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2章 宫里宫外(圩三)乱麻

第282章 宫里宫外(圩三)乱麻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00:41

敢如此君前失仪,在这位威震四夷八荒的万历天子面前毫不掩盖地翻白眼,这也就是高务实了。

朱翊钧也果然对他这样的君前失仪视而不见,反而带着些恳求的意味说道:“你别不说话啊!我就想知道,这么做究竟会不会牵连到郑妃?你得给我个肯定的答复才行,要不然这件事就算闹得和当初争国本一样,我也绝不会松口让人去查的。”

高务实以后扶额,道:“臣得想想。”

“那你赶紧想。”朱翊钧立刻跟了一句,然后便坐在旁边盯着高务实看,眼珠都不带挪动分毫的。

他这一来甚至把高务实盯得都有些发毛,皱眉道:“皇上,臣是文官,不会跳窗逃走,没必要这么盯着。”

“啊哈?”朱翊钧尴尬一笑,轻咳一声,起身把目光挪开,但忽然又道:“哦,你们刚才是觐见,没人给你上茶是吧?我去叫陈矩……”

“皇上不必如……”高务实一个“此”字还没说出来,朱翊钧已经快步走到门边敲了敲,喊道:“陈矩,给南宁候沏壶茶来,要探春。”

高务实坐在那边只能一脸苦笑:待遇不错啊。有明一代的贡茶分四品,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不过这四品并不分好坏档次,而是采摘时间和采摘茶树本身上有所区别。

不过,“探春”的量往往特别少,而且一般不会久存,因此能喝到探春贡茶的人可谓少之又少。高务实也算是当了多年高官了,获赐茶叶的时候并不少,但印象中拿到探春的时候却也不多。

此时朱翊钧又转了回来,他本想坐到高务实身前,但又怕打扰了高务实思考,因而犹豫一下,便走到另一把椅子处坐下。

高务实看在眼里,倒是肯定了一件事:朱翊钧的确不会在郑皇贵妃这件事上有什么妥协,他对郑皇贵妃肯定是要一保到底的。

换句话说,自己得想出一个不牵连郑皇贵妃本人,但又能揪出幕后黑手的办法来,才能做通朱翊钧的思想工作。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朱翊钧认为郑皇贵妃必不可能害他,他这个判断到底可信不可信?

高务实知道,这件事光站在他自己立场来看待是不行的,得设身处地站在郑皇贵妃的立场来思考,才可能窥探她如今的心思。

那么,郑皇贵妃自己到底如何判断其目前所处的局面?这可能要纵观她出现在朱翊钧的世界里这些年的经历。

万历五年,十五岁的朱翊钧大婚。到了万历九年,他的膝下才只有一子一女,所以朱翊钧决定遴选九嫔。也正是在这一年,十五岁的郑氏因姿色出众,被册为淑嫔,位居九嫔第二位。

虽然郑氏一开始排在九嫔第二位,但她却很快受到朱翊钧的宠爱。万历十一年,郑氏怀孕,朱翊钧即刻晋封她为德妃,还在册文中夸赞她:“柔嘉玉质,婉嬺兰仪。”

从这时候起,郑氏便开启了辉煌的宫廷生涯,之后接连为朱翊钧生儿育女,位分也逐步提升,宠冠后宫至今——在原历史上,应该说是三十八年。

既然最得圣宠,加上皇后此前一直没有嫡子,因此她的儿子朱常洵作为皇帝实际上的次子(实际三子,但次子早夭)受宠远超皇长子朱常洛,以至于引起国本之争——那么换句话说,就是朱常洵也差点有机会做太子。

而如果按照原历史中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她也差点当上皇后,不过很可惜,这两件事最终都落空了。

当初,郑氏被封为德妃之后,为朱翊钧生下皇次女云和公主,此女六岁时夭折。就在云和公主出生的第二年,郑氏再次怀孕,朱翊钧即刻下令,将其晋封为贵妃。之后郑氏生下皇次子朱常溆,但小皇子出生当天就夭折了。

