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5章 小侯爷(一)

第285章 小侯爷(一)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回到府中,高务实屏退左右,让高陌拿来近期全部有关南疆的报告,一页一页认真看了起来。良久之后,高务实放下最后一页报告,闭上眼睛,仰靠在太师椅上不发一言,既像休憩,又似沉思。

如前所述,高渊到达南疆之后,当天便在接风宴上明显表现出亲近舅家黄氏的迹象。他不仅明显拔高黄虎的地位,而且在次日盛赞其二舅黄应聘,还让南洋舰队立刻派遣船只去黄应聘的世袭领地义安府,紧急征调黄氏狼兵三千五百,与黄应聘此次带来的五百人组成一个协随他出征。

继而,他又开始对刘馨留在暹罗的驻军将领展开“拉拢”。定南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刘惟忠,乃是刘馨留在定南的三千余亲兵的首领。他此次也得了高渊的笼络,并且奉命将手中两标人马中的一标拨给高渊[注:一标约1756人],充作高渊亲兵的一部分。

高渊此时代表乃父高务实,有足够的权限调动这些兵马。理论上而言,在刘馨、黄芷汀先后赶来南疆之前,南疆军政两界都必须听命于他。

除了以上两支力量,作为黄芷汀的亲生儿子,高渊也毫不客气地调用了母亲的狼兵一协兵马[注:一协为4038人]。这一协狼兵出自黄芷汀的世袭领地海龙府,其中不少人都参与过谅山之战,是南疆大名鼎鼎的精锐。

如此一来,高渊刚到定南,立刻就为自己准备好了约一万人的中军亲兵,而且全是精锐。

然而,这也让不少人顿时感到忧心忡忡——少爷为自己准备的亲军,居然全都是“外戚兵马”,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啊。

是日夜间,高瑞雏应约拜访高孟男,同行而来的还有他的胞弟高瑞隆、堂弟高樟二人。

此二人头一次出现,略做介绍:

高瑞隆乃是高瑞雏同母二弟,字泰符,岁贡生。其本已考授泉州通判,但他辞官未任。本来,泉州历来是中国著名海港城市,也是大明开海之后的重要贸易口岸,在此处任通判绝对是大大的肥缺。

不过高瑞隆很清楚,他并非进士出身,能“考授通判”或许是自身能力的体现,但能被安排去泉州上任,那就肯定是叔父高务实的面子影响所致了——这不需要高务实发话,甚至暗示都不用,吏部自然会有美差安排。

然而高瑞隆一来不希望给叔父招来闲言碎语,二来也认为自己的仕途上限太低(因为非进士出身),因此和大哥商量了一番之后,干脆主动来到南疆,打算就在南疆这个“家族产业”之中打拼一番了。

他来之事,也告知了高务实。高务实倒是不反对他的想法,而且颇为重用,旋即任命他为北勃泥镇守使。

“勃泥”也就是后世的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面积高达74万余平方公里,足有两个日本的大小。当然,现在此岛上的人口那是远远不及日本的。根据不久之前南疆方面所组织的简单普查,本岛目前可能只有百来万人,其汉人(包括归化汉人)更是不超过两万。

从这样的人口规模和结构来说,京华在勃泥岛的统治简直可以说是极其薄弱,但事实却不尽然。勃泥本是大明的朝贡国之一,但前些年渤泥国王薨逝,因无子,族人争立,内斗惨烈,最后不得已立其女为主。

但此时的勃泥只是在名义上为大明朝贡国,实际上臣服于爪哇,因此当南洋攻略完成之后,京华便成了事实上的勃泥之主。

当然,与南疆其他王国一样,高务实保留了“勃泥女王”名义上的统治地位,以京华顾问团实际统治。而在高瑞隆被任命为北勃泥镇守使之后,所谓勃泥女王就更加无足轻重,连橡皮图章都算不上了。[注:北勃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而且南勃泥也有高务实任命的镇守使,故有此说。]

高瑞雏目前是龙牙巡阅使,相当于龙牙半岛(马来半岛)巡抚;北勃泥镇守使的辖区其实比龙牙半岛还大,但高瑞隆却只是镇守使——这个职务类似于知府。这是因为龙牙半岛开发程度远高于勃泥,人口也多得多。不管怎么说吧,总之兄弟二人都算是在南疆有一定地位的高家宗亲。

高瑞雏带来的另一人是他的堂弟高樟。高樟出身高家五房,是高务实堂兄高务本之子。

高务本很能生,但不太能养。他生了足足十个儿子,但最终活到长大成人的居然只有两个:次子高杞和十子高樟。

高杞不必介绍了,其字禹服,是秘书处现任的情报秘书,而且近来随着高陌的年老体衰,高务实已经在着意培养他,准备让他接手内务部,乃是重要亲信。

高樟作为第十子,小了自己二哥七岁。其字伴枫,生员出身,但不算爱读书,反而喜欢生意上的事,遂绝了功名心,也跑来南疆。高务实找高杞了解过后,任命他为龙牙港(马六甲港)主事,负责这个南洋最重要商港的日常管理,以为阶段性培养。

