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顺利的阳谋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顺利的阳谋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高务实上述计划,在皇帝这里容易说通,是因为皇帝其实很难接触到真正民间的实景,只要高务实把明面上的道理给他讲明白,他权衡一下利弊也就能做出决定。但是,高务实这些打算只要公布,官员们其实都能一眼看穿首辅的用意。

很显然,无论高务实本人是如何一心为民,也不妨碍官员们对他的这项措施各有怨言。诚然,按照高务实的计划,所谓的“贤士良绅”在这个计划当中不仅不会利益受损,甚至还可能因此颇有斩获,但大家只要想得再深一些……

官员们所在的家族在当地显然都能混个“贤士良绅”,但这件事一旦细思,则难免让人对高务实的深意产生两种怀疑:

其一,这些“贤士良绅”的资格获取虽然要看他们此次为了运河整修计划捐资多寡来确定,但高元辅可没说完全按照捐资排名来分配这些“贤士良绅”们负责的“拆迁重建”比重。

比如说,某上县治下的甲员外捐资千两,某下县治下的乙员外捐资八百两。按理说,甲员外捐得多,那他能负责的“拆迁重建”地段就应该长于乙员外。

然而,甲员外所在的县虽然是上县,但它可能是某府治所,结果当地还有四五个有钱的员外老爷都捐了千两,而治所县往往只是人口众多经济繁华,但面积不大,因此甲员外实际能获得的拆迁重建地段反而并不长。

反之,乙员外所在不过是个下县,该县面积颇大而人口相对稀疏,且县内别无其他能和乙员外相提并论的大家大户,因此乙员外搞不好甚至能独享本县的拆迁重建之任。

请问,甲员外和乙员外究竟谁赚得更多?

答案恐怕是……难说。

难说就对了。因为“难说”就意味着不确定,而在现实的权力使用当中,不确定就意味着分配拆迁重建地段的官员拥有了某种自由裁量权。

那么,这些拥有自由裁量权的官员能够保证“公平”分配吗?其实肯定不能,但有一点能够保证,那就是这些官员的分配权来自于高务实,所以归根结底就是高务实掌握了最终决断权。

换言之,“贤士良绅”们只能捐钱买到一个参与赚钱的资格,而具体决定他们的收益多寡之人,终归还是高务实。

这就带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你想赚钱,先给朝廷捐资;你想赚多一点,那就必须得要让高务实满意。

可是,如何才能让高元辅满意呢?不知道。至少从目前来看,高元辅疑似太过于有钱了,以至于他本人对于贪墨、受贿之类毫无兴趣。那么正常来看,想要让高元辅满意,恐怕只能从政治层面下手。

好吧,直白来说,就是你这位“贤士良绅”必须在政治上站在高元辅一边。当然,不仅是你,还包括你们家族目前在官场上打拼的家族代表。

你看,分析到这一步情况就很明白了:运河沿线的官员因为家族利益之故,恐怕不得不在政治上站队高元辅,或者说高元辅所代表的实学派。

京师、北直隶、山东、河南(本省非运河区,但因为水系相连,属于治水区)等地原本就是实学派深入掌控的地区,政治上站队高元辅顺理成章,倒也没什么好说,无非是政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

但是,自兖州府以南可就进了南直隶,一直到南京都是南直隶范围。另外,圣旨里只说“运河沿线”,没有说本次治理不包括南京到杭州段。换言之,浙江恐怕也要进入此次运河治理计划的作用范围。

这样一来,南直隶和浙江这两个心学派最强大的基本盘所在地,就要明显被实学派渗透了。最糟糕的是,这两地——尤其是运河沿线的城市,可谓自古繁华。而经济水平决定行为模式,因此这些地区历来经商之风极盛,也更容易陷入对金钱的过度追求。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高务实把利益明明白白摆在他们眼前,现在只需要他们权衡一件事:跪或不跪?

跪,当场就能获益,而今后还能依靠更加繁荣的商业地产获得更多利益;不跪,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甚至今后都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愿意下跪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而自己在这种财富重新分配的变革中被边缘化,家境日益衰败。

很显然,高务实的计划就是赌他们不愿不跪、不得不跪、不敢不跪!

太狠了,这实在是太狠了。真就是“你不跪,有的是人哭着求着要跪”。

为什么他们不敢不跪?很早之前就说过,虽然科举制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明确的阶级跃升通道,大幅度降低了朝廷的统治难度,但事实上寒门学子想要出头,依旧远比那些本就拥有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学生难度更大——大得多!