一般来说,后妃子嗣夭折,尤其是儿子夭折,往往会连累后妃本人,然而朱常溆的夭折并未影响郑贵妃受宠程度,朱翊钧甚至因为郑贵妃,还将夭折的朱常溆追封为邠哀王。

这是为何呢?因为错不在她,而在朱翊钧。原来当次郑贵妃怀孕期间,朱翊钧不顾其有孕,还故意和她戏逐,这才导致郑贵妃伤了身体,小皇子生下来就夭折了。

由于这个原因,郑贵妃在一段时间里很是责怪朱翊钧,但朱翊钧也不知道是因为理亏还是单纯爱她过甚,反正并不愤怒,甚至对其承诺,说要是她再生下皇子,就将其立为储君。

这个承诺就有点麻烦了。万历十四年,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朱翊钧果然对其十分重视,有意立为皇太子。同时,他还不顾群臣反对,晋封郑贵妃为皇贵妃。

群臣为什么会反对呢?当时,给事中姜应麟当时上疏表示:“贵妃以孕育蒙恩,岂曰不宜?但名号太崇,亦所宜虑,其于中宫不已逼乎?贵妃虽贤,所生固皇上第三子也,犹然亚位中宫,则恭妃诞育元嗣,主鬯承祧,乃其发祥,顾当反令居下耶?”

这番话简单来说,就是一来朱翊钧的嫡妻王皇后贤德,根本没必要册封皇贵妃,因为如此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二来朱常洵并非长子,当时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都没有得到晋封,却晋封郑贵妃,于理不合,所以包括姜应麟在内的许多臣工强烈反对。

但是没办法,朱翊钧就是喜欢郑贵妃,所以不顾群臣反对,将其封为皇贵妃。他这么做,并不只是与群臣斗气,实际上是在为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做准备。但册封太子事关重大,即使朱翊钧坚持也无法轻易成功,因此当时高务实适时插手,劝说皇帝不要心急。

这一来,朱翊钧和大臣们双双不肯松口,于是朱翊钧就以“元子婴弱”为借口,拖延册立太子之事。后来朱常洛渐渐长大,朱翊钧只好争取到高务实的支持,然后以要等皇后诞下嫡子为由,继续拖延时间。

万历十五年,郑皇贵妃又为朱翊钧生下第四子朱常治,此子在第二年夭折,追封沅怀王。万历十六年,郑皇贵妃生皇六女灵丘公主,同样不满周岁夭折。万历二十年,郑皇贵妃生皇七女寿宁公主。

这是郑皇贵妃最后一次生育,她一生为朱翊钧生育三子三女,其中只有朱常洵和寿宁公主健康长大成人。朱常洵先不说,寿宁公主作为郑皇贵妃唯一活下来的女儿,也受到父亲朱翊钧的加倍宠爱。

回到朱常洵,可以说朱翊钧为了要册立朱常洵为太子,真是煞费苦心了。比如他不断公开夸奖郑皇贵妃,在皇贵妃的册文中说:“朕孳孳图治,每未明而求衣;尔肃肃在公,辄宣劳于视夜。”

明明王皇后如此贤德,举朝皆敬,但正如本书前文多次讲到的那样,皇后的问题也在于她过于贤德,反而让她和朱翊钧失去了“人间夫妻”的模样。于是,在朱翊钧的话中,郑皇贵妃成为唯一和他心意相通的女人。

当群臣——尤其是心学派群臣都替皇长子的生母王恭妃打抱不平时,朱翊钧却只提郑皇贵妃多么贤德,还说自己有意册立朱常洵为太子,是郑皇贵妃一直不答应的。群臣对于朱翊钧的说法根本不相信,所以国本之争才会持续上演。

万历二十四年,皇后的坤宁宫发生大火,火势蔓延至乾清宫,无奈之下,帝后二人只好都搬到启祥宫居住。虽然帝后住在一起,但朱翊钧还是常常让郑皇贵妃侍奉在侧。于是外界流言四起,称朱翊钧苛待皇后,有意要让郑皇贵妃取而代之。

不过关于这件事,高务实倒是知道传言确实不实,因为在此期间皇后也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位公主。如此来看,朱翊钧只是仍然少不了郑皇贵妃在身边,倒不至于有什么虐待皇后的行为……事实上也不可能,朱翊钧对皇后只是敬大于爱罢了。

这次大火导致的另一件事就是高务实出动京华基建为皇帝、皇后重修了乾清宫和坤宁宫,而修成之后不久,皇后便再次怀孕——这一次怀的就是今天刚刚举行了满月礼的皇嫡子。

总而言之,皇嫡子出生意味着朱常洵断绝了被立为太子的路。但是,正如此前高务实一直暗中防备的那样,所有有心人或者说阴谋家,都有可能通过暗害皇嫡子来重新获得争夺太子之位的机会。

朱常洛是其中一家,朱常洵当然就是另一家。区别只不过是朱常洛背后站着的是心学派,而朱常洵背后站着的是郑皇贵妃。

想到这里,高务实心中一惊,他勐然发现自己之前似乎过于将目光聚焦于皇嫡子,而偏偏忽视了另一个关键:皇后本人!

