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308章 空仓制郡

第308章 空仓制郡

书名: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作者:岁月如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8 07:22:25

而此时。

听到将士禀报三烽齐燃之后,大殿之内的众臣们,却出奇的安静了下来。

这并非他们视若无睹。

而是此时此刻,这样的消息传来,让他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刚刚听到陇西始皇帝有变的消息,现在又从东边传来烽火齐燃的消息。

听的他们头晕目眩。

“诸位公卿皆为我秦国栋梁,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我大秦,大厦倾覆?”而就在这安静的氛围之中,嬴城悲叹道:“如今之乱局,必须要有夺天造化之决心。”

不好的消息凑在一起,在此时反而有利于他的消息。

如果说,始皇帝出事之后,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他认为,唯独军权一事,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余之事,都不足为重。

而在如此迫切的情形之下,诸多的公卿,也只能暂且听之任之。

这正是他所期望的。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最终彻底的掌握大秦军事大权。

“末将,遵命!”

王戍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声,知道此时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了,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想要阻止嬴城接手军权,已然不可能。

现在唯有一条途径,请命于始皇帝,始皇帝亲自下诏。

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就在这叙说之中,王戍将手中起草的军令文书拿了出来,捧在了手掌呈递给嬴城。

而随着王戍承认了嬴城以监**令发号施令的合法性,虽然众多朝臣们并不认同,却也不再出声阻止。

“太尉府即刻发令!”

嬴城拿到太尉府起草的军令文书之后,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当着众多朝臣的面前在帛书之上用了自己的监国制印,而后让太尉府直接发令给屠睢,蒙武,李信,王贲,杨端和,王继,杨辰七人。

而这七人,便可借助着这一道军令文书,拥有各郡军政力量的调动之权。

至于说这些人究竟是否遵令,那都是往后的事情了。

这也是他目前为止,权限最大的旨意了。

“立刻查明烽火所燃之事!”

解决了心头大事,嬴城再次发号施令起来,解决烽火燃烧之事。

烽火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传递的问题。

但在没有即时通讯之下,即便是看到烽火燃烧,朝廷能做的也只是第一时间探查清楚情报,这拥有很长的反射弧。

而这是无人会阻止的。

“丞相府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切有关变法之事,维持原状,万事维稳,不做改变,也不去改变。”嬴城再次道:

这是他迫切想要对目前大秦做出的调整。

在他执政这段时间,虽然一切都在稳步的进行。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依托于始皇帝这个从未插手他布政却又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现在。

始皇帝出事,天下将乱,若是继续执行新秦律,甚至会成为祸乱的根源,即便是平息了大乱,也会令大秦自我覆灭。

“这,这是否太过谨慎了。”嬴城话音未落,李斯便忍不住的眉头一皱,道:“新秦律,乃是经过陛下赞同的国政,正如大律府石壁所言,天下为公!”

“在此之下,每一步均是可以改善我大秦危机的良策,以新秦律之改变大秦,我大秦必然能够万世长存,天下太平,长治久安。”

“而如今,各种政令均是不正妥当,接下来只需要暗部就按的推进,便能彻底的完成转变。”

“这个时候停止,颇为不妥。”

“即便是天下四处生乱,可若是因此就废止国政,反而徒生变故。”

“废止不妥,应当缓慢推进。”

李斯直言反对,虽然近在迟尺的匈奴之乱,陇西之乱,皇子之乱,各郡之乱,但这并不是废止的理由。

相反,大乱之下必有大治,如今之大秦,更需要推进新政。

“此事不必再议!”嬴城摇了摇头,始皇帝不出事,哪怕是被围困在陇西,他也不想废止新政的实施。

但是。

始皇帝出事了。

新政就必须停止。

甚至于。

如果始皇帝真的挂了,秦国能够维继,新政恐怕需要停滞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

“现在,我大秦只做一件事,也只求一件事,以战止战,乱不止,兵不休,哪怕穷兵黩武,谁敢乱我大秦,就做好与大秦一百五十万大秦锐士不死不休的准备。”

嬴城没有想要与李斯商量的意思,“李公,诸位,只有度过此次危机,我大秦才有存续之可能,也只有度过此次危机,诸位才能安享这太平盛世。”

李斯并不认可嬴城这样的解释,还想要争辩一番。

倒是冯去疾,目露思衬的看向李斯摇了摇头,让李斯暂时稍安勿躁,而后面向嬴城轻声道:“老臣遵旨!”

