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3章 正国本(十九)连环计

第283章 正国本(十九)连环计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倘使策略得当,愚以为百年之后,天下将再无女真一族。”

换了旁人来说这话,王家屏听了必定嗤之以鼻。哪来的毛头小子,如此大言不惭,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你也就会轻轻巧巧说一句“倘使策略得当”,焉知要在这般大事上“策略得当”,其实有多大的困难、多大的风险!

然而,这话出自高务实之口,那王家屏就不可能不屑一顾了,而是必须认真思考其中的可能性、可行性。

沉吟片刻,王家屏面色凝重地问道:“以日新以往行事之风来看,对于此事想必是已经有了通盘考虑了?”

高务实平时惯以谦逊之态示人,但在关键时刻他却毫不含湖,面对王家屏这一问,他便正色点头道:“然。”

王家屏立刻明白过来,恍然道:“你方才说,朝鲜建省之后有三件大事,现在看来这三件大事想必和你这针对女真的通盘考虑……一定也是互为表里的了?”

高务实微微一笑:“自当如此。”

王家屏往前方看了一眼,道:“离乾清宫尚远,日新不妨一一道来。”顿了一顿,又接着道:“此乃大略,其中想必也会有些碍难,秉政推行之人或也免不得要被一些人诋毁……不过无妨,如今我仍是首辅,若有骂名我可担着,如此不久之后你仍能放手施为。”

高务实稍稍吃惊,忙想劝阻,但还没说话,已经被王家屏伸手制止。王家屏道:“我知你既然有了这番大略,心中一定也有将之顺利推行的法子。不过我方才说了,你已是我大明二百年来人臣之仪范,不该有一些或将伤及令名之污。

家屏深受三代皇恩,并无勋功伟业却忝居首辅,原是一生之憾。倘若此番能在朝鲜归心、女真内化一事上于国家有所添益,实乃幸事也。日新不必多劝,只当成全,如何?”

王家屏其实是隆庆二年的金榜,按照一般的习惯来说,不应叫“深受三代皇恩”,不过这也不是一定的,因为他嘉靖四十三年考中了举人,理论上来说已经是官身。既然在嘉靖年间就得了官身,说受了嘉靖的皇恩倒也不能算错。

当然,这不是当下的关键,关键是他方才的说法。他话里话外其实都是为了给高务实“减负”,让高务实不要在意他王家屏的身后名,反而要为自己的身后名考虑——因为高务实是“二百年来人臣之仪范”。

这句评价当然是极高的赞誉,尤其是它出自于一位非实学派首辅之口,那就更有说服力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意味着传统理学一派如今在朝的顶级代表对高务实推崇备至。

如此的认可与推崇,不仅仅是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很重要,甚至可能意味着传统理学一派已经认可了实学派的“道统”。

自古文人相轻,让另一派的顶级文人承认你的道统,那是何等的大事、何等的难事!更遑论这位顶级文人还愿意帮你背下“污名”,以成全你这完美的“人臣仪范”,那就更不必多说了。

他甚至还担心高务实不愿做出这等“违心之举”,因此反过来将此事说成是高务实成全他——这其中寄望之深,可谓是绝四海之水而不见底。

“对南公如此错爱,务实惶恐无地……”高务实见王家屏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再多说一些套话已不可取,因此便道:“对南公若对来日有何关切,也请务必明示。不敢说事皆可成,但请对南公放心,务实必当尽力。”

高务实这话说出来,倒有些让王家屏之前的话也变成了某种交易的一部分。但其实不然,以他们双方的地位、立场以及如今的大形势而言,高务实这话反而更像是对一场君子协定的默契回应。

王家屏坚持的是传统理学,传统理学的集大成者为朱熹,而朱熹的理论最出名的自然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这里先不说其他几条,单说这个“天理”。

