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四十三章 先打哪一个?

第四十三章 先打哪一个?

书名: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作者:猫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43:55

看到戴文胜进来,虽然马有禄没有见过他,但是看一眼就知道这就绝对就是那位反贼的人。

因为脸上的气质表情跟那位反贼头子简直如出一辙。

戴文胜看着表情复杂的马典史,微微一笑拱手道:“我家公子近来又置办了一处家业,忙着整理新家,所以怠慢了典史老爷,还请莫怪。”

马典史听得心里一惊,这反贼的地盘又扩大了,不知道又祸害了哪位地主乡绅。

不过脸上却勉强堆起笑容道:“公子人中龙凤,马某在这里恭喜公子了。来人,上茶!”

带人进来的衙役有点奇怪,怎么感觉典史老爷好像对自家这位远房亲戚有点害怕呢?

待到衙役出去之后,戴文胜一屁股坐了下来,笑呵呵地道:“马典史,不用紧张,我姓戴,你可以叫我老戴。这次来是有一点小事找你帮忙。”

马典史表情有些紧张,道:“若是想让我帮你们取县城,那就别想了,我宁愿自己去跟知县坦白,都不会受你们挟持的。”

戴文胜哈哈一笑道:“马典史,你可知道我们公子刚置办的家业在哪吗?不妨告诉你,就在谷村,你的便宜岳父这会已经入了土了。”

马典史闻言先是一惊,再是一喜,然后又是一脸警惕地看着戴文胜:“你是在威胁我?”

戴文胜轻哼一声道:“威胁你?你也配?我家公子真要取县城的话,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李孝德作恶多端,死了也是咎由自取。虽然你恶迹不显,但是如果真的好好查一查的话,你屁股上有多少屎自己心里清楚。说白了,我家公子给你机会,是在救你。你若真有胆量的话,不妨现在就把我绑去见那知县,看看知县信你几分?”

马有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看着一脸从容的戴文胜,终究不敢做出什么冲动之举了,深吸一口气低声问道:“你们要我做什么?”

戴文胜笑道:“这个态度就对了。坦白说,除了李孝德,除了我们就没人知道你从贼的事情了。而且,你那位便宜岳父可是个脑子不清楚的,要是还活着对你来说迟早是个定时炸弹。现在死了,对你对我们都有好处。所以,你还得感谢我家公子才对。”

虽然马典史不知道什么是定时炸弹,但是也大概知道什么意思。

对方说的的确是实情,但是这个人情他实在没办法领。

自己从贼根本就是被逼的,现在反贼反倒用这个来威胁自己,还要自己领情,心中想想实在憋屈。

但是看着戴文胜似笑非笑的表情,马有禄只好勉强拱了拱手道:“多谢贵公子了,不知你们要我帮什么忙,若是能帮,我尽力而为。”

戴文胜听出了他言下之意,太为难的我不会帮你们的,随即微笑道:“放心,我家公子一向善解人意,绝对不会为难你的。这次来,只是想找你打听一下杨村杨氏以及照庄任氏的情况。”

马有禄闻言一惊,道:“你们要打杨氏和任氏的主意?”

话音刚落,心中又是一喜。

如果杨氏和任氏被反贼抢了,那么知县摊派给自己的差事自然就不用再去了。

地主都没了,自己难道去找反贼催粮不成?

戴文胜眼睛很毒,很快察觉到了马有禄惊愕之后的那一丝窃喜,想了想也大概明白了一些什么。

片刻后,戴文胜走出县衙,马典史亲自送到门口拱手笑道:“替我转达向你家公子的问候,就说我一切都好,我也祝公子家业越来越昌盛,财源广进。”

戴文胜拱手笑道:“多谢典史老爷,我一定转达。我家公子说了,这次的生意做成后,一定给典史老爷包一个大红包。”

待戴文胜走后,马典史往回走的时候,正好碰上了知县刘同仁。

他急忙行礼:“县尊!”

刘同仁看着戴文胜离开的方向问道:“那是什么人?”

马典史心中一突,以为刘知县发现了什么,但是看他的表情更像是随口一问,于是答道:“下官的一位远房亲戚的家人,送来书信说是要在咱们东安县做一笔买卖,让下官介绍些商人。”

刘同仁一听,来了兴趣,问东问西。

马典史心中暗骂,但是还是耐着性子乱编了一通。

说是自家这位亲戚做的是粮食生意,家大业大,想来东安县这边卖粮,托自己介绍一些买家。

刘同仁一听,眼睛放光:“马典史,你这位亲戚要是来了,一定要知会本县。本县对于商贾一道也颇有兴趣,想要跟这位沈公子讨论一二。”