站在郑皇贵妃的立场来说,没有皇嫡子存在,则她就有机会凭借圣宠推儿子与朱常洛相争,但是一旦皇嫡子出生,那么这条路就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还有什么机会能够挽回局面,杀死皇嫡子固然是其中一个选择,但其实并非最佳——道理很简单,今年杀一个,万一明年皇后又生一个呢?难道还有机会能杀掉吗?

所以对于郑皇贵妃来说,杀掉皇嫡子并非最佳选择,最佳选择其实很简单——由她来取代皇后!

取代皇后当然并不容易,或者干脆说难如登天。有明一朝的后宫制度不仅本身就非常严格,而且外廷的政治惯性和影响也非常巨大,妃嫔之间要想搞出后世女频中那么多宫斗戏,可以说基本不可能。

不过,所谓“取代皇后”,并不一定非得是让皇帝废后——这一点看起来也不大可能。刚才已经说过,朱翊钧虽然最宠爱的是郑皇贵妃,但他并非对皇后有什么恶感,只是单纯因为在皇后那儿得不到“人间夫妻”的感觉,始终对皇后敬大于爱罢了。

敬,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正面情绪,所以皇帝不可能同意废后。那么此时对于郑皇贵妃而言,还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取代皇后呢?

只有一个办法:皇后薨逝。

高务实倒抽一口凉气,心说这件事真是越来越复杂了。之前皇嫡子的安危受到威胁,自己就猜到心学派和他们所支持的朱常洛在这件事里肯定有所动作,然后发现不只是朱常洛和心学派,郑皇贵妃在一边同样虎视眈眈。

而现在来看,相比于朱常洛,搞不好郑皇贵妃的目标还更甚一步,她可能把目光直接投向了皇后。

皇后如果薨逝,皇嫡子也就失了照应,将来若是出点什么意外……那也不是很意外嘛。何况到了那个时候,这位皇嫡子不出意外也不打紧。

为什么?

皇后一旦不在,以她郑皇贵妃受宠的程度,坐上皇后宝座难道有什么困难吗?

哦,外廷会反对?当然,当然,外廷很可能反对。但是,那又如何呢?后宫的册封关你们外廷屁事,这是皇帝明显可以强制执行的。

如此,只要她成了皇后,朱常洵的身份便不再是庶子,而是嫡子。朱常洵一旦成了嫡子,他可比之前王皇后所生的这位皇嫡子大了十几岁,那也就是嫡兄了,自然应当成为太子。

想到这里,高务实已经背后生汗,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没搞明白:如果说郑皇贵妃此时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害死王皇后,那么今天皇帝因药膳与酒的冲突,亦或者再加上冷热骤转最终导致咳血的这件事,又该如何解释呢?

那药膳到底有没有问题?

如果没问题,皇帝为什么如此担心翊坤宫被查?如果有问题,郑皇贵妃是否知道药膳可能导致的问题?

给她药膳配方的人是谁,知不知道这配方与酒相忌?如果知道,此人有没有把这个忌讳告诉郑皇贵妃?如果没有告知郑皇贵妃,那显然就是想利用她,但这样做是存着什么样的企图?

高务实眉头紧皱,忽然觉得这件事绝非一条直线,甚至不是两条直线,而是好几根线交缠在了一起。每一条线都有自己的目的,却又不得不与别的线互相合作,同时又互相利用……

得想个办法抽丝剥茧才行,但想要抽丝剥茧就得先找出几条线的相交处,这相交处却是哪呢?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岳晓遥”、“云覆月雨”、“曹面子”、“脚贱的身影”、“soviet2003”、“书友150407184923967”、“书友20201231113929592”、“人的尽无”、“wasi”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一个坏消息是,算上昨天的,欠了6章了;一个好消息是,下周应该能忙完,可以开始着手补欠了。

看\大明元辅\就\记\住\域\名\:\w\w\w\.\8\2\z\w\.\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