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六十)两洋争风

第280章 剑指东瀛(六十)两洋争风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黄芷汀的上疏很快在京师掀起讨论。彼时正是李如松出兵平壤,刘綎调兵遣将包围播州的关键时刻,朝廷尤其是皇帝对于南疆传来旧港宣慰司得以重建的消息虽然开心,但显然并不可能真正投入多少关注。

要知道,彼时高务实刚刚大胜残元,逐察哈尔至西域。大明除了要应付朝鲜、播州两大战,派戚继光震慑江南漕军变乱之外,还要重新安排布置整个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因此对于万里之外的旧港宣慰司重建只有心情上兴奋,绝无亲自插手的动力。

于是,黄芷汀很快得到大明朝廷复文,以圣旨形式明确承认了旧港宣慰司的重建合法,正式任命“旧港宣慰司原宣慰使施进卿后裔施希文为宣慰使”,同时明确宣布:鉴于该宣慰司新建,暂隶安南都统使司管辖。

提到安南,这里又要插叙一番。安南都统使莫茂洽此前曾经因为眼疾失明,后来因为治疗得当,居然又复明了。[注:从史学界的一些论文来看,大多认为他的失明是白内障、青光眼之类的疾病。]

在他恢复光明之后,明面上对京华唯唯诺诺,私底下却一直拉拢莫氏旧部,还试图悄悄联络从广西移镇安南的各大土司,妄图逐渐恢复莫朝对安南的实际统治。

从当年莫茂洽一见大势便立刻投了高务实就知道,他并不是个莽撞之人。他的计划早期执行得也很不错,约有半数原莫氏高官被其说动,个别广西土司也由于他大方的割据式许诺而表现得首鼠两端。

不过最终他还是暴露了,因为他试图拉拢岑凌。

岑凌作为高务实夫妇先后离开安南之后大明在安南地位最高的将领(指有朝廷正式职务的那种),手中掌握着数万岑氏狼兵,是安南国内主导平叛的主将。

早年安南刚刚光复、回归大明,国内一度乱贼四起,正是岑凌领兵将他们一一剿灭,大杀四方,由此还得到了“岑阎王”的“美誉”。

由于战功彪炳,安南国内对岑凌又爱又怕,爱的是他剿灭乱贼保证了升龙等大城市的稳定,安南莫氏的既得利益损失不大;怕的是岑凌如此能打,如果不能拉拢到他,莫朝就不可能脱离京华的实际控制——没错,这里他们想的京华,而不是大明。

大明的强大已经不必说了,北方不可一世的蒙古人都被压着打,安南人觉得反抗大明是没机会的。大明虽然反抗不了,但是不要紧,莫朝旧臣普遍认为,大明可能是因为宣庙当年的旧事而看起来并不想直接管辖安南,真正要摆脱的只是京华“压迫”。

经过多年的观察,莫茂洽和莫氏旧臣都发现,京华重视的从来不是名义上的统治地位,而是经济和军事。换句话说,莫茂洽在政治层面做点什么事,京华其实并不多管。

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莫茂洽的复兴计划一度颇为顺利,在拉拢了此前所说的那些力量之后,终于到了关键人物岑凌的攻坚了。

莫茂洽对岑凌不可谓不重视,他许诺成功之后给于岑凌安南二号人物的地位。这包括明面上的“大明安南都统使司副都统使”,以及安南国内恢复旧制之后的“顺王”,并且“永镇广南”——这里的广南是指除后世北越地区之外其余全部越南中、南部。

这个许诺不可谓不大方,毕竟如果真这样成了的话,那岑凌的这个“顺王”实际上就成了演义中的“一字并肩王”,实力之强完全可以与北方的莫氏分庭抗礼。

但是很不幸的是,岑凌一面表现得犹豫不决,似乎很是动摇,仿佛莫茂洽再努一把力就能将其争取过去;一面却立刻上报了高务实,同时也给黄芷汀紧急提醒,要她注意莫氏会不会在突然举兵之后偷袭她的世袭领地海龙府。

