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3章 正国本(卌七)重视

第283章 正国本(卌七)重视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王安此前的表现高务实是看在眼里的,也对其下场有过判断,甚至还故意做了些事来加快这一进程。不过实话实说,高务实确实也没料到他死得如此之快,而且毫无先兆。

按照高务实原先的预判,王安有较大概率会是在他与沈一贯私下串联的事情曝光之后,加上沈一贯牵涉进“药膳案”无法洗脱嫌疑的情况下出事。

而且,高务实甚至并未判断王安会死——非要说死,应该也只是他的政治生命会死,其最终结局更有可能是“司香孝陵卫”或者“南京种菜”。

但王安还是死了,死得很突兀,而更值得怀疑的则是他的死法:自缢。

他毕竟是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以内外相对的观点来看,他的地位好比是内阁次辅。说实话,这种级别的高官即便是党争失败,想死都不容易,除非是铁证如山的涉嫌谋逆,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丢命。

这种现实情况王安自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怎么会如此想不开,竟然如此突兀地就选择自缢身亡呢?

理论上来说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真的涉嫌谋逆,而且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由于罪无可赦且逃无可逃,不得已只好选择自缢,至少还能保存最后一丝体面,不至于被推出午门凌迟处死,落个千刀万剐死无全尸的悲惨下场。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他王安虽然做了不少小动作,论罪当然是有罪的,可是说到底也并没有谋逆啊!有罪和罪无可赦,在大明朝这样的人治社会里,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打个比方,好比是高务实某天在街上打死了人,你说有罪吗?肯定有罪啊,但这绝非罪无可赦。

高务实可以说是对方不避朝廷辅臣仪仗,自己只是下令略施惩戒,只是下人出手重了点,所以这是个意外。乃至于还能更不要脸一些,干脆说对方对他出言污秽,是侮辱朝廷命官,是蔑视尊卑法度!

这样的事闹到皇帝那里,极有可能最后皇帝会表示:“高爱卿所言极是,朝廷法度不容玷污”,那这人就杀了白杀,无辜惨死的倒霉蛋到了阎王爷那里都只能自认倒霉,枉死城里喊冤去。

这就叫人治社会。身份不同,适用你的法律就不同。什么公平公正,那是什么玩意儿?

人家生下来是皇子,长大了是皇帝;你生下来是流民,长大了是乞丐。你在人家眼里顶多是个统计结果中的一个“等”字,你还指望人家给你公平公正?梦都不是这么做的。

所以王安这一死,死得就太诡异了,他根本没有必死的理由。退一万步说,以王安现在身处东厂提督这个关键要职作为筹码,如果愿意改变立场,他高务实也未必不肯接受啊,何至于突然之间一死了之?

高务实微微眯起眼睛,脑子高速运转起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仅高务实在盘算,眼下这里的在场高官算是来了小半个朝廷,大家也都免不了惊愕诧异,心中怀疑,然后与身边要好的同袍探讨几句这件事背后的各种可能性。

甚至连开会时只在一开场表达过某些态度的吏部尚书陈于陛,这时也有些坐不住了,侧身附耳过来对高务实道:“日新,就在昨日,东厂与锦衣卫正式开始调查药膳案,你说这里头会不会……另外,王安可是陈掌印推荐的。”

陈于陛原本不是实学派中之人,他是嘉靖、隆庆朝时作为高拱同僚、阁僚的陈以勤之子,本来也是自成一派小势力的。

后来滇缅之战时,陈党要员、云南巡抚刘世曾因为战事不顺而陷入政治被动,是高务实出手拉了他一把,这才保住了陈党不散架。

从此之后,陈于陛看清了大势,老老实实加入实学派一方,但仍然有一定的独立地位。作为实学派的“非核心力量”,陈于陛本人也被高务实推上吏部尚书这个特殊的高位——之所以推他,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不是实学派核心,呆在这样一个敏感位置上所受到的非议更少一些。

当然,既然是“非核心”,那他就有很多机密得到的不那么及时。比如从他此刻的话中就能得知,他甚至还不清楚陈矩与王安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变化。

不过高务实当下也不好与他细说,只能微微点头,道:“此中颇有疑点,会后我再与玉垒兄详谈。”陈于陛也知道现在不是细谈的时候,点头道:“愿闻日新高见。”

