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的框架定下了之后,肯定是不够的。
内阁和理政院下面的六部以及大都督府,这些都是实权部门。
但是光有实权部门肯定也是不行的,还需要设置许多辅助的事务部门。
比如大明朝廷设置的十一个事务衙门。
当然,沈墨目前并不需要设置那么多的衙门,但是负责日常的吃喝拉撒的以及看病通讯这些衙门还是需要设置的。
没有这些辅助部门,实权衙门也是没办法正常运转的。
在跟两位老先生讨论一番后,最终决定设置以下几个事务衙门:
第一个首先是鸿胪寺,管吃喝饮宴的衙门。
虽然沈墨想叫后勤部,但是两位老先生都觉得太俗气,坚决反对,最终沈墨也只能继续叫鸿胪寺。
“鸿”的本意是天鹅或大雁,通“洪”,引申为大、强等:
“胪”的本意是皮肤,通“(左足右卢)”,意为“传”,传达的“传”、传话的“传”。
乡村农家办婚丧大事,一般都要请“总管”(或称“知事客”)来操持料理———这样的人物常常会高喉咙大嗓门地向众人传达主家的意见,安排各项事务。
国家也有类似的官职:周代叫“大行人”,秦代和汉初叫“典客”,汉武帝太初年间改其名为“鸿胪”。“传声赞导,故曰鸿胪”,也即“鸿胪”之官,是专管朝廷庆贺吊丧赞导之礼的。
这样,从汉代开始,就有了鸿胪卿或鸿胪省,到北齐时,就叫鸿胪寺了。
寺最初的意思是侍候———篆体“寺”字为手持器物用具状,后来引申为官署,再后来才指佛教的庙宇。
朝廷机构的设置也不是随便乱叫的,只是后人不知道这些名字的本意,所以才会觉得拗口别扭。
经过王夫之这么一讲解,沈墨豁然明白,叫鸿胪寺也真是挺适合的。
的确是个伺候人的衙门。
鸿胪寺卿为七品官。
有了负责吃吃喝喝的衙门,吃饱了就得体察民情,上传下达,所以通政使司也是必要的。
臣子们的奏表要通过通政使司传递到朝廷,朝廷的政令也要通过通政使司来下达到官员和地方手中。
起的就是政令通达之意,所以叫通政使司。
不过沈墨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拗口,最后决定改成通政署。
通政署主官为通政使,品级为六品。品级比鸿胪寺卿高两级,也是为了凸显这个衙门的重要性。
既然要负责上传下达的工作,那就必然要有渠道,所以天下的驿站管理就都归通政署管理了。
人吃五谷杂粮,自然也会生病。所以看病的医院是必须要有的。
明代叫太医院,沈墨最终决定也叫太医院,主官叫做院使,品级为六品。
然后还需要一个跟外部势力打交道的衙门,所以又设置了一个礼宾署,主官为礼宾使,品级为六品。
跟外人打交道的衙门有了,跟人打交道时候肯定要穿戴整齐得体,而且还要证件齐全,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专门负责制作官员袍服以及雕刻印章制作腰牌等物件衙门。
所以尚宝司还得有。
不过沈墨的这个尚宝司的职能肯定是要比明代的尚宝司职能是要多一些的,是包含了原来尚宝司的制作印章腰牌令旗等,还将少府监以及将做监的职能都包含了进去。
少府监在明代是没有的,在宋代是负责制作衣帽鞋袜这些的。
而将做监则是给皇室制作各种器物的,比如说烧制瓷器,制作家具等等。
尚宝司的主官也叫做卿,正六品。
沈墨现在摊子小,能节省就节省。以后等到摊子大了,可以再考虑将这些职能分开。
其他的譬如宗人府,太常寺、国子监、行人司以及钦天监和上林苑监都没有设置。
因为目前没有必要。
宗人府是管宗室事务的,沈墨目前只有他一个,儿子都没有,管个屁,
太常寺是管宗庙祭祀和礼乐的,也同样用不上。
国子监现在也没有必要设置,因为设置了也没有学生。
毕竟沈墨的地盘里第一届的小学生还都没有毕业,更何况大学生。
行人司更没有必要,因为传达诏令有通政署就可以了。
钦天监暂时也没必要,古人迷信,钦天监的作用主要就是观测天香,来预测吉凶。
虽然以后可能需要有,但是目前没啥用。
上林苑监是负责管理全国的农林牧渔这些的,这些事务完全可以放到六部之中的民部去,没必要单独设置一个衙门。
以上基本上就是中枢的机构设置了。
可以看得出来,没有设置大理寺这种审判机构,以及都察院这种监察机构。
虽然王夫之和于成龙都提过,但是沈墨经过思考之后暂时觉得没有必要设置。
原因也很简单,暂时没有必要。
虽然从道理上来说,缉捕和判案是要分开。
但是目前沈墨地盘太小,手下人才缺口太大,如果司法流程设置过于严密的话,无论是在财政负担上还是效率上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当前阶段沈墨还是打算让警部负责从缉捕到审判的全部流程。
至于死刑审核当然最终还是要有他这个国君来最终核定的。
都察院更没有必要了。
正经的事务官缺口都很大,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喜欢没事找事的言官。
设立监察制度是有必要的,但是那是以后,不是现在。
以上的机构设置还真是中枢外廷。
按照王夫之的意思,最好连内廷的架子也给趁机搭起来。
但是沈墨却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因为他现在就一妻一妾。
哦,马上就要有第二个妾了。
而且孩子现在也没有,家庭成员关系相当简单。
这么点人,根本没有必要设置一大堆的机构,安排一大群人来服侍他们这几个人。
就算以后需要,但是现在肯定是不着急的。
王夫之看沈墨在这个问题上很坚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心中反而更加赞赏沈墨,觉得他果然不贪图享受,不重虚名。
其实,他不知道沈墨是真的怕麻烦。
真要搞那么多的机构出来,屁大点事都要走流程,实在烦人。
就算当了国公,日常的吃喝拉撒有府里现有的那些人负责就足够了。
至于地方上,目前沈墨的地盘是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郴州和桂阳州。
