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90章 封禅(五)岛津策

第290章 封禅(五)岛津策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岛津忠恒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话非常重要,如果自己的表现能够让御阁满意,那么这番话就将决定日本未来的走向,以及他岛津家在御阁心中的地位。

他稳定了一下情绪,缓缓开口:“御阁,在下以为,要平息这些不满与隐患,需先区分三者之不同,然后各自对症下药。”

高务实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岛津忠恒接着说道:“首先,对于那些因战后利益受损而心生不满的大名,如毛利辉元和上杉景胜,我们可以采取安抚与分化的策略。

倘若情况允许,可以通过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比如恢复部分领地或在贸易上给予优惠,来缓解他们的不满情绪。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联姻的方式,将他们拉拢到我们的阵营中来,削弱他们的反抗意志。”

高务实轻笑一声,道:“恢复部分领地,这如何可能?想你日本原就地狭民寡,偏偏常年战乱,造就了过多的武士阶层,导致封无可封。当年若非如此,丰臣秀吉何以胆敢去打朝鲜的主意?说穿了,还不就是有功者太多,可赏之利太少么?

忠恒,我知道日本国内有不少人对我怀恨在心,认为此次东西军之战是我为了削弱各大名实力而故意促成……呵呵,这话既对,却也不对,你可知为何?”

岛津忠恒冷汗都下来了,也不敢再坐着,屁股一溜就双膝跪地,俯首道:“东西军之战乃是武断派与奉行派之间矛盾无法调和之产物,怎能说是御阁故意为之呢?

在下以为恰恰相反,若非在安土之战后,御阁飞鸽传书叫停两军,恐怕东西两军仍难罢手。届时东军岁虽胜,但也折损巨大,而西军虽败却未失领地。

届时,西军退回本领休养,东军若追,则西军仍可纠结残余放手一搏;东军若不追,则西军休养生息二三载,又可再次兴兵作乱……如此,日本战事绵延反复,百姓生灵涂炭,惨状实不忍言。

然则御阁之令既下,东西二军皆不敢违逆。由此胜负两分,天下大定,百姓亦解倒悬之苦……御阁此功犹如炼石补天,可号无量!”

高务实被他这一番高论震惊得无以复加:好家伙,好家伙!要论指鹿为马,颠倒是非,赵高哪里够看,还得是你们日本人在行啊!诶,我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高务实虽然一贯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可以欺之以方的方正君子,但也很难做到如此不要脸皮,定了定神,强笑着摆手道:“我最终下令双方罢手,自然有那不忍生灵涂炭之意,不过先前坐看双方大战爆发,却也的确有让双方消耗一番之心。”

他顿了一顿,见岛津忠恒匐在地上一动不动,只好接着道:“究其根源,与丰臣秀吉倒有些许类似……若非打压一部分人,则日本大名太多,又各自不肯相容,即便今日不战,也总有一日要战的。

我儿既然拜了家康为养父,将来要继承幕府,那我这亲生父亲总也要为他打算一二,不能把这样一个火山口装饰成御座送给他。既如此,那就只好将一些势力太大,又对德川家不甚心服的大名剪掉部分羽翼,再将那空出来的领地用于对忠诚之辈的奖赏……你可明白?”

岛津忠恒刚才之所以说那番话,本质上不过是“为尊者讳”,怎么可能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尤其高务实做这些事做得光明正大,其中意思几乎都是明摆着的,完全就是阳谋,他岛津忠恒就算年轻看不出,家中两殿难道也看不出,不会提点他吗?

“纵是如此,东西二军能够在安土之战后便各自罢兵,也仍是御阁之功。”岛津忠恒依旧坚持说道。

高务实懒得管他,自顾自说道:“所以,恢复部分领地是做不到的,只能在其他方面想想办法。譬如你说贸易优惠,乃至联姻……这倒是可以考虑的。”

岛津忠恒一喜,本以为高务实会继续细说这贸易优惠与联姻的安排,这样他就可以看看能否从中给点有利于岛津家的建议,谁知道高务实却淡淡地道:“不过这些细节可以押后再谈,你且继续说来。”

岛津忠恒无法,只好把话题转了回去,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其次是对于那些固守本土思想的大名,如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父子这类。

在下以为,日本独处海外久矣,与天朝之关系确实不如朝鲜紧密,若是强行效法朝鲜快速内附,恐怕很难说服大多数人,一旦事有不谐,激起这些人起兵作乱,反而不美。

因此,此事须得缓行。我们需要在尊重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引入大明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对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推广大明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技术,同时也鼓励两地多多交流,让日本百姓既享受大明带来的好处,也能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同时受到洗礼,最终水滴石穿,全面认可大明文化。届时若要内附,就只需轻轻一推即可成事。”