朱熹所谓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而这些道德标准本质上便是封建时代对君子的要求。

君子一词本无身份限制,文人、文臣虽然往往是大众认知中“君子”所在的主要群体,但其实上至皇帝、下至乞丐,人人都可以为君子——这里要顺便指出一点,西方人压根没搞懂君子的含义,因此对这个词的翻译最普遍的是“绅士”,即gentleman,这其实非常不准确。

西方所谓的绅士,本身是有某种社会地位上的隐形要求的,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后,那除了身份地位之外,最不济也还有个财富要求。

然而中国的“君子”并不要求这些,它最重要的要求自始至终都是道德,而剩下的几乎就只有才能了——这个“才”不必带上贝字旁。

如此就有意思了,高务实最为世人公认的才干大致上有三样:治学,治军,治财。这最后一样,恰恰是过去很长时间里与“君子”看似冲突的一项。

传统理学一派的官员在当初高拱当政时期就有一种纠结,一方面他们知道高拱的才干以及他所做的事对大明有好处,但另一方面又觉得高拱在用人时过分看重才干却忽视了道德——不是说高拱不重视道德,而是他们认为高拱用人时把道德放在了才干之下,处于次要位置,而这是他们不能同意的。

于是在那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就出现了一种状况,理学派在很多具体事务上支持高拱的意见,但他们始终不肯归于实学派之中,非要把自己搞成“中立派”。

他们陷入了一种纠结。对于很多事,他们发现实学派的主张对朝廷更有利,可是心学派的主张却更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毕竟心学是“道德实学”嘛。

这样一来,实学派往往能在具体事务中争取到“中立派”的支持,把各种改革推行下去,而一旦心学派被压制得几乎说不上话时,中立派又会站到他们一边,极力维护心学派的立身之基。

由此在很长时间里,中立派成了一股“平衡之力”,无论实学派功劳如何显赫,无论心学派在民间、士林还有多大的影响,双方都不得不争取中立派的支持,最起码也不能把中立派推往对方一边。

与此同时,皇帝也知道中立派虽然相较于实学、心学两派缺乏凝聚力,但始终会在内阁里给中立派留下位置,让他们能更好的发挥平衡的作用。

不过,随着王家屏今天对高务实的这番表态,过去将近三十年的格局似乎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理学中立派或许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政治偏向——他们可能已经有了向实学派靠拢的倾向。

高务实刚才这番话,本质上就是对理学一派的这种倾向作出回答:别担心,你们的理想其实也正是我的理想,所以你们的事我会当做自己的事一样尽力去做。

这,就是君子协定。它无需明言,也不需要提前问清具体何事,因为传统理学所寄望的那些,归根结底也是我们实学派希望达成的。

王家屏显然明白了高务实想表达的意思,因此只是笑了笑:“我之关切,日新岂能不知,又何须明示则个?”顿了一顿,又笑道:“还是言归正传吧。”

“承蒙元辅信任,那好,务实便斗胆自以为了然了。”高务实道:“方才已经说了朝鲜建省之后在军事方面的两大安排,其中女真问题暂且按下,后续还有相应的措施用以保障他们将来会忠于大明。这里便先说另外两个方面。”

王家屏只是点了点头,便做出一副倾听模样。

于是高务实道:“其二,政治上又有三大当务之急。第一,朝鲜原官,大致上需给他们分为两批,一批以北人党为主,即此前便力主内附的那批朝鲜官员,朝廷需立刻启用。”

王家屏微笑道:“此乃韩信请封假齐王,汉高祖怒,然为张良、陈平所劝,立封其为真齐王耶?”

“元辅这个‘立封’用得好呀。”高务实笑道:“有功不仅需要必赏,而且需要立赏。”

王家屏摆手笑道:“此乃你‘张良’之计,与我何干?北人党有功立赏,那么另一派呢?”

“另一派,无论叫他南人党还是什么,总之要立刻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召来京师。”高务实说道。

王家屏诧异道:“这群人反对内附,召他们来京师做什么?”顿了一顿,又有些吃惊:“日新不会是想把他们全……杀鸡儆猴了吧?”

