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的局势

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的局势

书名: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作者:猫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43:55

在楚军这支偏师追到京城脚下时,李彪率领的一万楚军也顺利地拿下了天津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胡复吉和姜文洙作为内应,将盛通留下的将领们都给灌醉绑了起来,剩下的那些士兵们在得知胡复吉等人已经投靠了楚军之后,也干脆利索地跟着一起当起了内应。

甚至还表现的喜气洋洋的,显然都不想跟楚军打仗。

李彪看着眼前一群脑袋光秃秃,穿戴着各种款式的华夏衣冠迎出城外的胡复吉等一干权贵士绅的样子,心中莫名地有些不爽。

看着胡复吉一干人谄媚的笑脸,甚至感觉有点想吐。

娘的,你们就不能有点骨气,稍微抵抗一下也行啊,这样的仗实在是没有成就感啊。

以前虽然也带兵打仗,但是对手都是些山贼草寇,打起来没意思。

本以为这次出征能够捞到仗打,没想到上岸后第一仗就是兵不血刃,实在让人大失所望。

“看见你们,我才知道这满清真是无药可救了!”

李彪扔下这句话,带头走进了城里。

胡复吉等人面面相觑,琢磨着这句话到底是夸他们还是在讽刺他们。

心里虽然不爽,天津卫也顺利拿下,但是接下来该做的事情还是不少。

耐着性子勉励了一番胡复吉等人,表达了一下对于他们能够弃暗投明这种行为的赞赏,并且告诉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如实禀告给楚王殿下,到时候会论功行赏的。

胡复吉等人大喜,急忙谢过。

李彪派人去接手城防,又派人回去向郑云龙报告进展。

天津卫既然顺利拿下,那大沽口炮台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拿下了。

胡复吉和姜文洙在一旁看着李彪调兵遣将,下达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心中也是暗暗钦佩。

看看人家,顺利拿下一座城池,一点骄矜之气都没有,一如既往地平静。

不愧是打胜仗就跟吃饭喝水一样随意的楚军啊!

李彪三下五除二的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这才发现留在一旁还没离开的两人,奇怪地问道:“你们两个怎么还没有离开?”

两人对视一眼,胡复吉开口道:“李将军啊,天津城距离京城这么近,康熙派来的援兵应该很快就到了。将军还是要造作准备啊。”

姜文洙也接口道:“草民知道大楚军队悍勇无敌,不过天津卫是京城的屏障,康熙派来的援兵肯定不会少的,将军还是要谨慎一点啊。”

李彪闻言随意地点点头,道:“原来是这件事啊,多谢提醒。来人,派人去问问吕小布那边的什么情况。”

吕小布就是领兵阻截清军援兵的那位副将的名字。

一名参谋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可是没多久就带着一个风尘仆仆的楚军士兵回来。

“将军,吕将军派人送来战报。”

参谋指着那名风尘仆仆的楚军士兵说道。

李彪看着士兵问道:“现在什么情况?”

士兵拱手道:“回禀将军,吕将军带着我们在两个时辰前在廊坊一带遇上了大量清兵,吕将军趁着清军不备,先是利用夜色掩护,击溃了清军先锋五千人马。天亮之后又击溃了清军主力。根据审问俘虏,一个什么端王爷好像是他们的先锋大将。”

李彪对这个消息表现的很平静,点点头继续问道:“吕小布现在人呢?”

士兵道:“吕将军在击溃了清军主力之后,带着人追着清军主力往京城方向去了。估计这个时候已经跑到了北京城外了。”

李彪又问道:“搞清楚了这次是谁带队的吗?清军来了多少人?”