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显而易见:都是高家宗亲。他们三人联袂拜访高孟男,放在平时自然无可厚非,拜见族中长辈嘛。然而,此时此刻前来拜访高家宗亲在南疆地位最高者,那就免不得要引人注目了——比如内务部就有人记录了他们进入暹罗相府的时间和出府的时间,至于他们在相府之中与高孟男说了什么……

“二伯,我等与大少爷相见不多,您老是长辈,不知如何评价大少爷这两日行止?”问话之人,乃是高瑞隆。

高孟男端坐主位,平静地道:“渊儿颇有主见,这一点可谓有乃父之风。”

高瑞隆微微挑眉:“六叔对族人可是历来亲信有加,这一点我等皆深受其恩,但大少爷么……至少目前看来,他恐怕更亲信舅家。”

这个问题高孟男当天就想明白了,但有些话却不好直接和这三位侄儿明言,因此道:“你也说与他见面不多,如何深知他的为人?眼下他亲近舅家,或许只是借舅家之力筹措亲兵罢了,何罪之有?”

“自然不能言罪。”这次却是高瑞雏接过了话头,道:“大少爷奉六叔之命而来统管西征军务,他要征调哪支军队为亲兵,自然都是他说了算。

只是,小侄却有一事不解:南疆诸军都是六叔的家丁亲军,大少爷乃是南宁候应袭,这些兵马说到底总归也是他的。那为何他不肯从这些警备军中遴选亲兵,却偏偏舍近求远、舍亲求疏,非要从舅家调兵?

况且,黄家狼兵好歹还算母家、舅家之兵,他调用为亲兵也还罢了,可刘惟忠……那可是秘书长的亲兵,又是定南城守备之军。他这般开口就调走半数,就不怕万一闹出点什么事来,将来不好交代?”

高孟男大摇其头,道:“定南城守备虽然这些年一直是夫人、秘书长二位的亲兵担当,假号为暹罗王宫近卫军。但你们也应该知道,这只是因为夫人代南宁候坐镇南疆时的权宜之计,并非经制。

暹罗本就设有定南五镇,乃南疆军力最重处,且定南第一镇就驻守在大城(暹罗国都,即后世曼谷,在定南城西北仅二十里处。),莫说调走一半,即便定南兵力征调一空,谁又敢在第一镇眼皮子底下作乱?更何况南洋舰队近半主力也在定南港驻扎,其上水兵不下数万,难道有人敢无视这股力量?”

高瑞雏与高瑞隆兄弟二人相视一眼,各自蹙眉不语。一旁的高樟忍不住道:“二伯,咱们都是自家人,有些话不妨明说吧。我虽然年幼不知事,但到底也是读过几年书的,有句话现在实在忍不住想问……”

高孟男扫了他一眼,问道:“什么话?”

高樟深吸一口气,问道:“二伯总不会忘了诸吕之乱吧?现在我们高家的形势乍一看好得不得了,可是黄、刘二位婶娘,比之当年吕后……似乎也差不了多少了。”

“混账!”高孟男猛然一拍扶手,把眼一瞪:“这就是你读书的心得?”

高樟也没料到高孟男猛然变脸,被他一声断喝吓得够呛,畏缩道:“二伯何以动怒,小侄说的本是实情……夫人独自坐镇南疆这么多年,受其恩惠者不计其数,而秘书长更是犹如京华首辅。

这二位婶娘一个主兵,一个主政,从今日大少爷言行来看,恐怕二位婶娘私下交情也是极好的。眼下六叔已然是当朝首辅,日理万机,岂有精力过问南疆?如此,则我京华、我南疆,岂非有牝鸡司晨之忧?”

高孟男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你还有什么想法,不妨一次说了。”

“说就说,小侄事无不可对人言。”高樟硬起脖子,道:“六叔做了首辅,还把那碍眼的沈一贯也打发走了,现在只有一个周咏在他身边当举手阁老,内阁无非是六叔一人主政。

此时朝廷又在向西北用兵,六叔的心思必然都在朝廷大政,根本顾不上咱们南疆这块儿。眼下大少爷先来,秘书长马上也要到了,之后想必便是夫人南下……二伯,如果说二位婶娘关系密切,大少爷又一门心思亲近母亲和姨娘,事事都只听她们摆布,那我们这些高家宗亲算什么?总不能咱们反而成了外人吧!”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阿勒泰的老西”、“klauszx”、“初次登录”、“书友20200226202902002”、“swhy81”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Flexbio”的6张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