于是莫茂洽就悲剧了,彼时刚刚为高务实生下嫡长女高潓不久的黄芷汀,在从京师返回南疆途中忽然改变目的地,去了她的海龙府视察。

她在海龙府先宣布了一件事,说是奉高务实之命,要求将安南首府升龙城岁入的百五(5%)作为嫡长女高潓的养育金,并且要求都统使司正式下令授权。

这件事奇葩就奇葩在道理上完全说不通:你女儿你自己养啊,升龙城是安南国都、都统使司首府,凭什么要把5%的岁入拿来帮你养女儿?简直莫名其妙,毫无道理。

但莫茂洽意识到了问题,因为高务实夫妇此举摆明了就是一次“指鹿为马”,要的并不是让安南人确定那究竟是不是马,而是明确安南人谁愿意为他们罔顾事实、忠心效命。

事已至此,如果再不发动,将来就永远没有机会了。莫茂洽于是顾不得岑凌还没有明确态度,在升龙城宣布不接受此项提议,并将拼凑来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进攻升龙警备军大营。

升龙警备军计有四镇,总兵力50800人,是南疆六大警备军中实力仅次于定南警备军的强军。升龙警备军在高务实一步步夺取整个南疆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后方军事输血的巨大作用——即其余各警备军大多都由升龙警备军抽调骨干建立,好比是京华的黄埔。

不过反过来看,也正是由于升龙警备军在这些年持续被“抽血”,而且已经多年没有大规模实战,以至于他们的实际战力在莫茂洽他们看来应该被严重高估了。

再加上升龙警备军虽有四镇,但却是分开布防:升龙城内、外各有一镇,扼守升龙两个出海口的海防、南定也各有一镇。

所以,在事发突然的状况下,莫氏只要先击败或迫降升龙城内的升龙警备军第一镇,然后搞定城外的第二镇,则升龙城便尽在掌握,可以下令号召各地安南人勤王了。如此,兴复莫氏便未来可期。

然而很可惜,这个计划遭到了可耻的失败。首先是第一镇拒绝投降,不仅坚守城中大营,以12700人的兵力硬扛住了莫氏悄悄聚集的两万余各家家丁偷袭,还在发现莫氏家丁军缺乏重火力之后主动出击,反而包围了都统使府。

情况看来急转直下,城外的第二镇也收到了消息,向升龙城发动进攻。不过,此时驻守清化的莫玉麟忽然宣布率军回升龙“平叛”,给局势带来了变化——因为莫玉麟根本没说清他是要帮谁平叛。

局势发展至此,黄芷汀自然也没闲着,她先是亲领海龙府的嫡系狼兵万余,往东南的海防会合升龙警备军第三镇;命令第四镇封锁红河下游河口并在之后坚守,尤其是要防备莫玉麟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搞偷袭;命令驻守河静的金港警备军第二镇北上,控制莫玉麟走后的清化。

命令金港警备军第一镇出兵一个步兵协和一个独立骑兵标进驻河静,保护河静铁厂和兵工厂;命令主要分部于安南中部的黄、田等家嫡系、非嫡系土司各自出兵,随金港警备军第二镇集结于清化;命令岑凌统岑、赵、李等氏土司出兵,集结于山西(安南山西,在升龙以西)……

按照她的命令,除了升龙以北好像是围三阙一的那个阙之外,升龙城在此命令被执行后实际上就是被外线包围了。至于北线的缺口……你莫茂洽有种就往大明跑,看看军改之后的广西明军能不能打得你屎尿齐下。

不过,莫茂洽其实根本跑不了。他实在太小看升龙警备军第一、第二镇的实力了。尤其是驻守城中的第一镇,不仅很快击败了包围他们的两万余莫朝旧臣们拼凑而来的家丁,在包围都统使府之后也很快清除了具有威胁的火力点,开始进入攻坚阶段。

只是此时第一镇面临一个麻烦,莫茂洽扣留了三十多位京华在升龙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五名“国策顾问”和一些京华在安南各大企业部门的高层。这些人质非常重要,搞得第一镇进退维谷,很是被动。

莫茂洽无力反击,第一镇不敢强攻,如此僵持了四天之后,莫玉麟部在无视升龙警备军第四镇对红河河口的封锁情况下,率军抵达升龙外围。

城内的莫茂洽获悉莫玉麟部与升龙警备军第二镇发生激烈战斗,然后第二镇的包围圈被突破了一道口子,莫玉麟部攻入城内。

莫茂洽大喜过望,立刻决定与莫玉麟里应外合击败第一镇,结果第一镇似乎也考虑到腹背受敌的危险而主动退回大营,莫玉麟得以为都统使府解围并亲自拜见了莫茂洽。

莫茂洽喜不自禁,当场下达口谕,封莫玉麟为英王,主持军务。莫玉麟作为莫氏剩下唯一的一位名将,对此也不推辞,接过都统使府防务,派自己的亲兵接管。

然后,莫玉麟就把莫茂洽给抓了,并立刻释放京华人质,派人联络第一镇,请第一镇来接防都统使府。他自己则分兵各路抓捕莫茂洽余党,剿灭城中反对势力。

他也没忘记第一时间致函黄芷汀,表明自己已经平叛成功——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高阁老和黄都统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他自己则不过是“幸至微末之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内务部早就提前预警过莫茂洽的串联行动,升龙城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蛇出洞,把附逆党徒全部带出来才好一起抓。