“据俘虏交代,是康熙的心腹大臣索额图带队的,带着三万人马来的,好像是什么骁骑营和神机营的,据说是清兵最精锐的部队,不过属下没感觉出来有什么精锐之处,跟之前其他的清军一样不堪一击。”

“原来是索额图啊,这是我们大楚的老朋友了,又是给咱们送俘虏,又是送银子的的,可是个大好人啊。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吕小布,让他别太嘚瑟了,别急着攻城。等我这边安顿好了就去支援他。”

士兵答应一声,下去了。

“刚才的话两位都听见了,这下不用担心了。”

李彪这才转身看向胡复吉和姜文洙两人微笑着说道。

两人刚才听得时候人都麻了,本来还担心楚军扛不住清军援兵,他们就要跟着倒霉。

没想到索额图的三万京营大军早都被人给击破了,甚至还被别人反过来追在屁股后面撵到了京城脚下去了。

他们两人现在都不知道该说清军太菜,还是楚军太猛了。

不过楚军越猛,他们就越安全,就越证明他们当内应的选择是正确的。

“恭喜将军,大楚军队神勇无敌,草民佩服不已!”

胡复吉这时候也不敢自称老夫了,都改口称草民了。

“行了,你们虽然有功劳,但是回去之后也要谨守本分,约束好你们的家人下人。若是触犯了城防禁令,一概不会轻饶。回去吧。”

李彪挥挥手,让人将两人送了出去。

两个人也不敢有任何意见,表现的唯唯诺诺的。

楚军军纪严明,他们是知道的。楚军越强大,他们的位置就摆的越发的卑微。

回到府中之后,胡复吉将家人下人全部召集起来道:“都给老夫听好了,没事绝对不要随意出门上街,等待局势平静下来之后再说。若是谁敢私自外出,被巡逻队抓走,就自认倒霉吧。”

一个管家不忿道:“老爷,若是没有咱们,楚军焉能如此轻易拿下这天津城?他们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下面一群人也跟着响应,都觉得很不服气。

明明他们都是功臣,一个个甚至都开始憧憬以后得到什么封赏,在别人面前如何嘚瑟炫耀了,此时却告诉他们要跟城中其他人一样谨守规矩,这就有点受不了了。

你们楚国就是这样对待功臣的?

胡复吉看着满院子上蹿下跳的人,脸色顿时黑的如锅底一般,指着最开始挑头那管家喝道:“绑起来,抽二十鞭子!抽不死再说别的!”

管家一愣,大呼求饶。

两名彪悍的护卫根本不搭理他,立刻上去拖过管家绑在了院子里的一棵树上,一顿鞭子抽打管家哭爹喊娘,皮开肉绽。

也抽的满院子刚才起哄人鸦雀无声,面面相觑。

等到二十鞭子抽完,管家瘫在地上没了动静,胡复吉情绪才平复下来,指着那管家骂道:“无知的蠢货!老夫这辈子能够在官场平步青云,最终安然致仕,又能在这翻天覆地的大变局之中求活求全,就是懂得识时务这三个字!”

“你们一群蠢货,以为这次是楚军求着咱们帮忙,才拿得下天津城?那老夫现在告诉你们这群蠢货,是咱们求着人家!如果咱们不做内应,以楚军的实力,拿下这天津卫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可如果那样,恐怕楚军进城后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老夫这个满清的前任尚书了!老夫是在求活,也是为了保全你们这群蠢货啊!”

胡复吉说的身子乱颤,下面鸦雀无声。

许多人听得似懂非懂,但是却没人再敢瞎起哄了。

看着众人都老实下来,胡复吉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让人将那管家抬下去医治。

就如他自己所说的,能在宦海浮沉这么多年依然全身而退,而且又能在大变局之中做出这种果断正确的选择,胡复吉怎么可能是一个只懂得奉迎阿谀的蠢人呢?

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察言观色简直就是最基本的官场技能。

他完全看得出来,在出城迎接的时候,那位楚军大将的郁闷的脸色和不爽的眼神意味着什么。

楚军想要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他们这些权贵富商们下手。

可是他们表现的太积极了,这位将军寻不到机会,所以才会表现的那么郁闷。

可是一旦他们自己得意忘形,那这位将军一定会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的。

所以,胡复吉明白,越在这个时候越不能得意忘形,越要低调谨慎,约束家人。

越是这样,他在楚军大将心中的印象越好,不仅能保住性命家产,以后在新朝入仕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更重要的是,楚军轻而易举地击溃了索额图带来的三万清军,并且还反追着清军屁股后面直接杀到了京城之下这件事让他更是大为触动,更加深刻的领略了楚军的强悍。