高务实点了点头,但却未予置评,只是道:“继续说。”

其实他在这件事上有些踌躇,倒不全是因为他把日本交给了高演,而是大明内部如今对日本没什么兴趣,甚至很多人因为日本侵略朝鲜一事而日本很是反感。朝鲜能够内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鲜的“事大主义”极其盛行,本就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忠藩”,收了也就收了,大家不认为这有什么隐患。

日本则不然,大明朝野上下对日本观感太差,不少人认为这群白眼狼根本喂不熟——之前高务实就提议过以援朝大军远征日本本土,结果最终也没能成行。甚至,连如今功名心爆棚的朱翊钧好像也兴趣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高务实也不好强行推动。毕竟就如岛津忠恒所言,日本国内还是有很多人具有很强的本土意识,并不像朝鲜那样多数人愿意内附的。

如果真是调集大明军队前去征服,这边跨海作战,那边奋力抵抗,都不说会折损多少兵力才能拿下,至少要花的银子可就海了去了,远不如现在这样只靠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就基本搞定各路大名来得轻松。

现在这样的安排其实很取巧:高演是庶子,本来就不能继承他高务实的基业,又加上生母成田甲斐是日本人,而且成田家虽然实力不强,家格倒挺高,于是就有了拜德川家康为养父的可能。

家康是个老派而现实的人,当他确定了高务实的势力有多强大之后,下意识的认为只要自己胆敢拒绝,德川家多半只能万劫不复。

而相反,如果自己同意,虽然德川宗家将来就要被外人夺舍,但自己却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德川各分家一个个都成为高演这个宗家、将军麾下的强力大名,也就是日本所谓的“亲藩”。

到那时,将军家虽然被“换血”,但依旧姓德川,而真正的德川各家,却也都能兴旺发达。这虽然谈不上最好的结果,但至少是最不坏的结果。

之前说过,德川家康这次提前上演了类似原历史上“德川御三家”的提前分家,只不过这次不是三家,而是四家——毕竟德川秀忠当不成将军了,但总不能一个“御四家”之一都混不到。

不过,这一次安土之战与原历史上的关原之战不同,前者是被高务实叫停,而且叫停之后还派了甲斐姬充当“御领代”,控制了丰臣秀赖剩余的领地,以至于他在原历史上被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后夺取的领地被保住,这就导致家康在战后的收获少于原历史。

因此,现在的“德川御四家”并不仅仅是历史上“御三家”之外再添一家这么简单。实际上,现在的“御四家”和原历史上的“御三家”几乎完全不同——除了水户。

如今江户幕府德川宗家之外的“德川御四家”分别是:骏远(骏河、远江)德川秀忠,三河德川赖宣,下野德川义直,常陆德川赖房。

不过,德川秀忠是全领了骏河、远江,德川赖宣是全领了三河,而德川义直没有全领下野,德川赖房也没有全领常陆。

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三河、骏河、远江算是德川家康最早的基本盘,现在全都在家康手中,因此直接分给两个儿子没什么问题,而下野、常陆则不然,家康自己就没拿全,当然也不可能都分给另外二子。当然,下野、常陆因为面积大,要真能全领的话,估计家康也就不会这么分封了。

总的来说,按照安土之战后立刻进行的最新一次检地数据,“御四家”当前各自的石高如下:骏远德川秀忠43.9万石,三河德川赖宣33.6万石,下野德川义直32万石(下野总石高46.4万石),常陆德川赖房29.6万石。“御四家”总石高为139.1万石。

这个数据如果不做对比,那也还罢了,但是如果对比如今的幕府天领——也就是幕府宗家的直辖领地,问题就很大了。因为,如今德川家康只留了大概120万石的直领。

换句话说,将军直领的石高小于“御四家”的石高。

高务实当然知道家康为什么这样做,毕竟谁也不肯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白白送给外人。而且,高务实甚至还能猜到家康已经想好了要怎样和自己解释:“御四家”作为德川一门众,乃是最正宗的亲藩,亲藩实力大一点能够更好的拱卫将军宗家。而且,将军宗家不拿过多天领还能展示大度,让诸如“德川四天王”这种谱代大名更加忠诚。

说到底,幕府的实力从来不是只算将军直领,而是要把一门众、谱代都算进去,甚至某些比较忠诚的外样大名有时候也可以计算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家康完全可以说目前江户幕府的实力没有丝毫变化,根本不影响高演将来的继承。

高务实没有多说,岛津忠恒只能继续提供自己的分析道:“最后,对于那些战后自认为功劳很大,虽然受到封赏却仍嫌不足的大名,如福岛正则和伊达政宗。

在下以为,我们既然无法增加他们的封地,那么不妨给予他们更高的地位,甚至更大的权力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例如福岛正则,可以加封其为奥羽管领;伊达政宗,可以加封其为奥州探题。”

高务实微微蹙眉,问道:“福岛正则虽然是贱岳七本枪之首,如今也确实被封在东北,但毕竟其领地石高不过三十二万石,加封他为奥羽管领是否有些名不符实?

