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4章 总百揆(卅八)交底

第284章 总百揆(卅八)交底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1 01:04:23

王庭撰与熊廷弼赶到之时,高务实正在他的值房当中。两人一进来便看见高元辅微微抬着头,面对悬挂在墙上的一张大幅地图凝神深思。

二人对望一眼,熊廷弼先开口道:“元辅,廷尉到了。”

高务实这才依依不舍地转过头来,冲王庭撰颔首道:“莲塘来了,请坐。”又吩咐熊廷弼道:“飞白,劳你去催一下茶。”

熊廷弼也不清楚高务实是真就只是让他去催一催下人赶紧泡茶,还是先要和王庭撰说一些自己不便与闻的话,但无论如何,既然元辅吩咐了,他自然只能应声而去,只留王庭撰在值房当中与高务实四目相对。

“日新叫我来,可是有何吩咐?”王庭撰到底是高务实核心圈子里的人,不等高务实开口便主动发问。

高务实对他也不像对其他官员一般拿腔拿调,直接了当地道:“莲塘,给你两天时间收拾安排一下府上诸事,然后便启程去甘州接任甘肃巡抚吧。”

“甘肃的情况,方才飞白为我大致讲解了一番,但说得可能不算详细,不知日新有没有更多的消息示下?”

王庭撰的用词很有意思。他一边只是简单的称呼高务实的号,既不带“兄”,更不带“公”,但另一边又用上“示下”这样明显是以下对上的词。这是既显示自己与高务实关系不一般,又明确展现自己随时听从高务实命令的态度。

人际关系这种事,经常比时文还考验一个人的水平,而王庭撰显然正是个中翘楚。不过,高务实现在没空关注这些——尽管他平时很喜欢从细节表现来判断一个人当时的心态。

“有两件事,我想飞白不太可能知道,也就不可能告诉你。”高务实微微一笑,道:“其一,刘綎收复肃州时临时征调的所谓威虏堡民兵,其实是我早就安排在威虏堡的一批家丁。此前,威虏堡面对突然杀到城下的蒙军,能够做到临战不乱,固守孤堡数月之久,也是缘出于此。”

“难怪,我当时看到邸报上说肃州外围的威虏堡打退了布日哈图进攻,还以为是徐理斋为自己找补,挑了一处没被鞑子攻击的坞堡糊弄朝廷,想不到竟然真有此事,只是……呵,和他徐理斋却没什么关系。”

顿了一顿,王庭撰又微微蹙眉,盯着高务实问道:“我料日新不会只是和我说这么一件事……难道日新在甘肃除了威虏堡之外,还有其他预先安排好的布置?”

“这正是我要单独和莲塘说的。”高务实从袖口里抽出一张条陈递给王庭撰,道:“此上记有京华在甘肃……及周边一些地区的产业布置,你看一看。”

王庭撰当然知道京华的厉害,但他此前的“知道”到底比较模糊,此刻接过高务实的条陈一看才真是大吃一惊。

仅仅甘肃及“周边一些地区”,高务实这条陈上就记着十五处矿场、六个棱堡级大型仓库、两个马场、一大两小共三个兵工厂等等。

在这张条陈上还明确记有各产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比如十五处矿场之中就有“肃州威虏堡铜矿,年产铜二十三万斤,驻护矿队约三千人”;“肃州镜铁山铁矿,年产铁七十四万斤,驻护矿队约两千六百人”。

王庭撰简单计算了一下,光是这条陈上的产业,京华家丁军就驻扎了两万七千人左右!即便他们名义上都是些什么“护矿队”、“护厂队”之类,听起来就和当地坞堡中的所谓民兵一般,但只看威虏堡的战绩就知道,这些人恐怕比大多数官军的战斗力更强。

一时间,王庭撰都看得一颗心砰砰直跳,也终于明白高务实为了要把熊廷弼都先打发走——这太惊人了!

这股力量平时看着无所谓,但假设,只是假设——高务实发了失心疯,就凭这将近三万精兵,他陡然发动偷袭的话,恐怕整个甘肃反掌之间就要易主!

三万人就能拿下九边之一的甘肃?布日哈图恐怕不同意这个说法。但问题是,布日哈图不能不代表高务实也不能,因为他们二人的身份不同,要“拿下”甘肃的手法当然也完全不同。

布日哈图来打甘肃,那是由外向内打;高务实如果要拿甘肃,那是内部爆破啊!只要搞定几个关键节点,然后宣传一波假情报,运气好的话许多地方没准真能做到传檄而定。

再说了,虽然朝廷开口闭口“九边”,可这“九边”的实力根本不相同甚至谈不上接近。粗陋一点说,蓟辽宣大是一档,剩下几镇是另一档。

大明九边,由东往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也称太原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

九边重镇的总兵力在大明各时期变化较大,其中永乐年间约为68万人,后来兵力人数一直在40万到90万之间。在原历史上,大概到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兵力人数达到巅峰,到了88.5万人。此后经过各时期的变化,明末崇祯时期,兵力为59万人。

辽东镇东起凤凰城(后世凤城市),西至山海关,全长将近两千里。城防体系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五级。镇城有两座,分别是辽阳城和广宁城,也就如本书前文所说的,辽东其实一分而二:辽河以西、辽河以东。

镇城下设东、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各路城分管二十五卫,每卫理论满额编制是5600人,但实际上有多有少,有一些重要卫所的兵力长期超编,也有一些长期缺员。

