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5章 小侯爷(廿三)意外之胜

第285章 小侯爷(廿三)意外之胜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阮福泽的猜测其实并不对,但不对也不影响,因为阿拉干舰队虽然知道面前这支由十几艘巨舰组成的舰队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大明舰队”,但他们的确没有一开始就做好迎战打算。

为什么?因为力量悬殊,他们知道正面作战毫无取胜之机,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装傻充楞骗过这一照面,然后趁“大明舰队”不备而分散逃窜。

还是很早之前就说过的那个道理,海战这事儿不同于陆战,双方的实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你看我、我看你,几乎都是一览无余,就没有那么多奇谋妙策能够施展的空间——尤其是在无线电发明之前。

戚继光说过,海战这事就是大船胜小船,多船胜寡船。你的船又多又大,对方的船又少又小,那你就是乱打乱赢。反之,那就是对方打你乱打乱赢,根本没有多少其余的道理好讲。

当然,这个说法在火炮时代还是要稍有调整的,因为火炮水平的差距可以改变战力平衡关系。所以高务实当初总结过,给戚继光的话又添了两句:大炮胜小炮,多炮胜寡炮。

按照这二十字真言,京华两洋舰队的建军思路就非常朴实无华了:体量加数量,老子全都要。

北洋舰队还好,毕竟任务海域相对较小,数量规模可以小一点,但船体和炮数和南洋舰队一致,都是通用制式战舰。南洋舰队的规模可就不同了,几乎是一直在膨胀。

这其实也是导致南疆方面出现越来越强的扩张性的重要原因——这么规模庞大的舰队放在这儿,那可是需要维护费的。

现在整个南洋已经被全面控制,贸易规模近乎极限。虽然因为南疆本身的经济发展,贸易规模整体上来说也算是在逐步提高,但这种提高的速度在舰队看来依旧不足,非常非常不足,因此舰队需要开辟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大的利益!

然后这里就有个麻烦:高务实在南疆的拓展并不是西方殖民者那种模式,不是跑到当地占据几个贸易据点,从做贸易开始,再到慢慢圈地,奴役当地人做自己的利益奶牛。

高务实的模式其实是典型的华夏式扩张:我力量抵达到你附近,你觉得我的力量太强威胁到了你,于是你开始想办法和我闹矛盾,最后闹到刀兵相向。此时,由于是你主动寻衅,我师出有名,出兵剿灭你的军事力量,这会儿由于担心你今后报复,那就干脆顺势开始统治。

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实际上才是关键。那就是,我并不拿你当地的民众当奴隶,而是“只要你在我治下,你就是我的子民,因为我是万民父母”。

由此,当地民众在初期一段时间的各种动乱之后便渐渐发现——诶,怎么在他治下比原先的日子还好了不少?那我闹腾个锤子?

于是这些人在数代之后就成了顺民,并且因为中华文明本身的强势和特有的包容性与向心力,这些人甚至从心底里认可一件事:什么汉化不汉化,我跟他们本来就一样,我为什么要闹腾?

有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打不垮压不倒,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文明崇尚“上善若水”,而“水利万物而不争”,最终谁都能将自己化为这上善之水的一部分。

这就完全有别于西方文明的根基,那种一神论下的二元对立思想。西方文明在武力巅峰时期征服了那么多土地,最终却只能在武力巅峰不再时退回本土。

即便在原本人口不足的美洲新建立了许多国家,但这些国家也始终解决不了二元对立思想带来的麻烦。当他们的发展高峰退潮,国内又毫不意外地开始内部撕裂,再一次搞起了二元对立,互相视对方为异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立国,以征服对手、压迫对手为胜利和荣耀,最终必然走不出历史的螺旋。他们一会儿左战胜右,一会儿右战胜左,永远得不到平衡,永远是个钟摆,而自身的力量则在左右摇摆中不断被空耗,徒劳的往战场填进去无数生命,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有那短暂的“曾经辉煌”成为他们永远的怀念。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高务实在南疆最重要的政策为何始终是户籍归化制?便是因为他想将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制度化、国策化、恒久化。

永远通过不断地制造敌人来维持自身的强大其实并不保险,唯有不断地将敌人变成自己真正的一部分,才会不断地强大下去,并且越来越强大。从区区黄河中游一小块,变成如今,变成……未来。

说回战况。阿拉干舰队第一眼见到机动舰队就知道来者何人,毕竟南疆的商船早就往来穿梭于南亚次大陆做买卖了,南疆的制式舰船他们熟悉得很。更何况,对方挂着的旗帜也清晰无误地表明了身份,这有什么值得多想的?

但阿拉干吉大港地区虽然以盛产优秀水手闻名于周边,可是阿拉干的财力摆在那儿,即便从葡萄牙人手中得到了一些西洋帆船的制造工艺,但也只能藉此对自家战舰做出一些改良,数量上根本上不去。

更何况,葡萄牙人也不傻,他们外传的一些制造工艺都是西方的过时技术,只能制造一些小船,当前时代作为西葡帝国海上主力舰的大盖伦船制造技术可不会教给阿拉干人。

然而,即便是西班牙人的大盖伦,两洋舰队也不是没揍过啊。师父都打不过,何况这记名弟子?

阿拉干在吉大港的王家战舰按照数量来说,比起机动舰队倒也不算少,一共有十七艘船,可惜都是小型的柯克船。这种船最开始主要在北欧流行,后来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做了一定改良,成了大航海时代最常见的小型船只。

虽然很流行,但这种船只的作战能力着实有限,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火器的优势,可以凭借这种小船去打击一些根本没有进入火器时代的海上对手,但面对南洋舰队这种正面对战欧洲主力战舰都占据一些优势的巨舰,阿拉干人根本没有这种自信。

于是,一边只想着装傻,一边又根本不给对方装傻的机会,直接下令包抄围捕。阿拉干人简单开了几炮,机动舰队重炮回击。不多时,一艘柯克船被一发重型链弹命中,舰桥几乎被横扫一空。剩余的阿拉干人几乎被吓破了胆,纷纷挂起白旗。

本来只是一场意外的遭遇战,阴差阳错之下居然导致吉大港的海防完全消失。现在只剩一个问题:阿拉干舰队为什么好巧不巧地从港口倾巢而出?

——

感谢书友“doni”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摸鱼终于摸出来了,现在就要出门,明天请假一天,欠的一章后面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