胡复吉约束了家人,姜文洙也敢去知会了其他几家一起给楚军当内应的大户。

有人从善如流,也跟胡复吉一样严格约束家人。

但是也有人不当回事,得意忘形的,不仅纵容家人随意出门破坏城防禁令,甚至还有喝醉了趁机打砸,调戏妇女的。

结果自然就是城头和大街上第二天就挂上了一排人头。

这些人头里面其中就有跟着胡复吉一起起事的一个豪绅的人头,他家出的壮丁可是仅次于胡复吉的。

但是在冒犯楚军城防禁令的人里面,他家的人数却是排在第一的。

更作死的是,这位得知了家人被楚军巡逻队给抓走之后,反而醉醺醺的去闯李彪的行辕,结果当场被格杀。

这一下子,整个城中参与过内应的大户们都老实起来,许多人心中更加佩服胡复吉了。

天津卫的秩序很快恢复起来,治安甚至比战前还要好。

在禁令放松之后,城中的商户们很快恢复了营业,街道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一片车水马龙的的繁荣景象。

只不过街道上会不时走过一群荷枪实弹的楚军巡逻士兵,不过这些士兵并不会随意滋扰百姓,只要你不闹事,日子过得比以前可要舒坦。

这当然都是后话了。

大沽口炮台那边,郑云龙在得知了天津卫被顺利拿下的消息后,立刻下令对大沽口炮台进行攻击。

“南昌”号战列舰上的两门主炮对着大沽口炮台上的清军火炮一顿操作,炸的炮台里面砖石飞溅,鸡飞狗跳。

清军的要塞炮虽然也开始了反击,但是根本就打不到楚军战舰,只能不停地挨炮。

天津八旗驻防将军盛通一开始还是斗志昂扬的,可是在挨了几炮后立刻胆气全无,躲在角落里抱着脑袋瑟瑟发抖。

楚军的火炮威力太大了,炮弹打的又远又准,落地之后就会带走一群人,盛通带去的清兵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哭爹喊娘四处乱跑,很快场面就变成了楚军单方面的炮轰。

而负责从两翼和后面包抄的楚军步兵利用手雷和迫击炮的攻击,很快也攻破了炮台的防御,冲进了炮台。

战斗没有任何悬念的就这样结束了。

盛通带去的五千清兵在加上炮台里面原有的一千多清兵,除了被炸死和打死的几百名之外,大部分都被俘虏了。

盛通虽然怂,但是运气还不错,躲在尸体下面逃过一劫,但是最后在楚军要补刀的时候吓得翻身起来跪地求饶。

拿下大沽口炮台,整个天津之战就算是圆满结束了,郑云龙率领的这支楚军偏师就算是站稳了脚跟。

下一步就是兵临京城了。

郑云龙将行辕设在了天津城后,派人向远在扬州的楚王沈墨禀告进展。同时派了一支事宜内河航行的舰队带着五千人马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沧州。

沧州守将不战而降。舰队继续南下,又很快占领了了山东德州临清等大运河上重要的节点城池,控制了大运河的北端航线。

在扬州的沈墨在平定了江南江北之地后,也派出了舟山舰队从扬州出发一路北上,先后占领了徐州和济宁等大运河南段的重要城池,最终两支舰队在聊城胜利会师。

如此一来,整个京杭大运河就被彻底打通。

沈墨带着十万楚军沿着大运河乘船浩浩荡荡北上,向着北京城逼近。

一路上,沿途的城池全部闻风而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山东大半落入楚军手中。

剩下一小半只是因为楚军暂时顾不上,没时间去收服而已。

但是那些府县城池的官员守将们要么早都跑路了,要么就派人送来了降书降表,表示臣服。

而在更早的时候,楚军一万人马赶赴山海关,经过一番短暂的激战后占领了山海关,卡住了康熙的后路,也同时卡住了关外清兵的勤王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