“大秦上下,维持原状,不再做改变,新政之下即以新政施政,旧政之下,便不做出更改,各安其事。”

李斯眉头一皱,却是安静了下来,道:“老臣遵旨!”

国政是否实施,这本就是三公才会参与商定的事情,下方即便是各府令,也没有参与的份。

而此时。

本就是主持国政的嬴城,李斯,冯去疾三公达成一致,众臣即便是有意见,也在此时没有意见了。

上面说什么,下面怎么做便是了。

“臣等遵旨!”众臣也是相继附和道。

嬴城点了点头,不再纠缠于此,而是继续问道:“镇抚司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在朝堂之上,若是纠结于一件事,因为一件事便大闹,是无法立足的。

得失之间,这对权位越高之人来说,更像是一场游戏。

李斯虽然不满嬴城废止新政,但这在李斯这里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见嬴城询问镇抚司之事,便犹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不愉快的道:“镇抚司尚在筹备之中,主事官员倒是没有问题,但镇抚司既然为情报之机要,所需人手均要精挑细选,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精细遴选。”

“传呼延立三!”嬴城点了点。

迅速的,罗网信字营统卫呼延立三进入了殿中。

罗网被赵高搞废,近七成的力量损失殆尽,如今的罗网,能够找到官职最高的,也只有呼延立三了。

“从即日起,罗网更名为镇抚司,信,天,罗三营,信字营掌情报搜集,天字营掌司兵,罗字营掌其他事物。”

“镇抚司司正由罗网统领章邯担任,丞相府择选左右司长一职,呼延立三擢升信字营统领,另选二营统领。”

“镇抚司归属于廷尉府,但允其直面内奏,特立独行之权。”

嬴城宣布道。

可以说。

这是对罗网权柄严重的削弱。

尤其是。

罗网左右司长由丞相府遴选。

身在朝堂,就会明白,李斯和冯去疾看起来和平相处,一个掌握司法,一个掌握政务。

但是。

在大大小小官员的任事上,其实是处于犬牙交错的状态。

也就是一种相互监督,却又相互制衡的状态。

而一旦让李斯和冯去疾安排人参与进镇抚司,那么镇抚司的地位,就要落在丞相府之后,但允镇抚司特立独行,直面内奏,却又要稍微强于各府司署,差不多和九卿在同一个权利层次,但官职地位落在了九卿之后。

“诺!”李斯和冯去疾相继回道。

对听成这样的安排,并没有问题。

镇抚司,严格来说,依旧是保留着落网大多数的权柄,负责监察天下,受于皇权。

只不过,在经历大变和损兵折将之后,改了个名字,恢复实力而已。

“粮草整备如何了?”嬴城继续问道:“这天下粮草储存又如何了?”

闻言,内史腾从队列之中走了出来,道:“关中十二仓虽经历夜袭,损失五十二万石粮草。”

“但以关中十二仓粮草储量,足以支撑百万大军一年之用度。”

“而在关中之外,各郡均设有粮仓,最近一次统计是在三月二十九日,加上此次春耕损耗,目前天下各粮仓总计四百二十万钟。”

“加上粮草,可有千万钟粮草分布在天下各郡粮仓之中。”

“此储粮足以支撑至年末,而倘若加以秋收,若要维持太尉府军事所需,足以。”

内史腾顿了顿,道:“只不过,微臣所忧虑的,也正如此前所议,这储粮并非单军事所需,各地用度皆在此内,按往年之消耗,四百二十万钟粮食,是不够的。”

“至少还有一百万钟的粮食缺口,这缺口,以治粟内史府的预算,在五月必须要得到补充,如此才能无忧。”

“按此前所以,五月发行粮债。”

“但如今天下局势突变,微臣略有担忧,若各地均发生动乱,恐怕会影响秋收收成之事。”