说完就离开了。

马典史嘴上答应,心中却是暗呸了一声。

刘知县明显是想找个冤大头来承担这次永州府摊派的任务,至于会不会坑人,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民不与官斗,何况一个小小的商人。

坑了也就坑了。

敢跟反贼谈生意,刘知县你真不怕自己的脑袋不安稳啊。

马典史心中暗暗吐槽,摇摇头回了自己的小院。

……

戴文胜回去之后将马典史提供的信息和之前自己搜集的信息互相印证了一番后,立刻写信,然后派人送回了谷村。

谷村作为新地盘,沈墨自然是要在这里坐镇的。

整个总镇署的人一大半都跟了过来,李家大宅比焦家大院要大,房子也多了不少,所以村公所和总镇署合在一起办公也很是绰绰有余。

看完戴文胜送回来的信,沈墨叫来铁牛和李志远开会。

“杨村杨氏,祖上在前明的时候不仅出过两位知县,一位知府,甚至还有一位在南明弘光朝当过户部侍郎。鞑子占了湖南之后,杨氏是第一批主动降清的乡绅。现在,从满清顺治年间到现在,杨氏已经出了三位举人,两位进士。现在杨氏族长杨鸿轩的长子杨成泽在康熙十六年中了二甲进士后平步青云,现在是衡阳知府。”

“衡阳不就是吴三桂称帝的地方吗?这杨成泽能当衡阳知府,显然不一般,看起来很受康熙的器重啊。”

沈墨介绍完了杨氏的背景后,李志远惊讶道。

沈墨点点头道:“这位杨成泽虽然是个文官,但是领兵的本事还不错。吴三桂叛乱的时候,他还在常德府当知县。吴军攻城的时候,当地守将不战而逃,杨成泽带领守军守城,给清兵援军争取到了时间,最后迫使吴军大败。从那以后,这位就一路平步青云,两年后就升到了衡阳知府。”

“这个人是个铁杆汉奸,心狠手辣,对于治下所有起来反抗的势力都会毫不手软的镇压,可以说是手上沾满了各路义军的鲜血。衡阳是吴三桂的‘帝都’,清廷派他当知府,就是想让他彻底肃清吴三桂的余孽。”

“而这个杨成泽知道自己得罪人太多,所以在自家的老家杨村亲自编练了两百名家奴作为家丁,装备了弓箭长矛大刀这些兵器,甚至还有一部人还着甲。据说,这是康熙御笔亲批的。”

“除了这两百名家丁,杨氏另外还有家奴丫鬟一百多人,家中田产超过万亩,无论在东安县还是永州府乃至长沙城里都有店铺。这厮不仅是个酷吏,而且还是个大贪官,每到一地任职,只做两件事:一是剿匪,二是敛财。杨氏现在能成为东安县实力最大的地主就是这么来的。”

铁牛听得“嘭“的一拍桌子大声道:“这种铁杆汉奸最该死,好好的江山就是这种人太多了才被鞑子给占了去。就他家了!”

李志远也点头道:“这的确是个合适的目标,不过一旦我们向杨氏动手,恐怕很快就会引起清廷的注意,一定要做好杨成泽报复的准备。”

沈墨点点头道:“杨成泽远在衡阳,等他知道了黄花菜都凉了。再说,他即使知道也不能带兵回来,要想给他老子报仇,还得请永州当地的绿营兵来帮忙。不过听那马有禄说,那个鞑子镇守阿尔托是个极其贪财的家伙,要让他出兵,杨成泽估计得好好孝敬一大笔钱。等他们的勾当谈好了,咱们早就站稳了。不来还好,来了正好给他们送终。”

铁牛哈哈笑道:“主公说话就是带劲,老李你这瞻前顾后的太小心了。”

李志远听得无奈,瞪了铁牛一眼,摇摇头不理他,又问沈墨道:“那照庄的任氏是个什么情况?”

沈墨道:“照庄任氏祖上倒没有阔过,前明的时候最多就是个小地主。不过在清兵占领湖南的时候,任氏上一代的族长举家投降,捐献家产给清兵当军饷,然后就开始发达起来。任氏当代族长的长子任嘉祯如今是郴州府绿营游击,次子在任嘉德在清廷吏部之中当主事,任氏在县城府城以及长沙城都有商铺产业,论起家底来杨氏还要厚一点。”

“唯一不同的是,任氏行事比较低调,没有杨氏那么高调。平日里还会做一些修桥铺路的事情,所以名声比起杨氏来要好很多。”

铁牛轻哼一声骂道:“汉奸都当了,还想卖个好名声,就跟那些劣迹明星一样想通过作秀搞慈善洗白是一个道理,都是一群人渣。”

沈墨道:“任氏也编练了一百多名家丁,另外还有家奴一百多人。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先打杨氏还是先打任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