至于伊达政宗,他在奥州(陆奥)倒可以算是最大的势力,可也正因为如此,再给他一个奥州探题的名义,是否可能使他将来能够通过某种手段夺取陆奥其他各家的领地?”

这里需要对“探题”稍加说明:所谓“探题”,是日本室町幕府时期最重要的地方职制之一。具体有九州探题(或名镇西探题、九州管领)、西国探题、奥州探题(奥州管领)和羽州探题(出羽大将)四职。

探题分别总领九州、中国(指山阴、山阳两道)、陆奥、出羽的的军政大权,而这些地方都是历代驻兵的军事要地。

九州探题在室町初期今川了俊任职时一度非常强大,后由涉川氏出任,应仁之乱后已有名无实;奥州探题和羽州探题系由原出羽陆奥探题分裂形成,前者于大明弘治年间(1555-1558)被伊达晴宗获任,后者由最上氏世袭,亦皆形同虚设。

岛津忠恒解释道:“奥州探题原本就被伊达家获任,但室町幕府已然作古,日本更是历经巨变,如今上有丰臣公仪,下有江户幕府,正可以借机再次封赏伊达政宗这奥州探题之职,让他至少能在名义上获得一些好处。

世人皆知伊达政宗素有野心,但却也正因如此,其很重视这些名头,如今若御阁肯给他这点好处,在下以为他当感念御阁之恩,因此还是合适的。”

高务实想了想,点头道:“你此言倒也有理,那么福岛正则呢?我怎么觉得,既然伊达政宗已经是奥州探题,那福岛正则这个奥羽管领岂非重复?他不该是羽州探题么?”

“御阁真是法眼如炬!”岛津忠恒恭维道:“原本是只有羽州探题的,是在下觉得应该把福岛正则的地位再往上抬一抬,所以才建议给他这个奥羽管领的虚衔。毕竟从名义上来说,奥羽管领不止要管羽州,还要管奥州(陆奥)……御阁,要的就是福岛正则在名义上压伊达政宗一头呀!”

高务实听岛津忠恒这么一说,马上就明白过来。

伊达政宗虽然在安土之战后仅仅被加封了五万石,也就是他自己打下来的白石城一地,但因为他本来就有57万石,因此最终总石高还是高达62万石之多。

而福岛正则被从清州转封到下野、陆奥(他领地跨了两国)之后,总石高也不过只是32万石而已,现在却偏偏要被加封为“奥羽管领”,也就是陆奥、出羽两国的最高职务,那么同样心高气傲的伊达政宗能高兴吗?

这样一来,名头大但是实力弱的福岛正则和实力强但是名头小的伊达政宗两人,几乎可以肯定关系好不了,一定会互相不待见。这样一来,将来无论作为御领代的成田甲斐,还是作为幕府将军的高演,都可以利用这其中的矛盾来制衡二者。

“忠恒,你的建议很有见地,我会认真考虑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高务实点了点头表示肯定,道:“同时,我也希望你能继续为日本的稳定和繁荣贡献力量,我很看好你,也很看好岛津家……若探题一职再次出世,岛津家少不了也会获得九州探题一职。”

岛津忠恒听到高务实的肯定,尤其是这位御阁一眼就看出岛津家想要“九州探题”这个名头,并且立刻承诺授予,那可真是心中大喜。

他知道自己的地位和岛津家的未来都将因此而改变,于是连连叩首,感激万分地道:“御阁的信任是在下的荣幸,在下及岛津全族定当竭尽全力,永世不负御阁之期望!”

高务实微微一笑,颔首道:“你的心意,我已尽知。好了,去把秀忠叫来。”

“是,是,在下这就去传唤骏府殿。御殿,在下告退。”

——

感谢书友“书友20240618174922371”、“我需要poi”、“云覆月雨”、“书友20190605084815175”、“书友20221015115522515”、“乔乐_eE”的月票支持,谢谢!

PS:4800 字,不凑5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