“朝鲜新附,而且是和平内附,我大明朝廷仁恩浩荡,岂能在这种时刻一下子将朝鲜官员杀掉一半?”高务实大摇其头,又微微露出笑容,道:“他们原本不同意内附,实属见识浅薄。不过我朝廷宽仁大度,不仅不为计较,反而愿意帮助他们进益……

既然见识不足,那就都先做个‘观政进士’,到朝廷各部、两京十三省各地去观政吧。或许数年之后,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改变看法了呢。”

王家屏先是有些莫名其妙,后来逐渐明白过来,恍然道:“好你个高日新,这一手可太绝了。南人、北人两党因你此计,便都不得不老实做人,甚至还可能要争相献媚于朝廷呀!哈哈,好一招二虎竞食之计,妙哉,妙哉!”

高务实呵呵一笑,道:“元辅过奖了。”

王家屏还在兴奋,道:“北人党留在朝鲜为辅官,南人党召入京师做候补。如此南人党原本以为必死,结果劫后余生,必定感念朝廷大恩,又发现自己尚有‘起复’之机,自然紧盯北人党在朝鲜所作所为,一来可以报仇,二来也为了自身前途。

而如此一来,北人党便不得不加倍用心为朝廷做事,以免被南人党挑出错漏,白白将原有的官位拱手相让……哈哈哈哈,日新啊日新,你对这些人的心思真可谓了如指掌,更是将之私心利用到了极致。好吧,那接下来的第二、第三又是什么?”

高务实道:“第二,朝鲜科举必须一改旧制,不能再任由他们那所谓‘两班’继续蝇营狗苟,世代把持官位。

我意,朝廷不仅必须立刻将朝鲜科举改为与我朝同制,而且应该加开恩科,主要由民间取士,让朝鲜民间读书人获得进身之阶。有了这些民间士人中试之先例,朝鲜当地即便原有不服,也必然化解大半,反而对皇上、对朝廷感恩戴德。”

“好!此计釜底抽薪,诚为大善,且是光明正途!一会儿,日新你自向皇上建言,我必全力支持。”顿了一顿,稍稍迟疑道:“鉴于此事极其要紧,我看只加一年恩科或许尚有不足,要不要连开两科,甚至三科?”

高务实摇头道:“朝鲜毕竟太小,于我大明而言不过一省之地,会试必不可能连开两三科,不过乡试却可以……要不,还是连开三科乡试,一科会试,元辅以为如何?”

“不错不错,你这番考虑诚然有理。我们要对朝鲜有所奖励,但这重视也不宜过度,以免当地士人生出娇骄之气,反而不美。你所言‘三乡一会’之恩科,的确恰到好处。”

说完这些,王家屏笑道:“官、学这两条你都说了,第三条莫非是与庶民相关?”

他这一问让高务实倒有些惊喜,想不到王元辅居然“还会抢答了”。

高务实哈哈一笑,道:“元辅法眼如炬,这第三条的确是针对庶民的。”

“哦,说说看。”王家屏也有点得意,捻须微笑道。

高务实道:“凡朝鲜人,也包括移镇朝鲜之女真人在内,凡与汉人通婚三代,即改为汉籍。另外,考得秀才以上之士人,以及将来从军五年以上者,也可改为汉籍。”

王家屏先是“哦……”了一声,继而有些奇怪地问道:“这改为汉籍……有何好处么?若无好处,恐怕他们也未必在意呀。”

高务实笑道:“自然有好处,非汉籍者,税率将依据其所拥有之土地面积、商铺工场等财富……递进增加。”

王家屏吃了一惊,但眼珠转了转,不由得再次大笑起来:“好手段,好手段,真是连环计啊!”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kiki凯”、“书友20170107012220447”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的10张月票支持,谢谢!

ps:外公终于脱离危险了,说真的之前有几天,家里人虽然都没明说,但恐怕大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预计。根据今天的情况和医生的表示,或许过几天就能出院了,还赶得上一大家子过年,真是谢天谢地。

另外,外公病情好转,我的码字时间应该也就能基本恢复正常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