于是,高务实重重咳了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看看高阁老有何要说。

“此番变故虽然离奇,但想必之后会有更多消息传出,眼下我等还是继续商议江南灾情之事吧。”高务实平静地道:“我的判断是,江南这次白灾不会只有数府数县受灾严重,更多的地方或是因为道路不便而耽误了报灾时间,然则我等当朝辅政之人却不可毫无预计。

本朝建国二百余年,以往因为财政困难,对于民间灾情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自今上继位以来,二十余年励精图治,已然国势中兴。故而朝廷越来越多的在救灾赈灾之中发挥中坚作用,这一点诸公都曾亲历,不必我一一阐明。

这一次,北有辽东地震,南有江浙白灾,诚非幸事。不过,正所谓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此次灾情虽然严重,却也正是检验我辈是否勤于王事,是否心怀百姓之大好良机。因此正如大冢宰方才所言,对于这两场大灾的善后工作,确实应该纳入今年吏部考核之要点。

诸公对于这江南灾情有何应对举措,不妨都说来听听,大家集思广益,总能更好的解决这些困难。”

高务实如此重视江浙白灾,这个情况让在场不少人感到意外。道理也不复杂,江浙一带乃是心学派的大本营,从政治层面来说,那是他实学派的敌对势力范围。按理说江浙遭灾他高务实应该窃喜才对,就算要表现出所谓宰相气度,只要例行公事地把各地今年的税银折色减免一下也就是了。

甚至可以说,这税银都未必需要全减,你看南京户部的处理意见就知道,“灾重者改徵折色有差,轻者仍徵本色,其米豆芝麻等项乃为祀陵庙之用,不得改折。”

这才是正常做法嘛!受灾重的酌情减免一部分,受灾轻的该征多少还征多少,至于收取实物的如米豆芝麻等项,这些可是收去作为祭祀陵庙用的,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些项目该收多少就一定要收多少,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你看看,人家南京户部这才叫当官,这才叫祖宗制度切不容违,你高阁老把救灾这种事抬到这般地位,甚至连“殷忧启圣,多难兴邦”都说出来了,到底是在玩什么把戏?

救灾嘛,民间那么多良善士绅,他们自然会为乡里出力。而,老百姓又不是死人,难道自己就不会各扫门前雪吗,至于像您老这样紧张?怎么着,您老在河南、广西已经是万家生佛了,现在还打算在江浙也做个万家生佛?

高务实这番话说出来,大家无论是实学派还是心学派的出身,一时间都不愿意抢先开口。

实学派这边的官员觉得江浙一带历来与我们不对付,就算大家出于对高阁老的敬重,不得不为之帮衬一些,那也不至于要主动凑过去,万一热脸贴了冷屁股,尴尬不尴尬?

心学派这边的官员则觉得高务实的态度太诡异了,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鬼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搞不好这是他故意在江南地区广施恩惠,目的就是树立自己这个实学宗门、天下大儒的美名,最后无非是为了强夺民心民意,使得我心学派失去最后的道场。

这之外当然还有不少人是传统理学中立派的出身,本来他们是可以比较客观中立的,但是他们也有两个麻烦:

其一,高务实对救灾这事好像真是太重视了一些。这可不是大明的传统,而且这事若是就此形成惯例,那么以后一旦有灾情,大家伙都得找急忙慌的想办法。要知道,现如今这些年到处都是灾情,多出几次大灾也丝毫不奇怪,那到时候咱们这些人不得忙死?

其二,你瞅瞅这实学、心学两派的官员,一个个互不相视,一看就是各自怀疑对方立场。这种时候我要是跳出来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谁知道他们怎么想?

官场嘛,讲究的从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脑子有毛病才会没事找事、小事当成大事办。朝廷才给了咱们多少银子的俸禄呀,值得这么玩命么?

什么,你说人家高阁老怎么就偏偏要这样?笑话,你跟人家比什么呀,人家不仅圣眷独隆,这些年来允文允武,立下的文武大功不胜枚举,没准将来死后又是一个“文正”呢!你和他比,比谁吃得多吗?

眼见得在场数十人,居然半晌无人应声,高务实的脸色不由得逐渐严厉起来。

——

感谢书友“曹面子”、“寂寞依米”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书友20200516141431603”、“御剑飞蓬重楼”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正如之前说的,周二周四我特别忙,今晚九点半才得空,现在只有3K,先更了再说。等下我再尽量加个晚班,看能不能再挤一章出来,但是不敢保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