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九十章 可以造起重车了

第九十章 可以造起重车了

书名: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落寞的花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1:08

“皇上来了!!!”人群发现朱元璋到了,这才停止了喧闹,纷纷下跪参拜,然后退后给朱元璋和几位大臣让出一道位置。

“棣儿,你在搞什么鬼?”朱元璋神情一凝问道。

“禀父皇,儿臣要把这口大鼎举起来。”朱棣信心满满的道,“据大鼎上的铭文记载,此鼎重两千斤,本来在鸡鸣寺里面,被儿臣特意运了过来,就是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下物理学的力量。借此告诉天下百姓,秦先生教我们的物理学非常实用。”

“禀皇上,前元的金陵达鲁花赤扩廓帖木儿,沉迷佛学,经常和鸡鸣寺的高僧谈经论道,此鼎就是他命工匠铸造赠给鸡鸣寺的。”高启博闻强记,给朱元璋做起了科普。

“朱棣,你有把握吗?”朱元璋问道。

“父皇放心吧,儿臣有十足把握。”朱棣信心满满。

朱元璋转头望去,只见那口大鼎的确很沉重,非人力能够举起来的,但其上方却有一根绳索牵引,绳索上面挂着好几个滑轮。

朱棣大步走到大鼎面前,一只手放在鼎的下面,一只手拉绳索。

在人群的惊呼声中,两千斤重的大鼎缓缓上升。

“燕王真的举起来了?”

“好像还很轻松的样子!”

燕王府的下人丫鬟们见状,一个个都停止了哭泣,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这一幕。“燕王真是太了不起了!”“燕王神力盖世!”“燕王是当世霸王!”

停止哭泣之后,又是一阵吹捧。

附近围观的百姓,甚至还有人下跪膜拜。

而群臣见状,也是一阵震惊。

“这怎么可能!”大儒高启说道。

“行了,棣儿,你放下来吧。”朱元璋道。

“儿臣遵旨。”朱棣把手一松,人闪身退出,轰的一声巨响,大鼎重重的落在地上。

“棣儿,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朱元璋问道,他此时已经看出,其关键就在那根绳子和几個滑轮上面。

“就算父皇不问,儿臣也会给大家解释。”朱棣站在原地,就像老师一样给现场所有人科普起来,“各位乡亲各位大人,其实并非我朱棣天生神力,能举起两千斤重的大鼎。我能举起大鼎来,其关键就在于这根绳子,和当中挂着的几个滑轮。”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井里取水的时候,最上面有一个轱辘,那也叫滑轮。不过那是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一旦让滑轮动起来变成动滑轮,一个就能省下一半的力……一个定滑轮加上一个动滑轮,形成一个滑轮组,不但省力还能改变用力方向。”

“这种方法是动滑轮原理,也是秦先生教我的,是最粗浅的物理。”

一个动滑轮就能省一半力!?人群听了震惊不已。

如果以后他们能把这种方法用上,岂不是能轻松抬起重物了?

“燕王殿下,能不能让老臣试一下。”工部尚书单安仁上前说道。

“单大人请!”朱棣道。

单安仁走上前去,抓住绳子用力一拉,果然轻松的拉起了大鼎,激动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有了燕王传授的这个技艺,以后工部施工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老臣替天下工匠,谢过燕王殿下了。”说完,深深向朱棣行了一礼。

工部负责天下的缮修、功作、盐池、园苑,水利之事,一半都是大工程。而大工程基本上都会用上沉重的材料,如果单纯的用人力去抬,不但耗时耗力,而且还很危险。

朱棣的这个发明,可以说救了很多工匠的身家性命。

以前因为人力所限,上万斤的材料即便人再多也抬不上去,导致一些工程建筑直接被工部给否了。如果能用上滑轮组技术,他们能建造出更多宏伟的建筑。

单安仁的脑袋飞速旋转起来:利用滑轮组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能用一辆战车在下面牵引绳索更加方便……那么这辆战车加上滑轮,可以叫做‘起重车’!

立即转头向朱元璋启奏:“陛下,燕王殿下这个发明,让天下工程变得简单起来。很多以前做不了的水利工程,也可以上马了。因此燕王殿下此发明利国利民,功盖千秋,必将载入史册,请陛下给与嘉奖。”

“咱当然会嘉奖。”朱元璋满是欣慰的笑容,“朱棣!”

“儿臣在。”

“咱赏你黄金一百两,丝绸五千匹!”朱元璋转头对读书人的代表,大儒高启道,“你们这些读书人,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张口就是圣人之言,可曾做出过这种利国利民的创举?”

高启哑口无言。

“谢父皇!”朱棣意气风发。

……

“陛下,不好了,徐妙锦闯进了兵部,提出想要和兵部的将军们,在沙盘上切磋军事。”此时,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赶来向朱元璋禀报。

“她一个女子,居然跑到兵部去闹事?胡闹!”朱元璋皱眉,“传旨,让她速速离去。”

徐妙锦是徐达的女儿,兵部除了尚书陈亮之外,一个个都是徐达的老部下,因此她闯进去,兵部没人敢阻拦,甚至对她还十分恭敬。

“禀陛下,皇后也在。”太监说道,“皇后好像很支持徐妙锦和他们切磋。”

“那就算了。”朱元璋道。

突然心中一动,徐妙锦开始展示军事才能了?莫非秦先生想要把她培养成孙膑,白起那样的人才?他想为大明培养出一个女将军?

难怪妹子如此重视,都亲自前往了!

如今大致情况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蜀王将来是吕不韦,徐妙锦是女孙膑,宁国公主印书将来有可能做大明第一任女状元,燕王……目前还看不出来,不过也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位秦先生,真是可怕啊!

一下教出这么多大才来,一个个只跟他学了不足一旬,就都开始展露锋芒了。

光芒耀眼,锋芒毕露!

大明的年轻一代,人才辈出,都是秦先生教出来的。

“这事咱就不亲自过去了,随便他们怎么折腾。”朱元璋道,打算给马皇后个面子,让她去处理。徐妙锦是大臣的女眷,马皇后管她的事情也勉强不算干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