是玄幻,修仙?还是古武,灵异,二次元?体育,军事,诸天无限?还是都市异能,霸道总裁,赘婿战神,你们选一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