“凡是有战争之处,必有掠食之事,践踏之事。”

嬴城点了点头,和上个月的差不多。

平均下来。

每个月,大秦粮仓会消耗四十万钟的粮食,也就是二百二十四万石的粮食消耗。

这是除过官员俸禄被俸银替代,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乱情况下的消耗。

也是目前为止,维持整个大秦国本的消耗。

但他也明白。

接下来发生战乱,这个消耗量会进一步的增加。

“调仓吧!”嬴城微微思衬,还是决定商议此事。

调仓,就是字面意思,以符合大秦战略布局的方式,对天下粮仓储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整。

虽然这样的调整会徒增消耗。

但是。

调仓朝廷控制疆域之时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而在这个时候。

便需要对天下各地的情况进行一次极其综合的预判。

冯去疾只是眉头一皱,便问道:“以何为准?”

“五方都统帅主营为准。”嬴城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将泗川郡的粮草抽空调入李由将军大营,泗川郡若有需,令赵丛陈书朝廷向四周调粮。”

“老臣明白了,这就着手准备调仓!”冯去疾点了点头,调仓之事对丞相府来说,轻车熟路,只不过,让他疑惑的是,调仓虽不轻布政,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嬴城却重点提及泗川郡。

泗川郡,便是泗水所在,其形横川,故此泗川为名。

要知道,朝廷在调仓之中,除了考虑一地是否会发生动乱为准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一地近乎要失控,所以朝廷需要以强制手段控制一郡之地。

调仓,也就是将一郡之内的粮草全部抽空,哪怕是奉命纵火烧毁,也要造成一郡无粮的情况。

人总是要吃饭的。

而人若是吃不到饭,要么造反夺粮,要么为了粮食屈从于人。

而这,便是调仓之目的。

让一郡之地保持在仅能维持生存的状态,倘若百姓造反便断粮,而等到百姓无果腹之食,甚至易子而食之时,朝廷再广布流言,高调的调集粮食前往安抚百姓,于是,百姓自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然而。

这是非正常手段,此时用在泗川郡,却是略有不妥了。

冯去疾心中暗暗思衬,又回头看了一眼了丞相府长史令,自己的副手,副手摇了摇头,表示泗川郡并没有乱象奏报。

冯去疾奇怪的看向李斯,对李斯瞪了瞪眼睛,李斯似乎也明白冯去疾要说什么,也对冯去疾回瞪着眼睛摇头。

暗自奇怪了一声。

冯去疾又侧头看向了下方的众多府令司署。

这是朝堂之上的小动作,即便是始皇帝议政,他也经常这么干。

朝政之事每一步均是有深意的,而在朝堂之上,能在司正府令之列,没有谁是酒囊饭袋。

一个政令,往往是需要很多很多情报支撑的,也是带有目的,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是需要去揣度的。

而现在便是如此。

不明所以,就用眼神问,这其中可是泗川郡发生了战乱,来不及禀报?

若是有忽略之处,知晓之人便要在此时主动站出来将事情说明白,主要是与他说明白了,如此,他才能心中有数。

可是。

冯去疾很快就收获了一通不解的眼神。

冯去疾一圈看下来,终于还是给内史腾递了一个眼神,而内史腾极其熟练的往后看了一眼。

顿时,一名治粟内史府内司署官员,移步出列,当堂道:“启禀监国,下官有疑!”

“哦?”嬴城问道:“方爱卿有何疑惑?”

司署官员震声道:“监国,这调仓之事,并非奇事,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空仓制郡,却是非寻常手段,除非一郡之内有乱臣贼子作乱,亦或郡守等朝廷官员为祸一方,地方势力盘庚错节对朝廷阳奉阴违,此类朝廷一时间无法制衡于郡,便以空仓之策,强制于郡。”

“只是不知,这泗川郡是有何不妥之处,竟要行空仓制郡之策。”

说完,司署官员安静的等待了下来。

问题他问完了。

至于监国如何回答,其实与他并没有干系。

冯去疾默不作声的目视青石地面,竖起耳朵准备听嬴城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