至于莫玉麟,他虽然是莫氏之中唯一还有领兵权的将领,其所部也一直没有并入警备军,但这些年下来,莫玉麟部内部早就被京华渗透成了筛子,如果莫玉麟真要勤王莫茂洽,他人还没出发就得“被兵变”。

莫玉麟对此是心知肚明的,而且本身他也不觉得莫茂洽有任何机会。最后还有一点,莫玉麟的这个“莫”是莫朝的赐姓,他原本并不姓莫——就好比西夏皇帝虽然姓李,但其实那是唐朝皇帝给他家的赐姓是一样的。

此时发生后,莫茂洽被以“意图谋反”之罪被朱翊钧下旨赐死,但根据大明的习惯,仍然再立了他的儿子莫全为新任都统使。

唯一的不同是,这次事变之后的安南再也没有所谓莫氏旧臣存在了,他们被一网打尽,然后按照罪名轻重或是诛灭九族,或是抄家问斩,最轻的也捞了个举家流放辽东……也不知道习惯了安南湿热的他们流放辽东会不会被冻死。

至此,安南彻底被汉化,而岑凌、莫玉麟等人也都算是经过了最后的考验。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由于安南被大明朝廷命令代管旧港宣慰司,因此黄芷汀以安南副都统身份推荐岑凌就任旧港宣慰司副宣慰使,推荐莫玉麟为旧港镇守使。

朝廷很快复文确认了这一推荐,而岑凌适时上疏,请求携岑氏移镇旧港,以为大明永镇南洋海隅。朱翊钧对此十分赞赏,亲自找高务实谈话,之后下令将南巫里大片土地划为岑氏土司永镇之地。

朱翊钧赐给岑氏的这片地区,实际上就是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面积大概有十五万平方千米(整个苏门答腊岛为47万平方千米),南巫里本身更是之前亚齐王国的首都。

不过,当年大明在下西洋时期建立的旧港宣慰司其实从来不曾管辖整个苏门答腊岛,南巫里自然也从不曾在旧港宣慰司治下,所以朱翊钧这样划其实多少有点慷他人之慨——当然,中国天子划分蛮夷之地,这种做法在儒家思维体系下根本不需要理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帮你分地那是瞧得起你,是把你那破地看成王土了,这是何其有幸啊!所以你们这些当地蛮夷应该感恩戴德、千恩万谢才对。

岑氏移镇并不是小事,牵涉到的事情很多,要操办的工作也很复杂,不过既然有京华帮忙,当然还是能有序推进的。

莫玉麟对此很是羡慕,可惜他不是土司世家,也没有那么多嫡系可以用来移镇,只好老老实实当他的旧港镇守使。

好在,莫玉麟并非没事做,相反工作还很忙:旧港宣慰司只是个名头,高务实要的是以旧港宣慰司为名统治整个南洋群岛,而南洋舰队需要的也是借这个名头攻略全南洋,以便获取功劳。

于是,岑凌、莫玉麟二人就有活干了——“南洋群岛计划”从此由他二人联手主导,南洋舰队作为主要配合力量听从调遣,坐镇南疆的黄芷汀负责后勤调度和上层领导。

至此,南洋舰队开始连年斩获殊功,而在吕宋征服完成之后就开始无所事事的北洋舰队,自然嫉妒得眼睛都红了,还要在三年一度的两洋舰队大比中面对南洋舰队的调侃,憋了一肚子气。

现在,这股气自然要发泄在日本水军身上。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那一道蓝光”、“胖带纸”、“阿勒泰的老西”、“曹面子”、“云覆月雨”、“cosifantutte”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昨晚回老家,在暴雨中堵车堵到人麻了,回到家实在累趴,就先睡了。凌晨四点爬起来开始码字补更,所以这章是昨天的,不影响今天的正常进度,感谢谅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