有些卫单独建立了防御性的卫城,如著名的宁远卫城。辽东各卫下计有127所,所依托的城为所城,其规模较小。而最低一级的是堡城,也称台堡,有107座。

九边重镇的城防体系大体类似,所以其他军镇的城防情况参照辽东镇即可,不必重复介绍。以下具体说一说九边的兵力。

在永乐时期,辽东镇驻军兵力为23万人。大明中期的时候驻军兵力在7万至9万之间。原历史上的万历四十八年,辽东镇兵力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6万。不过人数虽多,但战斗力很差,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吃空饷,真正遇上战事的时候却经常遇到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至于到了明末崇祯时期,由于辽东已经丢得七七八八,兵力遂裁减至8万余人。由于辽东镇最近一些年连番大战,如今朝鲜之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因为朝鲜新附,还需要辽东保持一定的军事震慑,所以辽东镇暂未考虑缩编,目前兵力仍有18万左右。

蓟州镇其实是九边设计中最大的军镇,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一千七百余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定为8.5万人,到了崇祯时期驻军兵力近13万人。

不过眼下的蓟镇兵力反而超过原历史上的崇祯朝,因为高拱改革之后,西怀东制的中间节点就是蓟镇,所以蓟镇实际上有一个“功能”,西边有事要支援西边,东边有事要支援东边,那么兵力当然要比较充足才行。

虽然时间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但蓟镇的这一特殊性仍未发生变化,因此蓟镇实际兵力经常性高达17-18万左右,多年不变。

宣府镇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全长千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12.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8万余人。

但眼下宣府的兵力远超以上这两个时间节点——由于实学派在朝中持续强势之故,所以宣府这个高务实嫡系的边镇几乎总是第一时间得到加强,不仅包括新式火器,也包括兵力。总而言之,宣府镇现有兵力超过13万。

大同镇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约六百五十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13.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7.6万余人。同样因为高务实的关系,大同现有兵力虽然比永乐朝略低,却也有12万左右。

宣府、大同二镇毗邻,而且面积相对都不大,看起来并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兵力——两镇合计二十五万。然而问题没那么简单,“山西三镇”北临土默特、西有鄂尔多斯,若无雄兵在镇,如何确保这两家老老实实?

切莫忘了高务实的原则,一边要经济控制,一边要军事震慑。只有军事,那双方就可能陷入长期拉锯战,大家一起亏;只有经济,你怎么知道蒙古人不会觉得“做生意太麻烦,不如直接抢”?

既然说了“山西三镇”,那就继续说除了宣大之外的山西镇吧。山西镇也叫太原镇,东起真保镇长城,西至黄河边的偏头关。由于山西镇位于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长城防线被突破后敌军长驱直入。

作为第二道防线,山西镇的兵力相对较少,崇祯时期驻军兵力5.3万人,现在也没高出多少,大概6.5万-7万左右。

然后是延绥镇,其东起黄甫川堡,西至花马池,全长一千七百余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2.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约4.5万人。当前的兵力也介于这两个时期之间,约莫3.7万人,不到4万。

固原镇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一千里。这一镇要单说一句,大明初期,西北地区只设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但由于战线太长,距离较远,一旦遭遇战事,三镇之间无法做到遥相呼应,因此在弘治年间又新增了固原镇。

该镇兵力在崇祯时期是近6万人,现在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之前布日哈图袭击甘肃之初,朝廷思来想去也没派坐镇固原的三边总督李汶出兵支援,有一方面原因便是固原兵力并不算多,而且他们作战相对较少,高务实有点怀疑固原镇的战斗力。

宁夏镇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全长约两千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7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2.5万人,目前的兵力是约3万余——因为高务实平定西北之乱以后,这片地区和鄂尔多斯部都受到极大震慑,所以现在驻军兵力不必太多。

最后就是本场主角甘肃镇了。甘肃镇东南起自后世兰州的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一千六百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9.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4万人,而目前兵力约6万余,不到7万。

之前说过,甘州作为甘肃巡抚驻地,乃是甘肃兵力最为聚集之处,但也只是堪堪达到三万人兵力。那么,长达一千六百里“城市带”上的其他地方各自还能有多少兵?除了“肃州 嘉峪关”之外,其余各城没有一个是常驻兵力达到“万”这个规模的。

王庭撰飞快看完,仔细记下,然后深吸一口气,试探着问道:“日新告诉我这些,是希望我确保这些地方的安全?”

“嗯?不,自然不是。”高务实大摇其头,道:“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对自己有多少钱早就不怎么在意了,否则我也不会时不时搞出一些几乎只有京华够得着资格要缴的税。

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说以上地方屯驻的家丁都是你到了甘肃之后可以调用的。这话我也和刘綎说过,但他是前线指挥,即便要调动也只会调动离他最近的一些,就好比这次的威虏堡。他是因为奇袭需要经过威虏堡,这才顺便调用这批人。

我如今授权给你,则是希望你不要把这些人当做我的私兵,该用便用。此次西征意义重大,目标也比你如今知道的要大得多,但朝廷因为后勤制度问题,能够调动的经制之军却很有限,所以我给你的这些兵力你要充分利用。

这些人久驻甘肃,已经适应当地环境,各场矿、仓库、马场等处本身也有充足的粮食和军械火药库存,你用他们的时候,后勤压力会远比朝廷经制之军要小得多……莲塘,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庭撰明白。”王庭撰拱手正色道:“舍家为国,天下无第二人也。”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SeamChe”、“doni”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