三府两州之地。
看起来的确不算多。
但是这三府两州之地基本上是将整个湘南地区全部包括进去了。
虽然湖南最西边的沅州和靖州还没有纳入地盘之中,但是这两个州的清军守兵早都跑完了,许多当官的也差不多跑完了。
铁牛那边随时可以拿下来。
这里的官员不跑也不行啊,整个湘南都被沈墨给占了,西边紧挨着的四川又是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蟠的地盘,两边都是敌人,而且没有一家是好惹的。
别看吴三桂死了,吴军大败,但是剩下的力量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州府能抗衡的。
在这两个州当官,搁谁谁都会跑的。
太吓人了。
所以,大家在算地盘的时候已经都自动将这两个州给算了进去。
这么算下来,沈墨手中就有了三府四州之地了。
跟王夫之和于成龙讨论之后,沈墨决定地方上的编制大框架基本不动,但是要根据中枢制定的架构做一个微调。
比如说地方衙门原来有的六房就必须中枢的六部去改名,职能上也肯定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还有巡检司也要改名成为守备队,主官从巡检改为守备,负责地方日常守备和治安,辅助县衙缉捕盗贼。
地方守备军和村兵则隶属大都督辖制,但是地方衙门在突发状况时也可临时调动,但是事后要向大都督府报备。
若是辖区内有大大都督府认命的总兵官,则该区域内所有的军事力量都受总兵官辖制。
地方官却有需求,可向总兵官提出申请,但是日后也需要报备大都督府。
总兵官有临时调兵权,但是较大的军事行动必须提前向大都督府申请。
若是事态紧急,可临机决断,事后必须进行报备。
毕竟现在还是战争年代,所以沈墨并没有给手下的将领们拴上锁链。
当然,这也是沈墨对手下将领们绝对的信任。
不过这种信任在王夫之和于成龙两人看来有点过于宽松了,因此担心会造成下面的将领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的局面。
无论这两位如何豁达,毕竟都是文人。
文人对那些手提刀把子的武将有一种天然的戒备。
毕竟历史上武将祸乱天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但是看着沈墨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们也知道沈墨肯定有自己的考虑。
再加上如今正是打天下的时候,武将脖子的上锁链栓的太紧,有时候真的会耽误大事的,所以最终也同意了这一点。
沈墨和两个老先生关在屋子里讨论了整整三天,才最终将这个大框架给定了下来。
组织架构搭起来了,但是每个衙门下面具体的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备,那就需要下来仔细的安排了。
沈墨不可能天天忙这些事情,细节的东西还要下面的人去做。
如果事事都要他亲自去做的话,那下面的人得闲死,自己这个国君得累死。
自己可不想学习朱元璋,啥事都要亲力亲为。
不过两个老先生主动请缨,将这个活给接了过去,沈墨自然乐意。
之前王夫之向沈墨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学生唐端笏,这三位也都是饱学之士。
正好将他们几个拉过来一起成立一个筹备小组,自己最后拍板就行了。
这些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
沈墨和王夫之于成龙商议后定下在八月十六日举行开国大典。
这个日子也是王夫之看黄历跳出来的好日子,也正好是中秋节过后的第一天,是个黄道吉日。
如今距离八月十六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
时间很仓促,要准备的事情很多,真正的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能够顺利的举办开国大典,沈墨将李志远以及戴文胜还有孙翔郑云龙等所有手下的骨干都加进了筹备团队。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王夫之和于成龙作为这个筹备团队的负责人,其他人全部听他们两个调遣。
看到沈墨如此信任自己,两位老先生都很激动,表示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虽然沈墨一直坚持简约而隆重的宗旨,但是毕竟是开国这么大的事情,再简约,那也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齐全的一件大事。
别说开国了,就是老百姓结个婚,要操心考虑的事情都多到让人头大。
不过好歹是有这两位老先生挑头,沈墨乐的轻松。
虽然尚在筹备之中,但是八月十六举办开国大典,建立楚国这个消息却已经传了出去。
下面的各级将领和官员百姓都是振奋不已。
坐镇宝庆府的铁牛看到从衡阳传来的消息,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主公这么快就要立国啊,下次见到主公的时候主公就是一国之君了啊。来人,传令各将领和知府知县过来议事。”
很快,包括吴志阳和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先更后改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
老猫正在努力码字之中,看到这里的兄弟刷新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