首先大明的科举考试竞争极其激烈,这就意味着你想考出好成绩,除非真是天才,否则就几乎只能脱产学习。请问你都寒门学子了,你家的经济条件真的够支持你十年寒窗苦读而不干活吗?

更何况之前还说过,大明绝大多数进士中试的年纪都是三十几岁,而当时普通人家的孩子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干很多力所能及的活了。换言之,你需要的何止“十年寒窗”,很有可能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你寒门出身,你家真的能有这个经济实力?好,就算你说“寒门未必就是贫农”,有可能还是小有家产的。那么还有另外的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平等。

寒门学子往往来自偏远地区或者农村,而教育资源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自然向城市尤其是发达大城市集中的,所以你寒门学子在接受教育的起步高度上就比不了豪门学子。

就以高家为例好了。高家乃是“世宦”,自家就有蒙学,家中长辈就能教导子弟,也能请得起名师指点。可就算这样,高拱也只是早年在老家新郑读书,后来就去了开封,直到考中进士。

高务实比较特殊,在家到了开蒙年纪时遇到高拱被迫辞官回乡,因此亲自给他开蒙,教他读书。后来因为“天才”被高拱格外宠爱,起复回京时直接带去了京师。继续亲自指点一段时间之后,又卖了自己一张老脸把郭朴请出山做高务实的老师……

总之,高务实的求学生涯之中,教育资源可谓拉到满格了,根本不是寻常寒门学子能够相提并论的。

以上种种,说明什么?说明科举虽然可能相对公平,但如果你是权贵、财阀家族出身,那你获得的教育资源必定远远高于普通人,你的起点说不定比常人的顶点还高。

还是说高家。高家到了高务实这一辈,人丁已经很多了,而他们之中最不会读书的也能混个秀才,稍微能读一点书的,就能做个举人老爷。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教育资源足够啊,但凡在族学之中稍微听进去一点,有些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秀才乃至举人身份,就能顺理成章拿到手了。

然后说“进阶”。即便是考中进士,也只代表你拿到了官场的入场券,并不代表你这辈子就能从此平步青云。

之前多次说过,大明官场的博弈往往是,身为老师的高官与敌对派系相争,先派门下弟子上疏弹劾,然后看看皇帝和对方的反应。

这对于门生而言往往是一种“赌命”行为,因为皇帝有什么反应根本没准——如果皇帝本身也想处理对方,那你这个首上弹章的官场新人就能混点功劳,在老师奖赏一般的推荐和皇帝的随手赏赐下获得跃迁。

但如果皇帝并无此意,他选择保护你老师想打击的那人,那么你大概率就会被以诸如“攻讧大臣”、“悖逆无状”等名义定罪。结果呢?往轻了说混个“调外任”,大一点“连贬三级调外任”,再大一点“罢为民”,更大一点……总之罪不封顶,甚至被当场庭杖打死,那也不是没机会品尝嘛。

你看,这就是没什么后台的寒门士子不得不面对的官场现实。

那么,如果有后台呢?请参考年仅三十八岁的上柱国、太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南宁候高务实的官场履历。

啊,当然,高务实的履历如此惊人,除了后台够硬之外,他的任职表现也是过硬的。只是仍然必须要说,如果他没有那样过硬的后台,至少他的官途不会如此顺利。

回到运河工程。正因为高务实此举在官场之中乃是毫无疑问的一次阳谋,所以才会让不少人忿忿不平。只不过,不平归不平,大家心里还是很清楚,该跪还得跪。毕竟老话说得好,有钱不赚王八蛋。

在朝野上下无言的沉默中,事关运河工程相关安排的圣旨顺利下达。唯一……哦不,唯二的意外来自工部和京营生产建设兵团。

工部的意思是,历来河工都是工部牵头,这一次也不该意外。就算元辅要亲自挂帅主持这一点他们不敢多言,但至少工部仍应该是主要管理机构。

生产建设兵团就简单了,他们的诉求非常直接:为天下安定计,不宜过分调用徭役,生产建设兵团愿意为朝廷效犬马之劳——说人话就是这活儿我们想接。

当然,因为高务实的改革,生产建设兵团接朝廷的活儿虽然相对价格不算高,但那也是要有合理利润的。

对于工部和生产建设兵团这种在规则内的述求,高务实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的1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的12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俯冲的板砖”的10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milan123”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doni”、“书友20170107012220447”、“书友20231213021846742”、“书友20220615073723462”、“天堂huwz”、“soviet2003”、“静听风&雪乱动”、“火舞炽凤”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祝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