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野狗岂敢与猛虎争锋!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野狗岂敢与猛虎争锋!

书名: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作者:猫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43:55

却说寇良才和赵盘带着一千瑶兵一马当先,抄近道来到嘉禾县城后惊愕的发现县城城门洞开,逃命的人员车辆挤成一团,男人的呵斥叫骂声,女人的啜泣声,小孩的哭号不绝于耳。

看到这一幕,寇良才心中一沉,难道来迟了?

谁知道一抬眼,就看见瑶兵首领赵盘拎着一个穿着绸缎的胖子走过来扔在地上,示意寇良才问话。

寇良才看的清楚,眼前这个胖子刚才很是蛮横,站在马上车辕上,用鞭子不断抽打挡住他的马车去路的人。

而赵盘手下的一千瑶兵已经将城门团团围了起来,那些想要逃跑的人都被堵在了城门口。

有人通过装束认出了这是瑶兵,惊呼“这是哪家的土司也起兵造反了?”

寇良才没想到这个赵盘做事如此干脆利索,给他递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然后开始审问眼前这个胖子。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王氏兄弟打过来了?知县何在?”

那胖子蛮横惯了,被人从马上上提溜过来,还被摔在地上,本能地就想发作,但是看了一眼架在脖子上的刀刃,立刻变得文明友善起来,有问必答,一五一十地将前因后果都交代了一遍。

原来自从昨日从桂阳县传来了王氏兄弟要打过来的消息后,嘉禾知县就以下乡巡查的借口跑路了。

再晚些时候,有人看见了知县的车驾跟野狗出笼一样狂奔的时候,城中的人才知道知县其实是是跑路了,所以大家都慌了。

主簿跑回了乡下的自家庄园,典史也带着自家老小出了城向着蓝山县而去。

其他的衙役捕快胥吏都是一哄而散,整个县衙只剩下一个喂牲口的马夫没有跑路。

年龄太大,跑不动了。

城中的官吏都跑了,富户乡绅们自然也不会留下来送死。嘉禾县巡检司的巡丁都跑完了,城门都没人守了。

心急的人连夜出城跑了,性子慢家当多的人第二天天亮之后才陆续出城。因为逃跑的人太多,大家都想先一步出城,所以就发生了许多小冲突,搞得城门更堵了。

这个胖子是当地的一个打行的头子,平时欺压良善惯了,养成了蛮横的性子,所以才会出现用鞭子抽打挡路之人的举动。

打行其实就是明清两代的黑社会,这胖子就是个黑社会头子。

寇良才听完眉头舒展开来,还好王氏兄弟还没打过来。

他跟赵盘交流片刻后,一千瑶兵很快行动起来,直接将那那些逃跑的人逼回城内,然后强行接管了两座城门,然后又派人在城中巡逻,稳定城中秩序。

为了震慑稳定人心,寇良才直接将朱熙给他的那面荡寇军的大旗给插在了城头上。

然后又亲笔写了几份告示贴在城中各显要之处,明确告诉城中百姓沈墨沈天王已经知道王氏兄弟祸害桂阳州百姓,所以派来了荡寇军过来剿贼。

这些瑶兵就是先头部队,主力大军马上就到。只要大军一到,王氏兄弟末日就在眼前了。

而且寇良才还在布告中警告那些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作乱之辈,若是被发现,全家定斩不饶。

告示贴出去之后,城中的人心一下子安稳了许多。

毕竟这几个月一来,沈墨的名字是经常听说,而且名气越来越大。

如果有热搜榜的话,沈墨这几个月一直蝉联湘南地区榜首,甚至在整个湖南都能排入前几名了。

很多说书先生现在都爱拿沈墨的实情当做素材,各种夸张渲染,把沈墨都快说成是天上破军星下凡了。

当然,在种种传言之中,沈墨的形象有好有坏。好的说他爱民如子,善待普通百姓,给百姓们分田分粮,而且军纪严明,从不扰民等等。

坏的则说他滥杀无辜,强抢百姓粮食钱财云云。

但是无论是说好的还是坏的,这些流言都有一个共识:沈墨真的很厉害,很能打,实力很强大。

所以嘉禾县城里的的人知道这些瑶兵是沈墨派来的之后,有人心惊,有人心喜,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是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都本能的觉得纵横郴州府的王氏兄弟根本不是沈墨的对手。

这里面的逻辑也很简单,外界对沈墨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是对王氏兄弟基本上就没人说好的。

别说乡绅富户这些有钱人了,就是普通的百姓一提起王氏兄弟都是面露恐惧愤恨之色。

更直观的一个逻辑是,沈墨接连大败清兵,无论是府一级的绿营,还是总兵,或者是一省巡抚,都不是沈墨的对手。

而王氏兄弟这几个月来却经常被清兵追的到处乱窜,跟丧家之犬一样,而且还只是郴州府的区区两三千绿营兵。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眼前这些瑶兵都跟着荡寇军作战,说明了都有土司开始投靠沈墨,这更说明了沈墨的强大。

如果说王氏兄弟现在就是一群到处乱窜的野狗一样,那沈墨现在就是一头不断扩展疆域的猛虎。

猛虎昂首一啸,野狗必然两股战战,更遑论敢与猛虎争锋了!

所以城中人心很快安定下来。

寇良才又让赵盘派兵守卫府库官仓,还好动乱出现的时间不长,府库官仓还没被人趁机抢掠。

抢先王氏兄弟一步占领了嘉禾县城,这让寇良才松了一口气。但是王氏兄弟此时依然没有出现,这又让有些担忧。

不过这时,朱熙带着一千五百荡寇军正兵也刚好赶到。

看到朱熙到来,寇良才心中松了一口气,感觉顿时安心了不少。

“寇老弟你们干的不错,幸好没有被王氏兄弟先一步占领城池。这一功我给你们记上,回头报上总镇署,我家主公一定会有所表示的。”

朱旭看着城中稳定的局面,拍着寇良才两人的肩膀赞赏道。

寇良才拱手谢过,又道:“朱营长,如今贼兵不知踪迹,我担心他们四处流窜祸害嘉禾百姓。”

朱熙点头道:“不错,王氏兄弟现在就是两只到处咬人的疯狗,要是不把他们早点灭了,恐怕会有更多的百姓的被他们祸害。赵盘兄弟,我们一起派出人手向四面打探消息。”

赵盘刚要领命,就见朱熙手下一个连长匆匆赶来道:“营长,有人前来报告说是知道王氏兄弟如今的踪迹。”

朱熙立刻让人将那人带了过来,当面询问。

时间关系,还是先更后改。正在努力码字中,半个小时之内改过来。明天要搬家,收拾了两天东西,头大,所以请大家见谅。字数肯定还是四千字。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

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

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

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

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

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

繁刑严诛,吏治刻深;

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

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

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

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新书海阁繁体版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书海阁繁体版!

喜欢帝国时代造反实录请大家收藏:(tw.)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新书海阁繁体版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